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實用的小學美術說課稿模板彙編八篇

小學美術說課稿

實用的小學美術說課稿模板彙編八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美術說課稿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過年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特殊的幾天,是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天涯的遊子在此時回來相聚;農民們忙著慶賀一年的豐收;工人們忙碌的奔波著準備年貨;小孩子們穿上了新衣點燃了鞭炮……在此時幸福的笑臉是一樣的,快樂的心情是一樣的,祝福的心願是一樣的。

  本課學習內容是以過年的活動為主題,透過讓學生說一說過年的習俗和祝福的方式,畫一畫過年快樂心情的活動,瞭解民間春節的風土人情及其相應的民間美術形式(門神畫、年畫與吉祥符號、農民畫等),培養學生藉助民間習俗和民間特有的美術形式表達審美思維的能力,促進學生對生活與美術繪畫學習的感悟和理解,獲得生活與藝術的情感薰陶,在回憶、接觸與表現的活動中體驗生活的快樂與藝術的美感。學習活動方式屬於“造型與表現”領域。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年的來歷,以及過年的風土人情、活動方式,

  2、能力目標:掌握繪畫構圖知識和人物的基本表現方法。

  3、情感態度:調動學生對過年習俗的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4、利用齊齊樂教學互動軟體,促進師生交流互動,鍛鍊語言組織和口頭表達能力,瞭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

  學情分析:從知識掌握程度來看,大部分的學生已經知道了過年的一些風土人情與活動方式。從學習能力來看,學生能透過觀察對比和齊齊樂的選題測試,歸納出表現過年氛圍的方法。透過情感態度上看,學生能夠感受到過年時的快樂心情,展現出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

  畫中人物表情、動作的表現。

  教學難點:

  從人物、環境、物品的細節上突出過年時的氛圍。

  教學準備:

  課件、音樂。

  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猜謎)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課件播放謎語,謎底—鞭炮)

  一根藤兒結滿果,

  顆顆果子紅又紅,

  藤兒朝火往上竄,

  果子噼啪往下落。

  (設計意圖:透過猜謎的遊戲引出鞭炮這一話題,為後續教學做鋪墊。)

  2、師:什麼時候用鞭炮?(生:有喜事、過節……)

  3、師:在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裡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同學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生:過年)

  板書課件展示課題

  (設計意圖:透過提問的方式揭示課題——過年)

  二、交流激趣

  課件展示三個話題,學生小組討論,點名任選其一回答。

  1、學生說一說自己熟悉的過年情景。

  2、簡介過年的習俗

  3、祝福新年的方式。

  教師播放動畫簡述年的來歷

  (設計意圖:營造一個溫馨愉悅的氛圍,透過交流、欣賞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過年有一個直觀的印象。)

  三、分析與探索

  1、組織學生閱讀欣賞教材內容

  思考:過年時與美術有關的活動①畫年畫、農民畫②貼對聯、門神、③剪吉祥福字、窗花④編裝飾物。(透過畫面內容分析表達的寓意)

  (設計意圖:透過欣賞圖片瞭解各個地方不同慶祝新年的方式,感受美術活動的豐富多彩。)

  2、師生展開交流,說一說這些活動的意義。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快樂的人》一課是小學美術第七冊第四課,本課教學以“快樂的人”為主題,透過觀察,分析人體的多種優美姿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色。透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用多種材料表現出特點突出的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設計、製作能力。在本課教學中主要運用的材料是各種線或鐵絲,這主要靠平日的收集,在本環節中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培養學生養成對生活中多種廢舊材料再利用的能力。

  二.說學生:

  我們的學生生活在農村,生活中的線材多種多樣,電線、鐵絲、銅線、漆包線、麻繩、紙繩等歷數不盡。運用這些廢舊的材料再創作,學生們的興趣很高,由於學生剛剛接觸立體的人物造型,對盤、纏等不同的表現方式也剛接觸,對人體的比例掌握的也不是很好。所以對於這樣一節造型表現課,學生的難度還是很大的。

  三.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透過對作品的觀察、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提高用不同材質的造型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能用生活中的各種線材進行快樂的人的製作。

  3.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感受不同種線材作品帶給人的美感。透過豐富的美術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培養集體合作精神和勇於創新的精神以及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四.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身邊線材進行不同人物動態的造型。

  教學難點:人物動態誇張、生動及線材連線點的處理。

  五. 說教學過程:

  (一)、定向匯入,激情引趣:

  這一環節,我先自我介紹,我是一個成天樂呵呵的人,比如今天,我就特別高興,因為我可以把同學們帶到多媒體教室來上課;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挫折我也不氣餒,因為我想:這是生活給了我一次學習的機會,所以我要積極面對。聽了老師的介紹,請你來評價一下,“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樣引出課題:快樂的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會遇到很多挫折,我們要積極面對永遠做一個快樂的人。

  (二)領悟認知,質疑解難:

  我先問同學們,哪些活動會給我們快樂?快樂時你又會怎樣做?這時同學們都能說出很多快樂時的動作(唱歌、跳舞、拍手笑、騎車、滑雪、做遊戲、蕩千)緊接著出示快樂時的圖片,初步讓學生體驗快樂時動態的美感,出示奧運會的會徽,是讓學生體會肢體語言的魅力,出示奧運火炬手、劉翔賽跑的圖片與相應的線造型圖案,學生透過對作品的觀察、比較,瞭解了先造型人物的造型特點,透過欣賞圖片與作品的聯絡,使學生感知簡化、誇張、想象等藝術手法。

  (三)反思總結,鞏固昇華

  在此環節,主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努力感受快樂的意義,鞏固肢體語言在生活中特有的表達意義。

  六、說反思:

  在學生欣賞作品時,教師應引導學生什麼樣的作品需要裝飾,什麼樣的作品不需要裝飾就已經很完整了,這樣菜不至於在製作的過程中沒完沒了的去裝飾。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線描畫:線描畫是用線條的變化來描繪物件及其形體結構的繪畫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種繪畫方式,也是我國傳統繪畫的方式之一。線描畫的繪畫工具比較簡單,可以用勾線筆、鉛筆、油畫棒、鋼筆等,利用點、線、面來進行繪畫,既可以對物象進行細緻入微地刻畫,也可以對物象進行簡單地藝術處理;既可以進行造型訓練,亦可作為藝術家表達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

  小學生在簡筆畫的訓練基礎上,再進行線描畫的練習,會使其繪畫的精細方面和手眼協調方面有很大發展,不僅提高小學生的繪畫能力,同時能提高小學生專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發小學生的繪畫興趣。

  小學生在欣賞、發現、感受線條美的同時,大膽進行創作,不僅能將小學生零碎的經驗加以提煉,而且與《綱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時開展線描畫教學,能引導小學生透過"觀察-想象-發現-表現-創造"一系列活動,有意識地鍛鍊和培養小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促進個性的發展。針對本學期美術特色活動的要求,我設計了此次活動。

  二、說目標

  1、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黑白對比來裝飾魚。

  2、鼓勵小學生按自己的想象大膽創作,發展小學生的初步的創新能力。

  3、向小學生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保教育。

  活動重點: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黑白對比來裝飾魚。

  活動難點:鼓勵小學生大膽想象和創作。

  三、說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海底世界》

  2、畫好的線描畫作品、其他小朋友畫的線描畫魚

  3、白紙,黑色水彩筆

  四、說教學方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據《綱要》的精神和本班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1、多媒體教學法。藉助多媒體手段進行觀察欣賞演示,則更為簡潔、生動,容易吸引小學生的注意。本次活動設計中,我透過幻燈片的展示,讓小學生感受到魚寶寶身上線條的紋樣美、圖案美;

  2、觀察比較法。觀察法即運用觀察進行教學的方法。透過觀察,小學生既形成了準確的形體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細節特點。而在觀察中進行比較,則能讓小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不同的創作手法帶來的不同效果。本次活動中,為了讓小學生直接感受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我採用了觀察比較的方法,讓小學生在觀察比較三幅特徵明顯的線描畫作品中,發現裝飾過於繁雜、無規律,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都不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從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3、欣賞評價法。欣賞評價法指的是將小學生不同特點的作品進行對比評價,肯定各自的特點。在本次活動的最後環節,我採用了欣賞評價法,在欣賞的同時圍繞兩個問題展開點評:

  問題1、"你最喜歡哪個魚寶寶?為什麼?"使小學生在審美的同時自然地習得經驗,為下次經驗遷移做準備。

  問題2、"你是用怎樣的線條和圖案來裝飾魚寶寶的?"讓小學生用語言將自己的裝飾意圖表達出來,達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這一環節,教師和同伴的欣賞與評價能讓小學生體驗到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五、說活動程式:

  共有5個環節:

  1、觀看多媒體課件:欣賞海底世界各種各樣的魚的花紋,引導小學生說出魚兒身上花紋的特點。

  (匯入活動,觀看《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賞各種各樣的魚。)

  (1)教師語:在美麗的大海里,生活著許多快樂的魚寶寶,他們和魚媽媽自由自在的在海洋裡嬉戲玩耍,一會兒在珊瑚裡捉迷藏,一會兒在比賽遊戲,一會兒又湊在一起說著悄悄話,可幸福了。然後請小學生講講自己最喜歡哪條魚,它是什麼形狀的?身體各部位的名稱以及身上的花紋是什麼樣的?特別是對形狀怪異的魚,啟發小學生儘可能講詳細一點。

  2、欣賞課件:欣賞小朋友的作品,引導小學生說說他們的畫用了那些線條裝飾的,並進行比較。

  再欣賞老師的作品,讓小學生學習裝飾魚寶寶的基本方法。我同時逐個展示各種點、線、面(即根據小學生回答展示各種線形和點形裝飾),既增強了趣味性,又有效地發揮了教育的功效。

  (欣賞小學生繪畫作品,請小學生互相說一說,這些魚的形狀及裝飾的線條,說一說它們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樣的花紋。)

  示範講解幾種魚的畫法:(欣賞老師的作品)

  (1)請小學生說說老師畫的畫都用了什麼線條來畫各種各樣的魚。

  (2)教師在小學生最喜歡的魚身上示範畫出各種形狀的線條,並重點講解如何處理線條的疏密關係。

  (3)請小學生來裝飾幾條魚寶寶。

  (4)引導小學生討論,你準備畫一條什麼樣的魚?

  3、透過比較,瞭解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為了幫助小學生理解線描畫抽象的形式美的構成規律。我選擇了三副特徵明顯的線描畫作品(圖一:裝飾過於繁雜、無規律;圖二: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圖三:疏密變化恰當、有一定規律),小學生透過觀察比較,在教師的追問:"這兩個魚寶寶美嗎?為什麼"的過程中交流、探索、發現,從而掌握線描畫的基本規律,為接下來的創作提供支撐。

  4、小學生創作,教師指導要點:

  (1)鼓勵小學生大膽想象出各種奇形怪狀的魚,看誰想的和別人不一樣。

  (2)啟發小學生用不同的花紋裝飾魚,並注意線條的疏密變化。

  (3)幫助能力差的小學生變化各種線條花紋。

  5、觀賞評析作品

  (1)請小學生自由互相講述自己所畫的魚

  (2)請個別小學生談談自己喜歡哪一條魚,為什麼?

  (3)教師小結:

  今天,小朋友幫助魚媽媽找回了魚寶寶,並且魚寶寶身上的花紋都非常漂亮,線條的疏密也很好,魚媽媽謝謝你們了,現在我來當魚媽媽,小朋友來當魚寶寶,我們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遊戲吧。

  活動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始終以引導者的身份幫助小學生觀察、想象、總結魚的特點的基礎上,創造出自己想象中的魚。我認為小學生的作品完成的非常好。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想象豐富構圖大膽。小學生畫出了變形魚、潛艇魚、花朵魚等各種形態的魚,每個孩子的想象都是不同的;孩子們在魚身上設計的圖案同樣超出了教師的想象:有植物、海洋生物、小動物、有的孩子甚至用上了數字進行裝飾。

  二、專注性。在孩子們繪畫的15-20分鐘裡,全班孩子注意力集中,大家都在安靜的環境裡低頭畫著自己的畫。有個孩子在魚身上劃出了格子,在格子裡進行裝飾,20幾個格子,她就那樣一個一個的畫著,即使是周圍的小朋友畫完了,她依然認真的畫著,直至全部畫完,體現了孩子們對繪畫的喜愛。

  三、自信心。在最後講評的過程中,教師要孩子們在全班選出一幅"最漂亮的魚",結果孩子們都說自己畫的魚最漂亮,並且能說出漂亮在那裡:我的魚形狀最漂亮;我的圖案最漂亮,看我畫了這麼多的圖案它們都不一樣。我用數字來裝飾魚,你們有嗎?我還用到了植物呢,有櫻桃……唯恐自己的被拉下,體現了孩子們強烈的自我認同感。

  當然,活動也存在不足之處:小學生分享交流的時間少,這也是孩子們一個學習的過程,小學生透過分享提高構圖和造型的能力和水平。從組織小學生評價繪畫作品中發現小學生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過強, 教師應在關注他人、欣賞他人作品方面對小學生實施影響。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4

  下面我從教學理念與思路,教學過程,教法學法等三方面來說一說《有趣的拓印》這一課:

  一、 教學理念與思路。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課型,本課例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力求學生學會認識,欣賞各種紋理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現能力,在我看來,紋理的美感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深受孩子們喜愛,教材中雖只選了不多的幾種圖片,卻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凹凸不平的美,這讓我瞭解到緊扣學生生活興趣的教學活動,才能讓孩子們易於掌握,只有根植於生活,併為生活服務的課堂,才是有強烈生命的課堂。本課我讓學生從中學會運用藝術語言表現生活中的色彩,放大生活中的趣味,品嚐生活中的快樂,創造生活中的美麗。

  在上述教學理念與思路的指引下,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點:

  1、 知識目標:尋找、發現、認識生活中美麗有趣的各種紋理。

  2、 能力目標:能運用正確的方法拓印花紋。

  3、 情感目標: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

  因此,教學重點:在於初步認識生活中的各種紋理。

  教學難點:能夠用正確的方法清晰的拓印出花紋。

  二、 說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的實現上述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我依託學生生活環境,藉助學生生活經驗,將美術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緊緊相連,在課前佈置學生走入生活,在身邊尋找很多表面凹凸不平、紋理有趣的實物,並選擇有代表性、易攜帶的物品(鑰匙,書夾,樹葉等)走入課堂。讓孩子們透過觸控、感受它們的不同之處,教學中,教師應用多種方法和形式,讓學生熟悉並掌握紋理拓印的過程、步驟和方法,培養兒童的學習興趣,啟發他們的創造思維,同一實物也可以採用多種顏色拓印,也可以同一實物重複拓印或重疊拓印,紋理的排列可以是隨意或有規律地進行組合。

  在教學實踐中,師生互動,共同參與,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基本達到了本課的知識目標,併為能力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巡視指導時,老師進行個別輔導,個別問題個別解決。

  評價小結時:

  今天,大家都親手拓印了這麼多精彩的美麗形象,把原本不起眼的生活物品變得如此美麗,你們都有一雙巧巧手,以後,你們會學到更多的美術知識,一定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美麗明天!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中國的印染工藝歷經千年,生生不息,獨樹一幟,鮮明的色澤,簡潔質樸的風格,深受人們的喜愛。本課是湘教版四年級上冊第2課。本課的設計汲取了染纈這一民間藝術的營養,並將其與學生生活相聯絡,巧用身邊易取之材料,仿民間藝術染制一方手帕。本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以吸水性較強的紙為媒材,憑藉摺疊構成的原理,利用紙纖維的吸水效能和滲透作用,從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節奏,又色彩鮮豔,變化生動活潑,呈現四方連續紋樣的一方紙手帕。本課既能提高兒童學習美術的愛好,又能與傳統教育緊密結合,使學生既把自己學到的,頭腦中積累的圖案形成學有所用,同時也讓學生了解有關的美術知識和民間傳統藝術。

  2、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提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在愉快的美術教學活動中,開發智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根據小學中年級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及新課程提出的新理念,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瞭解染纈工藝的特點和歷史,以及圖案的基本知識。

  (2)把握染纈的基本方法和要領,在實際操作中感受色彩的變化與韻味。

  (3)培養學生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和對民間傳統藝術的熱愛。

  3、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以及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確立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是:

  重點:啟發多種摺疊方法,染製出色彩鮮明,圖案漂亮的手帕。

  難點:折法多樣,色彩搭配合理。

  4、說教具學具預備

  根基教學內容的需要,本課需預備以下教具學具:

  教具預備:花手帕實物、花手帕範作、教學錄影等。

  學具預備:紙、麻布、絲綢、包裝布、顏料等。

  二、說教法和學法

  1、學法分析

  教學本課我堅持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練習學生動腦和動手的能力。啟發學生回憶並交流自己所把握的一些基本摺紙方法,和對色彩的搭配的熟悉,為本課的學習打下基礎。教學本課我主要採用了“探究法”、“討論法”、“參觀法”、“評價介紹法”等教學方法。採用“探究法”、“討論法”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教師發下的範作進行探究、討論,互相啟發以獲取製作方法。為了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更客觀、更全面的進行自我評價,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讓他們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快樂,我採用了“參觀法”和“評價介紹法”。

  2、學法分析

  在學法上我採用“憶一憶”、“看一看”、“想一想”、“染一染”、“擺一擺”、“自主探究”、“論一論”、“制一制”、“評一評”的方法完成本課。首先,讓學生回憶所熟悉的花手帕錄影,讓學生欣賞,並思考這些花手帕有什麼異同之處,使學生對不同款式的花手帕有個初步的瞭解後,再啟發學生想一想如何製作款式多樣的花手帕,並讓學生自己動手染一染,擺出來展示展示,接著發下範本讓學生自主探究其製作方法,組員互相討論,透過討論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創作能力,然後動手製一制,培養實際操作能力,最後評一評,提高審美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過程分為6個環節:引題激趣——發現方法——嘗試表現——創作表現——評價交流——拓展小結。具體如下:

  1、引題激趣

  課一開始,我現場迅速的表演了一個浸染紙巾的遊戲,佈滿誘惑的語言和生動的表演,緊緊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我想:一堂成功的美術課,首要的一點應該是使孩子們對所學的新知識具有濃厚的愛好,極大的熱情和好奇。只有學生有了學習愛好才能積極參與。

  2、發現方法

  緊接著,我問:“老師是怎樣製作這塊花手帕的?”透過小魔術,學生便能很快得出結論:摺紙——染紙——開啟。進一步質疑:“在染的時候,我是怎樣做的?”順勢小結浸染這一基本方法,讓複雜的教學過程變得簡單、直觀。

  3、嘗試表現

  (1)、染法

  首先,我沒有過多的講解,而是出示一張實物花手帕,再一次把問題拋給了學生,讓學生猜一猜,議論,透過欣賞浸染、點染相結合的作品,開闊學生在很輕鬆的氛圍中把握知識。學生透過嘗試,感受了不同方式的染法產生的豐富的色彩及圖案的變化與韻味。

  (2)、折法

  我先出示幾種基本折法的圖案,讓學生先分小組嘗試模擬,然後討論摺疊的染制的方法。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4、創作表現

  在經歷了多個環節對染紙藝術的瞭解後,學生已經急不可耐了。他們愉快地開始了,臉上都樂開了花。我也成了“客人”。學生把握了學習方法,就如同鳥兒學會翱翔,遨遊天空,自己嫻熟地進行創作設計。

  5、評價交流

  我主要採用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

  (1)、自評。讓學生髮現自己作品的閃光點。

  (2)、互評。讓學生們在共同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3)、師評。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有機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

  6、小結延伸

  (1)、延伸:“課將盡,但趣無窮”,展示不同的材料(出示實物:皺紋紙、麻布、包裝布等。)以及染紙在生活中的運用,在新的美術課程標準下,不單只是學習,把握技能,還要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絡,學有所用。

  (2)、總結。將染制的書籤作為小禮物獎給優勝組。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美妙多變的線條》是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美術第四冊第二單元第四課,本單元是以“人際關係與生活”為主要取向的課程,“點線色你我他”是單元的主題。本單元共四課,均以“人”為媒介,以學生熟悉和客觀存在的事物進行聯想,誘發學生的想象力。本課的主要內容是認識線條的運動變化以及線條對人類情感的表現。

  線條是一種神奇的符號,它隨著兒童塗鴉的開始,便陪伴著兒童成長,成了許多孩子表達內心世界的手段,這種用線來表現兒童內心世界的東西一旦被引上正規化的道路,將完成用線造型的環節。用線造型的訓練在兒童美術實踐中被瞭解、掌握、運用,能幫助兒童充分的展現自己的創造性,開發兒童的潛能和智力能力。一二年級學生處於幼兒期向兒童期發展中,兒童的美術活動主要體現為遊戲性。因此,美術課不要過多的講繪畫知識和造型原理,教學要求主要是使學生透過觀察、體驗、記憶、想象來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形象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本節課,我準備運用大量的美術遊戲、音樂遊戲幫助孩子們瞭解線條的節奏感,大膽運用各種各樣的線條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創作優秀的個性化的兒童美術作品。

  2、教學目標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結合低年級學生特點,本著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

  A、認識各種直線、曲線及其作用;

  B、感知線是繪畫語言之一;

  C、培養學生線控與線性的感知與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

  A、在遊戲中,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感受聽覺的“線”,激發記憶與發現的興趣;

  B、在比較中體驗線條的美感;

  C、在創作中訓練線的表現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A、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及其美感,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B、能與同學合作交流,學習人際交往;

  C、能用審美的眼光觀察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提高審美能力。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及其美感,體會線條表現出的情感。

  難點:學會用不同的線表達自己的情感。

  4、課型:

  造型﹒表現

  5、課時安排:

  一課時

  透過以上教材分析,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採用下列教學方法。

  二、說教學方法

  (一)說教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準備採取以下教法:

  (1)“啟發引導法”,根據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我以例項為線索,充分動用教具,不斷採用欣賞、啟發、討論、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例項的引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動腦的積極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最佳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2)“演示法”,根據心理學原理,再造想象是根據詞語的描述或圖樣、圖解、符號記錄等的示意,在人腦中形成新形象的過程。因此,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具,展示教學相關資料,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讓全班學生都能用多種感官感知到演示物件。演示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與實物、多媒體教具的交替使用,用語言渲染演示,用演示形象地說明講授的內容,把演示與講授有機結合,更好地引導學生邊看、邊聽、邊思考、邊議論,以獲得最佳效果。

  (3)運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在探索中嘗試、在探索中創新,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總之本節課的全過程主要是創設各種情境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過程,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二)說學法

  線條是繪畫藝術的重要語言與工具,在藝術領域中既有視覺的“線”又有聽覺的“線”,理解它們的節奏與情感是比較抽象的,需要全面的知識技能和創造思維,要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運用不同節奏的線條來表達各種不同的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節課,學生可以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藉助教師準備的大量例項、音樂等課件演示和參與體驗性學習活動,產生“記憶”與“聯想”,在多元的文化環境中形象地認識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條以及繪畫中的線條,感受聽覺的“線”,發展創造思維,陶冶藝術情操,學會人際交往。

  三、說教學程式

  《美術新課程標準》提出:“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採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一堂課的每一個環節,使全體學生都能夠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促進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形成創新意識,培養個性。為了順利達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的教學程式如下:

  (一)創設情境觀察線條形態

  意圖:觀察線條的形態,激發學習興趣

  過程:

  (1)遊戲匯入

  根據教育學原理:直觀性教學能顯示事物的內部結構、發展過程,使肉眼感知不到或短時看不見的現象或事實出現在學生面前,有利於學生充分觀察和思考事物的變化。因此,在課堂教學之初創設一種真實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學生喜歡做遊戲,可以從這一點切入主題,喚起學生對本課的興趣。教學開始部分,“繞線”遊戲匯入:每一位同學小時候大概都玩過這種遊戲,它可以是一個人單獨操作,也可以是兩三個人共同操作。讓學生利用準備好的毛線,自由選擇遊戲方式。在翻線的過程中注意提醒學生觀察線條變化的不同形態。再欣賞課件1“運動的線條”,在欣賞的過程中提醒學生觀察表演者手中的綵線有哪些變化,並把這些變化畫在紙上。

  (2)引出課題:線條

  (二)走進生活感知線條節奏

  1、探究活動一:尋找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線

  意圖:感知線的節奏,認識到線條的存在使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過程:讓學生們想一想不管我們畫什麼筆尖落到紙上畫出來的都是什麼呢?(演示)生:“線”。師:“對了,是各種各樣的線,我們先一起來找一找,在生活中,自然界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線”?學生充分發言後演示課件2“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學生欣賞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線,並提醒學生注意觀察這些線是不是相同的?如果不同它們有什麼區別?各自有什麼特點?學生討論、發言後選出代表將不同節奏的線畫到黑板上,教師講解這些線條的疏密不同、粗細不同、起伏不同正體現了線條不同的節奏。

  2、探究活動二:聽音樂畫線

  意圖:感受聽覺的線,啟發學生髮展創造思維,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

  過程:由線條的“節奏”自然過渡到音樂中的“節奏感”,出示課件3“聽音樂畫線”,播放兩段音樂,請同學們在紙上將兩種節奏畫出來,並邀請幾位同學到講臺上選用一種教師準備的材料將聽到的不同節奏表現出來。這一環節學生們在愉快、興奮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融入到美術與音樂的藝術魅力中了。

  (三)合作比較探討線條美感

  3、探究活動三:我們的發現最多

  意圖:在“比較”中感受線的豐富多變,與同學合作交流,學習人際交往。

  過程:將五種“比較內容”分別裝入不透明的袋子中,讓學生分小組選擇、探討各種線的不同美感,體會線的豐富多變和美妙,然後各小組彙報,教師歸納板書:曲線、直線、粗細線,有疏有密變化多。(教師可以提供一些適當的感覺詞語)

  A、直線與曲線的比較B、曲線與折線的比較C、粗線與細線的比較D、線的疏與密的比較E、長線與短線的比較

  (四)探究發現體悟線條魅力

  4、探究活動四:畫家與小朋友的畫美在哪裡?

  意圖:感受線是繪畫的基本元素之一,感受畫面線的組織、排列的美感和各種線表達的情感。

  過程:出示課件4“畫家與小朋友的畫美在哪裡?”,讓學生欣賞一些線描畫,提醒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思考以下兩個問題:A、他主要運用什麼線來表現的?B、猜測一下畫者在畫這幅畫時心情怎樣?學生討論後積極發言,得出結論:線條反映了畫者不同的心情:有平靜的、煩躁的、激動的、愉悅的等等。教師請出幾位同學在黑板上用線條畫出一種情緒,其他同學來猜猜他們表現的是什麼樣的情緒。學生們在這一環節積極投入到繪畫遊戲中,體會了線條的魅力。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7

  一. 教材分析(課件)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XXXXXX》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物件是小學X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小學兒童的學齡特點,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思想目標:體會XX的意義,形成XXXX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知識目標:透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XX,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設計和製作。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生活情感的表達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 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教學重點是:XXXXXX。

  教學難點是:XXXX合理性和協調性。(將XX巧妙的設計在造型中)。

  二. 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小學X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透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透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創設情境 欣賞XX 我首先設計了“創設情景——欣賞XX”這一環節,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播放了XXXX動畫片段,把學生帶入XX的世界中,讓學生欣賞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XX,為後面設計XX做好鋪墊,引導學生透過體會XX的意義,懂得珍惜XX,引出本課課題—XX

  (二)引導啟發 瞭解XX 其次由於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知識層面、生活環境的不同,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設計了“引導啟發 瞭解XX”一環節。先出示一組圖片,透過“?”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瞭解。接著出示一組有錯誤的XX,讓學生觀察分析:設疑引路,歸納總結,突破難點,避免發生同樣的錯誤。這一環節的設計為學生的製作設計了一個坡度,減低了難度。透過語言表述與語文課相結合,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教學活動中,以此調動學生勇於表現、釋放個性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三)自主探究 折制XX 接著我設計了“自主探究——折制種表”一環節,因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特別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他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識,所以在這環節我先用激勵的語言表揚學生的學習精神,X正當學生情緒高漲,產生積極的探究動機的時刻,我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引導學生到書中尋找答案,鼓勵他們根據書中提示,相互交流,積極互動,講解自己的製作想法,瞭解不同的方法步驟,並大膽地展示出一個設計與眾不同的表面。透過這種安排,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在小組中合作、在小組中探討,使重、難點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大膽創作 製作XX 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我設計了“大膽創作——製作XX”這一環節,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再創作,在再創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協調,鐘面指示明確。製作同時,並播放兒童歌曲X,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諸如:材料的選用、顏色的搭配等問題。我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解決問題。

  (五)展示欣賞 評價XX 我接著設計了“展示欣賞——評價鐘錶”的環節,這樣就做到了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思路由學生講,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從而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六)課堂小結 擴充套件延伸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後設計了“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哪一點給你帶來了快樂?”學生學會從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合作的快樂,甚至會從老師和同學的評價中體會到快樂。這一環節對快樂的回顧,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

  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和家長共同創作一個更漂亮的XX拿到學校來,把自己的創作感想和樂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評:讓學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展示,說說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的作品什麼地方製作的棒?

  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3.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相機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點評時注意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併發自內心讚揚他們,使他們擺脫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XX基本特徵示意圖和展示區。

  總之本節課透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他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說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8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美術新課標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十五課《花頭飾》。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設計理念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一)教材解讀

  我國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頭飾,它們千姿百態,風格迥異。不同的少數民族頭飾,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裝飾習俗和審美情趣,表現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思想和自我追求。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旨在透過美術知識的綜合運用,讓學生欣賞各民族頭飾,瞭解各種材料的特性,感受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樹立“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養成良好的事前計劃的學習習慣。掌握一定的設計、創作方法,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對教材的理解,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本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認知領域:引導學生欣賞各民族頭飾,瞭解各種材料的特性。

  操作領域:將簡單的美術知識綜合運用,設計製作花頭飾。

  情感領域: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熱愛我國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思想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欣賞各民族頭飾,設計製作花頭飾。

  教學難點:巧妙利用材料及創新方法表現花頭飾。

  二、 說教法、學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主要採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透過欣賞、感受、體驗、表現等方式,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在愉快的氣氛中,使每一個學生既掌握一定的設計、創作方法,又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運用多媒體現場展示,最佳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三、說教學流程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在探究和交流中獲得知識和體驗,我擬定了以下教學框架:

  (一)情境匯入,創設文化氛圍。

  首先,把歌曲融入美術課,讓學生欣賞少數民族兒歌,感受民族文化的氣息;然後讓學生展示課前蒐集的資料,說說對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有哪些瞭解?體驗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進而引導學生說出少數民族頭飾是千姿百態、各式各樣的,勾起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慾望。這一環節透過“聽音樂”和“對話”的活動,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創設了文化的氛圍,為整堂課鋪設了良好的基調。

  (二)觀察發現,瞭解民族特色。

  用多媒體展示少數民族頭飾的圖片並提問 “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民族的頭飾?這些頭飾有什麼特點?”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帶著問題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充分調動了學生探究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引導學生去感受不同民族的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發展的軌跡,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領域 。透過大量圖片的欣賞、比較,學生驚喜地從顏色豐富、造型多樣、紋樣美觀等方面瞭解了民族頭飾的特點;從裝飾習俗、審美追求、文化內涵等方面感受了民族頭飾的文化特色和少數民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接著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想,將課堂氣氛引入高潮。適時揭示課題《花頭飾》。

  (三)歸納製作方法,感受探究的快樂。

  透過實物比較和圖片欣賞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觀察討論:怎樣才能製作一件好的花頭飾?引導學生知道製作花頭飾要選材多樣、設計新穎、製作精美。然後讓學生總結其中一件頭飾的製作步驟。多媒體演示製作步驟,生動直觀。

  (四)製作花頭飾,體驗創作的樂趣。

  製作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在製作之前先讓學生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討論一下:選擇什麼材料,設計怎樣的形狀 ,怎樣做才更美觀、更獨特。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事前計劃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製作出獨具特色的花頭飾,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五)展示花頭飾,分享成功的喜悅。

  各小組展示作品,並說說自己的設計意圖和製作特點。全體學生參與點評。最後在輕鬆愉快的少數民族音樂中,學生盡情展示自己的作品,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民族頭飾的魅力。把本節課推向最高潮。整堂課前後呼應,民族文化氛圍貫穿始終。

  板書設計從少數民族頭飾的“特點”和製作“要求”入手,簡潔直觀地反映了教材內容的重點和難點,讓人一目瞭然,清晰易懂。

  四、說設計理念

  整堂課的學習以學生的探究交流為主,教師的組織引導為輔,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深化認識、培養技能、激發情感。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綜合性、探索性,發揮個性、發展思維、培養能力、注重創新”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