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千島林中採菇忙散文

千島林中採菇忙散文

千島林中採菇忙散文

  金秋時節,正值收穫大忙。

  春華秋實,這秋實可是實實在在的,秋實在農田無可非議。但在北大荒的茫茫曠野裡,林濤荒草中,碧水藍天間,這秋實更是實在。

  藍天曠野珍禽獸,碧水江河水產豐;

  草內良方樹下菇,皆為北國美名爭。

  不必說人人皆知的珍禽異獸,奇花草藥,水中魚鱉,都稱譽於世,單說這金秋時節林中樹下的蘑菇,那誘人的芳香就能令你心曠神怡。故而,把八、九、十月這金秋季節,稱為“採菇節”也不為過。

  參加墾荒、建設北大荒五十餘年的經歷,苦樂非凡歷史已有定論,苦中有樂正是催人奮進,創造非凡的時刻,錘鍊了幾代人錚錚的性格。這與大自然賦予的豐厚是分不開的。正是山中野味水中鮮,林下香菇度飢寒的歲月,使人樂在苦中的精神流傳。

  在這漫長的歲月裡,金秋採摘蘑菇,成了北大荒人忙中更忙,忙中尋樂的最佳方式,成了男女老少必不可少的活動。

  看吧,在那廣袤的荒原中,在那滔滔的林海里。每到秋雨過後,便三五成群,七八成隊的尋覓於林中樹下,那金黃的毛茸茸的榛蘑,很快便裝滿提框揹簍,這是二十多年前的情景。那時,人們對野生的蘑菇,認識的還不多,遍野的各種蘑菇視而不見,只尋那寶貴的榛蘑。何至於此呢?只因蘑菇這菌類植物,好多種都有毒素,誤食毒蘑,輕者上吐下瀉,重者難醫喪命。在那極端困難的歲月裡,就有人因此丟了性命,成了血的教訓,故而,對毒蘑懼之如虎。初入山林採蘑者,必與老人結伴,學習識別“香”、“毒”蘑菇之別。

  久而久之,在採摘蘑菇中人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總結成一套順口溜:“鮮豔挺拔你別採,十有八九是毒胎;蟲蠅遠離可別動,誤食會要你的命;樣子稀奇百嬌態,嫵媚誘你是禍害;招蜂引蝶小蟲愛,放心大膽來採摘。”這樣的順口溜,成了採摘菇者必須掌握的訣竅,掌握了它,人們也就放心大膽的採蘑菇了。

  日積月累,採菇的種類繁多起來,採摘的方式也隨之產生了。老嫗心細,專在樹葉底下尋找美味上等的“金榛”蘑;年輕小夥子腰桿硬,不肯低頭愛觀天,雖然蘑菇採得少,但那舉世聞名的“猴頭”蘑,竟成了他們的專利。採猴頭也有他們的經驗:猴頭成雙配對居樹杈,採到一個,在它的對面肯定還有一個與它配成雙。如果採到另一對,那還會有第三、第四、第五對……為此人們說:“猴頭夫妻常相伴,帶領兒孫居一方。”故此,小夥子們出去採蘑菇,有時一無所獲,有時滿載稀有的猴頭而歸。正是這樣,一片片的“趟子蘑”,肥大的“麵包蘑”,油汪汪的“油蘑”,形如細條成把的“掃苕蘑”,藍瓦瓦的“花臉蘑”,晚秋出現的“松針蘑”……數不勝數的蘑菇,都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我工作奮鬥的八五八農場,地處大小穆稜河、烏蘇里江、松阿察河這三河一江的廣袤原野上,是被稱為烏蘇裡源頭的虎口溼地。這裡水草茂密,原始森林遍佈,水源豐富,是各種蘑菇生長的最佳之處。尤其是近二、三十年,由於千島林景區的開發建設,每到香菇採摘的季節,各種蘑菇如趕集一樣,似雨後春筍,急急忙忙的從草葉下,歡蹦亂跳的.挺出地面,張開笑臉歡迎勤勞的北大荒人來採摘。這時節,正是稻海繁忙的收穫季節,為了不誤觀奼紫嫣紅的島林秋景,賞鶯鶴鳴、百鳥啼、游魚戲的歡騰,採林中的猴頭、香菇、名蘑。人們在繁忙餘暇的陰雨過後,徒步,騎摩托,開轎車,劃小船,甚至乘豪華遊艇……急忙忙登上島林尋覓美味,用愜意的收穫,緩解疲勞,忙中取樂,享受大自然的恩賜。

  儘管島林中能夠食用的蘑菇不下幾十種,這時地採集卻把目光投向“猴頭、金榛、花臉、趟子、松針”這五大香菇。採蘑菇的歡樂不在採摘的多少,重點是在不論是青壯少年,還是叟嫗孩童;不論是職工稻農,還是幹部師生,只要能走動,有餘暇的人,總是千方百計的參與。構成了“千島林中人歡暢,喜慶採菇樂昇平”的“採菇圖”。聽吧!座座島林人聲沸騰,呼兄喚弟情歌聲。看吧!古柞樹杈上,丈夫正摘猴頭蘑;地下,年輕的妻子帶著寶貝兒女,俏臉笑接猴頭視寶貝;樹邊,老婆婆忙把榛蘑框裡放,笑接孫子遞來的大猴頭;稍遠處,離休老場長雙眼盯著樹杈緊叮囑:“小心樹高要保安全!”。突然一陣鞭炮響,人們驚詫笑望著放炮的方向。樹上的小夥子大聲說:“不要管他!準是王二他們幾個端了猴頭窩,美得慶祝呢!”

  千家萬戶採香菇,這已經成了八五八金秋季節的慣例。此時你走進安興水城,不論是大街小巷,會有芳香撲鼻的香氣,引誘你注目觀看:凡是能涼曬物品的地方,都曬滿黃澄澄,金燦燦,白生生,藍瓦瓦的蘑菇。你一定會吃驚地說:“哇!這麼多的蘑菇,可怎麼吃啊?”

  你別急,吃蘑菇對八五八人來說,可是大有講究。剛採回的“五大名蘑”,配上蔥薑蒜等作料包餃子,吃到嘴裡會回味無窮:鮮猴頭用水一炒,掰成絲兒,涼拌生魚片,這種吃法可能你聞所未聞;至於鮮蘑醬,鮮蘑炒肉等等,不是產蘑旺季,怎能體會其中的味道之鮮美?當然,大量的蘑菇只有曬乾,或留作以後食用,或賣給慕名而來的商家。就地收購幹蘑,每斤都在百元以上。運氣好的採蘑人,每次採回鮮蘑六、七十斤,可曬乾蘑七八斤,一次的收入便是七八百元,也是可觀的收入,何樂而不為呢?有好事讓親友分享,這也是我們中國人的美德。大多數採蘑人把幹蘑菇打成郵包,郵寄到全國各地,饋贈親友,這樣一來,八五八香菇的美名已經遠揚海內外。

  烏蘇里江的水產聞名於世;千島林的美景勝似江南;如今千島林的香菇譽名崛起。宜居的安興古城遺址,興起了濱水安興水城,大自然的恩賜,在八五八人的勤勞付出中綻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