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誰在叫》的說課稿範文

《誰在叫》的說課稿

《誰在叫》的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誰在叫》的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評委老師:

  上午好!首先感謝大家為我的新秀課進行評審,下面我對<<誰在叫>>這節課進行簡單的說課: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音樂一年級下P60—61,學唱歌曲《誰在叫》。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內容是《汪汪與咪咪》,在歌曲中出現的形象都是同學們喜歡的小動物形象。在這學期的歌曲中,有很多歌曲都是有關小動物的,比如:《小燕子》、《放牛歌》《杜鵑圓舞曲》、《數鴨子》、《我的小雞》、《貓咪別淘氣》等等。《誰在叫》這首歌曲中又多了一些動物形象,教學中,我結合教材並聯系生活實際,開發學生想象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創造活動,使學生在今後生活中更加喜歡和保護動物,美化了學生的心靈。

  [學生分析]

  上學期,我透過與學生的接觸,互相瞭解,我面對的一年級小朋友年齡雖小,但天真活潑,在課堂上已經能大膽唱歌、跳舞,師生能互相配合,同學們已特別喜歡上音樂課。因此,在該課中,我便結合學生情況,設計說一說、唱一唱、演一演這些學生興趣濃厚的活動方式,更好地激發學生學好音樂、表現自我的慾望。

  [教學目標]:

  1、學會唱歌曲《誰在叫》,並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了解各種動物的叫聲

  及生活習性,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教學中結合唱、編、演多項活動培養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情趣以及創新能力。

  [教學設計意圖]

  1、在音樂課堂中充分體現課程改革精神,讓學生主動探究新知,學會唱新歌,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的多項活動貫穿整個課堂,設計理念突出一個“新”字。

  2、音樂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積極參與,體現一個“動”字。

  3、教學內容圍繞主題,結合生活實際,採取說、唱、編、演、畫多項活動使音樂知識生活化,體現音樂課堂中的“情”、“樂”、“美”。

  教學流程

  一、課前複習先前所學歌曲<<數鴨子>>,目的是為了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一種寬鬆愉悅情感氛圍,同時也為匯入新課起到一個過度的作用。

  二:在授新課的環節中,課件出示課題<<誰在叫>>後,讓學生聽一聽,是哪種小動物在叫?它們是怎樣叫的?學生透過聽,說,培養了他們的欣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敢於大聲說話。然後播放歌曲錄音《誰在叫》前半部分,讓學生對這一部分有個整體的'認識,這也體現了低年級以聽唱為主這一要求。分句教唱是為了讓學生能更準確地唱準歌曲旋律,在教唱”啦”部分,我採用了對比的方法,使學生更易於記住歌曲的旋律,讓學生用動作來表現歌曲時,我讓學生自編動作,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緊接著學習歌曲後半部分,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先理解歌詞,“小貓想捉老鼠”、“小雞找媽媽”、“還有小魚”、“……”,瞭解了動物之間的生態關係,教育學生細心觀察事物,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歌曲的教唱我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句子,學生找一句,跟鋼琴學唱一句,既學會了歌曲,也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心,學生邊唱邊隨音樂做小動物可愛的動作。教唱過程中,師可採用師生地唱、分組對唱、學生領唱,打擊樂伴奏等教學方式使學生儘快熟悉歌曲。

  三、激發學生寫一寫,小組合作編創歌詞,使課堂充滿活力

  1、讓學生根據歌曲內容,聯絡動物生活習性,模仿其動作,創編各角色舞蹈動作,再分組表演。

  2、分小組編創舞蹈動作。學生在小組長帶領下,對小雞、小貓、小鴨、小豬、小老鼠、雞媽媽、小魚各角色聯絡自己的生活實踐和想象,編創可愛的舞蹈動作。

  3、分角色表演。

  (1)小組內各自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角色表演。教師對有困難的個別小組的活動給予及指導。

  (2)開展各小組比賽活動。教師對每個小組成績都予以表揚,對編創得較好的舞動作師生共同學習、借鑑。

  最後小結本課所學內容,並教育學生從小保護小動物,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體現音樂審美教育這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