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試題> 骨科基礎試題及答案

骨科基礎試題及答案

骨科基礎試題及答案

  一. 名詞解釋(每題5分 共20分)

  1. 牽引

  2、骨折

  3、骨筋膜室綜合徵

  4、脊髓半切徵

  二.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

  1、關節脫位特有體徵:( ),( ),( )。

  2、骨折復位方法是:( )復位,( )復位,( )復位。

  3、頸椎病可分為四型:( )、( )、( ),( )。

  4.石膏卷完全浸泡在 ( )左右溫水中,從浸溼到硬固定型需 ( ) 分鐘。石膏包紮到完全乾固需 ( ) 小時。

  5、脂肪栓發生於創傷後 ( )小時,可出現氣急,心悸,精神 狀態變化。

  6、肩關節脫位典型體徵為( )。

  7.止血帶標準位置為上肢為上臂( ),下肢為( )。使用時間不可超過( )小時。

  8.髖關節置換體位是( )臥位,膝關節置換體徵是( )臥位。

  三.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股體斷離傷急救處理原則錯誤是( )

  A、應將斷肢近端先包紮或用止血帶止血 B、斷離遠端肢體用無菌敷料或清潔布類包裹 C、注意斷肢降溫、乾燥 D、可將斷肢浸泡在酒精中消毒或直接置於冰塊上

  2、影響骨折癒合最重要因素是( )

  A、病人營養狀況 B、骨折固定是否穩定 C、適當功能鍛鍊 D、骨折區域性血液供應

  3、斷指再植術後,再植手指出現末端蒼白,指腹癟陷,指甲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可能出現再植手指( )

  A、感染 B、腫脹 C、靜脈淤血 D、動脈血栓

  4、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基本治療方法是( )

  A、全身支援療法 C、區域性制動 B、應用抗生素 D、骨鑽孔引流開窗減壓

  5、腰椎間盤突出症早期基本治療方法是( )

  A、推拿按摩 C、絕對臥床休息 B、牽引 D、服用止痛藥

  6、對開放性骨折錯誤處理是( )

  A、清除所有汙物 帶 B、清除所有壞死組織 C、最好不用止血 D、去除所有遊離骨塊 E、不宜使用毛刷刷洗骨端

  7.缺血性肌攣縮常繼發於下列哪一種損傷( )

  A.肱骨幹骨折 B.橈骨下端骨折 C.肘關節脫位 D.肱骨髁上骨折 E.肩關節脫位

  8.骨與關節結核在哪種情況下,不適宜作病灶清除手術: ( )

  A.不能自行吸收膿腫B.長期不愈竇道C.有脊髓壓迫症狀D.不易控制單純滑膜結核E.合併腎結核

  9.骨盆恥骨部骨折引起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直腸破裂,均為:( )

  A. 閉合性骨折B.開放性骨折C.病理性骨折D.嵌插骨折E.粉碎性骨折

  10.外傷骨折臨床上常見移位形式為:( )

  A.縮短移位B.側方移位C.分離移位D.角狀移位E.混合型移位

  四 簡答(每題10分共40分)

  1. 骨折急救措施主要有哪些?

  2. 骨折夾板固定適應證是什麼?

  3.簡述股骨幹骨折常用治療方法?

  4. 什麼是擠壓綜合症?如何護理?

  參考答案:

  一. 名詞解釋(每題5分 共20分)

  1. 牽引 用特製牽弓滯和裝置,對人體某部位進行牽拉練習。

  2、骨折 骨折是指骨結構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

  3、骨筋膜室綜合徵 骨筋膜室內肌肉和神經因急性缺血、缺氧而產生一系列早期症候群。

  4、脊髓半切徵 脊髓病損等原因引起病損平面以下同側肢體上運動神經元癱,深感覺消失,精細觸覺障礙,血管舒縮功能障礙,對側肢體痛溫覺消失,雙側觸覺保留臨床綜合徵,主要發生於頸椎。

  二.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

  1、關節脫位特有體徵:畸形,彈性固定,關節盂空虛。

  2、骨折復位方法是:手法復位,持續牽引復位,手術切開復位。 3、頸椎病可分為四型: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經型,椎動脈型。

  4.石膏卷完全浸泡在 40℃左右溫水中,從浸溼到硬固定型需 10-20 分鐘。石膏包紮到完全乾固需 24-72 小時。

  5、脂肪栓發生於創傷後 24-72 小時,可出現氣急,心悸,精神 狀態變化。

  6、肩關節脫位典型體徵為方肩畸形。

  7.止血帶標準位置為上肢為上臂上三分之一,下肢為股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處。使用時間不可超過1.5小時。

  8.髖關節置換體位是患側臥位,膝關節置換體徵是平臥位。

  三.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股體斷離傷急救處理原則錯誤是( D )

  A、應將斷肢近端先包紮或用止血帶止血 B、斷離遠端肢體用無菌敷料或清潔布類包裹 C、注意斷肢降溫、乾燥 D、可將斷肢浸泡在酒精中消毒或直接置於冰塊上

  2、影響骨折癒合最重要因素是( B )

  A、病人營養狀況 B、骨折固定是否穩定 C、適當功能鍛鍊 D、骨折區域性血液供應

  3、斷指再植術後,再植手指出現末端蒼白,指腹癟陷,指甲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可能出現再植手指( D )

  A、感染 B、腫脹 C、靜脈淤血 D、動脈血栓

  4、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基本治療方法是( C )

  A、全身支援療法 C、區域性制動 B、應用抗生素 D、骨鑽孔引流開窗減壓

  5、腰椎間盤突出症早期基本治療方法是( C )

  A、推拿按摩 C、絕對臥床休息 B、牽引 D、服用止痛藥

  6、對開放性骨折錯誤處理是( D )

  A、清除所有汙物 帶 B、清除所有壞死組織 C、最好不用止血 D、去除所有遊離骨塊 E、不宜使用毛刷刷洗骨端

  7.缺血性肌攣縮常繼發於下列哪一種損傷(D)

  A.肱骨幹骨折 B.橈骨下端骨折 C.肘關節脫位 D.肱骨髁上骨折 E.肩關節脫位

  8.骨與關節結核在哪種情況下,不適宜作病灶清除手術: (E)

  A.不能自行吸收膿腫。B.長期不愈竇道。C.有脊髓壓迫症狀。D.不易控制單純滑膜結核。E.合併腎結核

  9.骨盆恥骨部骨折引起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直腸破裂,均為:( B )

  A. 閉合性骨折。B.開放性骨折。C.病理性骨折。D.嵌插骨折。E.粉碎性骨折。

  10.外傷骨折臨床上常見移位形式為:(E)

  A.縮短移位。B.側方移位。C.分離移位。D.角狀移位。E.混合型移位。

  四 簡答(每題10分共40分)

  1. 骨折急救措施主要有哪些?

  (1) 一般處理:首先搶救生命。 ⑵創口包紮:用繃帶壓迫包紮止血或止血帶止血。 ⑶

  妥善固定:就是用妥善方法把骨折肢體固定起來,常用是 夾板。 ⑷迅速轉運:送往有條件醫院。

  2. 骨折夾板固定適應證是什麼?

  ①四肢閉合性骨折。股骨骨折因大腿肌肉有較大收縮力,常需 結合骨牽引者。②四肢開放性骨折,因創面小或經處理後創口已癒合者。③陳舊性四肢骨折適合於手法復位者。

  3.簡述股骨幹骨折常用治療方法?

  ①手法復位,夾板固定配合持續牽引。②持續牽引復位加夾板固定。③切開復位與內固定。

  4. 什麼是擠壓綜合症?如何護理?

  擠壓綜合徵是由於肌肉豐富部位,如下肢或軀幹,長時間受重力擠壓引起。多見於肌肉受擠壓而發生缺血壞死,然後繼發一系列周身反應。 有些損傷早期表現不明顯,除腫脹外、傷肢外觀可無明顯改變。最早出現體徵往往是肌肉和神經功能障礙,大腿或小腿受傷時,除檢查足背動脈外,應觀察足部皮膚感覺,足趾及踝關節運動是 否正常。隨著病情進展,區域性體徵日趨明顯,腫脹嚴重,變硬,皮下出血,並有水泡形成,肢體遠端功能喪失。

  大量肌肉壞死釋放出毒性代謝產物可引起全身症狀, 主要表現為肌紅 蛋白尿和高血鉀。尿多呈棕紅色,尿肌紅蛋白試驗陽性即可確定診斷。部分患者可出現休克、酸中毒及氮質血癥。病情發展 則死於急性腎功能衰竭。 護理時應給傷肢適當制動,但不應抬高傷肢,以免加重缺血。禁忌 熱敷或按摩,以防有更多毒性代謝產物形成。傷肢應暴露在 較涼爽空氣中。全身處理可參閱急性腎功能衰竭;區域性處理:早期應切開減壓,減少肌肉壞死,引流毒性代謝產物,並有助於儲存傷肢功能。晚期有肌肉廣泛壞死,確認無血運者行截肢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