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歌> 詩歌旅宿賞析

詩歌旅宿賞析

詩歌旅宿賞析

  【作品簡介】

  《旅宿》由杜牧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是羈旅懷鄉之作。離家久遠,目睹旅館門外的漁船即加以豔羨。幽恨鄉愁、委實悽絕。頸聯“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層,實乃千錘百煉的警句。

  此詩寫在旅館熱切思念家鄉的情懷。詩人客居旅館,無良朋為伴,孤獨中為鄉愁所苦。“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極言鄉關遙遠,幽愁滿懷。夢見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遙遠,夢醒時分天已大明,家書須隔年才能寄到旅館,可見離家之遠,表達出對家鄉深沉的思念。最後兩句似乎跳出了鄉愁,豔羨門外滄江魚船的清閒自在,其實是借他鄉之物,更曲折地表達出詩人思鄉之情。全詩層層推進,寫景抒情都有獨到之處。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站”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原文】

  《旅宿

  作者:杜牧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註解】

  良伴:好朋友。

  凝情:凝神沉思。

  悄然:憂傷的樣子。這裡是憂鬱的意思。

  寒燈:昏冷的燈火。

  斷雁:孤雁。失群之雁。

  警:驚醒。

  滄江:泛指江。

  遠夢句:意謂做夢做到侵曉時,才是歸家之夢,家遠夢亦遠,恨夢歸之時也甚短暫,與下句家書隔年方到,恨時間之久,相對而益增客愁。侵曉:破曉。

  門:門前。

  【翻譯】

  住在旅館中沒有知心的旅伴;憂鬱的心情自然而生。在寒冷的晚上思念起家鄉回憶著往事;就象失群的孤雁警醒難眠。家鄉太遠回家鄉的夢到破曉也沒有做成;家裡的書信寄到旅館已時隔一年。我真羨慕門外滄江裡漁民的生活,漁人船隻就係在自家門前和親人永遠不會分離。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在旅館中,沒有知心朋友作伴,自己一個人凝神沉思,心緒茫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面對著一盞寒燈,不覺回憶起昔日的一些事情;那孤雁的一聲聲斷斷續續的哀鳴,驚醒了本來就難以入眠的夢。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返回家鄉的路途十分遙遠,即使夢魂到家,差不多也得拂曉的時候才能到達;至於書信往來就更困難了,要想看到親人的家書,那就是來年的事情了。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滄江上月色朦朧,煙波浩淼,一條條剛剛歸來的漁船,就靜靜地停泊停在門前。

  【韻譯】

  住在旅館中並無好的旅伴;憂鬱的心情恰似凝固一般。

  對著寒燈回憶起故鄉往事;就象失群的孤雁警醒愁眠。

  家鄉太遠歸夢到破曉未成;家書寄到旅館已時隔一年。

  我真羨慕門外滄江的煙月;漁人船隻就係在自家門前。

  【評析】

  詩題“旅宿”,顯見其為羈旅懷鄉之作。

  首聯起,直接破題,點明情境,羈旅思鄉之情如怒濤排壑,劈空而來。可以想見,離家久遠,獨在異鄉,沒有知音,家書也要隔年才到,此時孤客對寒燈,濃厚深沉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能不陷入深深的憂鬱之中麼?“凝情自悄然”是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態度的最好寫照:靜對寒燈,專注幽獨,黯然傷神,將詩人的.思念之情寫到極致。

  頷聯承,是首聯“凝情自悄然”的具體化,詩人融情於景,寒夜孤燈陪伴孤客,思念故鄉舊年往事,失群孤雁聲聲鳴叫,羈旅之人深愁難眠,細緻地描繪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鄉圖景。“思”字和“警”字極富煉字功夫。燈不能思,卻要寒夜愁思陳年舊事,物尤如此,人何以堪!由燈及人,顯然用意在人不在物。“警”字也極富情味。旅人孤燈,長夜難眠,一聲雁叫,引孤客嫠婦愁思驚夢,歸思難收。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站”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頸聯轉,用設想之詞,虛實結合,想象奇特,表現出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中詩人因愁思難耐、歸家無望而生出的怨恨。故鄉遠在千里,只能夢中相見,也許是短夢,也許是長夢,但夢中醒來卻已到天明。字裡行間,流露出夢短情長的幽怨。而這一切又都由於“家書到隔年”的實際情況。作為詩歌由寫景向抒情的過渡,轉句用夢境寫旅宿思愁哀怨,亦虛亦實,虛中寫實,以實襯虛的特點令人讀來回腸蕩氣。

  尾聯合,收攏有力,卻並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設想之詞,勾勒家鄉美麗的生活圖景,融情於景,借景抒情,把濃烈的歸思之情融入家鄉優美的風景之中。滄江煙靄,雲霞明滅,月色溶溶,家門外繫著釣魚船,一幅優美寧靜祥和的家鄉風光圖景。畫面中雖然沒有寫人物,但一條靜靜地繫於家門外的釣魚船卻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面對這樣一幅家鄉優美的畫面,誰人不夢繞魂牽,更何況旅宿在外的詩人呢!家鄉遠隔千里,旅人歸思難收,如此優美的家鄉風光圖景非但沒有給詩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詩人的思鄉愁苦。這是用樂景反襯哀情的典型。美景幽思、怨恨鄉愁、委實悽絕。除卻箇中人,任何人也難以深味箇中情。不過,“煙月”在此實際上是借代,並非一定就是“煙”,就是“月”。正所謂,文學作品的形象大於思維,此處一個“煙月”可以觸發不同的旅人思婦產生不同的意象聯想,“一千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從而產生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作者介紹】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唐代詩人,漢族,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杜荀鶴之父。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後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註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晚唐詩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矯之。七絕龍有逸韻遠神,晚唐諸家讓渠獨步。

  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牧之有抱負,好言兵,以濟世之才自詡。工行草書。《宣和書譜》雲:“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裡。”董其昌《容臺集》稱:“餘所見顏、柳以後,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韻”。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張好好詩》,行草墨跡,杜牧太和八年(834)所書,此時年32歲。帖為麻箋,縱28.2釐米,橫162釐米,46行,總322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真跡現藏故宮博物院。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曾經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內府及張伯駒收藏。曾著錄於《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杜牧由於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杜牧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站”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杜牧的文學創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對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係有比較正確的理解。並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長處,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風貌。在詩歌創作上,杜牧與晚唐另一位傑出的詩人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他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他的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七律《早雁》用比興託物的手法,對遭受回紇侵擾而流離失所的北方邊塞人民表示懷念,婉曲而有餘味。《九日齊山登高》卻是以豪放的筆調寫自己曠達的胸懷,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詩歌的總的趨向是藻繪綺密,杜牧受時代風氣影響,也有注重辭采的一面。這種重辭采的共同傾向和他個人“雄姿英發”的特色相結合,風華流美而又神韻疏朗,氣勢豪宕而又精緻婉約。

  【中英對照翻譯】

  旅宿

  杜牧

  旅館無良伴, 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 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 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 門系釣魚船。

  A NIGHT AT A TAVERN

  Du Mu

  Solitary at the tavern,

  I am shut in with loneliness and grief.

  Under the cold lamp, I brood on the past;

  I am kept awake by a lost wildgoose.

  ...Roused at dawn from a misty dream,

  I read, a year late, news from home --

  And I remember the moon like smoke on the river

  And a fisher-boat moored there, under my d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