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拾零,童年散文
每個漂泊在外的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格外懷念故鄉,隨著歲月的流逝,思鄉之情愈濃,近三十年的離別,我的腦海裡絲毫沒有模糊故鄉那清晰的輪廓。
我的家鄉是百里水鄉岸邊的一個普通的湖村,三面是河,唯有南面與湖泊相連。長約三里的村莊住著二百來戶同一宗姓的人家。一座小木橋連著河那邊彎曲的小路伸向遠方。春天裡清流彎繞,綠蔭環抱,遠眺這個似島非島的村子簇擁在鬱鬱蔥蔥之中,只有些許紅瓦點綴其中,在陽光的折射下就像鑲嵌著幾顆閃爍的星星。
夏日的炎熱也給我們的孩提時代帶來了無窮的歡樂:黎明時分,在輕風淺霧中一群放牛娃出發了,他們站在牛背上,吹著口哨,揮舞著牛鞭,像一群出征的勇士。在一個稍大一點的孩子的指揮下,列隊向牧場進發。到達目的地後,牛兒悠閒地啃著青草,我們則做起了各種戰鬥遊戲,直到牛兒鼓脹著大肚子我們才返回村裡;中午時分我們在小橋邊的樹蔭下垂鉤釣魚,滿池的荷葉叢中蓮花點點,清澈的池水裡魚兒在荷杆中穿梭遊戲,就像在片片叢林裡穿梭一樣,向我們垂鉤的地方游來。遠方的`樹林裡蟬鳴鳥唱。熱了就在河塘裡游泳,或站在木橋上往河裡跳水,夏日裡,河池邊,我們的樂園。
金秋時節到了,村莊四周一片金黃。微風下層層稻田裡滾動著細浪,一直流向遙遠的天際。大人們忙著收穫,每到傍晚一船船豐碩的果實運了回來。村子裡頓時升起了縷縷炊煙,在村莊上空繚繞,和著遠處的勞動號子蜿蜒地飄向遠方。
入夜,明月高掛,暑氣依舊襲人。在沒有電的年代裡人們避暑的最好辦法是在家門口搭鋪乘涼。每家每戶鋪連著鋪擺成一條長龍,蜿蜒數里。忙碌了一天的女人們拿著蒲扇三三兩兩坐在一起聊天,男人則拿出京胡,二胡,笛子,嗩吶吹拉彈唱起來,唱起家喻戶曉的天沔花鼓戲,完全忘記了一天的勞累,夜闌時分,曲聲悠揚。
湖鄉的冬天是寒冷的,每到大雪皚皚的季節,整個村莊,河流,湖泊都是冰的世界,冰凌在樹枝上掛著,好大好粗,寒風一吹“吱吱”著響。河面上結著厚厚的冰,我們在上面溜冰嬉戲,或是在冰面鑿出洞口讓魚兒跳上來。我們隨便就可以抓上幾條魚蜂擁著回家一起烹製好了,大家美食一頓,飽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好愜意。冰雪世界,其樂無窮。
這就是我魂牽夢繞的故鄉,林清水秀;這就是我勤勞淳樸的鄉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懷念你—————我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