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負優美散文
16年冬,家所在的縣城屬於臨沂,但真正去臨沂市的機會並不多,至於羲之故居,純屬是走錯路,巧碰上了,便進入看看。
故居外的有個小院,牆窗別緻,加上小院深處那個緊閉的小紅門,便好奇著踱進去。
進去後才發現是個展覽館,門口的叔叔介紹說,這館私人所有,館主剛有事出去了,一會兒回來。
進館並不急切,便遊覽起小院的花草。來到靠東的窗臺下,懷著一汪水的大景石,觸動了我,禁不住出聲稱讚“真好,這石頭真好!”
“如果它是山頂上天然風化的石頭就更好了。”
身後接上來的一句話,一語中的地把我那讚揚的下半句轉折給補充完整了。說出我稱讚這石頭時,心底裡隱隱的少許遺憾。
這樣的不謀而合,我一陣驚喜。循聲轉頭,石桌前,坐著位五十多歲男子。讓我驚訝的是,那人臉上半輩子的風雨,卻還能懂得我對天然石的奢望。
後交流得知,他專職周易研究,說得俗一點,其實就是民間卜卦算命,他常年天南海北地跑,為的不是謀生,而是領略各地風土,用他的話叫“吸收各地的靈氣。”
這有點像一個無業遊民的'說笑。但接下來的交談,使我沒有理由去懷疑,這句話含有半點幽默成分。
我問他,“您覺得您的同行最欠缺的是什麼?”不記得為什麼如此問了。大概是僅透過這個問題的回答,便基本可以定位他。
答“他們把錢看得太重,把身外的東西看得太重。”
我微微直了直身,意識到,眼前這位著裝奇特,戴著頂草原帽的男子除了年長之外有令我肅然的地方。
他隨即又閒說起地球旋轉和八卦執行,以及剛拜師入行時,父母的阻攔,又後來如何四處遊歷,如何至今未婚而有一小兒小名叫“草原”,剛會走路。“幹這行,牽絆要少一些,牽絆多了便沒法做好,不如不做,所以就要扔,扔,扔,都扔掉!”
他說了些有的沒的,不著邊際的話,現回想,又多少像是些有目的地婉言勸慰。
末了,印象極深地,有段對話:
“叔叔,什麼樣能稱得上是貴人呢?”
“貴人有精神上的,有物質上的,今天你遇到了我,日後你遇到不易處,想想今天跟你說的話,挺過去了,我就是你精神上的貴人。”
“我不好看盛而將衰,反而更看重這種初發時的生命力…”他彷彿在堅定著什麼。
痴痴聽他講,沒敢多問,不敢多問,更不敢恃寵而驕。
太陽偏西,離去時,沒敢要聯絡方式。自己也不明白原因。
後回到家,跟老爹說起此事,他一臉不屑,“傻丫頭,被人騙了都不知道!”
見他不信。便沒再提起。
不知怎麼,突然想起這件事,遂草草記下。
蟬聲嘶嘶惹人難閒,要如何才能辜負那人的堅定。
如何才能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