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有關說課稿模板錦集8篇

說課稿

有關說課稿模板錦集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篇1

  一、活動目的

  加深同學們對心理健康知識的理解,解決一些在學習、生活中產生的心理困擾,幫助同學們樹立健康心理意識,學會自我調節心理狀態,培養健康、健全人格。

  二、活動主題:關注心理健康構建典範校園

  三、活動物件:全體學生

  四、活動時間:_____

  五、活動內容:

  (一)心理健康月活動啟動儀式

  活動時間:20__.5.3下午活動時間

  活動物件:高一、高二心理委員、班長

  活動形式:召開動員大會——宣佈心理健康月活動啟動及相關係列活動具體安排。

  (二)心理健康手抄報比賽

  參賽年級:高二年級

  時間:5月3日——5月20日

  要求:圍繞高中生學習生活主題選擇相關心理知識、案例等,內容積極健康。其中手抄報版面編排合理;文字資訊量佔整版面的75﹪或以上;繪畫小報和徵文圍繞主題不要走題。

  每班於5月16日前上交2份作品予以參評。

  5月17日——5月20日進行優秀心理手抄報評選。

  5月23日——5月30日進行優秀心理手抄報展覽。

  (三)心理劇大賽

  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使更多學生學習和了解心理調節方法,掌握心理健康知識,透過互動情境有所體驗和思考,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和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展現學生的青春風采。特舉辦“青春舞臺我來展示”學生校園心理劇表演大賽。

  1、校園心理劇簡介

  校園心理劇就是把學生在生活、學習、交往中的心理衝突、煩惱、困惑等,以透過心裡話訴說、對話、情境表演等方式由學生表演發生在他們身邊熟悉的,甚至是親身經歷的事,從中體驗心理的細微變化,引起學生的共鳴,提高學生心理自助與互助能力,進一步激發同學們對身邊生活的體驗,關注自我心靈的健康,進而達到宣洩、釋壓和領悟的目的。

  2、活動主題

  按照“青春舞臺我來展示”主題範圍的要求,科學確定心理劇要解決的問題。要選擇典型的、有一定深度的和易於透過舞臺展示的心理問題,同時要做到主題鮮明。

  3、設計參賽劇本

  各班要充分調動學生自編自導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劇情的設計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具備真實性、代表性;要最終引導學生自覺抵制、克服不良的心理行為,引導學生模仿一種正確的行為方式。

  4、評分標準

  4.1劇情曲折,富有戲劇性。(25分)

  (1)能準確解讀人物心理,心理學術語使用恰當。

  (2)人物刻畫特點鮮明,富有個性。

  (3)語言精練優美,富有感染力,能給人啟迪意。

  (4)對校園一些心理問題有一定預見性,並能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5)有一種或多種心理劇手法的運用,如獨白,角色互換,鏡觀,空椅子等。

  4.2表演流暢自然,注重細節表現。(25分)

  演出富有感染力,表達感情準確,能帶動觀者的情緒,形象逼真,配合默契,應變靈活,言行能很好地展現心理活動

  4.3劇本圓滿,劇情圍繞主題;(10分)

  4.4道具精良,服務劇情,使用恰到好處(20分)

  (1)道具使用能準確表現劇情場景,道具切換快速安靜。

  (2)服裝要能準確表現人物身份。

  4.5總體印象。

  包括精神面貌、態度認真,著裝整潔,舉止大方等。(20分)

  5、具體要求

  5.1每班一個心理劇,時長5—8分鐘。

  5.2劇本均要求列印成電子稿。

  6、時間安排

  5月3日——5月6日各班準備並提交劇本電子稿

  5月9日——5月10日教育處稽核劇本

  5月10日——5月20日各班排練

  5月23日進行心理劇表演大賽

  5月底推薦優秀心理劇參加校園文化藝術節閉幕式演出。

  7、獎項設定

  優秀劇本獎二名;表演獎二名;優秀組織獎二名

  (四)心理減壓團體輔導

  1、活動背景及意義:

  隨著高考的臨近,高三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變得緊張,為給即將迎戰高考的高三學子們科學除錯心理,提高學習效率,最終決勝高考,開展心理減壓團體輔導活動,讓他們輕鬆減壓,宣洩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

  2、活動主題:釋放壓力,從容衝刺——高三年級心理減壓團體輔導

  3、活動目的:透過短時間的氣球遊戲活動,達到放鬆心情、減壓助考、凝聚意志、調適心態的目的。

  4、活動時間:5月9日—5月13日下午

  5、活動地點:同心樓五層心理團體輔導室

  6、活動方式:學生自願報名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從小學到初中,意味著學生從一個小學生成為一個初中生,是學生髮展中的新階段,學習的環境、學習的任務都有了變化,因此,引導學生積極面對新的環境,以愉快的心情接納新的集體,新的老師和同學,更好地適應中學的學習生活,是本課設計的意圖所在。

  本框中首先了解學生對新學校、新生活的感覺,因為有可能學生所說讀的學校並不是自己所喜歡或理想中的學校,因此給予積極正面的引導,讓學生髮現新生活中的樂趣是很重要的。而班級中學生之間關係的融洽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以後生活的小環境的好壞,從大環境到小環境兩個方面著手,學生對新環境的陌生感和孤獨感說會慢慢減弱,學生之間的融洽程度也將提高。

  2、說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新的學習環境,面對新同學與新的班級,與同學友好相處,對新的學校和班級產生一定的歸屬感,同時對初中生活充滿興趣,滿懷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3、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珍惜新的開始,樹立中學生的友誼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

  4、說教材的處理:

  教學就是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以往的教學通常是以老師的“教”為主,而今天這堂課主要是從學生“學”的角度出發,是在老師的組織下、幫助下,學生自己學。

  二、說教法:

  在本框的講授中我主要採用講授法,討論法、問題法、發現法和談話法。

  三、說教學程式:

  (一)匯入:

  影視檔案:《校園風貌》

  播放教育臺所拍的《校園風貌》、學校各設施情況等,讓剛入學的新生從宏觀上對本校有個初步的印象。

  (二)講解:

  出示課題:新學校 新同學(板書)

  1、初中生活新體驗: (板書)

  活動一:我遇到的新鮮事

  (教師透過反問的形式,進入本課的第一個問題)

  進入中學後,你一定發現在學習生活中很多時候都和你們在小學時不一樣,許多讓我們新奇、有趣的事不斷髮生。請同學們根據你的體會談談你遇到的新鮮事。

  目的是:引導學生透過觀察,發現身邊的變化,為進入初中生活、學習做一個鋪墊。同時也為更好地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如果回答的是他的一些困惑,如:科目比小學多;老師講課比小學快等,教師可進行適當的解答,指導學生如何適應中學的學習,即進行簡單的學法指導。

  2、珍視新友誼:(板書)

  活動二:介紹我自己

  內容:每個同學簡單的介紹自己的情況,包括姓名、生日、來自的學校、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等。

  形式:輪流介紹。

  目的:透過學生的自我介紹,讓同學之間有更深的瞭解,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注意問題:此項活動應根據班級的人數,控制好時間,如果班級人數多,可先讓班幹部、小組長介紹。

  (三)佈置課後作業:

  1、就“我遇到的新鮮事”中的某一件事,寫出它的新鮮所在,字數200字左右。

  2、製作小卡片“我的個人小檔案”,要求設計新穎,配上花邊和色彩。

  (四)結束全課:

  播放音樂:《永遠是朋友》

  千里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誠相見,心誠則靈,讓我們從此是朋友……

  (五)教學效果反饋:

  本堂課以學生活動為主,所以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回答問題非常積極,打破了以往教學中課堂氣氛死氣沉沉的狀況,激發了學生學習政治科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說課稿 篇3

  《山中訪友》,整個單元便有了多彩的四季。它在蘇教版七年級上冊中也被安排在第四單元的寫景單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編者的意圖是想讓學生領略大自然的四季之美吧。梁衡的《夏感》圍繞第一句從夏天到來的氣象、夏天來到大地上呈現金黃的色彩、夏天來到了人們中三方面來讚美夏的旺盛生命力、讚美勞動,首尾呼應。有人評價《夏感》是“六百六十六字凝成的精美鏡頭”,那是採天地之大美而凝結的精靈。梁衡先生認為散文之美可分三個層次,敘述之美,意境之美,哲理之美。在他的所有散文中都可以領略到這三個層次的美。新課標提出:“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我想把欣賞散文中的描寫美、意境美、哲理美作為學習這篇散文的最高目標,但又考慮到作為剛邁進中學大門的七年級學生,他們的生活大多數在學習重壓下,很少為一輪紅日驚歎,為一片落葉感慨,大自然的美於他們是熟視無睹,這種生活經驗的缺失,很難讓他們在讀這篇文章時發出感嘆:“寫得真美。”加上十四五歲的年齡,沒有更多的生活閱歷,讓他們去理解蘊含在散文中的意境之美、哲理之美,我把領略散文中的描寫美作為學習這篇散文的最低目標。具體從以下幾方面來突破:

  一.推敲分析,領略描寫之美

  美的表現是靠文字載體來實現的,而課文中的語言文字也是學生能最直接感受到的。《夏感》這篇散文的語言可謂字字珠璣,像一簇秀麗的山花,需要學生自己去採擷,我想這樣分三步引領學生去品讀:

  1.夏天的景色是熱烈的。具體寫了哪些景象?哪些詞語寫出了這些景象特

  點?

  學生對於課文中的景物描寫的學習品讀,其實也能讓他們在自己的寫作中明

  白如何寫景。所以我在這環節安排時,先讓學生明白寫夏天的景色,先要選擇夏天裡的景來寫,不能寫其他季節裡的景物。然後重點品讀作者如何去寫景的。

  學生品讀時肯定會七嘴八舌地說,這個時候學生的說大多數會停留在初步的感受,他們會說得較籠統。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我想可以用推敲分析的方法去引導:

  我們老師在向學生講語言的推敲時總會說到“僧敲月下門”“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敲”與“綠”,但當我們在課堂上時往往只是注重結果,這個詞為什麼用得好?這個句子為什麼美呢?常常把最終的結果讓學生記在課本上。其實我們不妨慢走、多悟。我們也可以用“刪、調、替……”等方法去推敲字詞,讓學生品味,我問學生能不能把“輕飛曼舞的蜂蝶不見了,卻換來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地鳴”中的“潛”用“躲”來替換,能不能把“夏天到了”提到前面去。用推敲的方法讓學生明白寫景的時候可以選用準確的詞語和合適的句式。

  還可以從分析比喻、擬人等修辭入手理解文字語言,課標提出“瞭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學生已在《春》《濟南的冬天》裡學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在這篇文章中重在引導學生說出用了這些修辭方法後有什麼表達效果,如“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長牆”,用“黛色長牆”來比喻“林帶的綠”有什麼表達效果,教師可以藉助簡筆畫用彩色粉筆在黑板上勾勒“淡淡綠煙”與“一堵黛色長牆”,讓學生運用想像,從色彩的深淺,線條的變化體會出這樣寫出林帶綠得蒼翠欲滴、濃郁。也可聯絡生活讓學生理解“好像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於沸騰一樣”這個比喩句寫出了由春到夏的醞釀過程,理解這是作者虛寫之景。透過分析讓學生明確寫景時我們可以藉助修辭,也可以從不同的感受、視覺、聽覺等角度去描繪。

  2.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這色彩是怎樣呈現出來的,除了色彩,還呈現了什麼?找出具體的描寫,哪幾個詞最能突出?

  課文的第三段首句是“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但學生會發現這一段中作者其實沒有用筆墨來描繪金黃的色彩,作者反而描繪了春之色和秋之色,可以引領學生對這個句子的品讀,學生能明白春天、秋天的色彩作者是透過選用了一些富有色彩的詞語、運用對偶句呈現,而夏天的色彩是作者透過與它們的比較寫出來的。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絡第二段中的寫景,因為第二段中的寫景已給我們呈現了這金黃的色彩,那麼在這一段中作者還向我們呈現了什麼呢?學生能發現作者還向我們呈現了旺盛的生命力。教師在這一塊的引領為下文學生感悟哲理之美作鋪墊。

  3.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這緊張的旋律是怎樣表現出來的?找出具體的描寫,哪幾個詞最能突現?

  這篇文章還是一首勞動的讚歌,誰是撥響夏的緊張的旋律,誰又是夏的色彩的塗染者,那便是人。可以讓學生透過想像的方法去分析,讓學生閉上眼想像眼前出現的畫面,描述這樣的畫面,找找課文中作者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學生便會馬上發現“彎著腰,流著汗”“快割,快割”“快打,快打”“聽聽窗紙……看看窗外”“又得趕快”這些詞語勾勒出忙碌緊張的畫面,會發現作者用的多是短句。從而更好地理解“他們的肩上挑著夏秋兩季”。

  學生由於閱歷、認知水平的差異,他們對文字語言的感悟總會是有些膚淺,而縮短學生對文字語言的感受與文字作者的意圖,這正是教師在課堂上作為組織者和引導者的體現。正如馬超俊老師所提出“我們閱讀教學時對散文語言的品味不能只是停留在言語形式表層的理解而應把語境的深層意義挖掘呈現出來。”而這一塊,我想把它作為課堂的重點來講,因為王榮生教授認為散文是藝術,描繪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索過程,重在冶情,讀者閱讀散文,以“悟意審美”為目的。這就決定了散文的教學內容,重點在於語言的品味與感悟過程。也為領略意境之美和哲理之美鋪墊。

  二.朗讀涵詠,領略意境之美

  散文的意境對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講有些偏難,但讓學生理解在客觀景物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感達到一定的意境之美,還是可以的。在領略描寫之美后,我設計這樣的問題:剛才我們從作者的描寫中領略了一幅幅畫面,這些畫面是如此的美麗,我們從作者的字裡行間中能讀出作者對夏天的情感嗎?請找出來。

  學生可能很快找到的是文章的最後一句“我卻要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這時候就可以讓學生明確當作者的主觀情感與客觀的意象融合在一起時,就會達到一定的意境之美,美得如畫,剛才我們感受到的畫面之美便是意境之美。學生便能聯絡寫景的段落,體會出作者的喜愛讚美之情,因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可以讓學生透過朗讀涵詠這些句子,感受作者筆下氣勢磅礴、充滿生命力的夏之美。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或搖頭晃腦,吟誦哼唱;或合上書本,閉目冥想;或思接千載,激動感奮;全身心地投入文中,產生共鳴。如讓學生來說說如何來朗讀“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夏天到了。”透過品析、朗讀、示範讀,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句式的倒裝是為了強調夏天的磅薄氣勢。這種涵詠,會讓學生學會把課堂上的語言感受遷移,當他們在閱讀畢淑敏的《孩子,我為什麼打你》時對“在這個世界上,我只打過一個人,不是偶然,而是經常,不是輕描淡寫,而是刻骨銘心,這個人就是你”品讀時,相信很多學生都能說出作者把“那個人就是你”放在段末,是為了強調“我”打你的經常與刻骨銘心。再如朗讀第三節中“麥子剛剛割過,田間那挑著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舉著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無不迸發出旺盛的活力。”讓學生說說朗讀時重音該如何處理?這三句話的語勢該如何處理?從而深入體會“挑”、“舉”、“匍匐”的表達作用,理解排比句的作用。

  朗讀涵詠能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筆下氣勢磅礴、充滿生命力的夏之美,領略到散文的意境的壯闊之美,但因為我們身邊的夏天不是如此,我們的田野在夏天時很多是荒蕪的,學生會覺得遙遠,為了讓學生深入領略,可以運用比較法:這與我們經歷過的夏天一樣嗎?學生會提出不一樣,也會明確作者筆下的是北方的夏天,如果班上有北方同學,也可以讓他來說說是不是這樣的。可以藉助多媒體,讓學生在悠揚的音樂聲中欣賞一組北方夏天的圖片,更加深刻體會梁衡筆下的夏之美。用背讀法——背一背二三段、寫讀法——寫一寫家鄉的夏天,幫助學生理解情景融合在一起才會達到意境之美,明白文字背後永遠站著一位作者。這個時候用“知人論世”法,介紹作者,讓學生明白作者為什麼會盛情禮讚北方的夏天,

  三.領會感悟,欣賞哲理之美

  哲理之美是散文中第三個層次。世界上沒有沒有思想的語言,梁衡筆下的自然景觀的描繪不僅僅是一種表層美的鋪陳與渲染,而是一種更深入腠裡的求索和洞察,即使是山水散文也有思辯的色彩。如何讓學生去理解這種閃爍在散文中的哲理之美呢?我想用啟發示的方法讓學生去感悟:作者在文中寫道“遺憾的是,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別人極少讚美夏,為什麼作者卻要大聲讚美夏呢?學生一開始會脫離文字自說自的,教師用聯絡學生生活的方法去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答案,比如問他們喜歡夏天嗎?為什麼?有的會說喜歡,有的會說不喜歡,喜歡的可能會說夏天可以游泳、吃冰淇淋等,這時便追問學生,作者讚美夏天的理由也與你一樣嗎?如果不是,那麼能不能從課文中找出答案。如果學生有困難,那麼我想讓學生採用合作討論的方式,教師在一旁也可提示學生,關注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話,聯絡第一單元學習的小思的《蟬》,作者為什麼對蟬充滿敬意?學生便會想起“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地活過”這句閃爍哲理之美的句。這樣學生便會找到“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啟後、生命交替的旺季”同樣閃爍哲理之美的句子,讓學生聯絡生活初中三年的讀書是為了三年後的收穫來理解春天是播種的季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而夏天更是耕耘的季節,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梁衡散文中的這種哲理之美,課後印發梁衡的另一篇散文《秋思》進行拓展閱讀。

  我希望透過這堂課的引領,當學生自己去讀散文時他們能領略到散文中的描寫美、意境美、哲理美。

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為大家說課的內容是湘教版五年級上冊的《元日》的說課設計,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談談我對本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元日》是湘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的一首詩,作者王安石在詩中透過“爆竹聲”、“屠蘇酒”“換桃符”以及開始送暖的春風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人們在春節的歡快情景和永珍更新的情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佈新的意思。王安石既是詩人,又是政治家,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這首詩就是透過新年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佈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感。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洋溢著節日的歡快氣氛。教材在出示古詩的同時,還精心繪製了一幅人們歡快過年的圖畫。學生經過仔細觀察,就會被圖畫中的熱鬧場景所吸引。

  五年級學生仍舊對顯性的畫面比較感興趣,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在讀詩時會將詩中的畫面與自己的現實生活聯絡起來理解,從而能夠感受到詩中洋溢著的歡快氣氛,也能夠體會一系列春節傳統習俗背後蘊含著人們對幸福美好未來的期盼之情。而對於王安石的執政理想,五年級的學生是無法理解的。基於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根據教學標準的新要求,我制定如下三個教學目標。

  1、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過年的習俗,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2、朗讀課文,透過引導學生自學,在交流中學習古詩,並以讀悟情。

  3、培養學生運用資料自學古詩的能力。

  其中教學目標2是本課重點,教學目標1、3是難點。

  本課的教學1課時完成,在上課之前,教師要準備課件及寫有古詩的小黑板。

  二、說教法學法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課堂的有效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如何有效地讓學生走進詩的天地呢?我嘗試打破串講的傳統古詩教學模式,力避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參與中自悟自得。在教學中用多層次的吟誦、多層次的問、拎出一條主線等方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的生活世界融入文字世界,激發其情感,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並收集其他詩句,使學生由此及彼,不侷限於一節課,一本書,在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立足古詩文校本課程的大背景,讓學生課上品析、課後創作,從中提升學生的古詩文素養。整堂課以問為針,以讀為線,力求建立語感共生的課堂,詩意的課堂。

  三、說教學過程

  (一)“聊”出“年景”

  “未有曲調先有情”,要讓學生走進詩的情境,就要調動他的生活體驗,喚醒他的情感積累。為此,我是這樣匯入新課的:“同學們,再過一個多月

  ,我們將迎來中國最熱鬧、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知道是什麼節嗎?春節到啦,過年啦!哦,大家臉上都露出了笑容,為什麼這麼開心呀?”緊接著,學生就會說到在春節裡令自己開心的事情,而這些快樂的事是由過年時那豐富多彩的習俗帶來的。老師在評價時也要運用多種方式營造快樂的氛圍,令學生感受到春節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節日。如讓學生模擬爆竹聲、引導學生想象使用壓歲錢的情景等。這裡,讓學生在和諧、寬鬆的氛圍中聊出春節的特色,春節的氣氛,既有利於激發學習情趣,又能為學生後面的學習做好心理鋪墊。隨後揭示課題,這就進入了第二個環節。

  (二)初讀有“韻”

  古詩的特點之一就是它轉承合轍的韻律,遵循這一文體的特點,我首先讓學生帶著字音、節奏兩方面的要求——字正腔圓和有板有眼自由朗讀古詩,接著在反饋時注意運用激勵性評價和劃分節奏符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並落實這兩個層次的朗讀要求,紮紮實實讀好詩。由“字正腔圓”到“有板有眼”的初讀要求使學生明白詩所特有的節奏魅力,並掌握了讀出韻味的基本方法——劃分停頓符號。經過四年古詩文大環境的薰陶,大多數學生都明白讀詩僅字正腔圓有板有眼是不夠的,還要讀得有感情,這就向學生提出了朗讀的更高層次的要求。接著就進入了第三個環節。

  (三)巧問促“悟”

  首先讓學生輕聲地讀這首詩,讀的時候結合插圖和有關注釋,想想這首詩大概在講什麼意思?並試著說一說詩的意思。在讀和想的過程中學生同時也在看註釋、看插圖,是對他們運用資料自學古詩能力的培養。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理解詩意、感悟情境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也一直是學生的弱項,有些學生甚至產生懼怕心理。因此,隨後在交流古詩意思的過程中,我沒有直接讓學生說,而是提出了兩個大問題,第一問:“在這一歲之首的元日,有哪些換了?”並要求學生用“在一歲之首的元日,——換成了——”的句式說一說。學生很自然地會說到舊符換成了新桃、寒風換成了春風、舊歲換成了新年這些辭舊迎新的景象,接著引導學生快說辭舊迎新的心情,進而讓學生帶著那樣的心情齊讀《元日》,透過這第一問完成了感悟性朗讀上的第一次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意當學生交流到寒風換成了春風時,要引導學生理解“曈曈日”,可以這樣問學生:“春風吹拂在我們臉上暖洋洋的,你從詩中的哪裡還可以感受到這股暖意呢?”學生接著便會提到“曈曈日”的意思,從而突破了本課的難點之一。第二問:“冬盡春來,萬物更新,人們心中都充滿著辭舊迎新的喜悅,那麼人們又是用什麼方式來辭舊迎新的呢?” 這個問題對學生來說並不困難,他們很快就會說到燃爆竹、換桃符、喝屠蘇酒這些方式。這時陡然一轉,以一個追問“咦,人們怎麼都選擇這些方式來辭舊迎新呢?”激發學生再次運用註釋、探索文字的熱情。學生便會發現燃爆竹、換桃符、喝屠蘇酒這些春節習俗中所傳達出的人們期盼新的一年平安、幸福的美好願望。緊接著引導學生想象說話:“人們還會期盼些什麼呢?”在想象說話的環節中教師要在引導學生說話注意完整性的同時捕捉學生回答中的亮點(如用得好的四字詞語)進行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的說話逐步有質量上的提升。隨後引導學生讀出企盼、讀出祝願就水到渠成了。透過第二問又進行了朗讀的第二次提升。最後教師範讀,學生閉上眼睛傾聽、想象,並結合整首詩說一說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彷彿處在一個怎樣的世界?透過這最後一問引導學生說一說整首詩的意思,在前面兩個問題的鋪墊下,學生說的難度降低了。但是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透過評價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說、帶著感情說。隨後就分別從把祝福送給詩中的人們,送給現在身邊的每一個人及自己和送給全世界的人這三個角度朗讀《元日》。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提供適當的幫助,透過有層次的問吸引學生注意力,適當降低學生自主學習的難度,讓他們很自然地進入詩的情境中去探索,有利於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以問串起一條主線,打破了傳統古詩教學模式,增強了討論交流的有效性;讓學生依靠想象走進詩境,增強了體驗的有效性。一首《元日》,僅僅是學習春節詩篇的開始,這就進入了第四個環節。

  (四)走向延伸

  投影出示描繪春節場景的其他詩句(3句),要求學生按照初讀《元日》的要求先自由朗讀這些詩句,讀到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再交流從這些詩句中分別可以看到怎樣的情景。可以讓學生鞏固學習古詩的方法。隨後引導學生課後也試著寫一寫關於過年的詩句或詩篇。拓展閱讀讓學生觸類旁通,感悟更深,課後讓學生嘗試創作,使學生“我口寫我心”,寫出積累的情感體驗,萌發一種我是“詩人”的自豪感!

  四、說板書設計:

  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板書如下:

  元 日

  爆 蘇 美好喜悅

說課稿 篇5

  本課藉助“任務型”教學透過聽、說、玩、演、唱等一系列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綜合語言運用技能,即所謂的Learning by doing /playing /acting /singing 。同時,我在教學中始終注意關注學生的情感,創造和諧、民主、寬鬆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願望,並且,使學生透過合作學習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從而樹立自信心,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

  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PEP),三年級上冊,Unit 4 We love animals. A部分 第三課時。

  A. Let’s make 透過做動物手影,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

  A. Let’s play 本部分學習一首短小活潑的歌曲,使學生鞏固所學詞彙。

  2、教材簡要分析:本教材的思路是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為主線,兼顧語言結構,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目的語言任務,在輕鬆愉快的行動中輸入語言,讓他們在做中學,在唱中學,在表演中學。

  3、下面,我分析一下本課的教學目標。《英語課程目標》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結合這一目標要求,現將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語言目標

  (1) 透過真實的語境,引導學生在觀察、探索的過程中,逐步鞏固所學詞彙,並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

  (2) 學唱歌曲:Old Macdonald

  透過以上知識技能目標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記憶、思維、想象、觀察和創新能力,以及初步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

  策略目標

  (1) 透過各種視聽、說、唱活動,充分挖掘學生運用語言交際的創造力。

  (2) 精心設計合作小組的學習活動,透過組員之間的互動、互評,創造自由、平等的生生關係,引導學生學會彼此認可和信任,彼此接納和支援,逐步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精神;透過小組間的交流展示和互評,培養學生欣賞他人、公正評價他人的能力。

  (3) 透過做動物手影,以及動手動腦的遊戲活動,逐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

  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學生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並透過創設大量的情景,使學生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與交流,對所學內容能主動練習與實踐,從而逐步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

  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鼓勵學生以他們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創設能激發他們興趣和創造意識的情境,自由創編歌曲,真正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有興趣聽、說英語、背歌謠、做遊戲,樂於模仿、敢於開口、積極參與、合作,能夠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在於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分頁標題#e#

  文化意識目標:透過文化滲透,各國的代表性動物。China: panda; USA:Eagle; UK: fox; Australia: kangaroo.培養學生拓展所學的知識。

  4、教學重點:

  本課的重點是激發學生對用所學的語言獨立做事的興趣,並透過做動物手影,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5、教學難點:難點是熟練演唱歌曲Old Macdonald。

  我對本課的教材內容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努力創設生動而真實、貼近孩子們生活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任務型學習以及學習評價中體會學習英語的快樂,逐步形成在動態的真實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交際活動的積極性,並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歷,自由創編歌詞,讓生活走進課堂,讓英語課堂教學回歸於學生的生活世界。我主要是透過圍繞教材,設定語境,回到教材,領悟感知,拋開教材,靈活運用這三個教學環節來突破教材重難點,也就是說在設計教授重難點教學活動的開始,要緊緊圍繞教材內容,經過對其進行深入分析,透過英語錄像、卡片、錄音等種種教學手段為學生設定幾種學生喜愛的特定情景和類同情景,使學生積極地去體驗與實踐、討論與合作。在初步掌握教材內容之後,我又立即將學生帶回教材進行系統地感知,並做適當的認讀練習,最後,指導學生拋開教材對話方塊框,結合學生自身實際的生活體驗,自由創編歌詞。加以真實運用,進行逼真的資訊交流,實現靈活地、創造性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目的。

  6、教具:教師可準備農場的課件,也可以用圖畫代替,各種動物頭飾和圖片。學生自己也可以準備一些動物頭飾。

  教學物件分析:

  本課所授物件是剛學英語的三年級學生,學生的年齡大多8—9歲,此年齡段的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慾望。教師應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些特點,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使其在教師營造的濃厚的英語環境中大膽地學習和使用英語。

  以上是我對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對本課的教法進行具體闡述:

  說教法

  1、教學觀。積極創設朋友之間師生間的真實和模擬語景,並以此貫穿教學始終,激發學生興趣。

  2、教學模式。課堂以一首chant表演動物來開始,以調節課堂氣氛; 以chant來複習舊知識,為課堂的逐步展開教授新的知識作為鋪墊。

  3、在應用“任務型”教學法的大前提下,運用了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

  首先,我在語言教學中,非常注重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並充分進行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多邊互動,強調教師作為小組中普通的一員與其它成員共同活動,不再充當唯一的資訊源,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使他們有機會進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因此,我將全班分成了三個小組,並分別以本課所學的單詞cat, dog, duck.作為3個小組的組名,課堂的各項教學活動均以小組活動為主線,結對或全班活動為輔,在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學習的同時,培養學生與夥伴合作的意識和策略,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在教學中,我充分突出了情感功能,追求教學在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上的均衡達成。因為,學習者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只有願意學,才能學得好,只有滿足學生對歸屬感的影響力的需要,他們才會感到學習是有意義的,才會願意學,才會學得好。所以,我將教學建立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基礎之上,使教學活動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因此,在句型練習過程中,創設情景的主要人物,我都選擇學生非常喜愛的小動物,在學生自編歌詞過程中,我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為主要道具,從而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語言運用能力。最後一點,我要談的就是在此種教學中,我為學生設定的合作性情境,我在每項小組活動與對子活動之後都會根據他們的 不同表現給予表現評價,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和夥伴在具體學習活動中的實際表現,在這種情境中學生們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相互依賴的關係,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獲得成功,小組成員之間是“榮辱與共”的關係,從而形成共同進步的學習環境。分頁標題#e#

  二、利用“TPR”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首先,在單詞認知過程中,透過兒歌演唱和Let us play等各種“TPR”活動複習學過的單詞:cat, dog, duck, monkey, panda, rabbit. 然後,透過情景創設和圖片學習新單詞:here,there,everywhere。最後透過“Let’s sing.”對所學生詞進行理解與鞏固,透過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透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與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該教法有利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下面我說一下對教學模式的安排:這個模式為激情設境——語言交流——人格發展模式。具體環節就是教師匯入新課,激勵學生主動參與,運用特定情景,幫助學生建立概念框架;類同情景,促進小組協作學習,交流思想;交換情景,完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最後讓學生自己創設應用情景,引導個性發展。這個模式的特點就是運用電教媒體和自制教具設定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習情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體現首創精神,讓學生有多種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中靈活運用所學語言。

  下面我說一說對教具,學具的安排使用:依據英語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實踐性教學原則,結合合作學習和任務型教學的新理念,我充分利用單詞卡片、圖片、錄音、錄影、幻燈片等各種媒體設計教學。學生們則利用自己繪製的圖畫等貼近生活的媒體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接下來,我說一說教學程式的設計。

  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透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陶冶情操,拓寬視野,發展個性,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的過程。所以整個教學程式我採用了聽、說、讀、寫、唱、玩、演、練等一系列教學活動,具體設計為複習、新知展示和操練、理解、運用、評價這五個步驟。

  Step 1 Warm up培養興趣,自然匯入。在教學活動開始,我設計了 “Sing an English song”和“Let’s do” “Let’s make” “Let’s play”複習學過知識,匯入新課,讓學生在“玩玩唱唱”的熱身活動中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其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主動性。

  Step 2 Knowledge and drills 注重能力,層層突破。

  首先我利用本課duck的圖片貼到離自己稍遠的地方,指向遠處的圖,問What’s that in English? It is a ..,同時注意對比,here的there的區別。卡片等來設定特定情景,教學生學習新語言點讓學生根據所提供的教具完成整體感知——個性探索——小組討論——兩人交流的學習過程,使學生能夠更深層地理解和把握教材。然後設定類同情景學習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並讓學生利用新知自己創編新歌詞;再設定特定情景引出dog幫助學生創編新歌詞,最後設定類同情景學習woof,同樣讓學生利用新知自己創編新歌詞。分頁標題#e#

  Step 3 Comprehension整體感知,聽說認讀。將學生帶回到教材,首先讓學生靜聽錄音,進行整體感知;然後標出歌詞順序,進行認讀練習;下一步是跟讀錄音(just speak),進行強化練習。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歌詞有了整體的認識,又可以加深對所學語言點的理解與記憶。(即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Step 4 Application 設定語境,靈活運用。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運用所學過的語言知識,結對自編,表演新歌曲,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成果展示,這樣在共享成果的基礎上完成了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實現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

  Step 5 Evaluation 鞏固訓練,評價反饋。

  在課程即將結束前,對全班三個小組的成績,給予適當的總結,公平,公正並以激勵為主予以不同的表現評價,最後,以 Let′s play. 做為全課的結束,讓學生在強烈的節奏感中鞏固所學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英語的願望。

  本課的板書我將重點句型和單詞設置於黑板正中的農場上,將重點單詞配以圖片,放於重點句型下,黑板兩邊設定了三個小組的組名cat, dog, duck.,同時它們還是本課應掌握的三個單詞,這樣形象生動的板書設計可以使學生一目瞭然,便.於記憶。

  最後,我說一說本課的作業,完成《課堂教學評價表》,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強烈願望。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學會鼓勵》是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練習六中的一則口語交際,是一則透過創設三種生活、語言情景來激勵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和慾望。

  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口語交際的要求,結合本次活動的特點,考慮到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兩點教學目標:

  1、透過模擬生活場景,分角色對話有等方式,喚醒學生學會鼓勵別人的意識。

  2、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關愛他人的快樂,同時鍛鍊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透過本次活動,能喚醒學生鼓勵他人的意識。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有話說、想說、敢說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說學情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缺少鼓勵別人的舉動,不是因為他們不懂得鼓勵,而是缺少鼓勵別人得意識。因此,我結合農村孩子有話不敢當眾表達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師生對話的匯入方式和情景鼓勵等方法激發學生說的興趣,喚醒說的意識。

  三、說教法學法

  “互動”是口語交際的基本特點,目的是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敢運用口頭語言你說我聽,我說你聽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要丟棄“師” 和“生”的身份概念,並選擇貼近生活的情景,使師生成為生活中的某角色,然後安排特定的情節,讓學生人人參與。這樣能激起他們極大的表達慾望,順其自然地進入了口語交際地氛圍,在“想、答、演、說”的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說教學程式

  (一)、師生對話,引入鼓勵

  好的開始,便是課堂成功的一半。我在匯入部分讓學生回想三年級學過的一篇課文《掌聲》,說說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當學生邊想邊說時,我趁機插話:正是因為有了同學的掌聲和鼓勵,小英才完成了那次演講。接著話題一轉,告訴學生不單是小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誰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這時最需要得到別人的鼓勵。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鼓勵別人。

  (二)、師生合作,學會鼓勵

  在這一環節中,我運用了多媒體資源。意在減輕學生上課的精神緊張狀況,讓學生輕鬆愉快地學習。接著多媒體出示:

  情景一:張為民買了一套航模材料,回家拆開包裝盒發現有幾個零件壞了,他想去退換卻沒有勇氣。假設我現在就是張為民,誰願意來鼓勵我?這時需要我和學生共同表演,然後指導其他學生認真傾聽,讓學生明白人與人之間有了困難,這時真誠的鼓勵能給無助的人一份關愛、一份支援。

  (三)小組合作,自由練習

  1、多媒體出示課本上的情景(2和情景(3),讓學生選擇其中一種情況,同桌進行交流,你打算怎樣去鼓勵他?我同時提醒學生:語言要有鼓勵性;可以幫助別人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必要時可以給予幫助。

  2、集體評議,老師補充

  在進行評議時,我引導學生從說的一方態度是否真誠,有沒有鼓勵的語言,聽的一方有沒有及時發表自己的感受等方面進行評議。然後指出不足,提出建議。

  3、總結:鼓勵不是鮮花,鼓勵也不是太陽,但它卻可以是一滴甘露,使鮮花綻放。希望我們每一位同學,在今後的生活中,能心中常懷關愛,學會為他人送去鼓勵,讓愛的陽光普照我們每個人的心田。

說課稿 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今天帶來的說課題目是《張衡傳》。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展示我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和課文講授的考慮,特別要解決為什麼重點講這篇文章,怎麼講這篇文章,為什麼這樣講這篇文章這三個問題。

  一、說教材

  首先是《張衡傳》的地位和作用,《張衡傳》是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必修4第13課,是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單元目標是學習古代人物傳記。

  而我將這篇課文進行了進一步定位。《張衡傳》是必修課本唯一一篇標準的人物傳記。其次,《張衡傳》這種傳記模式是高考文言文考察的最普遍的形式。

  這就是《張衡傳》這篇課文的特殊性和他的價值所在,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既要弄懂張衡傳本身,還要利用這篇範文介紹讀基本古代人物傳記和高考文言文的基本考察的入手點,達到課標所要求的“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著眼於語文素養的提高”

  這就是為什麼重點講這篇文章。

  二、學情

  高二上半年或高一下半年,經過三本必修的學習,同學們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但知識系統和方法尚未系統化,可以適當介入課外知識和高考的適當內容。

  三、教學過程

  首先是教學目標的確定,我劃分了三個教學目標:

  1、 掌握文中的重點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疏通文意,掌握古代官職排程的術語。

  2、 瞭解張衡一生的經歷、性格特徵及其評價

  3、 學習並學會使用三要素法讀古代人物傳記,使學生明確讀古代人物傳記和高考文言文的入手點。

  關於重難點前兩點作為教學重點,最後一點作為教學重點。

  關於教學方法

  回答法(訓練學生推測並確定詞義和特殊句式的能力)

  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張衡生平、評價的梳理)

  演示法(透過張衡傳的解讀演示閱讀古代人物傳記的基本方法)

  下面我將結合具體教學過程闡述這幾種教學方法的運用

  本節課,我將分兩課時進行,

  第一節課,簡單匯入,介紹張衡和范曄《後漢書》,時間約在5分鐘左右

  然後帶領學生疏通課文,這裡就採用回答法,給出問題有同學回答,為了解大多數同學的掌握情況要求同學採用一條龍式依次作答,推測詞義判斷句式,並解釋原因,就是訓練學生推測並確定詞義和特殊句式的能力,同時避免單純講解或看註釋的枯燥。

  課下要求同學整理的重點字詞和句式,並查閱書籍瞭解各代官職調動的知識。

  第二課時,主要內容介紹閱讀古代人物傳記和高考文言文考試的的三要素法

  這種方法,要求從三個角度對古代人物傳記進行梳理,即人物(籍貫家世性格),事件(時間地點過程),評價(時人評價,傳者評價,後人評價(讀者自己的評價))

  我們要求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進行學習表格的填充,最後進行提示,單純閱讀古代人物傳記重要在於評價和史料價值,文言文閱讀重點在事件,特別是細節事件。達到對《張衡傳》的梳理,並掌握這種學習方法,掌握閱讀古代人物傳記的入手點。

  最後是對作業的一個考慮,兩個古文,一個是高考真題,還有一個是單純的人物傳記要求學生按照可上所講的表格對這篇文章進行梳理。

  這就是我將如何講這篇文章,我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講解,讓同學們在學會這篇古文的基礎上,掌握讀人物傳記或讀史的方法和文言文閱讀的入手點。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段關於語文教學的感悟

  我們承認語文課程無用之大用的價值所在,但現階段學生們關注的是語文課程的有用性,從而涉及到學生對語文課堂的關注度,所以我們要將語文課本之外的技能方法帶到語文課堂上來,將語文所要求的基本素養整合講授,得有用之盡用。

  無用之大用,有用之盡用。

說課稿 篇8

(1角1顆,1元=10角,1元2角=12角,買10顆,還有2角買2顆,一共可以買12顆)

  小紅的奶奶給了她一些1角的零錢,她數一數一共有12角,小紅想換成整錢,可以換成幾元幾角?(課件出示相關圖片)

  你是怎樣想的呢?(10角=1元,12角=1元2角,可以換成1元2角)

  同學們真聰明!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換錢,現在我們就來做個換錢遊戲。

  教師指名一名學生配合先示範:生:你好!我有3元8角,想換成角票。師:當然可以,給你38角。你算算對嗎?生:1元等於10角,3元就是30角,再加上8角就是28角,對了,謝謝你。

  師:你好!我想把我的26角零錢換成整錢可以嗎?生:沒問題。10角換1元,20角換2元,一共換2元6角。

  同座學生模仿做換錢遊戲。

  (二)設境激趣,合作實踐學習

  談話過渡:學會換錢,老師帶大家一起去逛逛小朋友都喜歡的地方東東超市

  課件出示貨品圖片和價格標籤(例6),讓學生認一認,學生自由說自己認識的價格標籤,表示多少錢?

  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找到規律:小圓點左邊表示幾元,小圓點右邊第一位表示幾角,第二位表示幾分。現在一般情況下物品的價格都標到角。

  遊戲鞏固:看看誰的反應快(完成50頁做一做)

  把寫有價格的物品圖片和對應寫有幾元幾角的卡片發給不同的學生,拿物品圖片的學生先舉起來,拿對應的卡片的學生快速反應。全班一起訂正。

  談話過渡:超市裡還有許多東西,課件出示物品及標價(例7,51頁及做一做內容)現在我們同座每2個同學為一組任意選購2件不同的物品,自己計算出應付的錢到收銀臺(老師處)結帳。

  學生分小組購物,老師在收銀臺檢查每組學生的計算和拿出的錢數是否正確,對有問題的學生馬上輔導。

  三、知識整理

  引導學生使用教材,複習本課學習內容。今天同學們學得真好!一節課可學了不少知識呢!同學們翻開書,看一看50頁和51頁的例5、例6和例7,你能把書上的空很快地填一填嗎?

  學生看書填空後,課件出示書上50頁、51頁內容,師生一起逐空訂正,從而達到整理知識,總結全課的目的。

  四、課後練習

  在家長的陪同下做一次實際購物體驗,要求自己看價格標籤,自己計算金額,自己付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