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試題> 南京三模物理試題

南京三模物理試題

南京三模物理試題

  南京三模物理篇一:江蘇省南京市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物理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1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號題意)

  1.(南京三模)下列關於物理學史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關於“力是維持物體運動原因”的觀點

  B. 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並用實驗測定了萬有引力恆量

  C. 庫侖最早建立了電場概念並用電場線描述電場

  D. 法拉第最早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現象

  2.(南京三模)三顆人造地球衛星A、B、C處於不同的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3.(南京三模)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為10:1,M為電動機,其線圈電阻為2Ω.交流電壓表為理想電錶,L

  為燈泡,C為可變電容器,從某時刻開始在原線圈a、b兩端加上交變電壓,其瞬時表示式為u=311sin100πt(V),則( )

  4.(南京三模)一隻小船渡河,水流速度各處相同且恆定不變,方向平行於岸邊.小船相對於水分分別做勻加速、勻減速、勻速直線運動,運動軌跡如圖所示.船相對於水的初速度大小均相同,方向垂直於岸邊,且船在渡河過程中船頭方向始終不變.由此可以確定船( )

  5.(南京三模)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M為多種元件整合的電子元件,其阻值與兩端所加的電壓成正比(即RM=kU,式中k為正常數)且遵循歐姆定律,L1和L2是規格相同的小燈泡(其電阻可視為不隨溫度變化而變化),R為可變電阻.現閉合開關S,調節可變電阻R使其電阻逐漸減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16分。每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意,全部選對得得4分,選對但不全得得2分,選錯或不答得0分

  6.(4分)(南京三模)閉合矩形導線框abcd固定在勻強磁場中,磁場的方向與導線框所在平面垂直,規定垂直紙面向裡為磁場的正方向,abcda方向為電流的正方向,水平向右為安培力的正反向,磁感應強度B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關於線框中的電流i、ad邊所受的安培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7.(4分)(南京三模)如圖所示,質量均為m的物塊A、B透過輕質彈簧相連線並靜止於水平地面上,現用豎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於A物塊,使其緩慢上升,當A上升距離為d時,B恰好離開地面,空氣阻力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關於此過程的描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8.(4分)(南京三模)如圖所示,是電視機映象管主聚焦電場中的電場線分佈圖,中間一根電場線是直線,電子從O點由靜止開始只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到A點,取O點為座標原點,沿直線向右為x軸正反向.在此過程中關於電子運動速度v、加速度a隨時間t的變化,電子的動能Ek、運動徑跡上電勢φ隨位移x的變化曲線,下列可能正確的是( )

  9.(4分)(南京三模)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小球,用長為l的輕繩懸掛於O點,初始時刻小球靜止於P點,第一次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從P點緩慢地移動到Q點,此時輕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張力大小為T1;第二次在水平恆力F′作用下,從P點開始運動並恰好能到達Q點,至Q點時輕繩中的張力大小為T2.關於這兩個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 )

  三、解答題:本題分必做題(第10、11題)和選做題(第12題)兩部分,共計42分,請將解答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

  10.(8分)(南京三模)某同學透過圖甲實驗裝置描繪平拋運動的軌跡.

  (1)實驗時將斜槽軌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調整斜槽軌道末端水平,確保鋼球飛出後做平拋運動,判斷斜槽末端是否水平的方法為 _________ .

  (2)該同學透過實驗裝置來比較準確地描繪出一條平拋運動的軌跡,如圖乙所示,則 _________ (選填“能”或“不能”)透過此軌跡探究平拋運動規律(即水平方向上作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上作自由落體運動)

  (3)若已知平拋運動豎直方向的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水平方向為勻速運動,加速度取g=10m/s,請寫出圖乙拋物線的函式式y= _________ m,該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大小為 _________ m/s(上述空格中的數字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11.(10分)(?南京三模)在“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試驗中

  (1)金屬絲的直徑用螺旋測微器測得,從圖中讀出該金屬絲的直徑d= _________ mm.

  (2)為了測量其電阻Rx的阻值,實驗室提供如下實驗器材;

  A.待測電阻Rx(約100Ω)

  B.電動勢E=6V,內阻很小的直流電源

  C.量程50mA,內阻約為50Ω直流表

  D.量程0.6A,內阻約為0.2Ω電流表

  E.量程6V,內阻約為15kΩ電壓表

  F.最大阻值15Ω,最大允許電流1A的滑線變阻器

  G.最大阻值15kΩ,最大允許電流0.5A的滑線變阻器

  H.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①為了操作方便,且能比較精確測量金屬絲的電阻值,電流表選用 _________ 、滑線變阻器選用 (填寫選用器材前的序號即可);

  ②請根據所選用的實驗器材,儘可能減少實驗誤差,設計測量電阻的電路,並在方框中畫出電路圖.

  (3)若另有一隻待測電阻,無論用電流表內接還是外接,測量誤差較為接近,有一位同學為了消除因電錶內阻所帶來的系統誤差,他用兩隻相同的電壓表,設計瞭如圖所示的測量電路.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①按電路圖連線好實驗器材;

  ②閉合電鍵S1,電鍵S2,處於斷開狀態,讀出此時電壓表的示數U,電流表示數I.

  的示數U1,③再閉合S2,調節變阻器R,使電流表的電流仍為步驟2的電流I,此時讀出電壓表

  與電壓表的電壓表U2.

  用上述測得的物理量表示,待測電阻的計算式Rx=.

  選修模組3-3(12分)

  13.(4分)(南京三模)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變化到狀態B,再由狀態B變化到狀態C,由狀態A,變化到狀態B,氣體內能 _________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狀態由A到B再到C變化的整個過程在,氣體 _________ 熱量(選填“吸收”或“放出”).

  14.(4分)(南京三模)前段時間南京地區空氣汙染嚴重,出現了持續的霧霾天氣.一位同學受桶裝純淨水的啟發,提出用桶裝的淨化壓縮空氣供氣,每個桶能裝10atm的淨化空氣20L.如果人在27℃氣溫下每分鐘吸入1atm的.淨化空氣8L.

  (1)外界氣壓在1atm的情況下,拉開桶蓋,待穩定後桶中剩餘氣體的質量與開啟桶蓋前的質量之比;

  (2)在標準情況下,1mol空氣的體積是22.4L,阿伏伽德羅常數NA=6.0×10mol,請估算人在27℃氣溫下每分鐘吸入空氣的分子數(保留一位有效數字).

  南京三模物理篇二: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物理試題(word版)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1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憊.

  1一充電後的平行板電容器保持兩極板的正對面積、間距和電壓不變,現在兩極板間插入一電介質,其電容C和極板的電荷量Q的變化情況是

  A. C和Q均增大B. C增大,Q減小

  C. C減小,Q增大 D. C和Q均減小

  2.一質點以勻速率在水平面上做曲線運動,其軌跡如圖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質點在a、b、c、d 四點處加速度最大的點是

  A. aB. bC. cD. d

  3.把火星和地球繞太陽執行的軌道視為圓周,由火星和地球繞太陽執行的週期之比可求得

  A.火星和地球的質量之比

  B.火星和太陽的質量之比

  C.火星和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之比

  D.火星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4.如圖所示,兩個固定的相同細環相距一定距離,同軸放置,x1、x2為兩環的圓心,兩環分別帶有均勻分佈的等量正電荷,x軸垂直於環面且過兩細環的圓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x1點的場強沿x軸正方向 B. x2點的場強沿x軸正方向

  C. x1、x2之間沿x軸正方向電勢逐漸升高D. x1、x2之間沿x軸正方向電勢逐漸降低

  5.如圖所示,半徑可變的四分之一光滑圓弧軌道置於豎直平面內,軌道的末端B處切線水平,現將一小物體從軌道頂端A處由靜止釋放.若保持圓心的位置不變,改變圓弧軌道的半徑(不超過圓心離地的高度).半徑越大,小物體

  A.落地時的速度越大B.平拋的水平位移越大

  C.到圓弧軌道最低點時加速度越大 D.落地時的速度與豎直方向的夾角越大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16分.每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意,全部選對的得 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錯選或不答得0分

  6.如圖所示,豎直固定的光滑桿上套有一個質量m的小球A,不可伸長的輕質細繩透過固定在天花板上、大小可忽略的定滑輪O,連線小球A和小球B,虛線OC水平,此時連線小球A的細繩與

  0水平的夾角為60,小球A恰能保持靜止.現在小球B的下端再掛一個小球Q,小球A可從圖示位

  置上升並恰好能到達C處.不計摩擦和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

  A.小球B質量為m B.小球B質量為m

  C.小球A到達C處時的加速度為0 D.小球A到達C處時的加速度為g

  7.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原線圈接有交流電源,副線圈上透過輸電線接有燈泡Ll ,L2和含有鐵芯的線圈L,輸電線等效電阻為R.開始時,開關S斷開,滑片P處於圖示位置,燈泡L1能發光.要使燈泡L1變亮,可以採取的辦法是

  A.向上滑動P B.閉合開關S

  C.抽出線圈中的鐵芯 D.增大交流電源的頻率

  8.質譜儀最初是由湯姆生的學生阿斯頓設計的,他用質譜儀證實了同位素的存在.如圖所示,容器A中有質量分別為,電荷量相同的兩種粒子(不考慮粒子重力及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它們從容器A下方的小孔S1不斷飄入電壓為U的加速電場(粒子的初速度可視為零),沿直線S1S2與磁場垂直的方向進入磁感應強度為B、方向 垂直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中,最後打在水平放置的照相底片上.由於實際加速電壓的天小在U士△U範圍內微小變化,這兩種粒子在底

  片上可能發生重疊.對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A.兩粒子均帶正電 B.打在M處的粒子質量較小

  C.若U一定,△U越大越容易發生重疊 D.若△U一定,U越大越容易發生重疊

  9.將質量為2m的長木板靜止地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圖甲所示.第一次,質量為m的小鉛塊(可 視為質點),在木板上以水平初速度v。由木板左端向右運動恰能滑至木板的右端與木板相對靜止.第二次,將木板分成長度與質量均相等的兩段1和2,兩者緊挨著仍放在此水平面上,讓小鉛塊以相同的初速度v0由木板1的左端開始滑動,如圖乙所示.設鉛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重力加速度為g,對上述兩過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鉛塊在木板1上滑動時兩段木板間的作用力為?mg

  B.鉛塊在木板1上滑動時兩段木板間的作用力為粵

  C.小鉛塊第二次仍能到達木板2的右端

  D.系統第一次因摩擦而產生的熱量較多

  1?mg 2

  第II卷(非選擇題,89分)

  三、簡答題

  10、(8分)某同學要測量一個圓柱形導體的電阻率?

  (1)用20分度的遊標卡尺測量其長度如圖甲所示,由圖可知其長度為pm;

  (2)用多用電錶的電阻“X 10"擋,按正確的操作步驟測此圓柱形導體的電阻,錶盤的示數如圖乙所

  示,則該電阻的阻值約為 ?

  (3)該同學想用伏安法更精確地測量其電阻R,現有的器材及其代號和規格如下:

  待測圓柱形導體(電阻為R)

  電流表A1(量程4 mA,內阻約為50?)

  電流表A2(量程10 mA,內阻約為30 ?)

  電壓表 V1(量程3V,內阻約為10 k? )

  電壓表V2(量程15V,內阻約為25 k?)

  直流電源E(電動勢4V,內阻不計)

  滑動變阻器Rl(阻值範圍0--15 ?額定電流2. 0A)

  滑動變阻器RZ(阻值範圍0--2 k?,額定電流0.5 A)

  開關S,導線若干.

  為減小實驗誤差,要求測得多組資料進行分析,請在虛線框中畫出合理的測量電路圖,並標明所用器材的代號.

  11.(10分)‘塊質量分佈均勻的長方形木板,以中線為界,對比觀察左右兩部分,發現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樣.為此,物理學習小組的同學分別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進行研究.

  方法一:左右手分別戴上相同質地的手套,木板水平對稱地放在左右手上.現左手向左、右手向

  右,使兩手距離快速增大,發現木板向右移動.則可判斷手套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較大

  的一側是.(選填“右側”或“右側”)

  方法二:把木板傾斜一定角度形成斜面,讓一小木塊從頂端由靜止開始下滑到中線,用秒錶測出時間為t1;再將小木塊從中線由靜止開始下滑到底端,測出時間為t2,發現t1<t2.

  則可判斷小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較大的一側是 .(選填“上側”或“下側”)方法三:把木板傾斜一定角度形成斜面,讓一小木塊從頂端由靜止下滑到底端,用秒錶測出時間為t1;把木板上、下兩端顛倒放置,形成相同角度的斜面,再將小木塊從頂端由

  靜止下滑到底端,測出時間為t2,發現t1 > t2.則可判斷顛倒放置後小木塊與木板間動

  摩擦因數較大的一側是

  比較方法二和方法三的時間測量,你認為比較精確的是. (選填“方法二”或“方法三”)

  方法四:如圖,把木板傾斜成一定角度形成斜面,拍攝小木塊從上往下運動的頻閃照片,娜分資料如下:

  x1=10. 76cm,x2=15.05cm,x3=25.96cm,

  x4=29. 27cm.則可判斷小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

  因數較大的一側是

  12一A.(選修模組3一3)(12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要知道水的摩爾質量和水分子的質量,就可以計算出阿伏伽德羅常數

  B.擴散現象和布朗運動都與溫度有關,所以擴散現象和布朗運動都是分子的熱運動

  c.彩色液晶顯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學性質具有各向異性的特點

  D.氣體對容器的壓強是大量氣體分子對容器的碰撞引起的,它跟氣體分子的密集程度以及

  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有關

  (2)用密封性好、充滿氣體的塑膠袋包裹易碎品,如圖所示.充氣袋四周被擠壓時,假設袋內氣體與外界無熱交換,則袋內氣體體積(填“增大”、“不 變”或“減小”),內能(填“增

  大”、“不變” 或“減小,’),壓強(填“增大”、“不變” 或“減小,’),對外界(填“做正功”、“做負 功”或“不做功”)

  (3)如圖所示,一內壁光滑的氣缸固定於水平地面上,在距氣缸底部L;=54 cm處有一固定於氣缸

  上的卡環,活塞與氣缸底部之間封閉著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活塞在圖示位置時封閉氣體的溫度

  .設大氣壓強?0恆為1 atm,氣缸導熱效能良好,不計活塞的厚度.由於氣缸緩慢放熱,活塞最終會左移到某一位置而平衡.求

  ①活塞剛要離開卡環處時封閉氣體的溫度;

  ②封閉氣體溫度下降到t3=27℃時活塞與氣缸底部

  之間的距離.

  12一Be(選修模組3一4)(12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標準平面檢查光學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現象

  B.狹義相對論認為:在不同的慣性參考系中,一切物理規律都是相同的

  C.電視機遙控器是利用紫外線脈衝訊號來變換頻道的

  D.在光的雙縫干涉實驗中,若僅將入射光由綠色光變為紅光,則條紋間距變寬

  (2)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傳播,圖甲是t= 1s時的波形圖,圖乙是x = 3m處質點的振動圖象,則該波的傳播速度為m/s,傳播方向為 (選填"x軸正方向”,“x軸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