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二年數學《認識整百數》的說課稿

二年數學《認識整百數》的說課稿

二年數學《認識整百數》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蘇教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認數》的第一課時《認識整百數》,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百以內的數並能熟練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後繼進一步認數和計算的重要基礎。教材分三段安排:第一段教學計數單位“百”和“千”,透過“一板小方塊”是一百個,來認識3板是三百個,8板是八百個,從而認識整百數,鞏固並發展對“百”的認識。然後一百一百地數,從一百數到一千,引進計數單位“千”,並且也很形象地用1000個小方塊組成的大正方體來表示一千。第二段教學寫、讀整百數和一千,先用計數器上的算珠表示數,再比照計數器上的算珠寫數,並進行認讀。第三段教學整百數加整百數。把整百數加整百數作為例題,讓學生獨立思考演算法並和同桌交流。整百數減整百數的計算則在“想想做做”中帶出,由學生自主解決。最後透過“想想做做”中一系列的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整百數和一千的實際含義的理解。

  教學重點:

  是使學生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

  教學難點:

  是使學生理解整百數和一千的含義。

  教學目標:

  1、透過操作實踐活動,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百”,初步認識計數單位“千”。知道千以內的數位順序。初步理解整百數和一千的含義,能認、讀、寫整百數和一千,能用學具表示整百數和一千,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會初步估計一些常見事物的數量大約是幾百。

  2、讓學生經歷數數和實踐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抽象、類推能力和動手能力,發展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描述身邊的事物,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

  二、說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我藉助媒體創設天使姐姐請小朋友請小朋友數一數“一板”小方塊有多少個的情境,讓學生透過自由地數一數和交流彙報,確信這樣“一板”是一百。這樣設計,目的是藉助形象的小方塊,加深對一百的認識,為後面認識計數單位百、千作準備。

  第二環節 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我分三個層次組織教學。

  第一層次,認識整百數和一千。利用課件依次出示“3板”小方塊和“8板”小方塊,組織學生觀察、交流,讓學生透過思考、類推,比較形象地知道幾板是幾個一百,是幾百,並逐步抽象為幾個百是幾百,幾百就是幾個百。然後引導學生藉助多媒體出示的一板一板的小方塊,一百一百地從一百數到一千,讓學生比較系統地理解幾個百是幾百,再透過電腦演示“10 板”小方塊慢慢合在一起,拼成一個大正方體,引出計數單位“千”,並讓學生藉助形象直觀的“大正方體”體會一千的含義。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思考幾個一百是一千?學生在同桌交流後反饋,根據學生的理解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這樣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藉助直觀幫助學生建立表象,再形成數的概念,有利於學生理解數的含義,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第二層次,讀寫整百數和一千。出示計數器,引導學生觀察計數器上的數位及排列情況,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後全班交流,重點討論千位的位置,然後我揭示擴充套件後的數位順序,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十進位制計數法的位值原則,同時板書個位、十位、百位、千位,為讀寫整百數打下基礎。接著讓學生在自己小組的計數器上撥出一個整百數,在小組裡試著讀讀、寫寫這個數,說產它的組成,再全班交流。由於學生在一年級已有了比照計數器上的算珠寫整十數的經驗,這裡我讓學生充分利用計數器,透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彙報,理解數位,掌握整百數的讀寫方法。

  第三層次,整百數加整百數。首先借助課件出示的例題情境,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啟用學生已有的對加法的理解,列出算式。接著啟發學生思考怎樣計算200+300,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或者藉助課件所提供的直觀材料,自主探索演算法,並和同桌進行交流,再彙報演算法。透過交流,讓學生在相互評價、相互比較中選擇最佳化的演算法。

  第三環節 鞏固深化,應用提高。

  結合書中的習題,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第一層次,讀寫練習。藉助媒體依次出示“想想做做”第1-3題,透過組織學生進行數一數、讀一讀、說一說、估一估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認、讀、寫整百數和一千,感悟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第二層次,口算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自主解決整百數減整百數的口算,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演算法,並形成相應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類推能力。

  第三層次,應用練習。利用多媒體展示“想想做做”第5、6題場景,引導學生觀察理解圖意,獨立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探求其中的規律,學會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這樣既激起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願望,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價值,滲透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觀念。

  本節課我把認數的過程設計為學生探索的過程,透過教師引導、啟發、激趣,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學生主動參與、經歷知識的形成和探究過程,在探索中不僅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還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培養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