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認方向》二年數學下冊北師大版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辨認方向》是新北師大版數學教材第四冊第二單元《方向與位置》第二課的教學內容,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設計的活動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絡,為學生提供了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為後續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讓學生能辨認現實生活中的方向,用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對於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難度。因此,在教學時,一定要藉助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創設現實的活動情境,增加學生參與、體驗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在活動中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在學生學會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夠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3、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夠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在現實生活中準確辨認方向。
三、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採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指導學生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透過師生、生生的互動、探究、合作、遊戲等方式,去發現、再創造新知識,同時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
課堂伊始,我出示了一張幻燈圖片,讓學生利用已學過的知識來回答圖上提出的問題,使學生進入思考的學習狀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實踐探究
課件出示教材主題圖,先複習四個方向,然後追問在生活中你們還聽說那些新方向?進而引出新知,教師板書課題。
出示課件,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並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教師讓學生觀察圖書館,動物園,少年宮、電影院分別在學校的什麼方向,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給新認識的方向起名字,學生親身經歷了認識生活中客觀事物的過程,使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知識,注重了學習過程及學習方法的探究。
(三)學以致用
首先製作方向板,給出一個方向,讓學生很快地辯認出其他七個方向,並把它寫在方向板上,(學生獨立完成,錯誤糾正)然後說出方向板的用途。
(四)玩中強化
1.利用方向板在教室裡辨認八個方向,要求學生的方向板與教室的方向保持一致。
2.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在觀察和判斷方向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確定以什麼為中心。透過遊戲,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增加學生參與體驗的機會。體驗數學與現實的密切聯絡。
(五)拓展應用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練一練,看地圖,打穀場兩個情境練習。分別用課件出示,尤其是看地圖,學生對於地圖來講比較陌生,我有效地整合了資訊科技使學生明確,要找我們的家鄉在北京的什麼方向,實際是以北京為中心,我們可以在那裡畫一個方向標,問題就一目瞭然了。
然後,我帶領學生參加小型實踐活動,到操場上看一看,找好中心,說一說校園內八個方向分別有什麼?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
(六)體驗收穫
這一環節,讓學生談收穫,讓學生自我評價,這樣既注重了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又關注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