查文庫>說課稿> 高一歷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說課稿

高一歷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說課稿

高一歷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一歷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本課課題來源於人民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第二冊”專題三的第一節,適用於高中一年級。今天我要說的內容是本節的第二課時。我特別欣賞新課程教材按專題兼顧文體的編排方式,這樣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按專題編排。有利於學生面對同樣問題的多角度思考,培養多角度理解和探究性閱讀的能力。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

  本節課內容承接了了上節課的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過程,需要經歷複雜形勢的考驗。當時面臨的主要是兩大問題:一個是社會主義條件下的階級鬥爭問題。一個是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規模、速度問題。在這十年中,我們黨在這兩大問題上既有正確的決策又有嚴重的失誤。同時,政治戰線的鬥爭和經濟戰線上的成就與失誤相互交織,使探索道路呈現為曲折發展。但是,總趨勢是前進的。透過學習本節內容,為學生學習理解第二節《偉大的歷史性轉折》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

  瞭解中國在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10年,由於急於求成和片面強調經濟建設的發展速度,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出現了重大失誤,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在嚴重的困難面前,中國共產黨人透過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引導全面人民終於克服了困難,使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瞭解xxx使中國經濟建設遭到嚴重破壞的史實。“xxx”長時間的社會xxx,造成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緩慢,拉大了中國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使中國失去了一次極其寶貴的發展機遇。從而銘記歷史給我們的沉痛教訓。因此應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珍惜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面,為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而不懈努力。

  3、重點、難點

  重點:“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的經濟建設失誤;“xxx”使中國國民經濟遭受嚴重損失。

  難點: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

  二、學情分析:

  我校雖然是省屬重點中學。但當地中考突出了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地位,加上中考歷史實行的是開卷考,導致學生缺乏紮實的歷史基礎,對於高中歷史學習產生了不利影響。普通高中進入新課改後,歷史學科的教材變化是比較大的,撫州市選用的是“人民版”新教材。以往的歷史教材是按通史體系編排,而新教材則按專題體系,把歷史歸納成若干專題,以專題為線索展現歷史發展脈絡。每個專題包括古今中外的歷史內容,打破了時空的界限。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深入淺出地把歷史知識在有限的時間裡向學生講述清楚,並引導他們透過學習活動有所收穫,這無疑是一個重大挑戰。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教師應精選典型歷史事件,引導學生把握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歷史輪廓;組織小組教學,啟發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並以其討論成果在班級交流;及時評價學生學習表現。

  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精心設計活動,以探究、體驗和發現為核心,注重啟發性和趣味性,著力體現課改綱要中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的學習過程”這一理念,還給學生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提問權和評價權。

  四、說教學流程

  1、新課匯入:在講本節課內容前,我首先帶領同學們回顧上節課的內容,然後從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引到如何建設社會主義上來。

  2、授課過程

  (一)、曲折發展的十年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找出十年建設中的正確探索和失誤。

  正確:《論十大關係》;中共八大;八字方針的制定。

  失誤:“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

  想想看,根據你對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解,在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中國的階級關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答:剝削階級已經基本被消滅,所以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也就基本解決了。

  那麼國內的主要矛盾又將是什麼呢?為此,中國共產黨召開了中共八大。

  ⒈中共八大(1956年)

  ⑴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⑵內容:主要矛盾——先進的社會制度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主要矛盾必然決定主要任務,中共八大規定了怎樣的任務?

  主要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

  請你給中共八大作個評價。

  答:分析形勢正確,故而主要矛盾抓得準,從而主要任務明確而準確。——這次會議表明“經濟建設”成為黨的主要任務,是符合國情的,因而是正確的會議。

  教師例舉我國20世紀50—70年代的經濟發展狀況資料。

  從資料上看,1956年後的二年裡,工農業生產總值呈迅速發展趨勢,印證了這次會議的正確性。

  ⑶意義:路線正確,符合國情,探索中取得初步成果

  那麼為什麼58年到60年工農業生產總值呈下降趨勢呢?那是因為1958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相繼開始了“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⒉“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我們一起來分析下是什麼原因使黨中央犯這樣的錯誤呢?

  答:①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事業,黨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重大問題,在理論和思想上還沒有深刻的認識;

  ②人們急於求成思想指導,片面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而忽略了客觀經濟發展規律。③黨內“左傾”·錯誤思想的指導。

  問:1961年以後為什麼經濟出現上升趨勢?

  明確:經濟的破壞終於引起了黨中央的注意。1960年冬,中共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並決定對國民經濟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

  這樣,我國國民經濟工作的指導方針就由全面“大·躍進”,轉向了調整,使失調的國民經濟得以走上正常發展的軌道。到1965年,國民經濟得到一定的恢復和發展。

  問:總結十年來的建設,可以看出,儘管在探索中出現曲折和失誤,但總的趨勢是在發展。

  這次調整有沒有徹底清算黨內的“左傾”·錯誤,為什麼?

  答:沒有,因為後來又發生了十年“xxx”。

  (二)、“xxx”的十年(1966—1976年)

  學生閱讀課本。

  問:文中資料所反映的社會狀況對國民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什麼影響?

  學生討論後教師明確:政治混亂給國民經濟發展造成極其嚴重的破壞。中國拉大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從而失去了一次極其寶貴的發展機遇。

  問:面對國民經濟出現的情況,黨和國家領導人做了如何的調整?

  學生討論後教師明確:周恩來的整頓措施。

  鄧小平的調整:重點是對鐵路的整頓。

  3、拓展延伸

  綜觀50—70年代的經濟建設,你得到什麼啟示?【言之有理即可】

  經驗教訓:⒈關注國情;⒉實事求是;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⒋保持社會安定團結;⒌抓住發展機遇;……

  4、佈置作業

  以上是我對《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的理解和認識,當然,這只是教學設計,只是一個彈性化的方案,具體的課堂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動態生成的變化。謝謝!

  五、板書設計

  (一)、十年建設中的正確探索和失誤:

  1、正確:《論十大關係》;中共八大(內容:明確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八字方針的制定。

  2、失誤:“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主要原因:“左傾”·錯誤思想的指導。)

  (二)、“xxx”的十年(1966—1976年)

  1、xxx對經濟的破壞表現:使國民經濟處於崩潰的邊沿。

  2、鄧小平的調整:重點是對鐵路的整頓。

  六、課後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牽涉到一些複雜的政治理論,學生難於理解,學習興趣不高。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於可以略過不講的理論問題,授課時儘量迴避,同時多透過展示圖片、漫畫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謝歷史組的李毅老師對於一些無法迴避的歷史理論給出了簡明扼要的解釋。查詢xxx資料時,比較遺憾的是沒有找到跟“停產鬧革命”相關的圖片資料和影片資料,導致xxx部分的講解稍嫌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