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數學四下《誰先走》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誰先走》是北師大版第六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主要研究的是機率問題,機率是研究不確定現象(隨機現象)的科學。隨即現象是指這樣一種現象:在相同的條件下重複同樣的試驗,其結果不確定,以至於在試驗之前無法預料哪一種結果會出現;但大量重複試驗,其結果會出現一定的規律。機率學習的一個首要目標是使學生不斷體會隨機現象的特點。本節課就是讓學生在遊戲公平這一主題下,透過活動體會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
教材主要設計了兩個遊戲活動,一是“擲骰子、擲硬幣”遊戲,創設了學生平時在生活中遇到的下棋時用什麼方法來確定誰先走的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解決問題;二是“轉盤遊戲”,教材提供了笑笑和淘氣設計的兩個轉盤,分別畫了藍、黃兩種顏色的區域。讓學生確定規則,使遊戲公平。而且讓學生自己再利用轉盤設計一個對雙方都公平的遊戲規則。
教學目標:
1.透過遊戲活動,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並會分析、判斷規則的公平性。
2.能設計公平的遊戲規則。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並會分析、判斷規則的公平性。
教學難點:
能夠設計公平的遊戲規則。
二、說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中,在具體情境中,理解並掌握數學知識。”“摸球”、“轉圓盤”、“擲骰子”等遊戲在生活中極為常見,當我們引導孩子們用數學的眼光來研究這些遊戲的公平性時,他們當然會表現出極其濃厚的學習興趣。本節課透過精心的組織、策劃,在課堂上使得孩子們每一次遊戲活動都富有深刻的數學內涵,在玩中學,在學中悟,一改傳統數學課堂死板而呆滯的現象,為學生所喜聞樂見。
三、誰學法
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切身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四、教學流程
1、創設遊戲情境,感受遊戲公平的重要性
由摸球遊戲引出,讓學生初步感知遊戲公平的重要性,讓學生感到自然、熟悉,探究興趣濃厚。
2、創設探究情境,體驗等可能性。
讓學生在摸球的實驗活動中體驗、理解、感悟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和遊戲的公平性,並透過對實驗結果的觀察分析、對實驗過程的反思,使學生不僅體會和感受到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而且感受到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
3、鞏固應用,設計公平的遊戲規則。
透過創設幫助小明和小華設計公平的比賽規則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在小組討論中進行鞏固、應用、拓展性練習,體驗遊戲的公平性並再次讓學生充分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讓學生深刻感悟到:要使遊戲公平,遊戲中的事件發生必須是在等可能性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