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九年級語文上冊《智取生辰綱》說課稿

九年級語文上冊《智取生辰綱》說課稿

九年級語文上冊《智取生辰綱》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九年級語文上冊《智取生辰綱》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尊崇的評委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說〈智取生辰綱〉的教學設計》。

  研讀文字是每位語文教師的第一要務(餘映潮語)。新課改的實施,關鍵是教師的專業發展。我在語文教學中,養成了把玩教材的教學習慣。智取生辰綱是“水滸”英雄反抗官府的發軔之舉,講述晁蓋、吳用等人劫取梁中書生辰綱的經過,是《水滸》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本文故事情節波瀾起伏,扣人心絃;人物刻畫細緻入微,形象生動;環境描寫逼真簡練,烘托氣氛。早在解放初期,該篇就入選高中課本,這足以說明名著有著永恆的魅力。我們今天再來學習這篇課文,是否也應有新的突破?我思考著,教什麼?我認為,教什麼總比怎麼教重要。

  透過對文字的研讀,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把握波瀾起伏的情節,體會作者構思的巧妙。

  品味細緻入微的人物描寫,把握楊志的個性特徵,認識楊志的人生悲劇。

  賞析“天熱”的句子,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學目標這個“靶子”,要一直存在於教者心中。這好比紀昌學射,靶在心中。這裡,1、3為教學重點,2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我有一句教學心語是“教學一定要有目標意識,教學一定要為目標而行動。”

  圍繞教學目標,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環節:

  學習活動之一:背一背

  學習活動之二:寫一寫

  學習活動之三:讀一讀

  學習活動之四:議一議

  學習活動之五:品一品

  整個教學思路的設計理念是:

  課標: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言的規律。(讓講堂變學堂)

  洪鎮濤:閱讀教學,就是要立足文字,在閱讀實踐中吸取和積累語言,習得和積澱語感,這才是根本。

  餘映潮:板塊式教學模式,教學結構清晰,教學內容最佳化。學生活動充分,課堂積累豐富。

  尊崇的各位評委,下面我說一下教學設計中的細節。

  一、說匯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的節選《智取生辰綱》。《智取生辰綱》的學習要求是5個字:背、寫、讀、議、品。下面開始我們的文學之旅!

  設計說明:課始開宗明義,直奔課題,簡明地提出學習要求,也是學習方法,沒有任何贅言,去時前流行之弊,行見解明瞭之風。目的是為學生節約時間去閱讀課文。

  二、說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之一:背一背

  學生的活動程式:背誦歌謠——解讀歌謠——談歌謠的作用

  設計說明:琅琅書聲,營造氛圍;初探主題,精心鋪墊;情節曲折,期待閱讀。

  學習活動之二:寫一寫

  學生的活動程式:速讀文字——提煉資訊——創寫對聯——展示交流

  設計說明:

  1、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

  ——現代心理學之父皮亞傑

  2、把課上得有新鮮感、趣味性,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使學生體驗到克服困難的喜悅。

  ——於漪

  3、對聯的形式使課堂顯得有文氣。

  4、透過讀寫結合的方法梳理情節。

  教師可以展示下面幾副對聯,師生共同分享。

  楊志一行蒸五月暑氣護送生辰綱

  吳用諸人定連環巧計奪取不義財

  烈日下青面獸楊志急趕路,軍士怨

  陰涼處智多星吳用巧定計,眾人笑

  學習活動之三:讀一讀

  環節過渡:

  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讀書,都不理會文字,只記得若干事蹟,便算是讀過一部書了。

  ——金聖嘆《讀第五才子書》(即《水滸傳》)

  此過渡語有著濃郁的文學欣賞氛圍,緊貼文字,並且過渡天然巧妙。

  學生的活動程式:勾畫語句——揣摩語句——分析性格——交流感悟

  設計說明:抓住了語言,就抓住了語文教學的根本;

  抓住了讀,就抓住了語文教學的要領。

  --------洪鎮濤

  師生互動中,我努力追求理性的分析和靈動的氣息:

  教師示例,指導學法;課中對話,引發思考;多角品味,細膩解讀。

  這些語言片段值得關注:

  (1)離京時“起五更,趁早便行,日中熱時便歇”。

  (2)五七日後,“人家稀少,行客又稀”,辰起身,早時便歇。

  (3)楊志趕著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逼趕要行。

  (4)這裡正是強人出沒的去處,地名叫做黃泥岡,閒常太平時節,白日裡兀自出來劫人,休道是這般光景。誰敢在這裡停腳!

  (5)見對面松林裡影著一個人,撇下藤條,拿了朴刀,趕入松林裡來,喝一聲道……

  (6)楊志調過朴刀杆便打,罵道:“你們不得灑家言語,胡亂便要買酒吃!好大膽!”

  接下來,教師做課中小結:楊志的性格特徵是精明謹慎、老練機智,而又粗暴蠻橫。

  學習活動之四:議一議

  活動內容:議一議楊志失敗的原因

  師生互動:

  (1)學生自主探究。

  (2)學生交流讀書心得。學生可能會回答出以下楊志失敗的原因:不善於處理內部矛盾,性格上粗魯蠻橫,心理上急功近利,吳用之智高於楊志之智。

  (3)教師啟發,點撥,激勵。

  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進一步引領學生展開深度思維:

  文字背後有真義,意義的核心總躲在詞語的背後。只有透視到文字背後的東西,破譯了語言的密碼,我們才算真正讀懂了文字。為了實現有效的透視,我們需要真誠的閱讀、深刻的閱讀。(李國忠語)

  可以讓學生議一議老都管的話“不是我口淺,量你是個遭死的軍人,相公可憐,抬舉你做個提轄,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職,值得恁地逞能!”

  這裡,要求教師要力求用本人的真情、用本人的語言魅力激發學生心靈的火花。

  我的精要講析提綱如下:

  1、解讀老都管的話中的四層意思,可見老都管對楊志的藐視,足見梁中書對楊志的“用”。

  2、和王進、林沖的悲劇聯絡起來看楊志的悲劇,領悟出那是社會的悲劇:在那個時代英雄無用武之地,人才貶值,把胸懷報國之志的忠貞良將逼成一個草寇。

  3、讓學生認識到:“《水滸傳》者,發憤之所作也。”

  設計說明:

  精神發展——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

  文學閱讀課要表現出豐富的審美意識和情感薰陶。

  老師在一節課中要有精彩的講解。

  學習活動之五:品一品

  過渡:

  《水滸傳》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人家子弟稍有識字,便當教令反覆細看,看得《水滸傳》出時,他書便如破竹。

  ——金聖嘆《讀第五才子書》(即《水滸傳》)

  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言品析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學欣賞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我特意設計了“品一品”的板塊教學。這個環節的教學是用微型課題的形式來學習的。

  我首先出示下面的微型課題,。

  1、關於“天熱”的天然環境描寫。

  2、全文突出了一個“智”字。

  3、細節描寫來突出人物性格。

  4、精彩的對話描寫。

  5、巧設懸念、波瀾起伏的敘事藝術。

  6、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

  7、關於補敘的藝術手法。

  課堂上讓學生選擇,思考,探究第1個課題:關於“天熱”的天然環境描寫。

  同時,還下發微型課題報告書讓學生填寫。

  學生蒐集語言材料,梳理、處理材料,並加以歸納、整合、提煉,得出研究成果。

  結果學生髮言,小組評價,教師點評。

  示例1:關於“天熱”的天然環境描寫。

  學生透過勾畫、思考寫天氣炎熱的句子,明白了小說反覆描寫天氣炎熱,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這是文章必要的結構安排。吳用的“智取”之所以能在黃泥岡松林裡得以實現,也正是得力於天氣炎熱;另一方面,天氣炎熱,楊志一行,筋疲力盡,口渴難耐,為後來在黃泥岡買酒埋下了伏筆,烘托了氣氛。在那樣的情況下,楊志不讓眾軍健買酒吃,更見楊志謹慎細心的性格。我指出,小說中的景物描寫是個美點,欣賞小說要欣賞其中的景物描寫,欣賞景物要和人物聯絡起來,景物描寫為人物描寫服務。這是在進行學法的指導。

  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研究第2個微型課題。

  示例2:精彩的對話描寫。

  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對下面的句子進行品析:

  老都管喝道:“楊提轄,且住,你聽我說……”

  “喝”字足見仗勢欺人,著一“楊”字,已見生分(在這之前稱呼“提轄”)。先尚能“耐他一耐”,此時卻是“耐”他不得了。我告訴學生,在欣賞小說時,要留意人物稱呼的變化,它蘊涵著人物命運的'變化。這裡稱呼的變化,一方面表現了老都管的咄咄逼人;更主要的是來表現楊志這個人的命運變化,老都管已不把他放在眼裡,藐視他,楊志的身份在下降。這又是在進行學法指導:“稱呼的變化為表現人物服務的”。

  縱觀此板塊的學習活動,凸顯著以下教學理念:

  我認為,靜心讀書,欣賞美文,是高質量的閱讀。

  這是一項有趣高雅的學習活動,也是一項深層次的學習活動,表現出多角反覆、品讀細膩的特點。

  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利用和挖掘課文中的內容,含英咀華,徜徉於語言文字之中,引領學生實實在在的思考和智慧的碰撞,激發學生充分表達本人的閱讀個性,拓寬課文學習的廣度與深度,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習語言、習得語感。積極啟用學生思維,讓學生饒有興趣地發表讀書心得,努力創造課堂情境,掀起學習活動的高潮。

  此環節還要注意與學生平等對話,注意發揮機敏的反映能力,最佳化學生髮言的能力,深化學生認識的能力,與學生平等和諧地交流的能力。

  三、說結課

  今天,同學們學得很努力,也很快樂,我們徜徉在文學名著中。有一位教育專家(唐建新)說:“名著是解不完讀不盡的。”請大家課下再選擇1——2個其他課題做做研究,你定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下課!

  設計說明:結課簡潔,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給予肯定,並用專家的話激勵學生課下完成作業,富有文氣而又實實在在。

  四、說板書設計

  智取生辰綱

  施耐庵

  背一背——歌謠——初探主題

  寫一寫——情節——曲折生動

  讀一讀——人物——精明、暴躁

  議一議——命運——社會的悲劇

  品一品——環境——精彩絕妙

  設計說明:突出了學習方法,突出了小說文體的教學,顯示了課堂探究的成果。它簡明扼要,層次清晰,內容豐富。

  說課結束,謝謝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