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雪兒說課稿範文

雪兒說課稿

雪兒說課稿範文

  《雪兒》是義務教育西師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講述了一個人鳥情深的動人故事:一隻受傷的白鴿——“雪兒”,被爸爸帶回了家。“我”的腿跌傷了,家裡就只剩下“我”一個人,雪兒和“我”作伴,“我”為雪兒療傷,盼著它快快好起來,終於有一天,雪兒展開雙翅飛起來了,“我”放飛了雪兒。這篇課文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真情。教學中,我認為應以情感為線索,實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讓學生與文字、與同伴、與教師展開平等的對話,在平等的對話中,在反覆地誦讀中,體會到人應該關愛動物,關愛生命,與動物和睦相處,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文字內容感人,情感真摯,是一篇適合三年級學生閱讀,並能從中感悟到人與動物和諧之美的好教材。

  根據教材特點和三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我初定以下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五自然段。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能結合具體語境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3、藉助文字,感悟“我”對雪兒的感情,體會“我”的美好心靈和可愛形象。其中目標1和2是教學的重點,目標3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為了較好的實踐新課標的理念,達到教學目標完成的最最佳化效果,我預定兩課時完成任務。

  第一課時,我準備安排“緊扣課題,匯入新課”、“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再讀課文,瞭解內容”、“佈置作業,鞏固練習”四個基本環節。第一環節中,我先揭示課題,而後讓學生輕輕念念將要認識的這個好朋友的名字,說說有什麼感受,由此讓學生帶著喜愛和探究之情進入第二環節的學習“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揭開雪兒的神秘面紗。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我將檢查效果,透過指名讀、同桌讀、小組讀、全班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特別是“阻、剩、任、盼”等生字的字音要重點指導。同時,還要處理好一些長句子的停頓,如“你看它那雙翅膀被春風高高地托起,在藍天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在讀的過程中還要藉助多種方法理解“明媚”、“艱難險阻”、“信使”、“弧線”等詞語的意思。接著進入第三環節的教學,我將讓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次朗讀課文,瞭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故事發展的順序。並重點品讀第一自然段,抓住“只剩下、多麼嚮往”等關鍵詞句感受在我十分孤獨、寂寞情況下雪兒來到我的身邊,為第二課時的學習作好鋪墊。最後,將預留5、6分鐘時間讓學生書寫生字。個別易錯字由老師重點指導。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設想。

  第一環節:複習舊知,整體感知

  首先出示本課新詞,引導學生認讀,相機正音。讀題後啟發學生交流初讀課文後對課文的內容把握和了解。結合學生回答,創設“我和雪兒相處”課堂情境,引領學生進入文字的學習,進而感悟文字語言中蘊涵著的“我”對雪兒的一片深情。

  第二環節:品讀課文,讀中悟情

  先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我和雪兒相處的日子裡,我是怎麼做的?怎麼說的?怎麼想的?”進行導讀。讓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劃出能感受到“我對雪兒一片深情”的句子。在四人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組織全班交流,根據學生髮言適時點撥,抓住重點句,感受、體悟我的內心情感。比如抓住“它的身子很髒,眼睛裡充滿了哀傷。”體會我對雪兒的可憐、同情;抓住“他雪白雪白的,給他取名雪兒”體會我對雪兒的喜愛;抓住“給它洗澡、敷藥”從我對雪兒的細心照顧以及我對雪兒說的話,叫雪兒安心養傷這些句子中體會我對雪兒的關愛、同情、愛護;體會我對雪兒抓住“爸爸的介紹,以及我盼望雪兒的傷快點好”體會我對雪兒忠誠、勇敢品質的由衷的敬佩之情;抓住“雪兒傷好展翅飛翔,我的歡呼”體會我內心無比的喜悅和激動。文章的隻言片語都流淌著我對雪兒的濃濃深情,只要引導學生在品中讀,在讀中悟,我對雪兒的情感脈絡就會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下面,我重點說說我對文章最後一段話的教學預設:首先我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說說“我“送別雪兒時的內心情感,預計學生會說”我“是悲傷的、難過的,我是依依不捨的,我在肯定學生感悟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結合文字語言說說自己如此解讀的理由,隨後我讓學生帶著問題“既然我不捨得雪兒離開,又為何送別雪兒呢?”再次閱讀文字,引導學生結合我當時說的話,體會我送別雪兒的原因是還給雪兒自由,是為了雪兒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使學生懂得我這麼做是對雪兒更深一層的愛。接著,我扣住“祝福”一詞讓學生練習說話,我向雪兒祝福什麼,更深入地體會我為能放飛雪兒感到由衷的欣慰、幸福和快樂,最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我內心“既難過又快樂”的複雜情感。

  第三環節:逆向思維,解讀內涵

  承接上文的教學,要求學生思考:“雪兒的到來,使我原本寂寞、孤獨、憂傷、無聊的生活發生了變化,那麼是不是每個人遇到這隻受傷的信鴿都會有這麼一段令人難忘的、美好的日子?”引導學生交流,交流中點撥,使學生感悟到只有善待生命、珍愛生命的人,才會熱愛生活,他的生活才會有意義、有價值。從而很自然地滲透了文字的內涵,使學生的心靈得到陶冶、淨化、提升。

  最後我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當我傷好之後,漫步在明媚的春光裡,望著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雲,是否又會想起與雪兒相依相伴的日子?假如是你,你會對雪兒說些什麼?”小練筆的形式再次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儲備,在學生的交流中把學生的情感、文字的情感、課堂的情感推向最高潮。

  最後,我佈置一些和聽、說、讀、寫有關的選擇性作業,透過這些語文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多樣化探究,提高語文素養。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一種教學預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將根據學生的“生成”,及時作出最適當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