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圓的認識的說課稿範文

圓的認識的說課稿

圓的認識的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圓的認識的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圓的認識的說課稿1

  1、 說教材:

  《圓的認識》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科書第十一冊最後一單元第一教時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它也是學生在小學階段認識的最後一種平面圖形。

  本節課主要內容有:圓的特徵、圓心、直徑和半徑、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根據課標和教材內容,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等圓和同圓中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教學難點: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圓,知道並理解圓的各部分名稱;瞭解圓的特徵,理解直徑和半徑的關係,學會用圓規畫圓。

  (2)在數學活動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在發現,在創造的過程。從中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發現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

  (3)讓學生從欣賞中體驗圓的美。總的來說,透過讓學生對圓的有關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初步感知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區別和聯絡。這樣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來看,使學生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為以後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打下了基礎。

  2、說教法:

  本節課,我重點引導學生透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等活動,使學生從操作中理解半徑、直徑、圓心以及等到圓中半徑與直徑的關係。其次,課堂中我讓學生從操作中去發現,去理解圓的特徵。在畫圓時,我運用直觀演示法,給學生演示怎樣畫圓。使學生看得清楚直觀。另外,課堂中我藉助多媒體的作用,使學生能直觀的感知圓的特徵。

  3、說學法:

  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有:動手操作法、同桌交流互動法、對比法、歸納法。透過動手操作,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透過同桌合作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也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從對比中使學生感知到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形的區別。課堂中,教師始終引導學生歸納半徑、直徑、圓心等概念,從中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4、說程式:

  在本節課上,師生先一起玩“甩小球”,讓學生觀察小球運動的軌跡,從中引出“圓”。接著師生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共同欣賞生活中的圓。(古代人們在發明指南針之前,發明了指方向的羅盤。古代的圓形建築、奧運會吉祥物、圓桌、水波紋、碟片、車輪、圓形項鍊墜。)從欣賞中讓學生體驗圓的美。接著教師讓學生透過觀察、觸控對比以前學的平面圖形與圓的區別,使學生從對比中感知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然後我重點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瞭解圓內、圓外、圓上以及圓的特徵,並明確同圓等圓內半徑和直徑的關係。認識了圓的特徵後,我及時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接下來,我問學生:“這麼美的圓,你們想畫嗎?”然後很自然的引入怎樣畫圓,我首先給學生介紹了畫圓工具——圓規,接著講畫圓步驟,並給學生示範畫圓,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半徑決定圓的大小、圓心決定圓的位置。最後讓學生共同討論畫圓的方法還有哪些?從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最後練習題的設計,不僅使學生鞏固了半徑與直徑的關係,還能使學生學以致用,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學完本課,我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並佈置作業(1、用圓拼圖案;2、車輪為什麼要設計成圓形?),這樣的作業既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又使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絡起來,體現出數學的實用價值。

  圓的認識的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及其所處的位置與作用

  “圓的認識”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它是幾何初步知識內容,既是一節起始課,也是後繼學習“圓的周長”、“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的基礎。

  2、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圓形物體,在低年級也已經初步認識過程,但都是直觀的表象的認識。

  3、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徵及其內在的聯絡,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圓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絡,並學會用圓規畫標準的圓。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創設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透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教學知識與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2、會使用工具畫圓。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三、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我將採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用“情境教學法”,匯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圓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絡,用“活動探究法”讓學生主動探索,實踐操作,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具體特徵。用“小組合作法”讓同學們在小組活動中,相互合作,創造性的以不同方法畫圓。如果按照以上的方法實施教學,那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會主動嘗試,自主探索,以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地認識圓、瞭解圓。

  四、說教學過程

  新課程標準為我們教師展示了一個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面對著實實在在的孩子,我的設計本著既要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的教學思想,對本節課的教學,我精心設計了二個主要環節。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首先複習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哪些?這些圖形都是用什麼線圍成的?簡單說出這些圖形的特徵。

  (二)、突出主體、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圓

  首先我會讓學生舉舉生活中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的?”學生可能會說出:硬幣、光碟、路標、鐘面、車輪等,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的。讓學生初步感知圓,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接著,我會出示的兩組圖形,第一組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第二組就是剛認識的圓,透過對比,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組圖形是由線段首尾連線所圍成的,而圓是由曲線所圍成的,形成正確表象——圓是一種平面上的曲線圖形。

  2、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徵

  (1)找圓心

  首先讓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圓形紙對摺後開啟,用筆和直尺把摺痕畫出來,並在圓形紙的其他位置上重複上面的摺紙活動二、三次。操作後,問:“你發現了什麼?”學生親手操作後,發現所有的摺痕都會相交於一點。這些摺痕的交點,正好在圓的正中心,我們數學上把這一點叫作圓心,用字母“O”來表示。(設計意圖:透過學生的直觀操作,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動作化”,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並有意設定一些認知衝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2) 認識半徑、直徑

  連線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讓學生透過動手畫一畫,小組議一議,引導他們歸納總結出:在同一個圓裡,半徑能畫無數條,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

  透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在這裡因為有半徑的知識做基礎,我會嘗試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探討直徑的.知識,引導他們歸納總結出,在同一個圓裡直徑也能畫無數條,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圓的認識的說課稿3

  我說課的內容是《圓的認識》,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環節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圓的認識》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標準教科書小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該課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它是研究曲線圖形的開始,也是後繼學習圓的周長、面積的基礎。教材的編排思路是先借助實物揭示出“圓”,再引導學生掌握圓的特徵並學會用圓規畫圓。基於以上認識,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旨在加強操作、研討等數學活動,透過小組學習這種主要形式,引導學生實踐、探索,逐步形成圓的表象,掌握圓的特徵。

  (二)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創設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透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依據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一個圓內半徑、直徑及其關係。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分析、綜合、概括能力,促進空間觀念的構成。

  3、透過課堂的一系列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圓的美學及人文價值。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分析不難看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在同一個圓裡半徑和直徑的關係;教學難點是如何啟發學生透過操作和觀察,發現圓的特徵。

  二、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在“我要學——三段一思”模式下,以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操作為主要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自主探究,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學會與人交流,學會與人分享,實現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發展。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從培養學生主題參與的能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角度出發,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情境感知,誘發動機——學什麼

  (二)自主探究,體驗成功——我來學

  (三)解決問題,實踐應用——我來用

  (四)概括昇華,感受圓文化——我來思

  (一)情境感知,誘發動機——學什麼

  1、猜想:首先課件出示一組平面圖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等等,讓學生想象,當正多邊形越來越多時,它就會越來越接近什麼圖形?從而引出圓形。

  2、舉例:對於圓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形的?舉出一些例子來。此處我設計了一個德育滲透點---“井蓋”。聯絡生活中雨水過大,井蓋會被沖走的現象對學生進行生命安全教育。

  3、展示: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曾說過:在一切平面圖形中,最美的是圓形。圓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因為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麗和神奇。

  這3個環節的設計,喚起了學生對生活中圓的認識,強烈誘發學生的探究動機,使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進入新知的探索階段。引出課題:人們不僅用圓裝扮著我們的生活,還巧妙地將圓的特徵應用於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如此絢麗多彩,圓的更多奧妙正等著我們去觀察、去探索、去發現,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吧。

  板書課題《圓的認識》,同時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在同一個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3)感受“圓文化”。

  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盧姆說:有效的教學始於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麼,這個目標不僅教師要知道,學生也要知道。就像作戰一樣,不僅指揮員要知道,戰士也要知道,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每個戰士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此環節的設計,就是使學生學有目標,聽有方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二)自主探究,體驗成功——我來學

  1、嘗試畫圓,掌握方法。

  首先讓學生說說有什麼方法畫圓,然後引出用工具圓規畫圓。在學生認識了圓規後,設計了一個德育滲透點“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隨機讓學生聯絡生活說說含義,對學生進行遵守秩序的教育。接著讓學生第一次嘗試用圓規畫圓。

  說說畫圓的情況。

  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尊重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和激勵其他同學積極主動學習的學習,培養了學生敢於嘗試、勇於創新的精神,並且學生在畫圓的過程中還會產生對圓的特徵的思考。知道圓是一種曲線圖形,它的表面非常光滑。初步感受了曲線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係。

  2、在“做”中探究

  順著學生在畫圓中產生的模糊認識結合教材自主學習三個概念:圓心、半徑、直徑。並探討同一個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自學提示:

  (1)什麼是圓心、半徑、直徑?用字母怎樣表示?

  (2)組內合作用圓規畫幾個大小不同的圓,剪下來,沿著直徑折一折、量一量,思考有什麼發現。

  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彙報。教師隨著學生的彙報強調什麼是圓心、半徑、直徑,同一個圓裡直徑與半徑之間的關係,同時整理板書。

  3、內化知識,再度畫圓。

  整個環節都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中感悟、體驗、認識圓的各方面知識。都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他們變被動的操作為主動的研究,不是在學數學,而是在“做數學”和“數學的思考”。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數學思維不斷髮展,同時也突破了重、難點,學生獲得了積極豐富的情感體驗。

  (三)解決問題,實踐應用——我來用

  為了全面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瞭解學生掌握本課重點、難點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把練習分為基礎練習、深化練習。

  (一)基礎練習

  1、我能找

  出示一些圓的半徑與直徑,請學生分辨。

  此練習強調半徑與直徑的特徵。

  2、我能說

  在同一個圓內可以畫100條直徑。

  所有的圓的直徑都相等。

  等圓的半徑都相等。

  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半徑是2釐米的圓比直徑是3釐米的圓大。

  此練習強調對圓各部分特徵。

  3、我能填

  (二)深化練習

  1、老師帶領同學們在操場做遊戲,需要在操場上畫一個直徑是10米的圓,可是沒有這麼大的圓規,怎麼畫呢?請學生們幫老師想個好辦法。

  2、平靜的水面丟進石子,蕩起的波紋為什麼是一個個圓形?現在你能從數學的角度簡單解釋這一現象嗎?

  要求:小組合作完成,可任意選擇一題解答,也可全選。

  這一環節的安排,有機地配合新知的學習,精選了一些聯絡生活的習題,最大限度地發揮習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重視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並把所學知識聯絡到了課外,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概括昇華,感受圓文化——我來思

  1、分享收穫

  2、感受圓文化

  教學結束,請學生分享收穫,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我將直觀地為學生展示圓在人類歷史、生活、文化、審美等各個層面的廣泛應用,引導學生感受圓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聯,體會圓的美學與人文價值。最後設計一個德育滲透點,出示圓形的古錢幣,教育學生“外圓內方”做人,方就是方正,具有優秀品質。圓就是圓通,善於與人交往。

  四、說板書設計

  這樣的板書設計力求簡明扼要、條理分明、佈局合理、體現形式美和簡潔美。把知識的重點展現在學生眼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板書也是一處德育滲透,透過看老師的板書讓學生感悟到寫作業要像板書一樣有建築美,不僅字要美、格局也要美。

  總之,說課只是一種教學設想,課堂上還需遵循學生的認知曲線,思維的張馳,情感的波瀾,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因為高階的課堂是預設的,更是生成的。惟有生成,課堂才充滿真正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