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再見了,親人》說課稿範文

《再見了,親人》說課稿

《再見了,親人》說課稿範文

  一、教學理念

  在新課程的理念下課堂教學首先是情感成長的過程,然後才是知識成長的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本節課我以啟用學生的先前經驗,激發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經歷、體驗和運用中真正感悟知識。教學中理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淡化教師的主觀影響,確保教師的首席地位。

  二、說教材處理

  (一)教學內容

  講讀課文《再見了親人》,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的內容,記敘了 1958 年最後一批志願軍離朝回國時,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讚揚了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

  (二)教材簡析

  全文共六個自然段,分為兩個部分,全文是以志願軍對送別的朝鮮人民談話的口氣寫的情景,通篇都是志願軍說的話,透出了志願軍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難捨難分之情,表達了中朝兩 國人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深厚情誼。話別總是雙方交談的,在依依惜別的時候,朝鮮人民是怎樣想的,他們會說些什麼呢?課文中沒有直接寫,但是從課文的字裡行間我們可以體會到這些。在志願軍向朝鮮人民追述種種往事時,朝鮮人民一定也回憶起志願軍的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講述著志願軍對朝鮮人民那比山還高比還深的情誼,課文中沒有作具體敘述。

  (三)教學目的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本節的具體要求,同時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水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 、透過朗讀,討論,理解課內容,體會志願軍戰士與朝鮮人民之間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

  2 、能抓住重點句子進行有感情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

  3 、深刻領會並學習作者圍繞中心選擇典型材料進行表達的方法。

  4 、結合句子理解 “ 唯一、雪中送炭 ” 的含義,能用 “ 雪中送炭 ” 造句。

  (四)教學難重點

  學習作者圍繞中心選擇典型材料進行表達的方法。

  (五)教學準備:

  課件(分別場面圖)、磁帶(二胡曲《還鄉行》)、火車汽笛聲錄音。

  三、說設計思路

  上勾下連,整體感知。學生閱讀一篇課文,不僅要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而且還要從文章表達的內容中學到知識,受到啟發教育和情感陶冶。文道統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每篇文章都表達了作者的感情,都反映了作者要講的道理,透過情與理起到育人作用。文章的情與理是交融的,《再見了,親人》第二部分的 “ 情 ” 是建立在第一部分 “ 理 ” 之上的,找準文章情與理的切合點是學好這篇文章的關鍵。

  學習完第一部分後,我提出了三個歸結性的問題:

  ①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文章寫了大娘、小金花、大嫂為志願軍付出了哪些血的代價?

  ②大娘、小金花、大嫂代表了什麼人?現在你能說說志願軍為什麼稱朝鮮人民為親人嗎?

  ③第一部分三個題目的分析、歸納,抓住文中句式和重點詞、句、段的理解,分析典型場面、典型事例,想象朝鮮人民為志願軍捨生忘死的動人情景,撥動了學生的心絃,引導學生體會其內心的思想感情。

  抓住重點統挈全篇,幫助學生辨清文脈,從文章的內在聯絡上去理解和把握內容、把握中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披文以入情 ” 突出朝鮮人民和志願軍的深情厚誼,使學生受到感染,從而使 “ 知 ” 和 “ 情 ” 在聯絡中不斷加深,不斷昇華。

  四、教法學法

  

  “ 教是為學服務的。 ” 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收到好的學習效果。根據本課特徵,我準備採用以下幾種教法:

  l 、啟發誘導法

  課文是以志願軍對送別的朝鮮人民談話的口氣寫的。志願軍滿懷深情地追述許多難以忘懷的往事,讚頌朝鮮人民對志願軍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實際上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也為朝鮮人民付出了血的代價,中朝人民的友誼正是用鮮血凝成的。所以教學時,我注意引導理解這一點,這樣既能使學生比較準確、全面地理解課文內容,概括中心思想,又能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比較紮實的訓練。

  2 、遷移法

  同為志願軍跟人娘、小金花、大嫂話別時,幾段寫法上相同,因此,我認真指導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後,讓他們用學到的相同方法學習 2 、 3 自然段。

  3 、以讀代講法

  這篇課文感情真摯強烈,中朝人民那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感情,不是用一兩句話就能夠說明的,要讓學生反覆朗讀。透過多讀課文,加深理解,受到感染和教育。這也是適應大綱中講的:加強讀的訓練是當前語文科教學最重要的一種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