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建管理學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20分)
1、由於管理的廣泛性和複雜性及研究的側重點不同,對管理所下定義也各異。法約爾認為,( )。
A、管理就是要確切地知道要別人幹什麼,並注意他們用最好最經濟的方法去幹
B、管理就是實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
C、管理就是決策
2、梅奧等人透過霍桑試驗得出結論:人們的生產效率不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響,而且還受到社會環境、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由此創立了( )。
A、行為科學學說
B、人文關係學說
C、人際關係學說
3、環境研究對組織決策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可以提高組織決策的( )
A、有效性、及時性、穩定性
B、前瞻性、有效性、穩定性
C、正確性、及時性、穩定性
4、系統管理學派認為,組織是由一個相互聯絡的若干要素組成、為環境所影響的並反過來影響環境的開放的( )。
A、社會技術系統
B、社會經濟組織
C、社會經濟系統
5、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對西方管理理論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成為後來管理過程學派的理論基礎,他的代表作是( )。
A、《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
B、《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學管理理論》
6、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就是( )。
A、企業精神
B、企業價值觀
C、企業文化
7、 1990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彼得·聖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譽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轟動,這就是( )。
A、《企業再造工程》
B、《管理的革命》
C、《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
8、中層管理者比低層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
A、正式權力與溝通技巧
B、個人權力與技術技能
C、人際關係技能與技術技能
9、組織是管理的基本職能之一,從其定義中可以看出,它由 ( )三個基本要素構成。A、目標、原則和結構
B、目標、部門和效率
C、目標、部門和關係
10、經濟活動中,指明組織活動的方向和範圍,在決策和處理問題時指導及溝通思想活動的方針和一般規定,這就是( )。
A、 策略
B、 目標
C、政策
11、美國對企業70個目標管理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調查,得出結論:如果高層管理者對目標管理高度重視,並親身參與目標管理的實施過程,其生產率的平均改程序度可達到()。
A、6%
B、56%
C、66%
12、人們除了生存需要外,還有安全的需要、尋求關心的需要、建立友誼的需要等社會需要,所以產生了()。
A、非正式組織
B、非正式溝通
C、正式溝通
13、管理幅度是指一個主管能夠直接有效地指揮下屬成員的數目。經研究發現,高層管理人員的管理幅度通常以( )較為合適。
A、4~8人
B、10~15人
C、15~20人
14、責任、權力、利益三者之間不可分割,必須是協調的.、平衡的和統一的。這就是組織工作中的( )原則。
A、責權利相結合
B、分工協作
C、目標任務
15、從組織外部招聘管理人員可以帶來“外來優勢”是指被聘幹部( )
A、沒有歷史包袱
B、能為組織帶來新鮮空氣
C、可以迅速開展工作
16、人員配備的工作包括( )
A、制定工作規範,選配、培訓組織成員
B、確定人員需用量、選配、培訓組織成員
C、確定人員結構、選配、培訓組織成員
17、行為科學個別差異原則告訴我們,人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一個人只有處在最能發揮其才能的崗位上,才能幹得最好。因此,要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適的崗位。這就是人員配備的( )原則。
A、因人設職
B、量才使用
C、因才施教
18、企業中體現企業目標所規定的成員之間職責的組織體系就是( )。
A、正式組織
B、非正式組織
C、企業結構
19、該項決策具有極大偶然性和隨機性,又無先例可循且有大量不確定因素,其方法和步驟也難以程式化和標準化,這項決策就是()。
A、風險型決策
B、不確定型決策
C、非程式化決策
20、領導者與工作人員的職責許可權明確劃分,工作人員在職權範圍內有自主權。這種領導方式屬於( )領導。
A、集權型
B、分權型
C、 均權型
二、判斷題(下列各題有對有錯,判斷正誤並改正。每題2分,共20分)
1、現代企業管理學認為,企業管理的重點在經營,而經營的核心是計劃。
2、梅奧認為,在共同的工作過程中,人們相互之間必然發生聯絡,產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種行為準則或慣例,要求個人服從。這就構成了“人的組織”。
3、依靠人的知識和經驗,對事物變化發展的趨勢作出定性的描述,這是經濟預測。它往往用於對事物遠期前景的預測。
4、究竟採取扁平型或是高層型組織結構,主要取決於組織規模的大小和組織領導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由於在管理幅度不變時,組織規模與管理層次成正比。規模大,層次多,則呈高層型結構;反之亦然。
5、讓管理人員依次分別擔任同一層次不同職務或不同層次相應的職務。該方法能全面培養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理人員培訓方法中的職務培訓。
6、組織是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它由三個基本要素構成,即目標、結構和關係。
7、在《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一書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較完整的行政組織體系理論,所以被稱之為“組織理論之父”。他是法國古典管理理論的代表——韋伯。
8、企業戰略管理過程一般由戰略制定、戰略實施和戰略評價及控制等環節組成。
9、一個組織選聘管理人員是採用內源渠道還是外源渠道,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高層主管一般採用外源渠道。
10、大批次生產的企業生產專業化程度較高,產品品種少,主要進行標準化生產,對職工技術要求相對較低,適於採用分權式組織形式。
答案參考:
一、單項選擇題(20分)
1、A
2、C
3、C
4、A
5、B
6、C
7、C
8、A
9、C
10、C
11、B
12、A
13、A
14、A
15、B
16、B
17、B
18、B
19、C
20、C
二、判斷題(下列各題有對有錯,請指出錯誤所在並改正。每題2分,共20分)
1、×經營的核心是決策
2、×這就構成了非正式組織
3、×對事物變化發展的趨勢作出定性的描述,這就是定性預測
4、√
5、×就是管理人員培訓方法中的職務輪換
6、×結構 改為 部門
7、×法國 改為 德國
8、√
9、√
10、×分權式 改為 集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