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童詩經賞析
狡童是國風·鄭風裡面的,這首詩歌表現了人類心中的惡性,誰都不願被人冷落而做邊緣人,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狡童詩經賞析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狡童
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註釋
①狡童:狡猾的孩子。 ②維:因為。 ③息:安,安寧。
譯文
那個狡猾小壞蛋,
不肯與我把話談。
都是為了你緣故,
使我不能吃下飯。
那個狡猾小壞蛋,
不肯與我同吃飯。
都是為了你緣故,
使我不能睡安然。
賞析
誰都不願被人冷落而做邊緣人,情人更不願被冷落而坐冷板凳。誰都高興被人抬著棒著吹著拍著,情人更想成為對方眼中心中的.唯一,細心棒在手中的花朵明殊。
被人冷落之後,可能火冒三丈,反目為仇,也可能悽悽慘慘嘁嘁,自怨自艾,還可能半是責怪半是期待,半是不滿半是愛憐。你這沒心沒肺的,給我說清楚!這是火冒三丈。啊,你為什麼不回來,我好空虛喲,我的命好苦喲!這是自怨自艾。你這個死鬼,小壞蛋,曉不曉得我為你茶飯不思?這是半是不滿半是愛憐。
除非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否則,最能產生效果的方式便是半是愛憐半是不滿。它不是最好的方式,卻是最易讓人外情的方式。
儘管譯文表現形式不同,我認為還是不錯的,字詞句大體上體現了原創本義,意境上與原作也相當吻合。
畢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欣賞《狡童》的感受會有些許不同。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古人確實給了我們美好的文字,並賴以承傳的優秀文化。
竊以為,面對《詩經》這部史詩,我們無法全部通解。最好的方式是去閱讀,去理會,去用心感受。
古文譯註通常都會存在對原創意境的侷限性,無法真正體現原作的思想。作為詩歌愛好者啟蒙或許有引導作用。但站在品詩賞詩的一偶,任何譯文都顯得蒼白無力,了無餘味。
賞者儘可賞,析者須謹慎。立足於發聲人物和原作者的角色去閱讀,去理解,感受是否會更真實、深刻些呢?
願《狡童》能喚醒人間真愛,點化詩迷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