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轉動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轉動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好動、好玩、對生活中的科學現象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些成人眼中很正常的現象,在他們的世界中確是神秘的、有趣的,使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究慾望。在《綱要》的學習中,我深刻地認識到:要重視幼兒的興趣、情感、態度並在實施中重視幼兒為主體的探索性學習,教師要注意關注幼兒的積極情感,關注引導而不是驅使兒童去學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幫助幼兒探索轉動、體驗轉動的樂趣我設計了本節教育活動。教學實施策略:
1、啟發式提問法:從幼兒角度出發,採用啟發、引導、循序提問的方式教師與幼兒共同探索發現問題,動腦解決問題。
2、引導發現法:克服了說教的傳統形式,提出開放性問題讓幼兒在探索操作中獲取知識獲得經驗。
二、活動目標:
1.對物體轉動變化感興趣,探索影響陀螺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
2.嘗試在探索和比較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
3.體驗動手操作、共同解決問題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
幼兒對陀螺的相關經驗。
物質準備:
1.直徑6釐米左右的紅色塑膠圓片(若干)中心處打一洞。
2.直徑6釐米左右的黃色塑膠圓片(若干)偏離中心處打一洞。
3.牙籤,棉籤,紙盒,吸管,記錄紙,筆、漢字“轉動”。
四、教學過程
(一)出示漢字“轉動”引導幼兒回憶、交流生活中的轉動現象。
1.出示漢字“轉動”,引出話題。
師:看到“轉動”兩個字,讓你想到了什麼?生活中有哪些轉動的現象?這些轉動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2.教師小結:我們生活中有許多轉動現象,這些轉動有的會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比如電風扇、洗衣機、微波爐;有的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比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帶、遊樂園大轉盤等。
(二)幼兒自主探索、發現影響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
1.教師介紹材料,交代任務。師:這裡有許多牙籤,還有紅色和黃色的塑膠片。請你嘗試用這兩片塑膠片製作兩個陀螺,比一比自己製作的兩個陀螺在轉動的時候有什麼不一樣,想一想讓哪個陀螺參加轉動比賽。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影響轉動變化的因素。
師:(1)紅色陀螺塑膠片上的小洞洞在什麼位置?黃色陀螺塑膠片上的小洞洞在什麼位置?
(2)牙籤插在塑膠片的中心和插在塑膠片的旁邊做出來的兩個陀螺在轉動時有什麼不一樣?
教師小結:陀螺的轉動和牙籤插在塑膠片上的位置有關係。
(三)遊戲陀螺比賽
師:大家都選擇了陀螺來參加比賽,現在請你找個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誰做的陀螺轉得穩。啟發幼兒思考:為什麼你的陀螺比他的陀螺轉得穩(或不穩)?師:現在你們陀螺上的牙籤都插在塑膠片的中心,為什麼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轉得穩,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轉得不穩呢?教師小結:陀螺的轉動和塑膠片在牙籤上的位置有關係,也和轉動的方法有關係。
(四)延伸活動師:今天我們在做陀螺、玩陀螺時發現了這麼多關於陀螺轉動的秘密。這裡還有紙盒和吸管,它們能變成陀螺玩具嗎?有什麼辦法讓這些陀螺轉得更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