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

  一、說教材

  “圓錐的體積”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第二單元的內容。是小學幾何初步知識的最後一個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平面圖形和長方體、正方體以及圓柱體這三種立體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理解圓錐體積計算公式和公式的具體運用。學生掌握這些知識,不僅有利於全面掌握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之間的本質聯絡,為學生學習初中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同時也可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依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結合教材自身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本節課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有以下幾點:1.透過實驗,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圓錐的體積。

  2.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觀察、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向學生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絡”及“理論來源於實踐”的觀點。

  其中,教學重點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難點是透過實驗理解圓柱和圓錐等底等高時體積間的倍數關係。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同時也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我主要採取讓學生做實驗的方法,透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在充分感知中主動獲取知識,理解和掌握圓錐體積公式,這樣就克服了幾何形體計算公式教學中的重結論、輕過程,重記憶、輕理解的弊病。學生則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透過自己的操作、實驗、觀察比較、討論小結推匯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從而初步學會運用實驗的方法探索新知。

  三、說教學準備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課前需要準備好多媒體課件,併為每個小組準備一盆水及一個圓柱和兩個圓錐,另外還要為每個小組準備實驗記錄表一份,

  四、說教學過程

  熟悉教材只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而合理科學的教學程式才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為了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我精心設計了一下教學程式。主要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下面我就從這五個環節說一說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良好的匯入是一節課成功的關鍵,它不僅能抓住學生的心絃,促使學生情緒高漲,步入智力興奮狀態,還有助於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根據本節課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要用到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這一具體情況,本環節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淘氣。淘氣想請同學們幫忙解決一個小問題,同學們願意嗎?事情是這樣的:淘氣的學校門口有一個賣瓜子的小攤,老闆為了省事,不用稱稱著賣,而是用硬紙板做了兩個容器,(大螢幕出示底為12.56平方釐米,高為6釐米的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形容器)老闆總是這樣給同學們宣傳:我的這兩個容器,底一樣高也一樣,如果你用圓柱形容器買一元錢只能裝一次,如果用圓錐形容器買一元錢則可以裝兩次。同學們,請你們幫淘氣想一想,淘氣應該用那種方法賣瓜子呢?問題丟擲後,給同學們一定的思考時間,然後讓同學們各抒己見。同學們的想法不同,當然答案也就不同,這是教師抓住時機再次提問:要想知道那種方法划算,必須怎麼辦?當學生提出計算體積時,就會發現所學知識不夠用了,學生的求知慾望自然被調動起來,這時出示課題:圓錐的課題。

  二、探索研究

  此時的學生極想知道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這時教師給學生提出一個疑問:在我們學習圓柱體積時我們已經清楚: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體積都可以用底面積乘高求得,那麼圓錐的體積能否用底面積乘高來求呢?學生透過觀察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不難發現,底面積乘高求得的是圓柱的體積,這時教師再加以引導:能否利用圓柱的體積來求圓錐的體積呢?為每組同學提供交流的時間,讓學生明白,只要弄清它們之間的關係,就能利用圓柱的體積求出圓錐的體積。究竟它們的體積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先將圓錐放入圓柱中估計一下。我們要讓事實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