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試題> 2017註冊會計師《經濟法》複習題及答案

註冊會計師《經濟法》複習題及答案

2017註冊會計師《經濟法》複習題及答案

  1.經濟法的形式主要表現在各國家機關根據其許可權範圍所制定的各種規範性檔案之中,其中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國務院

  D.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點是經濟法的形式。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規範性檔案。

  2.下列各項中,關於民事法律行為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行為人應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法人的行為能力與其權利能力的範圍相適應,其權利能力範圍一般以核准登記的生產經營和業務範圍為準

  B.如果行為人故意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則該行為人無權主張行為無效,而善意的相對人或第三人,則可根據情況主張行為無效。

  C.如果行為人基於某種錯誤認識而導致意思表示與內在意志不一致,則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撤銷

  D.如果行為人進行某項特定的法律行為時,未能採用法律規定的特定形式的,則不能產生法律效力

  【答案】C

  【解析】如果行為人基於某種錯誤的認識而導致意思表示與內在意志不一致,則只有在存在重大錯誤的情況下,才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撤銷。

  3.根據法律行為的成立是否要求當事人互為給付一定代價來劃分,可以將法律行為劃分為()。

  A.單方的法律行為和多方的法律行為

  B.有償的法律行為和無償的法律行為

  C.要式的法律行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為

  D.主法律行為和從法律行為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點是法律行為的分類。有償的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互為給付一定代價(包括金錢、財產、勞務)的法律行為。無償的法律行為是指一方當事人承擔給付一定代價的義務,而他方當事人不承擔相應給付義務的法律行為。

  4.下列法律行為中,屬於多方法律行為的是()。

  A.贈與行為B.委託代理的撤銷

  C.債務的免除D.無權代理的追認

  【答案】A

  【解析】注意區分多方法律行為與雙務法律行為。贈與行為雖然不是雙務法律行為,因為受贈人只享受權利,無須盡義務,但是仍然屬於多方法律行為,因為這一行為中包括贈與人和受贈人兩個基本的當事人。

  5.關於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僅指實質有效要件

  B.如行為人對法律規定必須採用特定形式而未採用的,其所進行的法律行為則不產生法律效力

  C.無行為能力人是不滿10週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D.對公民來說,有權利能力,不一定就有行為能力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點是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分為形式有效要件和實質有效要件。

  6.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下列各項有關民事法律行為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如果行為人故意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說明存在欺詐,行為人可主張行為無效

  B.法人的權利能力範圍一般以核准登記的生產經營和業務範圍為準,法人的行為能力與其權利能力的範圍相適應

  C.附條件的法律行為是指將一定條件下的發生或不發生作為法律行為效力是否發生的根據

  D.主法律行為無效,則從法律行為亦當然不能生效;主法律行為履行完畢,必然導致從法律行為的效力的喪失

  【答案】B

  【解析】A選項中,“行為人可主張行為無效主是錯誤的,應當是善意的相對文或第三人,可根據情況主張行為無效。C選項中,對於附條件的法律行為的解釋不全面,其既可附生效條件也可附解除條件。D選項中,前一句表述是正確的,後一句表述是不正確的,因為主法律行為履行完畢,並不必然導致從法律行為的效力的喪失。B選項的表述雖然是正確的,但還應注意自然人與法人的行為能力的要求不同。

  7.某公司老闆向其職員許諾:若該職員在本公司工作滿1年,則加薪5%。該行為是()。

  A.附生效條件的法律行為B.附解除條件的法律行為

  C.附生效期限的法律行為D.附解除期限的法律行為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點是附條件的法律行為。雖然1年是時間,但在本題不是附期限的法律行為。因為附期限的法律行為的期限是必然到來的事實,這與附條件的法律行為所附的條件不同。該職員是否能在該公司工作滿1年,是不確定的,不屬於必然到來的事實。

  8.下列關於無效民事行為效力的論述中,錯誤的是()。

  A.無效的民事行為,從開始時起就沒有法律效力

  B.民事行為部分無效,整個民事行為均歸於無效

  C.民事行為被確認無效後,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原物滅失的,應當折價補償

  D.民事行為被確認無效後,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按照各自過錯的程度及後果承擔相應的責任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點是無效民事行為。部分無效的民事行為的無效部分從行為開始即無法律約束力,而其餘部分仍對當事人有約束力。

  9.下列各項中,屬於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是()。

  A.甲從乙處買回一件假冒名牌產品

  B.甲趁乙急需用錢之時,以低於市場價30%的價格從乙處買走一輛汽車

  C.不滿10週歲的甲與乙發生的買賣行為

  D.不滿18週歲的中學生甲花20元錢從書店裡買了一本書

  【答案】B

  【解析】A屬於行為內容違法,為無效民事行為;C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從事的行為,屬於行為人主體資格不合格,所以為無效民事行為;D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從事的行為,因與其年齡相適應,是有效的民事行為;B屬於顯失公平的行為,可依法撤銷。

  10.甲從首飾店購買戒指一枚,標籤標明該鑽石為天然鑽石,買回後即被人告知為人造鑽石。甲遂多次與首飾店交涉,歷時一年零六個月,未果。現甲欲以欺詐為由訴請法院撤銷該買賣關係。下列選項中,對其主張正確的說法是()。

  A.不可以,因已超過行使撤銷權的期間

  B.可以,因首飾店主觀上存在欺詐故意

  C.可以,因未過兩年訴訟時效

  D.可以,因雙方系因重大誤解訂立合同

  【答案】A

  【解析】本題考點為撤銷權行使的期間。注意撤銷權行使的期間與訴訟時效期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