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只揀兒童多處行》第二課時說課稿

《只揀兒童多處行》第二課時說課稿

《只揀兒童多處行》第二課時說課稿

  一、說教材

  《只揀兒童多處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寫了冰心奶奶在頤和園所碰到的春遊的兒童,表現了兒童的生機勃勃、活潑歡快的情態,表達了冰心奶奶對少年兒童的喜愛以及所寄託的希望。

  二、說教學目標

  本堂課是《只揀兒童多處行》的第二課時。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結合教材結構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透過對文字的研讀,感受春光的生機和兒童的活力。

  2、有感情地誦讀並積累優美的詞句。

  3、感悟冰心對孩子們的一片愛心,以及對他們所寄託的希望。

  三、說教學重難點

  藉助語言文字感悟兒童和花兒一樣,充滿著蓬勃的生機。

  四、說教法學法

  閱讀過程是學生在閱讀時對課文相關資訊的提取、加工、分析和處理,是對與課文相關的生活經歷、認知經驗的聯想與溝通。本節課的設計我力圖讓學生經歷這種閱讀的過程,讓學生在紮紮實實的自主研讀實踐活動中,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在研讀過程中,感悟真情,回味真情,體驗真情。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匯入。

  在此環節中,我創設了冰心奶奶做導遊這樣一個情境,旨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強烈的'學習慾望下學習課文。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抓住主題,說說“只揀兒童多處行”的意思,並質疑“為什麼說挑兒童多的地方去,是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從而引出下一個環節——品讀課文1—4自然段,感悟兒童多。

  (二)、品讀課文1—4自然段,感悟兒童多。

  這一環節讓學生找並且感悟兒童多的詞句,對學生來說應該是很輕鬆就能完成的,所以我在學生找到後也沒有花太多的時間來細細地讀。我想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後文學生對兒童的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理解感悟上。

  (三)、找春光,感悟品讀句子

  這裡,我透過讓學生朗讀、思考,再交流,再朗讀,充分感悟海棠花的飽滿與爛漫。之後,引出作者對春光的讚歎以及和孩子們的交流,透過學生的感情朗讀,師生的分角色朗讀來達到學生對文字理解感悟,感受春光的美好。

  (四)、品評語言,誦讀文字,走向兒童與春光的交融之中。

  兒童與花兒一樣那麼歡暢活潑,充滿著旺盛的生命力。這在學生看來應該是理解上的重點也是難點。所以,我給學生一個鋪墊,就是讓他們透過自讀第八小節,找出花兒和兒童的相通之處之後,再讓他們從描寫兒童的句子中去體會兒童的歡暢活潑、旺盛的生命力。

  透過說話練習:春天就在( )再次感悟兒童就是春天,兒童就是最美的春天1

  (五)、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這兒,我旨在迴歸課題,抓住主旨:為什麼只揀兒童多處行就能找到春天?引導學生說出兒童多的地方春光美妙,兒童就是最美的春天。

  最後的拓展內容,又是為了讓學生充分感悟冰心對兒童的一片愛心。期間,包含了我留給學生的作業---課外認真閱讀冰心的這些作品,用心去感受這份濃濃的愛。

  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我想透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去拓寬學生學語文的渠道,課本僅僅是一小部分。讓學生能感悟到這些文學大家的獨特的人格魅力,由此能夠樂於去閱讀他們的作品,能夠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所觸動,能夠讓自己做一個情趣高尚的人,我想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