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詩集漫遊》的教學反思
1、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掌握超連結的設定、編輯和刪除。
2、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讓在學生掌握超連結的設定、編輯和刪除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熟練運用超連結技術。
3、本課在設計的時候,我就設想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為學生設定一個個小難題,讓學生主動去探究,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使學生在學習中是主動探究,而不是被動接受,學生也十分願意去完成這一個個小任務。
4、對於六年級的學生,還是比較喜歡具有動畫性、故事性的情境,因此我就以猴哥和八戒設定情境,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覺這節課不是辛苦的學習,而是在玩,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知識。小學資訊科技教學不是要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學生的操作演示和講解,這不但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讓學生邊演示邊解說,可以規範學生對資訊科技教學術語的使用,加深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當然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在本課教學過程中,在開課部分,匯入部分時間過長,導致後面的時間不夠用,所以要將匯入設計目的明確化,以便於快速進入主題。
其次,在學生髮現猴哥的詩集可以在目錄和古詩頁面直間來回跳轉,而學生的作品卻不能,在此處我應及時引導學生,而我在上課的時候,時間沒有把握好。
另外,對於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使用了快捷方式,應當在全班進行引導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