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數字中班數學說課稿範文

數字中班數學說課稿

數字中班數學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透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字中班數學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字中班數學說課稿1

  一、說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嘗試打破傳統集體教學的模式,把幼兒數學活動與遊戲活動進行了整合。根據《綱要》中“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對數學活動的要求,我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把抽象、枯燥的數學內容變成有趣的遊戲活動,使幼兒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主動的去探索學習。

  針對本班幼兒對數量認識水平,特確定以下活動目標:複習1—10數字的認識,知道數字能表示相應物體的數量,培養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能愉快地參加遊戲活動的習慣。此次活動也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中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二 、說活動目標:

  1、讓幼兒體驗友愛、互助的快樂,在一個有和諧的環境中,使幼兒能夠主動學習,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2、認識數字1—10,知道數字能表示相應物體的數量。

  三、 說活動分析:

  重點:知道數字能表示相應的物體的數量。

  難點:用完整的語言表達清楚數與物體之間的關係。

  四 、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遊戲法、操作法等

  教學方法,特別是遊戲法,是孩子最喜愛的,遊戲能增強幼兒的參與興趣。

  五 、說學法:

  整個過程,我遵循由淺到深的教學原則,層層遞進,,幼兒將運用操作法、遊戲法等學習方法。

  六、 說設計思路:

  在本次活動中,我依據本班幼兒的特點,設計了幾個環節:①匯入活動。②基本活動。③結束活動。

  在第一個環節,匯入活動中,教師出示數字卡片,讓幼兒認識數字,本環節中,主要是回憶起數字。

  在第二個環節,基本活動,在認識了數字的基礎上,根據實物匹配相應的數字,感知數字能表示相應的實物,透過提問法,啟發幼兒在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可以也用數字來表示呢。然後根據數字拍手遊戲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數,然後透過找朋友的遊戲讓幼兒感知數物相對應的關係,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最後透過幼兒動手操作給實物找朋友,小圓點找朋友的連線活動得以鞏固。

  數字中班數學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幼兒的一日生活中的各環節都滲透著數學知識,如:早晨入園時可以問問幼兒:“今天幾點起床的?幾點上幼兒園的?”又如,在幼兒做操排隊時,問問幼兒:“誰排在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讓幼兒形成了序數的概念;分午飯時,碗與筷子的一一對應、小朋友的人數與所搬的小椅子的個數的對應與比較,既提高了幼兒的點數能力,又將對應、比較知識融合其中。生活中的數學教育隨處都有,而這些活動,都離不開數字。因此,我設計了活動《找數字》,來鞏固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根據幼兒的認知,理解水平,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為:

  (1)幼兒尋找生活中的數字,體驗數字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2)幼兒對數字感興趣,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二、說難點,重點

  難點:中班幼兒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要親身體驗,在操作探索中發現事物的特徵。他們對數字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每個數字的形狀不同”這一點上,數字究竟表示什麼意思,在我們的生活中又有什麼用處,幼兒的概念是模糊的。雖然他們在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數字,但他們幾乎沒有去思考,理解過這些數字究竟代表什麼意義,因此,讓幼兒“體驗數字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是本次活動中的難點。

  重點:在幼兒的眼中,“數字”與“圖畫”沒有太多的區別,所以,常常有幼兒把“5”寫成了“ζ ”,把“9”畫成“ ”像一個氣球。因此,如何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這對幼兒的一生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說活動準備。

  教師的準備工作:

  (1)一座沒有門牌號的樓房,分別住著小雞,小鴨,小狗,小羊,小牛等十個小動物。沒有數字的鐘面,沒有數字的稱,汽車等。

  (2)帶有數字的其他實物,圖片。

  幼兒的準備工作:

  請幼兒收集寫有數字的常見物品或圖片。(手錶,鬧鐘,日曆,溫度計等。)並佈置在教室的四周,成為“數字世界”。

  四、說教學方法。

  根據新《綱要》中要求,讓孩子們在情景中學習,在探索中學習。圍繞教學目標,本次活動採用了情景學習法,觀察法,操作法,遊戲法等。

  1、情景學習法:把幼兒收集來的各種有數字的物品佈置在教室四周,形成一個有趣的“數字世界”。

  2、觀察法:透過幼兒觀察他們帶來的物品,理解“數字”和“物品”之間的關係,並引起幼兒的思考。

  3、操作法:透過幼兒為各種物品編號碼,加深幼兒對“數字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的理解。

  4、遊戲法:在本次活動中,遊戲是一條主線,透過幼兒“遊數字世界”“猜數字”“找數字”“編數字”等小遊戲來達到預設的活動目標。

  五、說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我將分成:遊“數字世界”——猜數字——找數字——遊“粗心王國”這四個環節來進行。

  第一個環節是:遊“數字世界”。

  帶領幼兒來到“數字世界”,請幼兒注意觀察,這些物品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是什麼?教師用神秘的語調說:“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來到了一個神秘世界,這裡的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請你找一找,是什麼?”引導幼兒尋找數字,發現鍾,表,日曆,稱等物品上都有數字。這樣問題匯入,一下子就能調動孩子的興趣。這一環節大約進行4分鐘。

  第二環節是:猜數字。

  請幼兒猜想物品上數字的意義及他們的功用。教師說:“剛才,我們逛了數字世界,發現這裡的東西上都有數字,請你們想一想,它們有什麼用處呢?”教師逐一取出鍾,日曆,稱等物品,請幼兒分別說一說他們的用處。這一環節大約進行6分鐘。

  第三個環節是:找數字。

  請幼兒尋找生活中的數字。教師說:“原來,數字有這麼大的用處!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我們今天收集來的這些物品上有數字外,還有哪些物品上也有數字呢?”請幼兒自由發言,談談他們還在那裡見到過數字,有什麼用處。這一環節大約進行4分鐘。

  第四環節:遊“粗心王國”。

  請幼兒為空白的物品添上數字。教師說:“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粗心王國’遊玩,請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粗心王國’的物品上,少了什麼?”“他們的生活方便嗎?為什麼?”“小朋友,請你們來幫助他們,為這些物品添上數字,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好嗎?”這一環節大約進行8分鐘。

  在整個活動中,我依據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內容及形式,寓教育於遊戲活動中,達到我在活動前預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