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關於古詩作文300字四篇

古詩作文300字

關於古詩作文300字四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詩作文300字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作文300字 篇1

  背古詩是我的弱項,每次有背古詩的作業,我就頭疼的要命,可是作業完不成的後果可是日記一篇啊!所以,我每次硬著頭皮背下來後,總是元氣大傷!

  有一次,爸爸教我一種方法,讓我受益匪淺——把古詩改成電影:背之前先把每一句古詩想象成一張圖片或幾張,然後背的時候腦海裡像放電影一樣閃過一張張圖片,這樣,詩句就自然而然出來了。

  於是,我用爸爸教的方法試著重新背《春江花月夜》。我先看了一遍古詩,想了一下,然後腦海中就閃出一幅幅畫面:一條江與茫茫大海相接的地方,慢慢的,一輪明月隨著激盪的海潮緩緩升起,月光傾灑著,點點波光灑滿了海面,這條江上,到處是皎潔的月亮散發著耀眼的光芒,接著“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這四句古詩就從我嘴裡竹筒倒豆子般流了出來。我感慨爸爸教的方法真好。

  現在,如果有背古詩的作業,我總能在十分鐘之內完成。我發現,正確的方法等於成功的一半:技巧加上刻苦等於成功!

古詩作文300字 篇2

  春滿人間,綠草賞心,紅花悅目,江南的二月春色迷人。

  幽靜的樹林裡,百鳥齊鳴。微微溼潤的空中,醞釀著百花的芳香。

  春回大地,春風喜人,溫暖的春風裡,溢滿了濃濃的生機。

  春和景明,藍天之下,花草樹木欣欣向榮,洋溢著抹不掉的春意。

  濛濛細雨,滋潤著依依垂柳。楊柳長長的枝條,輕輕拂過堤岸,在水面劃開一道道波紋。

  被劃開的水面,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波光粼粼。一道道波紋漸漸消失在平靜的水面,留下一條條細長的枝條。

  清風陣陣,炊煙繚繞。

  轉眼間,已經到了黃昏。夕陽將樹木的影子拉的老長.老長。

  一聲“我回來了”打破了迷人的春天美景,將童真.童趣放了進去。

  一群孩子歡呼著,蹦跳著從學堂回到家。急急忙忙地吃完飯後,又從家裡跑到曠野。

  他們又出來幹什麼呢?

  哦,原來他們是想趁著暖和的春風,將風箏放上天空。

  天空中,有著無數風箏:搖著尾巴的“大鯉魚”:活蹦亂跳的“小白兔”:高高盤旋在空中的“雄鷹”......

  江南的早春,景美,人更美。

古詩作文300字 篇3

  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籠,無邊無際。

  一個小孩正躺在那厚厚的、軟軟的.草地上,邊歇息邊放牛,牛的那一次次叫聲就像金色的音符一樣傳到我們的耳邊。牛走在哪裡都像是給無邊的草原種上了一顆顆的黑豆。風一吹,草兒彎腰了,就像伸懶腰似的,舒展著她那細嫩的身軀。

  輕輕的風吹來了笛子的聲音,這聲音傳到了村裡,傳到了田野上,傳向了遠方,就像一隻小鳥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這美妙的聲音彷彿連那些吃草的牛兒也聽懂了,似乎正在為牧童表示高興呢!笛子的聲音是那麼悠揚,側耳傾聽,給人無限回味餘地。

  太陽已經偏西了,到了黃昏時分,牧童也要放牧回家了。吃過飯後,太陽已經落山了,天漸漸地黑了。牧童躺在草原上也不肯脫衣服,望著那藍藍的天空,不禁回想起了放牛時的景像和那些美麗的大山、小草,那山高得馬上就要插入雲層了;那綠草把整個大地都籠罩了;那樹枝彎的像在人們面前跳舞似的。想著,想著,牧童伴著明月睡著了,周圍有許多迷人的小花和小草圍著他,好像在為牧童一天的勞累表示同情呢!

古詩作文300字 篇4

  夜暮降臨了,村莊裡的人都回自己家休息了,只有孟郊家的燈還亮著,孟聞的母親正在為即將遠出的兒子做準備。

  母親一會兒為兒子裝點乾糧,一會兒往兒子的葫蘆裡裝水,一會兒再裝點盤纏。母親看見孟郊的衣服已經破了,就撥亮油燈,拿出針和線,準備縫。

  突然,孟郊從屋子裡走出來,把母親手中的針和線搶過來說:“娘,您已經勞累了一天了不要再縫了,快回屋睡吧。”說著,就扶母親進了屋。

  夜已經很深了,伸手不見五指。母親聽孟郊屋裡沒有動靜,就把油燈再次點燃,把衣服拿過來,一針一線細細地縫著。母親看釦子鬆了,就把它縫得牢牢的,母親看衣服破了個洞,就拿來一塊顏色差不多的布小心翼翼地縫在那個破洞上,她一不小心,把手扎破了,流了很多的血。由於天快亮了,母親顧不上疼痛,又拿起針線縫了起來。

  母親想:兒子這次出去,不知什麼時候回來,我得細細地縫,把衣服縫結實了,好讓他多穿些日子。”

  天亮了,孟郊走出來,發現母親一夜沒睡為他縫補衣服,當他看到母親手上的血以及縫好的衣服時,感動得流下了熱淚。孟郊心想:我們兒女好比是小草,永遠報答不了陽光的哺育之情,當兒女的也永遠報答不了母親給予的恩情,母愛是多麼偉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