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設計方案> 【熱門】設計方案模板彙總7篇

設計方案

【熱門】設計方案模板彙總7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設計方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方案 篇1

  【教材簡析】

  小說透過記敘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讚揚了口技表演者精湛的技藝,表現了我國民間藝人的智慧和才能。小說首尾呼應,敘述口技表演者的開始到終了的情態和所用的道具,主體部分則是鋪敘的具體口技表演的情景──一個四口之家晚上睡覺時突遇大火的幾個生活場景,敘述波瀾起伏,曲折多姿,惟妙惟肖。作者在表現時注重對錶演者口技表演的正面描寫和聽眾聽時反應的側面描寫相結合,有力渲染了表演者技藝的精湛絕倫。另外,語言雖極簡練但又極為形象,很具表現力。

  【教學目標】

  1、能透過頁下注釋和查閱工具書準確理解課文,並積累識記常用文言實詞、虛詞。

  2、能找出文中正面與側面描寫的句子,並能分析其結合起來寫的作用。

  3、能品味分析課文中精練、形象的語言。

  4、能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積累常用實詞、虛詞,正、側面結合描寫的作用,品味精練、形象的語言。

  【課前準備】

  學生利用工具書結合頁下注釋,讀準讀懂課文;上網或查閱書籍瞭解作者。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讀準、讀懂課文。

  【教學設計】

  一、匯入新課

  口技,它屬雜技的一種,是我國很早就在民間流行的一種由演員運用口腔發聲來摹擬各種聲響的技藝。早在春秋時期,就曾經演繹過雞鳴狗盜的故事,所謂的雞鳴其實就是口技的一種表現。現在中央電視臺有個曲苑雜談的欄目,裡面就經常有人模擬各種各樣的聲音。(如有條件,可播放洛桑學藝VCD片段,學生興趣更濃。)由於表演者多隱身在布幔或屏風的後邊,俗稱隔壁戲。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早在幾百年前為我們表演的口技。

  (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組織學生介紹作者及作品寫作時代背景。

  明確:林嗣環,字鐵崖,清朝福建晉江人,順治年間進士,善寫詩文。著有《鐵崖文集》、《秋聲詩》等。《口技》原為他的《秋聲詩》的序言。原意是藉口技人的善畫聲(善於繪聲繪色地描寫生活),說明《秋聲詩》也是善畫聲的詩作。(先請學生介紹,老師引導學生評價並且補充。)

  2、讀準下列字音:

  吠(fèi) 叱(chì) 傾(qīng) 少頃(shǎo qǐng) 驚覺(jiào)

  三、整體感知

  1、匯入語:透過檢測預習,可以感知大家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瞭解,下面請大家用你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明確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奏。

  2、教師範讀課文。(如有朗讀磁帶等音像資料更好)

  (提示學生注意生字的讀音、停頓、節奏、表情)。

  學生再次朗讀課文,並請同桌注意字音、節奏,相互糾正。

  學生齊讀課文。

  四、譯讀課文

  1、匯入語:對於文言文,我們不僅要讀準它,更要讀懂它,下面請同學參照頁下注釋和板書提示,有些可作些筆記記在書上,作些積累,在此基礎上,把課文翻譯一遍,如有不懂之處,可以隨時與同學交流意見,也可直接問老師:

  ⑴ 學生自己參照頁下注翻譯課文,有疑問處作好記號。

  ⑵ 小組交流疑問之處。

  ⑶ 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全班同學或者老師幫助解決。

  ⑷ 翻譯課文第一段。先請學生朗讀並翻譯,然後師生共同補充訂正。

  明確:

  京中有善口技者京城裡有一個擅長口技的人。善:善於,擅長。者:的人。

  會賓客大宴正趕上(有一家)大擺酒席,宴請賓客。

  於廳事之東北角口技人坐障中在客廳的東北角,設定八尺寬的圍幕,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圍幕裡。於:介詞,在。廳事:廳堂、大廳。

  一桌一撫尺而已。裡面僅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塊醒木。而己表示僅有的語氣助詞。

  眾賓團坐無敢譁者。眾多賓客團團圍坐在圍幕周圍,過了一會兒,只聽見圍幕裡醒木一拍,全場都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敢大聲說話。但:副詞,只,僅。寂然:寂、寂靜。然,形容詞詞尾。表示的樣子。譁:喧鬧,聲大而雜亂。

  ⑸ 提問:文章篇首有一個字,充分概括了口技者的表演技藝的特點,請找出來。說一說,它在全文之首,起了什麼作用?課文第一部分除了這一字外,還有哪些語句能具體表現口技者的高超技術及藝術魅力?

  析:善,擅長之意,指口技藝術表演者技藝之高超或精湛。從文章結構上是統領全文的關鍵字眼。除了善字外,還用了四個一,列數道具,暗示簡單,襯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術。另外,用滿坐寂然,無敢譁者,反襯肅靜而緊張的氣氛。一個滿一個無字,點出賓客對位名噪京城的者嚮往,反襯出他那令人歎服的藝術魅力,營造了表演前靜謐的氣氛,為下文表演千奇百怪、驚險萬狀的聲響埋下伏筆。

  ⑹ 學生翻譯第2段,然後師生訂正: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吃語。遠遠地聽見深巷衚衕裡狗在叫,接著有一婦人被驚醒,打呵欠,伸懶腰。她丈夫說著夢話。遙:遠。巷:衚衕、里弄。驚覺:驚嚇而醒過來。

  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過了一會兒,小兒子醒了,大聲啼哭。丈夫也醒了。婦人拍著小兒子,給她餵奶,孩子含著奶頭還在哭,婦人一邊拍著,一邊哼著哄他睡覺。另一個大兒子也醒了,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既而:時間副詞:表示一事過去不久又有一事,即不久,過了一會的意思。前一個乳是動詞,作餵奶講。後一個乳是名詞,奶頭。絮絮:連續不斷地談話。

  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這時候,婦人用手拍小兒子的聲音,哼著哄他睡覺的聲音,小兒子含著奶頭的啼哭聲,大兒子剛剛醒來的聲音,丈夫叱罵大兒子的聲音,一齊發出,各種維妙維肖的聲響全都有了。當:值,在。是:此,這。叱:大聲呵斥。

  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絕妙。全場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偏著頭看,微笑著,默默地讚歎,認為好極了。妙絕:絕,極,副詞,引伸為少有的,沒有人能趕得上。

  ⑺ 學生翻譯第3段,然後師生訂正: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沒有多久,丈夫的打呼聲響起來了,婦人哄拍小孩的聲音也逐漸停止了。隱約聽到有老鼠 (出來活動),悉悉索索作響。有盆碗一類東西被打翻,婦人在睡夢中咳嗽。客人們的心情稍微放鬆一些,慢慢地坐端正了。未幾,時間副詞,沒有多久。傾側:傾斜歪倒。

  ⑻ 學生翻譯第4段,然後師生訂正: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忽然有人大喊起火啦,丈夫起來大聲地呼喊,婦人也起來大聲地呼喊,兩個孩子一齊哭了起來。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一會,有成百上千的孩子在啼哭,成百上千的狗在狂叫。中間還夾雜著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聲,燃燒中的爆炸聲,還有呼呼的風聲,成百上千種聲音一齊響起來;又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聲音,拉倒房屋時,人們一齊用力發出的許許的聲音,往外搶奪東西的聲音,潑水的聲音:一切應該有的聲音,沒有聽不到的。即使一個人長有一百隻手,每一隻手長有一百個指頭,也不能指出其中某一方面的情況;即使一個人長著一百張嘴,一張嘴長有一百條舌頭,也說不清其中的一個地方。百千:是虛數,極言其多。作:起,這裡是響起來的意思。凡所應有,無所不有:無、不兩個否定詞連用,表肯定。

  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這時候,客人們沒有一個不驚惶變色,離開座位,個個捋起袖子,露出手臂,兩條腿直髮抖,幾乎都想搶先逃走。奮:本義盡全力舉起的意思。這裡可譯成捋、挽。走:逃跑。

  ⑼ 學生翻譯第5段,然後師生共同訂正: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忽然,(幕中)醒木啪的一響,各種聲響完全沒有了。撤掉圍幕一看, (裡邊)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畢:完全。絕:斷,停止。之:代指圍幕裡邊。

  ⑽ 學生帶著理解意思的想法自由朗讀課文。

  五、佈置課後作業

  1、解釋下列詞語:

  古今異義的:但( )、雖( )、走( )

  古今詞義略有差別的:會( )、廳事( ) 施( )、聞( )

  古今用法不同的:宴( ) 、乳( )、名( )、善( )

  2、翻譯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品析課文,誦讀課文。

  【教學設計】

  一、匯入新課

  設問匯入:當我們看一場表演時,如何知道它非常精彩?

  教師在學生髮言後引導明確:首先確定一場表演涉及的雙方(表演者、觀眾);表演者:表演的內容,表演的道具;觀眾:看錶演的反應。

  那麼本文又是如何來表現口技者的精彩演出呢?精彩又體現在哪裡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搞清這些問題。精讀課文:

  1、課文在寫口技的精彩表演的同時,哪些地方寫了觀眾的反應?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口技表演 賓客反應

  撫尺一下 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深夜驚醒 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醒而復睡 意少舒,稍稍正坐

  火警、救火 無不變色離席幾欲先走

  (正面描寫) (側面描寫)

  這四處側面烘托,層層深入、生動細膩地刻畫出聽眾的心理變化過程,表現了這場精彩的演出對聽眾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從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2、文中兩處寫動物的聲音遙聞深巷中犬吠、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在文中有什麼作用?平時生活中或者你學過的文中有這樣類似的例子嗎?

  明確:

  這是以動寫靜的手法。

  口技表演者是由遙聞深巷中犬吠開始的,這犬吠聲是遠遠聽到的,從深巷中傳來的,這就營造出夜深人靜的氛圍,把聽眾帶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也為下文情節一戶人家由人初醒到全家喧鬧作了鋪墊。

  微聞有鼠這是以老鼠跑動偷食聲,盆器傾側聲,婦人朦朧中的咳嗽聲為反襯,加重深夜的靜謐氣氛,表演一家人由醒而復睡後的沉寂狀態,併為下面即將表現的大火場面蓄勢。

  類似的例子如:鳥鳴山更幽,蟬噪林愈靜。;教室裡靜得一根針掉下去都聽得見等等。

  3、開頭結尾都寫到了表演道具,這是不是簡單的重複?為什麼?

  明確:不是。首尾呼應,強調道具簡單,突出技藝高超。

  4、根據課文內容,完成下列圖表空格。

  5、試以聽眾的反應為縱座標,聲音的變化為橫座標,畫一個情節發展的緊急情況座標圖。

  二、誦讀課文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誦讀課文

  三、佈置課後學習

  1、背誦課文

  2、用正、側面描寫結合的方法寫自己一位熟悉的人,

  【板書設計】

  口技

  林嗣環

  口技表演 賓客反應

  撫尺一下 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深夜驚醒 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醒而復睡 意少舒,稍稍正坐

  火警、救火 無不變色離席幾欲先走

  (正面描寫) (側面描寫)

設計方案 篇2

  一、時間:20xx年3月7日

  二、地點:五一班教室

  三、班會目的:

  1、從小處培養學生愛同學、愛老師、愛班級、愛學校的思想。

  2、培養學生關注集體、關注他人、與人和諧相處的品質。

  四、班會形式:演講式、討論式、表演式

  五、參加人數:五年級一班全體師生

  六、主持人:和芷先、徐浩純、陳格鈺、尹詩晴

  七、班會過程:

  (一)激情匯入,點明班會主題。

  甲:新學期開學已經一週。

  乙:在這樣陰雨綿綿,春寒料峭的日子裡,難得今天有幾縷陽光

  丙:今天,我們相聚在這裡,召開新學期第一次班會。

  丁:現在,我宣佈,五(1)班三愛主題班會,

  合:現在開始。

  (二)甲:首先,請欣賞詩歌朗誦,有請和芷先、徐浩淳。

  詩朗誦《我愛學校,我愛老師,我愛同學》

  乙:我們要愛學校,因為:1.我們的學校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2。育才的學生,具有博學,樂學,志強,智達的品質,學校人傑地靈、人才輩出。3。學校環境優美,舒適怡人,是求學的理想場所。

  (三)丙:下面,我們來玩一個關於愛學校的遊戲。

  丁:學校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家,我們要愛護它,尤其是環境。接下來的遊戲是<快速垃圾>

  甲:在這一個圓圈裡面裝了很多的垃圾,這裡分別有兩個垃圾袋,等裁判說開始後,四個同學,兩個一組,從圓圈裡搶垃圾,丟到垃圾袋裡,看誰搶的多。

  乙:第二,我們要愛老師。尊師重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師們辛勤的勞動,對我們精心培養,啟迪我們的智慧,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傳授我們各種技能知識,讓我們認識了許多美好的事物,讓我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愛老師,就是要尊重知識,尊重老師,其實這也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愛老師,就要愛惜老師勞動的成果,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以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

  丙:我們育才的老師,具有淵博的知識,勤於學習,善於學習,認真自覺地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書育人的本領。他們的教學水平得到所在學校領導和同事的認可,成為所在學校的中堅力量,同時,更多優秀的老師不斷成長,學歷不斷提高,我們不少學科的成績一起位居全年級前茅,這就是最好的;同時,我們的老師能做到愛崗敬業,熱愛本職工作,認真鑽研教材,勤於探討科學的教學方法,在業務方面精益求精,具有較高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丁:我們的老師對同學們關愛有加,愛生如子。老師們關心你們,就象關心疼愛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樣,關心同學們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關心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和情況,真誠希望我們快樂健康成長成才。

  甲:我們的老師樂於奉獻。有人說,老師象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老師們長年默默耕耘在三尺講臺,不計個人的名利,都希望把自己滿腹的學識傳授給同學們,使大家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丙:要愛老師,首先要體會老師的良苦用心。下面我們來設定一個模擬課堂,誰來當臨時老師?

  乙:在課堂上,同學們可以提出各種問題,但是不能刁難老師,讓老師尷尬丁:第三,我們要愛同學。同學之情猶如手足之情。我們從四面八方相聚在一起,這是一種緣分。

  乙:我們在這裡一起生活、學習,共同成長,共度人生最純真無邪的青春時光,我們和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培養出真誠無私的友誼,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尊重、互相學習。

  甲:我們要有關愛他人之心,要有寬廣的胸懷。在育才這個大家庭裡學習、生活了五年,我們應該成為好朋友、好夥伴,好同學,我們應該是兄弟姐妹。

  (四)丙:對別人付出一份真誠的關心,你會得到加倍的回報!同學們,是我們生活中的夥伴,我們要團結一心。下面我們來玩一個同學團結的遊戲――熊來了。

  甲:10個人做遊戲,5個人一組。下面我們來演示給大家看。

  全體:最後,我們真誠地希望,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育才小學各項工作能夠取得更大成績,祝願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願同學們學習進步,健康成長!謝謝大家!

設計方案 篇3

  為了使每位教師能儘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適應求新課改要求,結合政史教研組實際,特制定本次教研組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探討“五自”教學模式

  二、活動內容:一)理解“五自”教學模式的教學理念;二)結合任課年級特點討論“五自”教學模式的應用;

  三)準備週五的學校賽課活動,由楊靜老師擔任主講教師,其他人員配合。

  三、活動安排:小辦公室,主講: 姬建偉

  四、活動時間:20xx年10月16日

  五、參會人員: 全體歷史教師

  六、活動要求:1、進入會場,請自覺關閉通訊工具,保持會場安靜。2、按時到會,自覺遵守會場紀律。

  一. 活動具體分工:

  主持人: 姬建偉

  記 錄: 楊靜

  考 勤:王開花

  服 務:葉紅

  八.收集完善資料:做好會議記錄,寫個人心得體會,將五自教學理念積極動用到日常教學工作。

設計方案 篇4

  一、 教學內容

  唱 《親愛的回聲》

  認 6/8的有關知識

  做 為旋律劃分小節

  二、 教學目的

  (一) 透過學唱歌曲,培養同學爽朗、樂觀的生活態度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學習用鮮明的 力度對比來表示回聲的力度效果。

  (二) 知道6/8拍的含義和其特點,能用優美舒展的歌聲表達6/8拍的旋律。

  (三) 透過做一做練習,進一步鞏固對6/8拍的認識。

  三、 教學準備

  四、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同學活動

  活動目的

  一、師生談話。

  匯入 聆聽《親愛的回聲》

  大自然有許多奇妙的現象,你知道的有哪些?它是怎麼發生的?你來聽一聽,音樂裡有什麼奇妙的現象?你知道它是怎樣發生的?

  好,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新歌《親愛的回聲》

  生答。

  回聲。

  二、

  ⑴做簡單的回聲遊戲;

  生學

  ⑵怎樣表示回聲?

  你覺得可以用怎麼樣的聲音來模仿回聲?請大家小組討論。

  我們來唱一唱。

  強:F

  弱:P

  ⑶我這裡還要一首關於“回聲”的歌曲,你們聽——《親愛的回聲》

  你聽完以後,請告訴我,它是几几拍的?

  可以用怎樣的身體語言表示?請同學分小組討論。

  我們來跟著音樂感受一下。

  6/8拍: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 ○ ◎ ○ ○

  強 弱 弱 次 弱 弱

  強

  ⑷發電報遊戲

  我這裡有幾條6/8拍的節奏,請你們跟我拍一拍。

  同學們拍的可真不錯,下面玩一個“發電報”的遊戲,看看哪組拍的又快又準。

  鞏固以上練習。

  三、復聽《親愛的回聲》

  剛才你們討論以後發現透過聲音的強弱可以模仿回聲;請你們把書翻到30頁,邊聽音樂,邊給歌曲加上強弱記號。

  四、學唱新歌第一段

  1、 聽唱(比較第一、二樂句有什麼相同,什麼不同。)

  2、 師彈琴,生唱。

  3、 強調最後的雙聲部。拎出來練習。

  4、 生唱,師模仿回聲。

  5、 同學唱,區域性回聲。

  五、小結

  回聲現象很奇妙,但也只是大自然現象中的一種,要想揭開他們的奧妙,從現在起就要好好學習,我相信你們一定可以勝利!

設計方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6個或7個物品,說出總數。

  2、感知數字6、7的形成和所表示的實際意義。,會認讀數字6、7.

  3、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對數字有好奇心。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數字卡片”;“黑白灰串珠”。

  2、學具準備:“數字客片”。

  3、《操作冊》第3冊第9—10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遊戲:開火車。隨音樂節奏開火車,節奏快,火車就開得快,節奏慢,火車就開得慢。遊戲結束時,讓幼兒猜謎:說它是花沒人栽,六個花瓣空中開。

  北風送它下地來,地上、樹上一片白。(雪花)

  2、集體活動。

  (1) 學習6的形成。

  教師請幼兒拿出“黑白灰串珠”,先拿出黑色串珠,請幼兒點數,一共有5顆。再拿出6的串珠,讓幼兒換茬這串串珠與5的串珠有什麼不同。(多了一顆白色粒珠。)數一數,這一串串珠有幾顆。

  小結:5添上1就是6,6比5多一,5比6少1.

  (2) 幼兒自己操作探索7的形成。

  幼兒拿出7的黑白灰串珠,數一數有多少粒,再與6的串珠比一比,得出6添上1就是7,7比6多1,瞭解7的形成。

  (3) 認讀數字6、7.

  教師:“6個猴子,6個桃子可以用數字王國的數字寶寶”6“來表示,6像哨子,有一個大大的肚皮,長長的脖子;7只小兔、7個胡蘿蔔可以用數字寶寶”7“來表示、7像爺爺的柺杖。”

  3、操作活動

  完成《操作冊》第3冊第9——10的活動。

  活動延伸

  體育遊戲“變變變”,幼兒根據教師說出的數字迅速組成一組,組成各種造型。如6個人組成花朵,7人組成葫蘆娃造型等。

  活動提示:

  教學時,要注意透過多種實物,逐步抽象出數概念,使幼兒初步體會到一個數可以代表相同數量的任何物體的個數。

  生活中的數學:

  1、完成《作業紙》第3冊第17—20的活動。

  2、利用掛曆、鐘錶等有數字的物品讓孩子認讀數字6、7。

設計方案 篇6

  老樹的故事(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20個生字,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

  2、透過學習兒歌,使學生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快樂。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2、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1、老樹爺爺、小狗、小兔的頭飾各一個。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位朋友,你們看(出示圖片:老樹)他是誰呀?(老樹爺爺)你怎麼知道它是一棵老樹呀?老樹爺爺的年齡可大了,他懂得了許許多多的故事,這節課老師就帶同學們一起去聽聽老樹爺爺的'故事好嗎?板題:老樹的故事。在聽之前我們先讀讀這幾個生字行嗎?學習“老”“故事”並用“故事”說話。

  二、自學。

  1、聽範讀。好,老樹爺爺正等著我們呢,我們真的要聽聽老樹爺爺的故事了。請同學們開啟書本,小聲地跟著讀,但一定要用小手指指著書本,等一會老師要評一評誰的小手指最聽話好嗎?你們也來評一評老師讀得怎麼樣好嗎?(好)

  2、師生互評。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兒歌和學習生字詞。(不認識的字用圈圈出來,可以問老師同學、查生字表,可以同桌互學、可以找夥伴學)

  三、識字。

  1、識字遊戲。看大家讀得那麼認真,老樹爺爺說要跟你們玩個小遊戲。教師演示課件,請大家看螢幕上的詞語,只要能讀準螢幕上的詞語,老樹爺爺就會笑著說“聰明的孩子”並有一隻小鳥飛出來。你們願意參加這遊戲嗎?

  四、練讀課文,加深理解。

  同學們真了不起,能把生字讀得那麼好,老樹爺爺也非常滿意。所以他特意來看看同學們。

  1、同學們你們看我是誰?(老師帶了老樹爺爺的頭飾)因為我臉上總帶著笑容又善良,所以小動物們都喜歡圍著我問許多的問題。他們問了什麼問題呢?請同學們拿起筆邊讀兒歌邊把問題畫出來。

  2、你們知道小朋友、小動物向我提了些什麼問題嗎?

  3、讀到第一個問題時,師問:大家猜猜,我真的有一百歲了嗎?可出示一些老樹高大的圖片。

  4、讀到第二、三小節的問題的時候,師問:同學們想想“我”已經有100歲了,在“我”身上安過家的小鳥多不多?(多)他們常常跟我說話,都是“我”的好孩子。如果你們都變成了一隻只可愛的小鳥,你想對我說些什麼呢?(同桌討論)“身穿禮服的音樂家”其實指的是誰呢?(小鳥)你們從哪兒來的呀?很多地方的小鳥都來我身上安過家。可愛的小鳥們,你們打算為“我”唱些什麼歌呢?(學生自由唱)

  5、如果小朋友們能把這首小兒歌流利地讀給“我”聽,“我”就很高興了,行嗎?(行)讓學生多種形式讀兒歌。

  6、老樹爺爺評價小朋友讀書的情況。當讀到問句的時候可作示範、指導。)

  五、發散思維,向老樹提問題。

  1、同學們讀得真好。你們除了書上的問題,還有問題想問我嗎?

  2、分成四人小組,在小組裡一人扮演老樹,其他小朋友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扮演小動物或小朋友)向老樹爺爺提問題。

  3、請學生到講臺上表演。

  六、總結。

  同學們,你們喜歡老樹爺爺嗎?喜歡的就應該怎樣對待他呢?(保護他)對了,花、草、樹木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愛護他們讓他們健康成長。

  七、作業。

  扮演老樹講故事。

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結合文中人物的經歷和語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徵意味。

  2.引導學生透過快速閱讀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說的主要內容,進而對重點段落和人物的內心獨白進行細讀,揣摩小說的語言和行文特點。

  3.引導學生藉助資料大致的瞭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風格。

  4.培養不屈服於命運,憑著勇氣、毅力和智慧在艱苦卓絕的環境裡進行抗爭的精神。

  重點:

  1.引導學生對重點段落和人物的內心獨白進行細讀,揣摩小說的語言和行文特點。

  2.培養不屈服於命運,憑著勇氣、毅力和智慧在艱苦卓絕的環境裡進行抗爭的精神。

  難點:結合文中人物的經歷和語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徵意味。

  【基礎知識】

  1.重點字詞:

  鯨(jīng)鯊 脊鰭(qí) 攮(nǎng)刺 海鰩(yáo)

  黏(nián)液 蹂躪(lìn) 攥(zuàn)住 榫(sǔn)頭

  舵(duò)把 堤(dī)頂 殘骸(hái) 嗜(shì)殺

  2 字詞解析

  [攮nǎng](用刀、叉)使勁刺。

  [榫sǔ頭]竹、木、石制器物或構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處凸出的部分。

  [吞噬shì]吞食,併吞。

  [攥zuàn住]用力握住。

  [蹂躪róulìn]踐踏,比喻用暴力欺壓、侮辱、侵害。

  [拽zhuài掉]拉掉。

  3.名句名段:

  他想:能夠撐下去就太好啦。這要是一場夢多好,但願我沒有釣到這條魚,獨自躺在床上的報紙上面。

  把一條魚弄死也許是一樁罪過。我猜想一定是罪過,雖然我把魚弄死是為了養活我自己,也為了養活許多人。

  “可是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他說,“你儘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我拿什麼去買運氣呢?他問自己。能用一把丟掉的魚叉、一把折斷的刀子、一雙受了傷的手去買嗎?

  【作者簡介】

  厄納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國當代文學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出生於芝加哥郊區的一個醫生家庭。父親嗜好漁獵和各種運動,母親喜歡音樂和繪畫海明威的性格、愛好深受父母的影響。18 歲起進入報界, 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 出生入死以致傷痕遍體。1954 年, 他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1961 年, 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 他開槍自殺, 走完了他輝煌的一生。對海明威的評價,正如約翰肯尼迪總統的唁電所說:“幾乎沒有哪個美國人比歐內斯特海明威對美國人民的感情和態度產生過更大的影響。”他稱海明威為“本世紀(20 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要了解美國, 你必須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著美國民族堅強樂觀的精神風範的文學長廊中來。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 年發表的《太陽照樣升起》,這部表現戰後青年人幻滅感的作品成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一譯《戰地鐘聲》)和以“精通現代敘事藝術”而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老人與海》。

  海明威的文風一向以簡潔明快著稱,俗稱“電報式”,他擅長用極精練的語言塑造人物。在美國文學中曾引起過一場“文學革命”,許多歐美作家都明顯受到了他的影響。他創作風格也很獨特,從來都是站著寫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雙關妙語:“恕我不能站起來”。他筆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彎的硬漢形象,尤以《老人與海》中桑提亞哥最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這類硬漢甚至其本人, 乃至可涵蓋美利堅民族的性格:“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 ”

  【寫作背景】

  《老人與海》這部小說是根據真人真事寫的。海明威移居古巴後,認識了老漁民格雷戈里奧·富恩特斯。這位老漁民1888年生於加那利群島,在年輕時移居古巴,在科希馬爾當漁民。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風雨中遇難,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從此,海明威與富恩特斯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經常一起出海捕魚。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遠捕到了一條大魚,但由於這條魚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長時間,結果在歸程中被鯊魚襲擊,回來時只剩下了一副骨架。海明威在《老爺》雜誌上發表了一篇不長的通訊《在藍色的海洋上》,報道這件事。當時這件事就給了海明威很深的觸動,並覺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說素材,但卻一直也沒有機會動筆寫它。

  1950年聖誕節後不久,海明威產生了極強的創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區的別墅“觀景社”動筆寫《老人與海》(起初名為《現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後僅八週。四月份海明威把手稿給去古巴訪問他的友人們傳閱,博得了一致的讚美。海明威本人也認為這是他“這一輩子所能寫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相關知識】

  1、小說是文學作品的四大樣式之一。它是一種與詩歌、散文、戲劇並列的敘事性文學

  體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綜合運用語言藝術的各種表現方法,透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廣泛地、形象生動地反映社會生活。小說的分類由於所持標準不同而有許多種劃分方法。人們通常依據篇幅的長短和容量的大小,把小說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四類。

  【文字解讀】

  1.整體感悟

  《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為海明威贏得了1953年的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這篇小說震撼了整個美國和歐洲文壇,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的小說的之一,對歐美的文學界有深遠的影響。這篇作品敘述了一個古巴老漁夫桑地亞哥的一次不平凡的捕魚經歷。作品透過他同大自然的頑強拼搏及其失敗的遭遇,象徵性地表達了在生活中人應當勇敢地面對失敗的主題,同時,又流露出入在鬥爭中必然失敗的悲觀主義思想。這雖然是一個故事簡單、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義豐富。它是一部寓意深遠的古典悲劇式的小說,也是一支感人至深的英雄主義讚歌。

  《老人與海》是根據真人真事的故事加工而成的小說,所以它既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力作,又是一部有多層寓意且寓意很深的作品。發表後立刻被譯成多種文字。各國文學評論界對作品的藝術造詣都無一例外地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桑地亞哥的“硬漢”而又矛盾的形象、作品的結尾及隱喻無處不在啟發人們細細思索,反覆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