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周長》說課稿範文
教學內容:北師大小學數學三年級上第五單元第一課《什麼是周長》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透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過程與方法:1、讓學生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在觀察、描一描摸一摸等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認識周長;
2、結合具體情境,小組同學透過觀察、度量、計算等活動,探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3、能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充分參與活動過程,學會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學會自主學習、參與學習、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師:今天,圖形家族的幾個人一直在爭吵不停,三角形說:我的這條邊最長,我的周長長。長方形不服氣的說:我有4條邊,比你多一條,我的周長最長了。梯形更不服輸,說:我的這條邊也很長,而且我也有四條邊,周長應該我最長。他們在爭吵什麼?
生:誰的周長長?
師:同學們願意幫他們解決嗎?
生:願意。
師:有一個問題我們也要先弄明白?(板書:什麼是周長)這節課我們就先來探討這個問題,再來幫助它們解決問題吧。
(二)探究新知,理解新知
1、描一描,說一說,感知樹葉的周長
⑴描一描
師:課外大家收集了一些飄落的樹葉,想不想把這美麗的形狀畫在紙上,那我們就來描一描把它的形狀畫出來。要求:在本上用筆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它的輪廓
(學生獨立描出樹葉的一週)
⑵彙報交流
師:誰願意來為大家展示你是怎麼描的?請用筆指著,說清楚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
生:我是從這一點開始描,然後沿著邊一直描,到這一點結束。
師:你是從起點開始又回到了起點。誰也來說一說你是怎麼描的?
生:我是從樹葉的尖這一點開始,沿著邊描,又到這點結束。
……
師:看來,大家都是從起點出發,沿圖形的邊線繞一圈,最後又回到起點,這就是圖形的一週。(板書:一週)
⑶樹葉的周長
師:為什麼有的同學描的快,有的同學還沒有描完呢?
生1:邊不一樣長。
生2:一週的長度不一樣。(板書:長度)
師:其實,樹葉一週的長度,在數學上叫做樹葉的周長。
⑷做裁判
師:請你來做小裁判,看一看,小螞蟻貝貝、豆豆、樂樂誰爬過的長度是它們所爬樹葉的周長呢?
生:樂樂。
師:為什麼不選豆豆呢?
生:豆豆不是沿著邊線爬的。
師:貝貝呢?
生:貝貝沿著邊線爬沒有回到起點,不到一週。
師:看來,只有小螞蟻樂樂是由一點出發,沿著樹葉的邊線爬了一週,又回到了起點。樂樂爬過一週的長度就是這片樹葉的周長。
2、感知周長的概念
⑴說周長
師:樹葉有周長,圖形有周長嗎?比如說:三角形一週的長度就是三角形的---,那什麼是長方形的周長呢?
生:長方形一週的長度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師:梯形的周長呢?
生:梯形一週的長度就是梯形的周長。
⑵總結
師:我們知道了這麼多圖形的周長,現在你能說一說什麼是圖形的周長嗎?
生:圖形一週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師:自己把它讀兩遍停下來。
⑶辨一辨
師:老師畫了一些簡筆畫,請你來看一看,哪個圖形所有線條的長度正好是圖形的周長?
(出示小兔子)
生:是。
師:汽車
生:不是,周長不包括車輪裡邊的線。
師:蘑菇
生:不是,蘑菇沒有封口,線條的長度不到一週。
生:其它的圖形都是封閉的,這個蘑菇不封閉。
師:非常感謝這幾位小老師,他告訴我們原來只有封閉圖形才有周長啊。
3、量一量,理解周長的意義
⑴量一量
師:透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認識並理解了什麼是周長,現在我們就來幫助圖形家族的幾位朋友解決問題吧。誰的周長長?怎麼解決呢?
生:量一量。
師:每個同學面前有一個圖形,請你想辦法量一量,算一算周長是多少釐米?
(學生測量)
⑵彙報交流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麼量的,怎麼計算的,結果是多少?
生1:我的是長方形,我測量了四條邊的長度,然後加在了一起,周長是--。
生2:我的也是長方形,因為長方形對邊相等,所以我只測量了相鄰的兩條邊,分別乘2在相加,周長也是--。
生3:我的是三角形,我測量了3條邊的長度,再把它們加起來,周長是-
……
⑶小結
師:剛才都用不同的方法測量並計算出圖形的周長,但是不管用什麼方法,我們都是先測量了圖形的邊有多長,再把幾條邊的長度加在一起,就是圖形的周長。
⑷解決問題
師:這幾個圖形誰的周長長,答案已經揭曉了,誰呢?
生:三角形。
師:它們聽了同學們的評判後,心服口服,還為大家鼓掌呢。
(三)聯絡實際,應用周長
1.找一找、摸一摸
師:樹葉有周長,圖形有周長,還有什麼物體的面有周長?你能從身邊找一個例子說一說什麼是它的周長。
生1:黑板一週的長度就是黑板面的.周長。
生2:窗戶一週的長度就是窗戶面的周長。
生3:鏡框面一週的長度就是鏡框面的周長。
……
師:請同學們拿起課本摸一摸封面的邊線,感受一下封面的周長。
(生摸)
師:再請同學們摸一摸桌面的邊線,感受一下桌面的周長。
(生摸)
師:摸完坐直。
2.量、估腰圍
師:看來,周長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它還有著廣泛的應用。比如,我們去做褲子時,裁縫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週有多長,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腰圍。你們知道測量的方法嗎?
師:測量腰圍時為了得到準確的資料,可以貼著裡面的衣服來圍皮尺,從0刻度開始,沿著腰圍一週,皮尺要圍得平平的不能打卷,還要鬆緊適當,看0刻度和哪個刻度重合,老師的腰圍是XXCM。
生:65CM。
師:請你也估計一下你的腰圍大約是多少釐米?
生1:我估計我的腰圍大約是54釐米。
生2:我估計我的腰圍大約是60釐米。
生3:我估計我的腰圍大約是50釐米。
……
師:這些都是估計的結果,我們就來具體量一量腰圍,聽清要求我說開始再行動:同桌合作,互相測量,並要監督測量的方法對不對,開始。
(學生測量)
師:誰來說一說你們的測量結果。
生1:我的腰圍是60釐米。
生2:我的腰圍是63釐米。
生3:我的腰圍是56釐米。
……
師:剛才誰估計的最準確呢?
師:看來,同學們的腰圍大約在60釐米。
(四)提高練習、鞏固新知
師:剛才我們在活動中掌握了許多本領,圖形家族的朋友們想知道我們同學誰的本領大,它給我們出了道難題,有信心解決嗎?
生:有。
⑴師:這有兩根鐵絲,誰長?
生:一樣長。
師:用這兩根鐵絲圍成兩個三角形,(師圍)它們的周長一樣嗎?
生:一樣。
師:為什麼?
生:因為原來的兩根鐵絲一樣長,所以這兩個三角形的周長也一樣。
師: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同學。
⑵師:這裡有兩根鐵絲圍成的圖形,(P45 3(1))它們的周長一樣嗎?
(學生獨立思考)
師:利用你小組內的圖形卡片,小組同學動腦筋想一想它們的周長一樣嗎?為什麼?
(學生討論)
師:哪一組來說一說你們組討論的結果。
生1:我們組認為不一樣。因為它們的形狀都不一樣。
生2:我們組認為一樣。因為把這兩條邊向外移,就和另一個一樣了。
師:其他同學認為誰的想法對呢?現在,都同意第二位同學的想法了,看來,認為不一樣的同學也認同他的想法了。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演示教具)
師:透過這道題,你有什麼收穫嗎?
生:兩個圖形不一樣,周長有可能一樣。
師:你總結的真好。
(五)課堂小結
師:連這道題都沒有難住大家,看來同學們的本領真的很大,誰願意跟老師同學們說一說,透過今天這節課,你增長了哪些本領。
生1:我知道了什麼是周長。
生2:我知道只有封閉圖形才有周長。
生3:我知道了圖形不一樣,周長有可能一樣。
(六)佈置作業
師:就用你今天學習的周長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吧。作業是在方格紙上畫出周長為12釐米的圖形(每格邊長1釐米)看哪個小畫家最能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