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莓熟了優美散文
儘管一直在聆聽,還是沒有聽到山那邊布穀鳥親切地啼喚,只看到農人在烈日下揮動著鐮刀,一波波刺目的光點從鐮刀邊閃閃折射而來,金黃的麥子一片片倒下,我就知道到了季節輪換的時節,小春收割在忙碌進行,又一輪播種很快就會過去了。
懷舊的我,此時最想的就是帶著愛人和孩子去山裡採摘野山莓,而且是在布穀鳥的指引下。我也知道,此時山裡的迎春花早已銷聲匿跡,桃花、李花隕落化作泥土,映山紅亦褪去了紅衫,只有山莓會默默無聞地掛在枝頭,用金黃的果實,在這熱浪開始襲來的季節,點綴失落的山野。
家鄉的山莓有很多種,地上爬的是紫色的,樹上結的`是黃色的。我偏愛那個黃色的,因為黃色的採摘不費力氣,不用蹲下身子弄得腰痠腿痛。鄉里人叫黃山莓為“黃苞”,而且把它的熟說成“開了”,直到現在,我都弄不明白其中原因。我只能臆想,也許,它的果實酸甜可口,很小且金黃金黃,遠遠望去不像果實更像小花,穀雨前後的一場霏霏好雨過後,催使她一片一片“開”滿枝丫,所以鄉里人把她“熟了”,暱稱為“開了”,可能也寄託著人們對春日的留戀,對秋日的期許。
在人口稠密的城鎮和村落,是見不到山莓的。它生長在僻靜的山野和崇山峻嶺之間,春夏也不見得枝葉茂盛,秋冬更是枯萎凋零。它滿身帶刺,根系發達,獨有一份矜持和倔強。山莓生命力極強,給它一點薄土,它能生根發芽。它從不招蜂引蝶,更不故弄姿態,只用樸實抒寫著自己的生命。
我對山莓懷有深厚感情。小時家裡窮,政策又不允許自己栽果樹,我總是很嘴饞桃子、李子、梨之類的水果。那時,阿媽隨生產隊的社員們出工,晌午休息時急忙去採黃山莓,用樹葉或裝水的葫蘆帶回家給我兄弟倆吃。每當柴火照亮被火煙燻黑的小屋,看著我們津津有味地吃著黃山莓,阿媽總會露出幸福的微笑。現在想來,那是我小時候吃得最多的果子了,也是我這輩子吃到的最好的果子了。
和我一樣的境況,兒時的夥伴們都愛山莓。山莓“盛開”的季節,當放學的鐘聲一敲響,小夥伴們就成群結隊邀約著背起籮筐向山上進發,邊找豬草邊採山莓。每次出去自然會找到很多,盡情享用之後便小心翼翼地用掉了瓷的小口缸帶些回家,給家裡的其他成員分享。運氣好的時候,能在山莓棵裡的隱蔽處撿到花色各異的野雞蛋,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天大的驚喜。當然,這個時候,老師總愛重複一個故事:有一個懶漢,想吃山莓卻怕刺、怕被太陽曬,乾脆睡在山莓樹下張著嘴等著,結果,黃山莓沒有掉下來,卻是小毛蟲掉進了嘴裡。這個故事的教育意義很大,一直陪伴我成長。
現在的我已經不再為吃不上水果而發愁了,可我還是急不可待地要在麥收時節到野外去尋找自己喜愛的山莓,在那翻山越嶺、扒開荊棘叢採到山莓的收穫感裡,找到人生的一種樂趣,那也是平淡中的甜美,平凡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