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登雞峰山散文
從市區石鼓山往南走上幾公里的地方,“雞峰插雲”是“寶雞八景”之一。晴朗的天氣,站在北塬店子街的朝峰寺向南遙望,秦嶺蒼莽,雞峰山隱約可見。
對雞峰山仰慕已久,這一次登山終於如願。早上和驢友一起坐車沿著盤山的水泥路蜿蜒而上,到達雞峰山水庫後下車沿著山坡小路繼續前行,有一條引水渠一直伴隨左右,不知走了多少路程,來到一塊河灘地,巨大的石頭層層疊疊,低的地方河水形成水潭,河邊樹木碧綠的枝條一直垂到水面,河谷一串串的黃花淡嫩可愛,紫花溫婉神秘,白花清純高潔,這裡真是一個山花爛漫的世界。
山裡氣候變化無常,剛才還晴空萬里,一會兒就烏雲密佈,想必是要下雨了,果然一會兒豆大的雨滴落了下來。還好這一場雨下的時間不是很長,不一會兒天空的烏雲就散了,太陽又重新露出頭來,一縷陽光從雞峰山的山頂斜照下來,白雲在山巒圍繞,雞峰山像籠著一層面紗,這個莫非就是“雞峰插雲”的奇景了。
繼續向前走,聽說離山頂不遠了,但是山路卻越來越陡峭,看似很近的距離要爬上去卻是要費很大的功夫,只能爬一會兒,坐在傾倒的枯木上歇一會兒。
終於爬上山崖的棧道,棧道依山而建,一面凌空,登高望遠,頓感心胸開闊。在一個山崖之上有一座廟宇,大家坐下來歇息,這時都把帶上山的食物取了出來,喝水的喝水,吃飯的吃飯。這時候一個老人過來問大家需不需要熱水,操一口本地話,穿一身淺藍的中山裝,身材高瘦,門牙有凸,但是精神抖擻,有個五十來歲的樣子,說是附近的村民。廟宇旁邊的兩間房子是老人生活的地方,一間裡面是灶房,當我趕過去打熱水的時候,案板上好幾個熱水瓶都沒有開水了,屋裡大鍋裡面正在燒著熱水,地上堆著很多劈好的`木材,一夥年輕人正在往爐膛裡面添柴火,看來這裡遊客太多了,要泡泡麵都得用開水,要喝上開水還得等一會。另一間屋子裡面是一摞摞的純淨水,純淨水都是這位老人從山下面背上來的,老人說他一天背一趟,一趟能背48瓶礦泉水,一瓶礦泉水賣個五塊錢,48瓶也就二百多元錢,而喝開水都是不收錢的。我們驢友輕裝上山都汗流浹背的,想起這48瓶礦泉水,從山下背到山上要走幾十裡的路,感覺的確是不容易。
吃過飯再往上走,山路更加陡峭,舉目向上看去臺階很長,曲折綿延,望不到盡頭,有的地方實在是太陡了,搭上好幾個鐵梯子,人在上面扶著欄杆徐徐緩行,走在上面小心翼翼,驚心動魄。
《水經注》說:“陳倉山上有寶雞鳴祠,即陳寶祠”。寶雞祠位於雞峰山1800米處,寶雞祠前為一絕路嶺,嶺牆豎有一鐵鞭,長約一米,相傳是洪勻老祖執法所用的鐵鞭,此處懸崖聳立,高聳峻峭,道路從此斷絕。再往上走另一處山崖上有一塊突出的大石頭,上面有一塊橫豎線條組成的棋盤,大家都叫唐王棋盤。想當年唐王駕臨雞峰山,在此下棋,或者指點江山,該是多大的場面。
一路攀爬,終於到了雞峰山頂,一尊金色的大公雞足有一人來高,做工非常精緻,雄赳赳氣昂昂,金屬的光澤在太陽光下栩栩生輝,大家都在雄雞旁邊拍照留念。雞峰山主峰元始天尊峰海拔2014米,寶雞地名即源於此。
雞峰山的美景讓人留念,而雞峰山的背水工尤其使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