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我們是綠色小衛兵》說課稿

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我們是綠色小衛兵》說課稿

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我們是綠色小衛兵》說課稿

  學校:蓋平小學   說課者:鄭曉敏   學科:品德與社會

  課題:我們是綠色小衛兵        年級:六年下冊

  一、說教材

  《我們是綠色小衛兵》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第二單元第2課的教學內容。在《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並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能力: 從不同的角度調查、瞭解生活中各種環境汙染的現象及其危害,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體驗人們為保護環境付出的努力,並從自己做起,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環境問題。

  過程方法:交流——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積極參與環保活動

  教學重點:瞭解家鄉一些環境問題,樹立環保意識,從自己做起,參與力所能及的.環境保護活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積極參與環保活動

  二、說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良好的教學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基於課程標準要求,設想以下幾種教學法:

  1、情景教學法。

  教學是科學,更是藝術。羅丹說過“藝術就是感情。”創設平等和諧的環境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心理學也表明創設與學生心境相匹配的情景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機,所以在新課一開始我就創設情景,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充滿激情地和教師一起學習

  2、問題討論法。

  問題討論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摒棄了傳統教學教師形象的束縛,加大了課堂教學中生生互動的密度,有助於問題的深入,解決了本課的難點問題,同時又為學生創設了寬鬆的學習氣氛。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葉聖陶先生也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努力創設多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學習。

  三、說課堂教學程式

  (一)走近生活,揭示環境汙染的現狀

  透過生活中存在的幾種主要汙染。以及交流“課前調查”--身邊各種環境汙染的現象。這一環節讓學生彙集典型環境公害事件、資料、圖表, 凸 現水汙染、大氣汙染的嚴重性,以引起學生情感上的高度關注,主體參與該問題研究

  (二)討論交流,瞭解環境汙染危害。

  透過討論各種環境汙染給人們帶來的危害。以及出示一組調查資料,揭示汙染危害的嚴重。這一環節是在上面學生交流“課前調查”,觀看有關汙染的資料基礎上,尤其是學生關注的水汙染、大氣汙染等問題,圍繞學生身邊的事例和現象展開,讓學生對生態環境惡化有“切膚之痛”,激發學生對保護生態環境有迫在眉睫之感

  (三)合作探討,延伸保護環境的行動。

  討論:我們小學生能為保護綠色環境做些什麼?這一環節意在為學生指導環境保護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工作,人們已為之做出了哪些努力,為學生樹立了榜樣。為學生參與環保作社會價值確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保護環境的行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