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母親的小河情感散文

母親的小河情感散文

母親的小河情感散文

  女兒拿來一粒橘子的種子,期望來年能長成小樹,結出甘甜的果實。我問:“你打算把它種在哪兒?”“花盆裡。”“花盆裡怎麼能種的下!你見那棵樹是長在花盆裡的?”女兒有些茫然。我說:“我們就給它種在樓下那棵樹旁邊吧。”“好呀,好呀。”女兒非常高興。

  下午女兒一放學就追著我要去種樹,我去陽臺拿了把種花的小鏟子;女兒從文具盒裡拿出一個紙包,從紙包裡拿出顆乾癟的種子。出門前我又拎了一桶水。即便我也深知那顆種子肯定不會發芽;卻不想打消女兒的熱情,就做也做的認真點吧。

  我們在樓下那棵大楊樹下,種下了那顆種子,此後,每天女兒放學都會先跑過去看看,一遍一遍問我什麼時候發芽。我總是說:快了,快了,需要時間。我真的不想女兒失望。

  今天我走在河道里,一不小心就發現,原來地面上的草兒都已經冒尖了,樹枝上也都滿是嫩嫩的新芽,仔細看過去還都是綠了。突然我就想,我何不在這裡挖一棵小苗,然後偷偷的埋在樹下,等女兒回來一定會非常開心。我知道這是一個謊言,即便是我把一顆小苗移過去了也活不了幾天,難免女兒還是會傷心;可是我想,我不能給女兒實現夢想,不也可以讓她的夢想得以延續嗎!

  昨天吃午飯的時候女兒問我。“爸,我要是學工業設計,去哪兒學啊?”我說:“去義大利,正好你哥也在哪兒,到時候去找你哥,義大利的工業設計是最好的。”女兒很堅定的點點頭。“嗯,嗯。”

  我有一個夢想,時常幻想著將來我女兒製造的每一件產品,每一個茶杯,每一把椅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私人定製。

  在我小的時候,家裡除了很多的書什麼也沒有;床是兩隻長凳上面放一塊木板,衣服都是放在炮彈箱裡。家裡唯一一件象樣的傢俱就是父親專門給我姐打的書櫃,上面放了許多的書。我知道我看不懂,就時常的趴在書櫃下面仰望上面的那些書,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我也會搬來個小凳子上去翻看。有的'全是字,我就只翻翻,看看封面;有的有插圖,我就看裡面的插圖。也是三年級的時候,老師讓畫一幅畫,我就照著書裡的插圖畫了一隻獨角獸,幾天之後,老師通知我加入班裡的圖畫小組。我關於對書的敬仰和崇拜或許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現在的新華書店不管什麼時候都有很多的書,讓人看了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那時候可不是。每當聽說書店來新書了,父親就會立馬騎上車去找我姐,只要我姐相中了,父親就會四處跑著去借錢,給我姐買下來。

  我的父母都不認識字,所以在他們眼裡,我姐學習好是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在我也就特別的羨慕。有時候我甚至就想,我父親對我姐比對我好的多。

  八六年的時候,父親要退休了。那年我最小的姐高中畢業,我剛上高中;我不知道在那段日子裡我的父母有多少個夜晚都沒能睡好覺,最後他們選擇了讓我棄學,接班參加了工作。

  後來母親每當提起這件事的時候,嘴上都會一直唸叨。“幸虧你姐那年考工考上了。”我想倘若我姐那年沒有考上,我的父母估計就不知道該怎樣面對我姐了!

  我成了一名工人,蝦著腰,搖著機床的手柄。我並不討厭這份工作,只是每當面對它,心裡就會有幾分淒涼。父親說:“學會這門手藝,將來肯定餓不著。”可是若干年後,我寧肯餓死也堅決不碰那門手藝。

  日光清朗,柔風拂面。 我在從家到河,從河到家的路上,來了又往,去了又還。我在不停的思考、掙扎、挖掘。

  父母可能給了我姐一對翅膀,卻給了我他們身軀的全部,思想、胸膛、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