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愛在天星橋石林散文

愛在天星橋石林散文

愛在天星橋石林散文

  十年前的一個初秋,我在貴州游完黃果樹瀑布己近中午,在餐館吃好飯,文友又帶我去附近的天星橋石林,既來之則遊之,我高興而往。石林與黃果樹瀑布相距只六公里。景區地處白水湖,有盆景區、洞景區、水上石林區等,風景這邊獨好。

  提到石林,我想起曾經去過的雲南神秘“石林”,那些秀美的石或躺或屹立在綠地和花卉叢中,千奇百怪,深為那些奇特的石和蔥鬱起伏的地貌所震撼,邊走邊看,猶如走進了美麗的圖畫一般,在那兒拍過許多照片。文友見我沉思,笑著說:我們這裡的石林不像雲南的,那裡是陸地上的,而我們這裡是“水上石林”,與雲南的石林風格完全是不一樣的,它是一道天然的立體圖畫和水上大盆景。

  我們就乘車來到了天星橋石林。進入景區,耳畔就傳來了潺潺的流水聲。繞過一群買柚子、甘蔗等水果區,我們親近了想看的石林。抬頭望去,只見蔥蘢的大榕樹對面,秀石遍佈,錯落有致,逶迤伸延,形成了十分壯觀的奇景。同雲南的石林相比,天星橋確實別具特色。腳下的流水與石簡直無時不在相吻,被詩人稱之為愛情的谷地。這裡概括起來就是谷幽,樹茂,石秀、水碧、青藤纏繞組合成的幽靜的桃花源世界,一踏進這片土壤就頓生了浪漫的情懷。

  踩著彎彎曲曲的石板小路,我們穿行在古木幽深的石林裡,那些歷經千年風雨侵襲的石,有的已經變色,少些地方有了風化過的足跡,它們像太湖石般地巍然屹立,構成了一道別致的風景,讓你不得不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雕刻美麗。

  天星橋名不虛傳,它是充滿愛情的石林,到處都有愛的聲音和足跡。在一路行走時,看到兩山相交的地方有一座由二塊大石頭和一塊小石頭相交組合成的天然石橋,它們像一對久別重逢的夫妻相擁在一起,任邊上有小石驅趕也不肯鬆手,它們相擁在一起已經有了多少年,誰也說不清楚,但它們高懸兩山之上,險象環生的舉動,被人們譽為恩愛的石橋。更為奇特的是,中間的那一塊,是一個橢圓形的石柱,像是從天上墜落的星星,卡在了兩石中間不掉下來,這天星橋石林,就是由此得名。

  文友告訴我,這天星橋的愛情石,還有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天星橋這地方有一個美女叫阿秀。阿秀的父親名叫岩石,母親叫流水。阿秀生出來後,就有岩石的堅強,有流水的秀美。後來父母都離開了她,她從此一個人生長在這片山野裡,常與虎豹狼蟲為伴,和魚鱉蝦蟹作鄰。她十分勤勞,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挖地除草十分辛苦。到了晚上還要在家績麻紡線,織布縫衣。

  一天,夕陽西下的傍晚,阿秀正在門前澆花,忽然聽見頭頂上有一個人叫她。阿秀直起腰來抬頭四處張望,卻看不見人影,只有南天一側有一顆星星在向她眨眼。這是南天門外巡天的一名小星,他敬慕阿秀的勤勞和自由的生活,很想下凡來,跟阿秀結成對,配成雙。可是,天宮十分嚴格不準隨便下凡,一旦違反懲罰極為嚴厲。當年,巡天星親眼看見織女私自下凡去配牛郎,後來被天兵天將逮迴天宮來。之後,王母娘娘造天河又把織女和牛郎隔斷,一年只得相會一回。可愛隔不斷天宮,日長月久,巡天星每天都高高地看見阿秀,夜夜夢裡見阿秀。

  一天,巡天星趁在一起值日的二十八宿被玉皇大帝召進宮去辦事,當留下他獨自一個在南天門外的時候,就又大著膽子開始招呼阿秀。阿秀聽到有人在叫自己,就仰起臉來,朝星星點頭微笑。她那姣美的笑容和一雙深情的眼睛令巡天星著迷了。“阿秀妹妹,讓我跟你終身作伴吧!”阿秀臉一紅,低下頭,小聲唱答:“哥是天上小星宿,妹是地上一凡人。哥哥不嫌人間苦,妹等阿哥下凡塵。結成良緣到白頭,同甘共苦不變心。若如天條不許可,妹願隻身上天廷。當面玉帝把心剖,只求老天來允婚。”

  巡天星見阿秀一片真情,於是不顧一切地從天上飛下來了,兩人一見傾心,愛情蜜蜜,相擁緊緊抱在一起,他們的舉動被王母娘娘看見了,王母娘娘喝令小星返回天宮。小星不聽。王母娘娘就氣憤地用手一點,拋一顆堅石從南天門飛落下去,要把緊緊相擁親吻的兩個人打散,可小星和阿秀誓死不肯鬆手,後來石頭打在兩個人身上,他們就立即變成了相擁的石頭,懸在兩個山頭間,成為了一座跨越兩山的石橋。從此四季恩愛,特別在雨後或傍晚,石橋與彩虹相伴,紫煙嫋嫋,美不勝收。王母娘娘終於被小星和阿秀勇敢的愛情打動了,她就派瑤池裡的天工下界去,幫阿秀和巡天星把這個家園修造得跟天上仙境一樣的美麗。聽完這個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仰望那座凌空的險象環生的石橋,不禁感到了愛的力量,它是一種神奇。

  看那兩石相擁相吻成橋,真是天下奇景!踏著石板,隨水流蜿蜒,穿行於石峰、石壁、石縫之間,又見碧綠清澈的石林星羅棋佈。如果發揮一下想象力,可以望著那些石奇景頓生,想什麼就像什麼。這裡的石有的似人頭擠擠,有的似騰躍的奔馬昂首揚蹄;有的似靜臥的駱駝駝峰高聳;有的似古代的武士粗壯雄偉;有的似玲瓏的淑女垂首掩面,嫵媚動人;有的似舟,有的如車,有的似鼓,有的如刀和斧。穿行在石林中,時而遇暗河,時而鑽溶洞。石壁、石屏、石林蒼勁挺拔,雕刻一般,宛如八卦連環陣,置身其間如入在迷宮之中。

  天星橋景區的石筍也是一景,它們奇特密集,集山、水、林、洞為一體,有些石筍很像男人的命根,被人稱為千古一絕。這裡的一線天,空靈石,長表峽,側身巖,尋根巖,美女榕、仙山群掌、歪梳石、熊貓抱竹、雄鷹展翅等石,幾乎到處都是,形態逼真的天然景觀讓人沉醉其中,讚歎不已。

  和雲南石林相比,天星橋石林的秀美是多了一份水和情愛。因為水多,因為有愛,這裡的樹和石才有了靈氣,因為有了水的神韻,這裡大片的仙人掌和各種花草都和石塊結伴,它們彷彿是天然的伴侶,一叢叢地長在石縫,露出石縫,給石頭披上了一層又一層的綠蔭。長在石上,倒影水中,石更綠,樹更秀,水更美。瞧,仙人掌不僅長在石上,有的還長到了樹上。這裡有一株名為“美女榕”的老榕樹,長在奇石邊,樹身高大綽約,像一個側臉舉臂的美女,露出少女羞澀的形態。奇特的是,那樹的中間,又像站著一個露臂露腿的時髦美女,在和石一起交談似的。下面的樹靠在石邊,就像是一個抱著琵琶在彈奏的美女。不遠還有一棵叫“民族大家庭”的老榕樹,它從堅石中鑽出,分成了五十六根樹幹,像徵祖國的大家庭。還有一株紫藤樹,被譽為這裡典型的愛情樹,它的莖掛在谷對面的一棵高高大的老樹上纏綿,伸展著各種親吻的姿勢,擁抱在一起也是不離不分,有數丈之長,生命之力竟然將這藤拉得筆直,就像一根架設在空中粗圓的長毛竹竿。靠龍井前的地方有一塊大石頭,石頭上長出了一棵大榕樹,那些根更是十分奇特,它們盤在石頭上,像千手佛把大石緊緊抱住。其中有一條根,大得幾乎可合抱,伸出四五米遠後又插入另一端的石縫內,抱住了另一塊巨石。

  這裡還有一棵樹根竟將一塊大石分開,生命力的強大在這裡處處都可以感惜到。這裡的榕樹根從石的懸崖頂上垂下來,延伸的根鬚不是在期待泥土,迎接它們的竟都是石頭。所以,盤根錯節的根成為這裡石頭的終身伴侶。這裡的樹根每時每刻和無生命的石頭成親,在上帝安排下熱烈地擁抱在一起,也許在這裡的石林才會真正體會到愛情的力量是什麼?生命的樹在石之間頑強地生長著,而無生命的石被樹根擁抱著。這裡的根和石的愛情,真是天長地久的像徵。所以這裡的導遊風趣地說:天星橋的石頭也是活的',它們融合了天和地的情感,形成了生命的力源,這種奇景在國外實為少有。這實在是天星橋的獨特魅力之處,也許就是傳說中的王母娘娘當年有意在這裡設定的愛情石林。

  盆景區位於三岔河的伏流表面和河道的兩側。是一片水上石林景觀,面積零點一九平方公里,這裡有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水石盆景。最讓人賞識的是石頭上的仙人掌和仙人球,它們成堆生長在石頭頂上,開著粉紅色和嫩黃色的小花。細看,它們的根鬚長在石的縫隙裡面,伸展著扁平的長圓葉,不畏炎熱酷暑,這種火一般的生命奇蹟讓人一讚三嘆,是它們不怕風雨吹打,給這裡的石頭常年戴上了帽子,裝點了一份美麗。

  水上石林區把一座石林圍在了水中,區內水流蜿蜒曲折,石林星羅棋佈。忽然,耳畔的轟鳴聲響起,一道銀鍊墜潭的瀑布從前面的石叢飛瀉下來。瀑布漫頂而下,仿若滾珠落玉,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又似無數銀練墜入潭中。走近瀑布邊,站在旁邊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涼爽和感覺,水流在潭面上又像千萬條銀鏈一樣向中心收縮,然後墜入潭底,激起的水花多像是銀白色的雪浪花和珍珠,慢慢地向四周散開,落在四周的岩石上,整個畫面既驚心動魄,又秀色無比,這真是又一部大自然的傑作,大自然在"水"字上做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抬頭是景,低頭是景,前後左右皆成景,彷彿到了天上的仙境,這裡還有步步景、長表峽、側身巖、歪梳石、鴛鴦藤、盤龍圖象鼻石、天星樓、雛鷹出山等。

  最令人留戀的當屬“數生步”。最為神秘的是那些水中的石塊,它們一直天然的浮出水面供遊人行走,著名的數生步石頭是一石一步,一步就是比喻走了人生的一天,總共有三百六十五塊形態各異的石頭組合成一年的數字,它們蜿蜒在水中,正是人在上面走,水在腳下流,凡進入景區,人人都有份。人在景中行,好似在畫中游,每個人都邊行邊看著石頭上的日期,可以找到自己出生的那一塊,這就是自己的“生步”了,站在自己的“生步”上,許個願或者留個影,很有趣味。

  “數生步”上邊的每塊石頭上還都寫著世界名人的生日。如有興趣,在石頭上還可以找到朋友的、孩子的、家裡人的生日,可以看看自己是和哪位名人是同一天生日的,當有遊客發現自己與某大作家或政治家是同一天生日時,便興奮得手舞足蹈起來。“數生步”的石曲折迴環,穿行於石壁、石縫之中,既能領略山水之美,又可品味石林之奇。在水上石林景區內,還可以和身穿苗服的苗族姑娘和男孩合影,也可以租借苗服站在感覺真好的地方拍照。水面上還擺放著竹筏,可供遊人站在竹筏上拍照。

  天星洞景區是位於天星橋景區中段,被譽為洞中石林。五光十色、變幻無窮的奇峰異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洞內自然形成了若干大廳和側廳,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幽雅玲瓏,在變幻無窮的奇峰異石之中,只見四根大石柱直抵洞頂,每根石柱高都在二十米以上,柱上可以看到石花叢生,雕龍刻鳳,色澤豔麗。洞中還有一根二十五米高的天然石柱,名天星柱,直託洞裡頂穹。石柱的周圍,還有一組石頭,每一石頭都極像盛開的荷花,大小不一,輕輕敲擊,蓮花狀的石頭就會發出不同音色的樂聲,美妙動人。洞內的鐘乳石以色彩斑斕稱奇,洞裡的石頭在燈光映照下,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俱全,把太陽的色彩集中到溶洞裡,看了就像是進入了仙境。

  溶洞內還有散立在流石灘壩上仿若八仙過海的石筍群;有色彩豔麗、形狀奇特的滴石、雲碟、雲盤,宛若一席金盃玉盞、佳餚瓊漿的天國盛宴亮在眼前。此外,洞內還有萬里長城、冰山雪原、苗寨梯田的圖景;有鳥蟲魚獸、花草樹林、瓜果蔬菜等造型;彷彿是世界的珍奇、天國的神物都彙集於此,使天星洞更顯得玲瓏剔透,富麗堂皇。看著這些山石,不由懷疑是否是人工所造?然而只要你親近它,就會感悟大自然的偉大和神奇

  如果走累了,坐在一方畫廊內,靜看映在水中的山、雲勾勒出的曼妙畫卷,深深吸一口甘醇的綠風,心兒醉醉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也會在這時,那些苗族婦女就會揹著筐過來,筐裡堆滿了自家種的柚子和其它水果,讓你買一個解渴。

  人們都說天星橋的石頭還會唱歌,我卻沒注意。在即將離開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便輕輕地走近它們,用手撫摸它們用耳傾聽,耳邊傳來了微微輕盈的天籟之音,原來這就是石頭在唱歌,不必追問,這是微風流過石頭的小孔所致,當年我在甘肅的月亮山,也是感受了沙漠的歌聲,那是因為沙子有小孔而為。是風激響了這些有靈性的石頭精靈,是它們把這些天然的歌聲留在了每一個遊者的記憶裡。哦,多麼精美的石頭,因為吸日月之精華,吻白水之清碧,才有瞭如此之靈動。望著它們,我不禁想:它們長年長在這裡,與那些建造金碧輝煌宮殿的石頭相比,雖然不那麼耀眼,但同樣具有自己的的價值,甚至是一種超越!我覺得這些充滿靈氣的石頭經風沐雨,它們是最美的,它們帶給人們的,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當我們踏上空中的纜車時,我們的遊覽就要結束了。望著一方山水和石,我無法關閉自己舉起的相機,捨不得合上凝視的眼睛。

  走出石林,沿途就是寬闊的白水河,只見碧清湍急的河水正嘩啦啦的響,水中有許多隱藏的奇妙山石,它們在浪花撞擊下,在激流和漩渦中時隱時現,還不時傳來小提琴協奏曲般的聲音。真是石在水中也是美,水在石中看不夠,纏纏綿綿一道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