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走進貴峰中華第一詩村散文

走進貴峰中華第一詩村散文

走進貴峰中華第一詩村散文

  一塊巨石矗立,傲然醒目——“中華第一詩村”!心為之一震,是什麼樣的人文、歷史、元素孕育這“中華第一詩村”的美譽呢?帶著好奇,懷揣著敬意,走進貴峰……

  一路走來,王贖回副會長用特有的閩南腔音普通話向來自寶島臺灣的《臺北詩詞協會》會員及《世界漢詩》雜誌社詩友們講述著貴峰的人文歷史。貴峰村位於南安市西北部,以王姓氏族為主,是閩王王審知的後裔,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積澱深厚,全村1400多戶,6000多人口,因境內南側有貴峰山而得名,貴峰村人文薈萃、文風昌盛,明清時代就有“三進士六舉人百秀才”之譽。1986年,旅居印尼的愛國華僑王國明先生,為弘揚中華詩詞文化,傳承閩南方言吟誦古詩詞傳統,回到家鄉,創辦讀詩班,讓村裡的青少年免費入學,課間歇息有點心分享,對優秀的'學員給予額外獎勵,在貴峰詩社王振澤社長等許許多多貴峰人的熱心參與支援下,讀詩班“吟詩同行,風雨無阻”走到了第32年,培養了眾多呤詩愛好者,不乏濟濟英才。此刻,腦海中蕩起王美容詩人吟唱的《詩經·鹿鳴》,悠悠鹿鳴,食野之苹……迴音嘹亮,古韻古味,美侖美奐,彷彿帶我們重溫一段歷史的記憶!貴峰呈現了一幅“野老牧童隨口唱,貴峰村裡盡詩聲”的景象。

  來到王氏家廟,也稱王氏家訓館,熱情的解說員王雪風老師,聲情並茂,款款道來,向我們介紹分立兩旁的石板壁畫。首先是右邊的開閩王氏族規:“孝父母、睦宗族、和鄉黨、訓讀書、勤耕織、慎交友、端品行、尚忍讓、遵儉約、別男女、儆懶惰、戒、遠酒色”;其次左邊的開篇王氏祖訓:“祭祀致享,恭敬肅裝;經儒篤學,維道維綱;忠信為善,仁義振邦;詩禮承繼,德藝奮揚;飭家睦族,孝悌為常;耕讀勵志,勉力自強;勤勞本分,儉約有方;清廉處世,公正柔剛。”接下來,系姓始祖仁德為民;開閩三王勤政愛民;貴峰一世勤儉起家;王翦信守承諾等等。每一幅壁畫講述的是每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發揚的都是滿滿的正能量。

  當一首首熱情揚溢、慷慨激昂的詩詞、歌賦展現眼簾;一曲曲動人心絃、朗朗上口的詩韻蕩入耳間;世代相傳的族規家訓烙印在貴峰人的心田,諸多美德、美景、美聲,無不印證著“中華第一詩村”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