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等我也長了鬍子》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等我也長了鬍子》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等我也長了鬍子》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等我也長了鬍子》是西版小學語文第四冊識第五單元的開篇之作,這是一首構思巧妙的兒童詩,全詩共分為五節。詩中塑造了一個活潑可愛、思維活躍、孤獨的小男孩。作者並不從正面點出發,而是發揮想象,用詩歌的形式,展現出一幅幅小男孩長大後與自己的孩子相處的生動畫面,與現實生活畫面形成強烈的對比,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和內心需求。整首詩語言詼諧,自然活潑,表達準確,道出了兒童純真的希望,讀起來饒有風趣。

  2、學情分析:我班大多數孩子的家長都是在外打工,孩子長期不在他們的身邊,而他們對孩子們的需求也不甚瞭解,反而卻不住的要求孩子要達到這樣那樣的要求,所以的孩子們不但不能達到他們的要求,甚至還可能出現逆反心理,所以課文裡的爸爸所做的一切,也正式我們現在的孩子想要的。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會用自己的方法記住8個字。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絡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喜歡怎樣的爸爸。

  情感目標::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意願並寫出來。

  4、教學重難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結合實際,在讀中體會詩歌中的感情,喚起兒童生活的體驗。

  5、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這首歌的動畫;課前佈置學生先把自己想對爸爸說的話寫下來。

  學生:寫好自己想要對爸爸說的話。

  二、說教法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主動體驗,在不斷的參與過程中,主動性、創造性才能進入最最佳化的境界。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體驗與情感的變化,始終把情感置於閱讀的首位,把喜愛,興趣當作閱讀的入門嚮導。課一開始,以學生熟悉的'畫面來引入課文,很自然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師在學生的讀讀說說中,不斷調動主題積極的個性化的閱讀動力,使課堂書聲朗朗。

  語文課,重在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利用多媒體課件、課文內容為學生搭建了一座由理解到運用的橋樑,引導他們將課文內容與生活經驗聯絡,大膽地展開聯想,把學會的課內外知識活學活用,在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使語言積累內化為語言能力。

  三、說教學流程

  動畫激趣,引入課題

  播放《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這首歌曲的動畫,然後讓學生說說小頭爸爸怎麼樣,並問:誰能談談自己的爸爸,激起學生的興趣。

  整體感知,讀文識字

  讓學生自由讀文,說說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什麼?再指名讓學生讀文,其他同學勾出生字和詞語,自己讀一讀,然後在小組內識字,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

  讀文感悟,詩情剖析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從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並逐步培養起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所以在學生將課文完整自由讀兩遍的基礎上,我再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桌或好朋友聽,注意把字音讀準,課文讀通順;讀後老師檢查讀的情況,對讀得好、有進步的同學提出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閱讀的自信心。

  接下來的環節在同學們已熟悉課文的基礎上,讓同學們透過談一談讀文後的體會、讓同學、老師來評一評、你還有哪些讀書的形式等等,漸漸在讀中感悟、體會,讀出感情。在讀一讀、說一說的過程中,感悟先再的句式,體會跟給帶這幾個詞語的意思。最後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引導有感情讀文。

  四、仿說練習。

  課文教學到這裡,同學都知道了作者要做一個怎樣的爸爸?那麼你以後想要做一個怎樣的爸爸?請小組的同學討論交流,然後仿照課文,把你自己想對爸爸說的話說出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昇華感情

  五、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主要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13等我也長了鬍子

  (圖)

  (文)

  去探險

  有個小孩子講故事

  做個好爸爸

  (貼上鬍子)

  去動物園

  整堂課教學,我始終把時間教給學生,讓學生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感受文字的美,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訓練語言,輔以思,議,評,說等手段,來培養他們能力,激發他們的情感,讓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語文,從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更喜歡學習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