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高一物理《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高一物理《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透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物理《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1

  一、 對教材的分析

  1、 作用與地位

  本節內容是物理必修1第6章第1節《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前面的知識基礎上,來研究運動和力的關係,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作為牛頓運動定律的基石,把最基本的勻速直線運動和物體是否受力兩者聯絡起來,為後續的牛頓運動定律和平衡力等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2、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正確認識物體運動跟力的關係,在物體有受力的情況下,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加深對慣性概念的內涵的理解;

  難點:對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的理解。

  二、 教學目標分析

  1、 知識與技能

  (1)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2)慣性是所有物體的特性。

  2、 過程與方法

  (1)透過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研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歸納論證能力和表述能力;

  (2)透過慣性現象的解釋,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實驗探究活動,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

  三、 學生的學情分析

  學生透過前面5章的學習,已經初步具備一定的分析推理,邏輯思維能力,結合初中知識為生長點,以教材內容為線索,藉助演示實驗,引導學生進一步研究力產生的作用效果(即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狀態)來歸納推理出牛頓第一定律。

  四、 教法和學法分析

  教學中以引導學生透過實驗探究牛頓第一定律,藉助演示實驗,引導啟發學生展開討論,總結規律並得出結論,最後,教師總結並說明牛頓第一定律是理想情況,其只是根據實驗推理的、合乎邏輯的定律。

  五、 教學程式分析

  (一)匯入新課:

  透過介紹物體的運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進一步思考運動與力的關係,引出動力學,說明動力學的奠基人是牛頓,牛頓三大運動定律是動力學的核心內容,也是學好整個力學知識的關鍵,引入牛頓第一定律的學習。

  (二)新課教學:

  1、創設情境:

  介紹早在2000多年前,古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 “力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的論斷,透過“迷你實驗室——圖6—5書本的運動”的實驗來說明,當推力撤去後,書本並不會立刻停止運動,而是會繼續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匯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

  2、演示實驗:

  伽利略的“斜面實驗”。利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面一步一步說明當小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如果假想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另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當另一傾角逐漸減小為零時,小球再也達不到原來的高度,而沿水平面持續運動下去。

  3、演示“迷你實驗室——氣墊導軌實驗”。

  這裡提出“如何實現完全理想的情況”而介紹氣墊導軌的特點,並引導學生如課本圖6—7實驗裝置設計實驗,探究滑塊的運動情況。注意提醒學生這是一個近似實驗。

  4、介紹在伽利略的基礎上,笛卡兒對伽利略觀點的補充,最後由牛頓總結出——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並分析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內容及其是一個推理的而無法用實驗證明的論斷;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5、透過“資訊窗——圖6—9太空中的太空梭”來重點引導分析“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的特性”。

  6、由牛頓第一定律引入“慣性”概念,透過閱讀課文理解並歸納物體慣性的內涵。總結出:

  a、慣性是一切物體固有的屬性;

  b、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

  c、慣性是性質而不是力,其大小表示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等

  (三)鞏固練習:

  利用多媒體課件設計有關慣性知識的應用,加強對牛頓第一定律知識的理解。

  (四)作業佈置:

  課本課後作業1、3、4、6

  (五)板書設計:

  牛頓第一定律

  一、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二、慣性:我們把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叫做慣性。

  六、 教學預測

  本節課教學設計從新課程的具體目標要求出發,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過程設計力求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出發,圍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還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為主題,並透過簡單的實驗,讓學生充分思考討論,澄清錯誤認識。但在將物理學史與物理規律教學進行有機滲透,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在實際教學中可能因為師生互動不足達不到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認識水平進行合理的調節。

  《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2

  一、教學設計理念

  本課的基本思路是:以生活中的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例項和探究小實驗為基礎,以教師點撥為基本方法,透過“小車從斜面下滑”的演示實驗,swf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模擬演示等,逐步建立“如果沒有外力作用,一切物體將永遠運動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下去”的觀點,最後形成牛頓第一定律,形成對“力與運動的關係”的定性認識。

  二、教材分析

  1、地位與作用

  地位:牛頓第一定律是經典力學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個力學中的基礎。牛頓第一定律也是初中力學的一個開端。本課教材的特點是既注重科學探究,又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絡,把物理這門基礎自然科學與歷史、生活、社會有機地結合,是培養全體學生科學素質的一次良機,又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再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

  作用:前面我們學習了簡單的運動,又知道力學一些簡單知識,牛頓第一定律正是基於此基礎上將運動和力聯絡起來的一條紐帶一座橋樑,是進一步分析和處理直線運動和力學問題的基礎,起到承上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啟下的作用,是本冊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本節、本章的重點。本節課的教學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在實驗、討論建立概念和規律的過程中,感受到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方法,感悟觀察、實驗、推理、尤其是“理想實驗”對形成概念和發現規律的重要作用。

  2、教材特點:

  牛頓第一定律解決了幾千年都含糊不清的問題,有助於學生對運動和力的關係進一步深入理解。

  伽利略理想實驗是學生第一次真正接觸到的理想實驗,應充分引導學生探索伽利略理想實驗的推理過程,知道理想實驗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實基礎上的科學方法。

  3、學情分析

  牛頓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實驗結果,部分外推假設、部分定義所構成的一個複合體,就其定義本身的表述學生不難記住,但初二學生由於接觸物理時間比較短,學生平均年齡比較低,抽象思維能力及認知結構上尚不成熟,加上生活經驗的影響,不少學生認識有偏差。因此在接受牛頓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難度,怎樣形成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及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認識由直觀的感覺上升到科學理性認識則是本節的難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牛頓第一定律的形成過程及內容。該定律是在實驗基礎上推理而得,內容較難藉助例證來驗證。

  難點:伽利略理想實驗的推理過程;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牛頓第一定律。

  2、過程與方法

  透過小組斜面實驗、演示伽利略的斜面實驗及推理,關注實驗、分析、推理、“理想實驗”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解亞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頓等科學前輩對“運動和力的關係”不懈的探究歷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程,領略伽利略“理想實驗”的科學魅力,感悟科學道路的艱辛曲折。

  五、教學方法及依據

  本課我主要採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用“實驗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探究法”與“科學推理”相結合來進行教學,即透過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又加以科學的想象和推理,引導學生去發現知識,總結規律。總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六、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根據騎腳踏車的現象引導學生提出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也符合學生的思維,這為後面推翻這種理論打下了基礎,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接著教師展示“關閉了發動機的火車,雖然繼續執行,但是最後也將停下來。火車為什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麼會停下來呢?”的火車動態圖片得出“假如沒有阻的作用那火車的運動狀態又會有什麼變化呢?”的疑問,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讓學生對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表示懷疑。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培養其質疑能力。同時指出亞里士多德的理論一提出,另一位科學家針鋒相對的提出了相反的觀點:運動的物體不需要力來維持。他就是伽利略。為了驗證他觀點的正確性,並用接著以Flash的形式演示,伽利略理想實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兩個似乎都正確的.矛盾觀點。

  2、穿越時空,感受物理發展的歷程

  因為質疑是一切探索的開始。所以我用畫面假想了一場伽俐略挑戰亞里斯多德的辯論賽,並展示出正、反兩大觀點,讓學生透過驗證伽利略理論正確性實驗的設計理念,“從有摩擦力的實際實驗”到“無摩擦力的理想實驗”引導學生完成提出問題,假設猜想,再設計斜面小車實驗,為接下來的自主探究做好鋪墊。這樣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敢於質疑,勇於創新。

  3、合作探究伽利略理想斜面實驗,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根據剛才的引導,猜想,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大膽放手讓學生實驗,觀察並記錄現象。學生在實驗中感受到恰恰是因為有阻力,小車的不能繼續運動,也就是運動無法維持,從而理解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這一知識重點,為了突破了科學想象和科學推理的難點。我設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計了動畫和這樣的問題:小車在表面光滑的木板上為什麼比表面粗糙的木板上運動得遠;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總結:水平面越來越光滑,摩擦力越來越小,圓柱體運動的越來越遠。讓學生推理得出:在一塊絕對光滑沒有摩擦力的表面上,小車將以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並用氣墊導軌錄影讓學生感受物體在摩擦力極小的情況下的運動狀態,從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而驗證學生推理的正確性,這樣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發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展學生的科學想象和推理能力,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

  4、理性感知牛頓第一定律

  透過分析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等人觀點的侷限性,分析得出牛頓在伽利略等科學家的研究基礎上,建立了力和運動關係的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第一條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教師強調內容中的重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要知識要點,讓學生正確認識到科學是嚴密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的,來不得半點馬虎,更突出了牛頓第一定律是本節最重要的知識點,讓學生了解自然界的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基本規律,客觀地認識了世界。

  七、板書設計

  一、牛頓第一定律

  1、概念: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2、運動的物體不需要力來維持。

  二、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慣性只與物體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速度,體積等無關。

  八、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學問題

  慣性實驗的成敗與實驗者操作的速度有關,以及講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到汽車要限速,以免慣性帶來危害時,容易讓學生誤認為慣性與速度有關。當教學中如果有學生提及慣性大小,或問到慣性與什麼有關時,教師要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並舉例說明慣性大小隻與質量有關。因為及時解惑是教師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