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松鼠和松果》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松鼠和松果》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松鼠和松果》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松鼠和松果》是一篇童話,敘述了兩隻具有環保意識的小松鼠,由吃松果想到種松樹的故事。全文共有6個自然段,主要以小松鼠的情感變化為主線:高高興興吃松果——擔心以後沒有松樹了——很高興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欣喜地看到自己種的松果長成了小樹——對將來充滿了希望。透過用心感受這篇童話故事的語言美,以及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為美,使學生感受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大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
二、說學情:
低年級的學生對童話故事很感興趣,也很喜歡小動物,所以可愛的小松鼠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到很親切,蘊含的道理易於接受。本課的內容很適合學生。
三、說教學目標
1.認識“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後”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複述這個童話。
3.願意參加植樹活動或樹木認養活動。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1、認識“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後”等6個生字; 難2、書寫“以、後”等6個生字。
五、說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合作交流、邊讀邊悟。
六、說教學過程
圍繞本課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激情匯入,展開教學。
猜謎語是學生最喜歡的一項活動。開課時,我給學生出了這樣一則謎語:
樹上樹下采果歡,大大尾巴真好看。高高跳下不受傷,只因帶了降落傘。(打一小動物)學生很快就猜出來了,一齊興趣盎然地大聲喊:“松鼠!”我緊接著鼓勵同學們:“真聰明!那你知道松鼠最喜歡吃什麼嗎?”學生馬上又齊聲回答:“松果!”老師隨即在黑板上貼出松鼠和松果的圖片。這樣,很快就引出了課題。
這樣的匯入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下一步學習中。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老師提出希望。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長句子,圈出生字及生字組成的新詞,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複習學過的識字方法:我們以前學過的識字方法有那些?(編兒歌、加偏旁、換偏旁、猜字謎、打招呼等)。
3.在組織交流記字方法時,我會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學生就會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大家的方法可能有利用熟字加偏旁,減偏旁來記字,音近字、形近字比較記憶,還有的用換偏旁、換部件、猜字謎的方法來記字。如小聰明,耳朵靈。會聽課,總專心。(聰)還有意、忽、總的巧記: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總有心。
做動作識字:眨:讓學生做眨眼睛的動作,體會“眨”跟眼睛有關,所以是目字旁。
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識字:活潑、忽然、主意
4 .小組合作識字:如、活。不要求統一方法,要激發學生的自主識字願望。
5 .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形式鞏固讀音。
6 .逐段指名讀、齊讀課文,邊讀邊校正讀音。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遵循閱讀教學從整體入手的原則,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故事內容,並結合識字的教學,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讀中讀準字音,鞏固識字。)
(三)指導識記、書寫“以”、“後”、“更”。
1、以,會意字,同私。到了楷書在右旁加一人字,寫成以,所以,以、私同義。其後以字借聲表示用來、將要等義。書寫的時候注意觀察“以”:哪些筆畫落在豎中線上?最後一筆是一點。
2、後,會意字。其古文字是一隻手放在口邊,表示那人在發號施令。其本義指國君。由發號施令的人引申指尊貴者,如皇后。又作後的簡化字,表示前後、先後。書寫的時候注意觀察“後”的.兩個撇:“平撇”和“豎撇”(平撇要寫平,豎撇要先豎後撇)
3、更,形聲字,其古文字由丙、 攴二字構成,攴形丙聲。攴是手持工具,用工具勞作就可以改變事物的面貌,所以更的本義是改變,常常連稱為“更改”。指導書寫的時候注意觀察,關鍵的一筆是豎撇,一定要做到先豎後撇。
4、學生描紅,教師範寫“以、意”。
5、寫字練習,展示作品,評議。
(設計意圖:在這一為環節中透過對字形的字理分析、教師的範寫指導、學生的描紅練寫、教師的巡視提醒等手段,落實教學目標“在田字格中按筆順規則的書寫生字”。 )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引導學生聯絡重點詞句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這幾個句子作了重點指導:
1、每個松果都那麼香,那麼可口。(從“那麼……那麼……” 和“香、可口”談理解和體會。)
2、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讀好感嘆的語氣)
3、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以後到處光禿禿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們吃什麼呢?到哪兒去住呢?(讀好疑惑憂慮的語氣,體會小松鼠的情感變化。)
4、將來,這裡會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樹林。(用自信的語氣去讀)
小學語文《松鼠和松果》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松鼠和松果》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10課的內容,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主要寫兩隻小松鼠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的故事。文章語言輕新明快,情節生動,引人入勝,深受兒童喜愛。透過學文使學生領悟到我們在向大自然索取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
知識目標:認識“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後”等6個字。
能力目標:在讀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環保行為,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複述童話。
情感目標:初步感受回報自然、植樹造林的重要,願意參加植樹,認養樹木等活動。
教學重點:讀文理解小松鼠的“聰明活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養成愛綠護綠的行為。
二、說設計思路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把重點放在識字和朗讀上。識字應該目標明確、方法多樣,朗讀要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根據本課的重點以及新課標的精神,課中我讓學生主動探究地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增強合作意識,並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發現學習的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 在識字教學中,我把握“多識少寫”的學理依據,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我採取先呈現帶生字的詞語,從詞語中提出“生字”,運用多種形式熟讀生字後,讓學生透過觀察、小組討論如何識記住這些生字?然後呈現帶有生字的句子,讓這些字回到不同的語言環境中,看看學生“換了環境還能認識它們嗎?” 朗讀感悟是課文的另一重點,我緊扣課文內容的情感線:高興、擔心、快樂,在課件出示第一幅插圖後,讓學生帶著高興的語氣朗讀,隨機出示第二幅插圖後,觀察提問:“為什麼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地裡埋下一個”讓學生自讀自語。然後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兩個重點句:“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和“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以後到處光禿禿的。小松鼠、小小松鼠他們吃什麼呢?到哪兒去住呢?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體會松鼠的心情,再讀感悟時,特別是省略號,引領學生去發現森林其他動物的擔憂。當學生明白出除了小松鼠之外,其他小動物出同樣離不開森林,抓住契機,再次出現中心句: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地裡埋下一個”,讓學生再讀感悟,學生在讀中情感得到昇華,深深體會文章內涵。
三、說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松鼠嗎?看,有兩隻可愛的小松鼠今天要和我們一起上課呢? (CAI課件演示:兩隻小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還和小朋友打招呼) 你們瞭解小松鼠嗎?誰來說一說? 板書課題:松鼠與松果 齊讀課題。 (一年級學生對新奇事物好奇心強,又非常喜歡小動物,鮮明的畫面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自然地進入學習情境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大家想不想聽這個故事?先聽教師範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音。
3、指名讀課文,重點評價字音;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遍課文。
4、試說說你讀懂了什麼?如果學生不能複述課文內容,教師可引導進行。 (《新課程理念》十分強調引導學生實實在在地去接觸文字,感悟文字,這是增強學生語感能力的必要前提。讀後交流的空間也是開放的,尊重了學生的獨特感受和個體差異。)
三、合作交流,學習新字
1、出示詞語
cōng míng hu po hū rán zhǎ yǒn jing聰 明 活 潑忽 然 眨 眼 睛
rú guǒ zǒng yǒu yǐ hu zhǔ yì如 果 總 有 以 後主 意
自己讀一讀,認一認。
2、指名讀。
3、去掉拼音“開火車”讀詞語。
4、出示生字卡,誰想當小老師來試著教同學們讀讀。
5、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如何記住這些生字?想交流哪個字就交流哪個字?
6、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學生試讀。 聰明活潑的小明學會了種花。 天忽然暗了下來,很快就下起了大雨。 如果明天天晴,我們就去春遊。 學了這一課,我們以會更愛護樹木了。 我們有了一個美化校園的好主意。 (每個孩子的識字基礎,識字能力是不同的,改變反覆齊讀方法,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交流識記方法再回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深記憶。)
四、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一)學習第一段 (課件演示:第一幅圖小松鼠在摘松果吃)如果你是這隻小松鼠,在這麼美麗的森林裡,摘吃松果,心裡會怎麼想?1、課文裡哪一自然段寫這幅圖? 2、自由讀,看誰能讀出小松鼠的高興勁兒? 3、指名朗讀,評議。 4、指導朗讀重點句:每個松果都那麼香,那麼好吃。
(二)學習課文二、三自然段 (課件演示第二幅圖:小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土裡埋下一個)
1、觀察圖中的小松鼠在幹什麼?“為什麼小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土裡埋下一個?”
2、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讀二、三自然段,自讀自悟。
3、交流感悟。體會松鼠的心情。
4、引出中心句:“如果光摘松果,不摘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和“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以後到處光禿禿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們吃什麼呢?到哪裡去住呢?”透過自由讀,教師範讀,指導讀等多種形式體會松鼠的心情。
5、再次出示中心句:“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土裡埋下一個。”齊讀。
(三)學習課文5、6自然段
1、松鼠的願望有沒有實現?多種方式讀讀課文第5、6自然段。 2、交流、彙報。 3、如果你是這棵挺拔的小松樹,用你的姿勢告訴我?那麼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樹是怎樣的?茂密的松樹林呢?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那又會怎麼樣呢? (透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來體會松鼠心情的變化,最後用肢體語言來理解“一棵棵、茂密、光禿禿”這三個詞語,有利於學生親身體驗,引起情感共鳴,比空洞的說教更具說服力。)
五、拓展延伸,想象昇華
1、如果你生活在這裡,想象這裡以後會是什麼樣的?小組討論互相議一議,說一說。
2、以“畫未來”為題,畫想象中未來的松林。
3、討論交流:學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麼? (課內外緊密結合,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提升文字的價值。)
六、說板書:吃松果———埋松果—— 長松樹 高 興 擔 心 快樂(板書採用文字式書,簡潔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