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模板八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模板八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本次活動是省編教材中班上冊主題四《神奇的翅膀》中的內容。幼兒透過前面主題活動的學習,感知了“翅膀”的神奇,從而萌發出一種羨慕之感,幼兒也幻想著有一雙神奇的翅膀自由地飛翔,而這首詩歌就恰巧訴說了幼兒的心聲。《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透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詩歌內容充滿了幻想色彩,幫助幼兒從高處飛翔的視角去看周圍的世界,擬人化的語言風格和重複性的句式結構,給幼兒清楚的記憶和想象的線索,便於幼兒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點目標:(1)透過活動,感受詩歌中“如果我能飛”的意境,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2)引導幼兒按照詩歌的句式進行仿編,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

  活動重點:是理解和掌握詩歌內容。活動難點:是按照詩歌的句式學習仿編。

  活動準備:(1)小天使飛翔的動畫課件(2)與詩歌內容相符的圖片(3)提供幼兒每人一張場景的圖片。

  二、說教法

  1、視聽結合法:為了刺激幼兒的視覺器官,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探索性強的小圖片和形象可愛、色彩鮮豔的大圖片。在示範朗誦時,配上了優美的音樂進行聲情並茂的朗誦,充分刺激了幼兒的聽覺器官,使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2、分段跟誦法:這首詩歌描寫了三個不同的場景,完整教學不利於幼兒的記憶,分句又會破壞詩歌的完整性,因此選用分段跟誦法。在每一段朗誦前按詩歌句式設計提問,使幼兒熟悉理解記憶詩歌中的語句,然後帶領幼兒分段進行朗誦。

  3、探索仿編法:教師透過啟發式提問,引導幼兒探索仿編句式的規律,讓幼兒在探索中自主的學習,突破活動的難點。

  三、說學法

  1、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透過傾聽這一途徑。在示範朗誦前我有意設計提問,讓幼兒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認真傾聽。教師聲情並茂地示範朗誦,刺激了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了幼兒想說的願望。

  2、啟發幼兒透過探索嘗試,進行詩歌仿編。新綱要中指出:“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在引導幼兒進行仿編時,提供給幼兒各種各樣的場景圖片,由這些圖片引起幼兒的思考,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激發幼兒的主動學習、探索學習。

  四、說教學程式

  活動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匯入課題,,播放小天使飛翔的課件,教師說:“小天使來了,我們一起跟著它來飛吧!”帶領幼兒隨著優美的音樂做模仿動作。然後設計提問:“小天使為什麼能夠飛翔?如果有一天你也像小天使那樣長出一雙翅膀,自由地飛翔,你最想做什麼?”選取小天使飛翔的動畫課件來導課,是因為小天使是人物形象的化身,它只是多了一雙翅膀,與詩歌內容中的“我”形象相似,能夠激發幼兒的想象,設計的提問也與詩歌內容息息相關,為下面的環節做好了鋪墊。

  第二部分:分段學習朗誦詩歌。

  第一遍欣賞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目的是讓幼兒大致瞭解一下這首詩的句式及內容。欣賞過後教師提問:小朋友你知道這首詩的題目是什麼嗎?讓幼兒知道詩歌的題目是《如果我能飛》。《綱要》中指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第二遍利用圖片讓幼兒邊看邊聽,視聽結合來欣賞教師朗誦。欣賞詩歌前,我先提出要求“請小朋友邊看邊聽,詩歌中的小朋友飛到了哪些地方?都變成了什麼呢?”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聽,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容。欣賞過後,請幼兒一一作答,教師利用圖片逐一再現詩中的情景,帶領幼兒分段學習朗誦詩歌,從而掌握了重點。

  第三部分:引導幼兒學習仿編詩歌。

  《綱要》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仿編過程中,我運用聯想的方式激發幼兒仿編的慾望,“小朋友,你想不想飛啊?如果你能飛,你要飛到哪裡去?變成什麼呢?”我這樣來引導其實就是給幼兒提煉出仿編的句式,給幼兒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機會,並根據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性的特點,提供給幼兒每人一張場景的圖片,如:田野、池塘、公園、果園等等,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根據圖片聯想自己變成什麼,幼兒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運用詩歌的句式進行表述,在探索中自主的學習仿編,從而突破活動的難點。

  第四部分:結束部分。播放開頭的動畫課件,引導幼兒將仿編的詩歌朗誦給“小天使”,並引導幼兒在音樂伴奏下進行表演。這樣結束,首尾呼應,重現了主題。

  五、說活動延伸

  在基本實現了本次活動目標的基礎上,為了使幼兒的想象力得到更進一步地發揮,活動結束後讓幼兒在美工區繼續展開想象,把自己的想法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做給幼兒提供了想象的空間,幼兒的想法彷彿變成了“現實”,從中體驗到了成就感。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2

  貪吃的小老鼠

  一、說教材

  《貪吃的小老鼠》講述的是一隻小老鼠吃西瓜皮沉入河底的經過,本課配合故事內容安排了四幅圖片,讓幼兒按情節發展順序排圖並用連貫地語言,講述一個完整地故事,教育幼兒遇事要先動腦筋想一想,想清結果後再做,不要向小老鼠學習。

  根據學前班幼兒語言發展的水平,我認為這一活動應達到以下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圖片,並用連貫的語言講述畫面內容,鼓勵幼兒根據情節發展設想故事的結尾。

  2、豐富詞彙:羨慕、神氣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幼兒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重點:讓幼兒按情節發展順序排圖並用連貫地語言講述一個完整地故事。

  難點:設想故事結尾並講述。

  準備:投影儀、圖片、每人一塊拼圖板

  二、說教法

  針對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充分利用故事圖片,啟發式的教育思想,寓教於樂。採用了觀察法、圖片講述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

  幼兒活潑好動,想象豐富,語言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我充分利用故事圖片,讓幼兒展開想象,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判斷思維能力幾口語表達能力,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

  四、說教學程式:

  1、懸念匯入

  放投影儀出示西瓜皮,請幼兒講述西瓜皮的用途。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費時3分。

  2、經驗講述

  出示投影片小老鼠,啟發幼兒講講小老鼠看到瓜皮它會想些什麼?會說些什麼?用一句完整地話講述圖片內容,讓幼兒充分發表見解,培養幼兒的推理能力,接著出示小老鼠坐在瓜皮船裡的情景,請幼兒講述老鼠的神情,讓幼兒學會理解“神氣”這個詞。讓幼兒自己動手排序,每人一塊拼圖板,四幅圖片,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四幅圖的順序,再把故事講給大家聽。指名幼兒先按老師排得圖片講故事,老師再用生動的語言講故事,這樣能夠培養幼兒的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能力。並學習理解“羨慕”一詞。費時20分。

  3、讓幼兒創編故事

  提問:水慢慢地流進來,西瓜皮船沉下去,最後會發生什麼事呢?請幼兒大膽發言,想象出不同的故事結尾,這樣做,可以培養幼兒的想象推理能力。費時4分。

  4、活動延伸

  聯絡實際,教育幼兒。費時3分。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快樂的小氣球》這個故事選擇《幼兒教育》20xx年第五期,此活動經過我們語言教研組一課三研活動後,形成了適宜我園中班幼兒的一個活動方案,該故事講述了一隻快樂的小氣球助人為樂的事情,故事中小氣球活潑可愛、充滿了童趣,而且走到哪裡,歌唱到哪裡,經常以幫助別人為快樂,擁有一顆自信善良的心,該故事情節簡單,富有想象性,表演性,適於中班幼兒活動。

  2、幼兒情況分析:

  中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不完整,不能說出自己的想法,但非常喜歡參與遊戲,喜歡將自己看成故事中的一員,同時,我考慮到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多,個個"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選擇這個故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們的現實需要,又將語言領域和社會領域融合起來,我想透過這次活動,激發幼兒學習小氣球以幫助別人為快樂的品質,培養幼兒快樂自信的生活。

  3、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幼兒敢說、想說、願意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小,幼兒語言的發展水平,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在繪畫過程中,理解故事主要內容,學講故事中的對話和短句:"彆著急,我來幫助你"。"......誰有困難我來幫。"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情節的討論,願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4.教學重難點

  (1)活動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2)中班幼兒語言表達不完整,有的只能說一半,有的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話表達自己的想法。

  5、說活動準備

  教具:一開紙兩張,彩筆若干,貼絨教具:小氣球、小鳥和小雞。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活動我除了準備豐富有效的活動材料,還挖掘此活動的活動價值,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

  1、繪畫講述法:以往的故事教學是教師應用各種教具、掛圖講述故事,今天我採用繪畫的方法,使幼兒深入其境,使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之中,在繪畫的同時,我採用插入式的貼絨教具,隨著故事情節的跟進,逐一出示,更加激發了幼兒對故事的興趣,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2、角色表演法:透過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的角色表演,讓幼兒很自然地學講故事中角色間的對話,人人都介入愉快的活動之中,改變了過去能力強的幼兒唱主角,能力差的幼兒當配角的情況,真正做到了面向全體幼兒,使每個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得益,有所提高,真正做到有效師幼互動和幼幼互動。3、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在活動中,我改變了以往的一問一答,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將提問改為多樣性,啟發性,發散性的問題,如:小鳥為什麼要哭,猜猜發生什麼事情了?小氣球會對小鳥說什麼?

  這些問題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又能讓幼兒根據現實情況想到解決的辦法。

  三、說學法

  在整個活動中我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在聽聽,想想,說說,玩玩,唱唱的活動氛圍中活動,掌握重難點,幼兒運用了猜測討論法,遊戲練習法等方法。

  1、猜測討論法

  討論能開拓幼兒的思維,是激發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運用猜測討論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兒積極言語,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幼兒在討論談話中,顯得無拘無束,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同時更是幼兒間經驗分享的過程,是幼兒練習說話和向同伴學習的好機會。

  2、遊戲練習法:遊戲是孩子最喜歡又易接受的一種方法,以遊戲為活動,讓幼兒在輕鬆、快樂的遊戲氛圍中學習,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幼兒一邊遊戲一邊聯絡到故事中的內容,做到了很好的學習,這正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四、說活動程式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談話匯入活動這個環節,我採用故事中小氣球一直愛唱的那首歌匯入活動,用教師爽朗的歌聲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用繪畫的形式貫穿故事始終,吸引幼兒的眼球。在此環節中,我還採用有效的提問和幼兒的討論不斷的引出故事情節的方法,在幼兒的討論和談話中,你一言我一語,能大膽的說出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氛圍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這是解決重點突破難點的重要環節,根據《綱要》精神,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3、完整講述故事,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這個環節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透過整個故事情節的講述,讓幼兒透過回憶的方式與教師一起完整的講述故事,同時透過談話,平時小朋友是怎樣幫助別人的,讓幼兒懂得友愛互助能得到快樂。

  這些程式的安排,遵循了《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整個活動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順利完成了活動設定的目標。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4

  幼兒現狀:

  中班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中班幼兒語音器官已發育成熟,正確發出全部音節的生理條件已經具備,所以應重點培養幼兒正確發音、清楚地吐詞;詞彙量要大幅度地增加,質量上也要有明顯的提高。因為幼兒在小班已經開始接觸詞語,所以到了中班,幼兒可以學習用多種多樣的詞語來描述物體。由於本園地處西關,為了幫助幼兒瞭解西關,我們都會開展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前一段時間我班開展了以"我愛西關"為主題的攝影活動,請家長和小朋友把西關的美景和歷史名勝拍下來,在班上開攝影展,幼兒都能積極參與攝影展的活動。前不久,我跟幼兒進行了一次談話活動——"我的家在哪裡",幼兒要說出自己的家在什麼地方,周圍有哪些著名的建築物,有哪些突出的風景,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反應很熱烈,說到自己家的時候都滔滔不絕,而且我發現大部分的幼兒都知道自己家住西關,都能說出自己家周圍有哪些著名建築物,例如:有個別孩子能說出我家在陳家祠的旁邊。當孩子聽到"陳家祠"的時候都很感興趣,很好奇,都想了解它。所以,我認為如果能在這個時候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能進一步幫助幼兒瞭解西關,還能培養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

  教材選擇與分析:

  透過幼兒現狀的分析,瞭解到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和重要性,幼兒又對西關的名勝和美景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我選擇了詩歌為體裁,因為它既簡單又容易被理解,並創編了一首詩歌——《西關好》為本次活動的教材,裡面包含了西關的美景——白鵝潭、沙面島;西關的歷史建築——陳家祠、華林寺,還有西關最繁華的商業街——上下九步行街。詩歌的內容簡明、易懂,貼近幼兒的生活,以讚美西關為主題,幫助幼兒認識和了解西關並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法和學法:

  教師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這次活動中我以熱情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要學習詩歌,首先要感知詩歌的內容,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幫助幼兒初步感知詩歌內容;再運用遊戲幫助幼兒學習、理解和記憶詩歌,我設計了"圖片填空"遊戲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詩歌的內容,幼兒記憶圖片比記憶文字要簡單,幼兒把己認識過的景點圖片填空到詩歌裡,透過圖片幼兒能理解到詩歌的內容,又能幫助記憶;接著,用"詩歌接龍"遊戲幫助幼兒完整地記憶詩歌。透過玩"文字填空"遊戲幫助幼兒從文字上理解詞語。在整個語言活動中幼兒主要是在遊戲中進行學習,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吸引幼兒的興趣,在師幼互動中學習、理解和記憶詩歌。

  我擬定的活動目標是:1、能較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激發幼兒瞭解西關、愛西關、愛荔灣的情感。2、能大膽講述,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3、學習詞語"一河兩岸"、"人來人往"、"自豪"。

  這次的語言活動主要是培養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所以我把輔導的重點放在能大膽講述,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把輔導的難點放在學習詞語"一河兩岸"、"人來人往"、"自豪"。

  活動準備:

  在活動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為了讓幼兒先熟悉景點,我請家長利用雙休日的時間帶孩子到"白鵝潭、沙面、陳家祠、華林寺、上下九步行街"這幾個地方參觀,並拍下照片,讓幼兒認識和感受這些景點;然後,我製作了PowerPoint課件,運用大螢幕投影,把一幕幕的西關美景展現出來。其中"白鵝潭、沙面"突現了"珠江河",幫助幼兒理解詞語"一河兩岸"。我還準備了"白鵝潭、沙面、陳家祠、華林寺、上下九步行街"的圖片,在製作多媒體課件和準備圖片時,我都選用能體現上下九步行街"人來人往"的圖片。我還運用了談話的形式、看VcD等方法,激發幼兒愛西關的情感。

  活動過程:

  在活動的第一部分,為了吸引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選用了輕快的音樂《郊遊》,帶領著幼兒愉快地進入活動室。

  第二部分是體現目標的實施和突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因此我分了三個環節:

  1、為了保持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幫助幼兒初步感知詩歌內容,我把製作的多媒體課件投影在大螢幕上,西關的各大美景立刻展現在幼兒眼前,幼兒的視覺感官和注意力已全被西關的美景吸引住了,在幼兒觀看課件的同時,我配合課件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西關好》,讓幼兒觀看西關美景的同時感受詩歌。因為幼兒已認識了西關的景點,在觀看課件地時候反應很熱烈,所以我讓幼兒自由講出從螢幕上看到西關的哪些景點,再讓幼兒說說自己對西關的感覺,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然後,我再次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讓幼兒從詩歌中感受西關的美,朗誦時透過音調的變換、表情和動作表達愛西關的情感。在朗誦詩歌時我有意識地引出詞語,再次運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幼兒學習詞語"一河兩岸"和"人來人往"。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表情表現詞語"自豪",幼兒表現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這整個環節是為了下一步的教學做鋪墊。

  2、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詩歌內容。幼兒已初步感受到西關的美景,我希望能用多種遊戲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詩歌內容,所以我設計了兩個填空遊戲,第一個是"圖片填空"遊戲,把詩歌中的景點名稱空掉,請幼兒用景點的圖片把詩歌的內容把詩歌補充完整。第一次遊戲幼兒先說,由老師操作,然後一起朗誦詩歌;第二,第三次請幼兒進行操作,透過玩"圖片填空"遊戲幼兒對詩歌已有了一定的認識。為了幫助幼兒從文字上理解詞語,我設計的第二個是"文字填空"遊戲,把目標中要學習的詞語從詩歌中空掉,請幼兒用詞語把詩歌補充完整。透過這兩個遊戲幼兒已基本理解詩歌的內容。

  3、為了幫助幼兒加深對詩歌的完整記憶,我與幼兒進行"詩歌接龍"遊戲,首先是我和幼兒"接龍",接著男孩子和女孩子進行"詩歌接龍"遊戲。透過"詩歌接龍"遊戲,幼兒基本能把詩歌朗誦出來,但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抒發對西關的讚美之情和熱愛之情,我透過音調、表情和動作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最後,我帶領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活動結束。

  當然,在一次活動中,幼兒未必能很熟練和很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誦詩歌,需要在語言活動中養成良好的朗誦習慣,因此,下階段我會以培養幼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為目標,開展一系列的語言活動,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朗誦機會,提高朗誦水平。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5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中班語言欣賞活動《耳朵上的綠星》。

  一、說教材。

  (一)說設計意圖:

  《耳朵上的綠星》這一內容情節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語言詼諧有趣,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擴充套件孩子的詞彙量;其二是現在的孩子由於受生活環境限制,缺乏與周圍人相處的經驗,普遍存在對周圍事物缺乏感情的行為,所以這一內容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

  (二)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因此,我從能力和情感兩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從能力上,a理解故事的情節、內容,感受作品中小松鼠善良,美好的角色形象;b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2、從情感上,使幼兒懂得,做事要多為他人著想,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故事情節、內容,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別人著想,教學難點是請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二、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小松鼠等角色教具,教學圖片一套,故事課件一套,表演用頭飾若干個。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物件。”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角色遊戲等教學方法。

  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

  採用直觀法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圖片、看課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片或課件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採用角色遊戲法是因為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進行角色表演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四、說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等。

  觀察法是

  幼兒透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透過觀看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五、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出示主要角色,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2、結合圖片,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3、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他人著想。

  4、幼兒進行角色表演。

  一、出示小松鼠,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以一個孩子們喜歡的角色吸引了他們的眼球,並且透過一個提問直接進入了課題:今天晚上,小松鼠要上臺表演唱歌,請小朋友幫它出出主意,怎樣才能打扮得很美呢?(請幼兒討論並說說)

  二、結合圖片,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此環節我運用了直觀法和提問等方法,把故事進行分段講述。

  1、到“小松鼠不摘草,也不採花,他真好。”透過提問:a、小松鼠為什麼要把自己打扮得很美?b、小松鼠到了哪裡,看到了什麼,他怎麼想?c它為什麼不用花草打扮自己?d、這件事別誰看到了,它們怎麼說?讓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2、到“小松鼠從來沒有這麼漂亮過。”提問:a、小松鼠怎麼會這麼漂亮?b、小松鼠耳朵上閃亮的綠星是什麼?是從哪兒來的?

  3、到結束,提問:小松鼠上臺表演了,為什麼臺下的觀眾都驚呆了?

  三、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他人著想。

  此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透過看課件的形式完整欣賞故事,有利於幼兒更形象的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涵。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小松鼠耳朵上的綠星到底是什麼?螢火蟲為什麼要扮成閃亮的綠星停在小松鼠的耳朵上?揭示出了小松鼠因為善良美好也得到了螢火蟲的回報,請小朋友談談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對待人和事物,進行思想提升。

  四、幼兒進行角色表演。

  提供給幼兒頭飾和佈置簡單的場景,請幼兒自己選擇扮演的角色進行故事表演,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把故事的敘述部分該成簡單的旁白,主要讓幼兒練習角色的對話及表演相應的動作。

  這一環節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對話,表達自己的理解,給幼兒提供表現和說話的機會,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各位老師: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能使一個語言活動成功需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不當指出,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6

  第一部分聽音樂"模仿動作"

  匯入課題,隨著優美的音樂教師說:"白雲飄來了。"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來白雲飄,並用語言說:"白雲白雲飄啊飄,飄到藍天上。" 教師再將白雲的圖片貼到天空的背景圖上。透過動作模仿來初步理解動詞"飄、吹、翻",為詩歌的學習做基礎。

  第二部分展開分為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語言遊戲"送寶寶回家"。教師先出示小寶寶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小寶寶的家在哪裡?"小寶寶想睡覺了,誰來哄他呢?怎樣哄?"透過集體想辦法,把小寶寶送到媽媽的懷抱裡,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詩歌的第四段"媽媽得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著了。"即而啟發幼兒想"這些寶寶的家在哪裡?"誰是它們的搖籃?誰又在哄寶寶睡覺?"給幼兒充分的遊戲空間,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一一回答,邊操作邊表達。比如幼兒會說:"星寶寶的家在天上,白雲是星寶寶的搖籃,月亮在哄星寶寶睡覺。"可能幼兒的想法和詩歌中的內容不同,可是教師也要充分的肯定幼兒的想象。因為這個遊戲的目的就是讓幼兒理解詩歌中描寫的各種事物之間的聯絡,擴充套件幼兒的思維。

  第二環節完整欣賞,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聽"這些小寶寶找到自己的家可高興了,家可真好啊,你看他們都舒服的睡著了,仔細聽一聽詩歌裡說了些什麼?"(教師進行配樂詩朗誦)聽完後啟發性提問:"你覺得小寶寶舒服嗎?為什麼?誰是小寶寶的搖籃?"誰在哄寶寶睡覺啊?"透過一系列的啟發性提問讓幼兒深入瞭解詩歌中的白雲輕輕飄等動詞的運用,感受詩歌中的美。

  第三環節分段跟誦。首先,幼兒自選圖片扮演各種寶寶學習有感情的朗誦,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調動起幼兒的感情共鳴,進行有感而發的朗誦。然後教師在組織全體幼兒進行有感情的分段跟誦。

  第四環節有感情朗誦。由第三環節自然地過渡到第四環節完整的有感情的配樂朗誦,完成教學的重點。

  第五環節仿編詩歌。出示各種寶寶的圖片讓幼兒自選一種與同伴討論創編詩歌。利用這些圖片能引起幼兒的思考,教師引導幼兒:"這些寶寶的搖籃是什麼?"誰會哄小寶寶睡覺?怎樣哄?"比如這隻鳥寶寶,幼兒透過探索思考有可能編出這樣的詩句"大樹是搖籃,搖著鳥寶寶,樹葉沙沙沙,鳥寶寶睡著了。"透過這樣的仿編和操作活動,讓幼兒利用剛學到的知識參與仿編,教師適時地指導和幫助,順利自然的完成教學的難點。

  第三部分結束:

  音樂遊戲"快樂寶寶"。教師進行情感啟發:"每個寶寶都有一個家,都有疼愛自己的媽媽。媽媽愛我們,我們也愛媽媽。我們的生活多麼美好,寶寶們多麼快樂啊!讓我們一起快樂地跳起來吧!"在歡快的音樂中讓幼兒充分表達那種仿編詩歌后的成功的喜悅之情和對美好生活追求、愛媽媽的情感。

  另外,為了進一步鞏固幼兒獲得的各種情感體驗、知識能力和學習方法我又設計了延伸活動,請幼兒欣賞幾首搖籃曲和其他有關於搖籃的詩歌,或組織美術繪畫等延伸活動,體現了各科教學的整合性。

  六. 板書設計:(幼兒園教學主要以圖片或影響的方式展開教學,沒有板書設計)

  七. 作業設計:請幼兒回家後把今天學過的詩歌有感情的朗誦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也讓他們找找"寶寶"的"搖籃"

  八. 課後反思:

  本節課在完成所定的教學目標的同時,利用遊戲,談話等多種方式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熱情,為完成所定教學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透過分段式教學法,孩子們不僅能在短時間內記住詩歌的內容,而且還能透過動作對詩歌所描寫的事物進行立體的展現,充分的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在詩歌的創編上,孩子們透過老師所提供的圖片,不僅找到了"寶寶"們的"搖籃"還能將其以詩歌的形式展現,完成了本次的教學目標。

  在教學中也存在著幾點不足,首先在對幼兒提問時,還需要進一步給予滲透和引導,在對幼兒的照顧全體和而別差異的引導上,還有所欠缺。在詩歌創編環節中,小圖片的使用可以幫助幼兒突破創編詩歌的困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思維。在欣賞詩歌的次數上也略有欠缺,希望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能逐漸的改正缺點,更好的完成教學。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7

  這是一首散文詩,寫是的果園裡一年四季都有朋友:梨樹、桃樹、蘋果樹,還有受小朋友們喜愛的小蜜蜂、小鳥、小兔等,果園有了這些朋友所以很快樂。此次教學活動就是要讓小朋友感受果園的快樂,也感受朋友間帶來的`快樂。因此,活動以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去理解和感受。

  一、說設計意圖

  這是一首散文詩,寫是的果園裡一年四季都有朋友:梨樹、桃樹、蘋果樹,還有受小朋友們喜愛的小蜜蜂、小鳥、小兔等,果園有了這些朋友所以很快樂。此次教學活動就是要讓小朋友感受果園的快樂,也感受朋友間帶來的快樂。因此,活動以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去理解和感受。

  二、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者起著導向作用。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喜歡欣賞文學作品,理解作品內容,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具體地說,就是要培養幼兒愛聽、愛看、愛講、愛表演兒童文學作品,能理解並複述簡短的句子。”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及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將目標定為:

  1、欣賞散文詩,並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初步瞭解一年四季果樹的變化。

  2、能大膽地講述和表演,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感受豐收和朋友間帶來的快樂。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要讓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會複述簡單的詞語、句子,感受果園的快樂。

  難點是讓幼兒瞭解一年四季果樹的變化。

  四、說活動準備

  其實像這樣的散文詩教學,應該採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可以讓靜態的、呆板的畫面變成動態的、生動的情景。但是由於水平和時間上的問題,我沒有采用多媒體手段,但是也盡力去做好每一個準備工作。先給幼兒創設一個有果園的環境,裡面有梨樹、桃樹、蘋果樹,配好一首節奏歡快的《快樂小舞曲》音樂歌帶,還做了散文詩中出現過的小動物的頭飾,準備好幼兒表演採摘豐收果實的人們要用的籃子。應該說,這些準備可以讓活動開展得生動一些,好讓小朋友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五、說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首先,我播放《快樂小舞曲》,帶領幼兒一起進入果園當中,小朋友們其樂融融,能夠快快樂樂地進入活動場地開始活動。其次,我讓幼兒說說果園裡有什麼,引導幼兒以觀察的方式回答老師的提問。之後,我手指幼兒面前的三棵果樹,讓他們猜猜這三棵果樹是什麼樹,引導幼兒以想象的方式回答。

  (二)、基礎部分

  這一部分正式進入散文詩欣賞,我先讀一遍,幼兒欣賞,理解大概內容,然後我提出一系列有關果樹的問題,引導幼兒以聽的方式來回答,並鼓勵他們大膽講述。

  這一部分,讓幼兒邊理解邊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從而讓他們知道白白的是梨花,粉色的是桃花,紅紅的是蘋果花,黃澄澄的是大梨,粉粉的是桃子,紅紅的是大蘋果,透過幼兒自由講述和老師的適當提示,讓他們初步瞭解一年四季果樹的變化。

  以上都是靜態教學,然後我講述散文詩第二遍,讓幼兒說說有哪些小動物,他們在幹什麼。根據他們的回答,我發給他們頭飾,讓他們表演,培養他們大膽的表演能力。最後提到的採摘豐收果實的人們也是讓幼兒表演採果實,體驗豐收的快樂。這些是動態教學。

  教學中動靜結合,可激發幼兒的興趣,也可讓活動開展地生動、豐富。

  (三)、提升部分

  理解了散文詩的內容之後,我就問幼兒果園為什麼很快樂?然後可以問小朋友們自己快不快樂。把果園的快樂提升到幼兒自己的快樂,讓他們感受朋友間帶來的快樂。

  (四)、結束部分

  這部分是讓幼兒感受快樂的氣氛,播放《快樂小舞曲》,幼兒和教師手拉手圍著果園唱一唱,跳一跳,然後快樂地離開果園,活動就此結束。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8

  第一部分:說教材分析

  一 說教材內容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透過豐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樣說話,富有生命力,並編制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生活。童話的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認識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於幼兒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蝸牛用微笑的方式給大家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我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主題的總目標,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情感目標:使幼兒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並願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

  確定本次活動的依據有以下幾點:1 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特點。4至5歲的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發展,所以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還要注重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2 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不知該如何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這樣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3 是根據幼兒園課程目標及《綱要》、《規程》,幼兒課程目標的宗旨在於提高幼兒素質,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各種藝術作品,關注人類道德行為美。本故事透過使幼兒懂得“微笑”的真正含義,來感染幼兒,美化幼兒的行為。《新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認知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三 說重點 難點

  重點:使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及內容,瞭解故事的含義。

  難點:能主動幫助別人,願意給別人帶來快樂。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我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中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為朋友做事的快樂尤為重要。

  第二部分:中班語言教案《微笑》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並願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2、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

  活動準備

  1、掛圖第2號,故事磁帶。

  2、兩幅表情圖:一幅為哭泣的表情,一幅為微笑的表情。

  3、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1—13頁。

  4、空白的圓形卡片,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看錶情圖。

  ——教師出示兩幅表情圖,請幼兒說說看了哪幅圖能聯想起快樂的事。

  ——引導幼兒說說為什麼喜歡微笑的表情。

  ——讓我看看你們甜甜的微笑吧!

  二、欣賞故事第一段。

  ——出示掛圖,欣賞故事第一段。問:故事題目是什麼?(微笑)

  ——為什麼小蝸牛很著急?

  ——1、小鳥為朋友做了什麼?

  2、大象呢?

  3、還有一位是誰?對,是小兔子,那他給朋友們做什麼?

  ——總結(小鳥為朋友唱歌,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小蝸牛很著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別的什麼也幹不了。)

  ——那你們幫小蝸牛出出主意。小蝸牛能為朋友做些什麼呢?

  ——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像並講述。

  三、欣賞故事後半部分。

  ——請幼兒邊看掛圖,邊欣賞故事。

  ——小蝸牛做了什麼讓朋友感到高興的事?

  ——為什麼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朋友?

  ——它是怎樣把微笑送給大家的?

  ——朋友們,喜歡微笑嗎?(喜歡)你是怎麼知道的?

  ——大家為什麼認為蝸牛了不起?

  ——總結: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本領,每個人都是最棒的。小朋友,你們也可以向小蝸牛一樣,每天微笑面對大家,這樣,我們每個人都會很開心。

  四、製作“微笑”標誌。

  ——幼兒自制兩枚微笑標誌,即在圓形卡片上畫上微笑的表情。

  ——啟發幼兒將其中一枚“微笑”標誌別在自己胸前,時刻提醒自己為朋友帶去快樂,另一標誌則送給其他班級的幼兒。

  附 《微 笑》

  森林裡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小鳥為朋友唱歌,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小蝸牛很著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別的什麼也幹不了。

  小兔走過小蝸牛的身邊,小蝸牛向著小兔微笑。小兔說:“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蝸牛想:“對呀,我可以對朋友們微笑。”小蝸牛又一想,“可是,怎麼樣讓朋友們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蝸牛想出了好辦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給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給了森林裡的朋友們。朋友們拆開信,信裡是一張畫。畫上的小蝸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裡的朋友們也都微笑起來,他們說:“小蝸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給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