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風吹麥浪的優美散文

風吹麥浪的優美散文

風吹麥浪的優美散文

  點點清秋醞釀,身系萬千期望。春雨潤澤風物向,競賽春光茁壯。碧綠嵌橙黃,天地光合能量。金穗層湧宕蕩,麥浪起伏歡暢。憶裊裊炊煙故事,畫筆詩書追往。存放無秸杆,惆悵躑躅孤望。

  ——題記離亭燕

  我是一粒小小的麥粒,在隆冬來臨之前就已播撒在田地,被淺淺泥土埋藏。不畏懼寒冷,不覺得孤單,我在寒冬裡靜靜地等待,冰封大地時借氤氳之氣便開始蘊育,殘雪消融時只聽春風急切召喚。我從沉眠中甦醒,揉揉朦忪雙眼四處張望,陽光穿透大地造就一張適意的溫床,蜷縮的身子感覺到溫暖便自然舒張。受清風雨露陽光感染,大地表面漸漸疏鬆,生物開始從中汲取給養,生命所需能量得到有效補充,身體獲得發育生長的力量。悄悄鑽出壓在身上的泥土,嶄露頭角,帶著無限的期望,凸現天地間。釋放一分新綠,不與樹草爭春,滋生一份口糧,不與桃李競芳。

  我露出淺綠的身段,讓陽光傾照在身上,感悟天地的溫暖,春風輕輕地吹拂,感覺親切召喚,體會勞動者的關懷,感激對生命的呵護。我從大地裡汲取營養,從陽光中獲取能量,從天地間得到力量,從期望中感受溫暖。隨生命成長我也能染綠田野翠意村莊。從沉眠田野的那一刻起,決不僅僅給大地披一層綠,為村莊添一份旖旎風光。重要的使命是為生命提供能量,為人類生活提供保障,承載著人們的願望,播種在田地間,不辜負眾多期望,破土而出就開始滋長。

  我與小草並無二樣,共同接受春風的祝福,陽光的關照,土地的給養。不同的是,我得到耕種者眷顧和關愛,接受他們提供的能滿足成長的營養,因獲得更多的照料,衝破土壤就比小草長得茁壯。它們在地面上下爭取營養時,我已生長出獨立的軀幹,蓄積起向上拓展的力量。剛開始雖顯得稚嫩柔軟,在疾風勁吹磅礴大雨中,身體不支會左右搖晃,風雨之後逐漸擁有穩定身體的力量。正是春風雨露的吹拂和滋潤,纖弱身段才日趨強壯,莖幹快速成長,在田地中間樹起身材排列成行,隨風輕舞綠波盪漾,我正茁壯成長。

  身體裡感知到萌動跡象,新的生命開始孕育,正在體內潛生暗長,生命歷程中繁衍傳承生生不息的夙願,也是耕耘者心中的熱切期望。為哺育新的生命,我竭力從土地中攝取營養,全力從陽光中撰取能量,從勞動者雙手中獲取供養,身體一天天生長,體格一天天強壯。在風雨變幻中搖曳,風起雲湧中呵護,風輕雲淡中張望,甘露滋潤著身軀,暖風催促著成長,身體正凝聚力量。就在不經意間的一刻,體內蘊藏的能量充分釋放,新的生命瞬間已衝破胸膛,探出頭來張目探望。就是這一顆小小的麥種,在歷經冬眠,春生和夏長及孕育的生命歷程,才等到新生生命破殼而出的時刻,田地鄉村之間緊鎖雙眉亦慢慢開始舒展。

  嫩綠生命在襁褓中吮吸營養,維持生長所需的能量,陽光明媚時掙脫臂膀抬頭眺望,風吹雨打時緊收雙肩免其受傷。在清風的感召,雨露的滋潤,陽光的`鼓勵,勞動者關切中,麥穗獲得生長力量,共同作用促使其迅速成長,漸露鋒芒,莖幹挺起堅強的身軀,雙手將其託舉在頭頂之上。青青麥穗開始泛黃,每顆都在蘊集能量,青青枝幹開始發黃,仍源源不斷輸送給養。營養和能量相互作用轉化成澱粉麥粒並填實胸腔,不知什麼時候雙手變得虛弱,感覺乏力逐漸低垂,再不能托起健壯身軀。營養大部分被麥穗吸收轉化,麥穗由淺黃變成金黃,莖幹從淺綠變作暗黃,枝葉因缺乏必要補給而逐漸幹竭。

  五月流火載橙載黃,風中佇立雨裡成長。黍稷重穋麥甜菽香,極目四望璀璨金黃。築固場圃欲納禾稼,嗟本農夫我種既往。我在田野村莊中,在蒼翠大地上,用心作筆尖,真情當石硯,專注凝手指,竭力繪畫卷。春風吹拂露新綠,大地催促迅成長,農民關注我變化,陽光加快成熟。執手中畫筆,在綠意盎然大地上,點綴出一片片金黃,繪風吹麥浪的愉悅景象。在暖風中點頭,給風捎去真摯的問候;在田地裡鞠躬,感激大地無私的奉獻;在陽光下頷首,感謝陽光的傾心撮合,在田地中等待,盼望耕耘者喜悅收穫。

  麥穗已經成熟,沉重身軀直壓得莖幹吱吱作響,拈一串放在手上,掂量到它的份量,仔細端詳,粒粒飽滿顆顆金黃,收穫時節來臨,田野頓時出現忙碌的身影,鄉村呈現豐收的盛況。告別哺育過我的土地,帶著飽滿的麥粒,回饋勞動人民真切的關懷,樂於看見他們在喜笑顏開中收割,心花怒放裡堆放。等候他們用心來採摘我身上的果實,安心地晾曬烘烤後靜靜地進入糧倉。變成麵粉,揉成麵條,捏成水餃,蒸一籠饅頭,做幾個麵包,悄無聲息進入到千家萬戶的餐桌,這就是麥種蘊藏時的夙願。莖幹因缺少水分供給很快虛脫乾枯,完成使命後則化身成為秸杆。

  秸杆在農村用途廣泛,在平原鄉村裡木柴缺乏就用它作主要燃料,生火做飯時就離不開它;它也是餵養牲畜的飼料,隆冬時節青草稀少就用它來作補充;還能編織出草繩草蓆等作為用品或商品,床上鋪上厚厚的秸杆當作過床墊使用。因涉及到農村的基本生活,農戶會把秸杆做成草垛儲存起來,以備日常所需。每天到做飯時候,家家生火,戶戶冒煙,這種生活在農村已沿襲好幾千年。燃燒的灰燼有時都會存放起來當肥料使用來反哺耕地,記得以前耕田播種時主要使用的還是農家肥。

  煤氣燃氣使用範圍慢慢推廣,鄉村逐步用它們取代秸杆作燃料,機械化耕種的充分運用,耕田收割時機器漸漸代替耕牛,許多農村已做到完全替代,隨程序加快,秸杆已經失去以前的用途。以前必備的生活資料現在一下卻成為燙手山芋,堆成草垛雖可存放卻派不上用場,還擠佔不多的耕地,何況麥杆之後還有稻杆,今年過去還有明年,單靠堆草垛已無法解決農村裡面巨量的秸杆,這是正面臨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舉在手裡的是豐收的果實,臉上掛的是收穫的喜悅,擺不下的是手中的秸杆,放不下的眼上的愁眉。

  夏天的夜晚風輕雲淡,皎潔的月光銀輝無限,滿天的星星閃爍可見,午夜大地此刻無眠。鄉村中的長者正挪著沉重的雙腿,步履蹣跚來到田地裡,相繼點燃早就乾枯的秸杆,點點星光瞬間化成熊熊烈焰直衝上天。濃濃煙霧頓時便模糊了月光,閃爍的星辰傾刻間就消失不見,微風攜著懸浮的塵煙慢慢擴散,輕飄飄就穿越村鄉縣省標識線,跨越城鄉差距,天地之間大家同呼吸共患難。遙感出一處處烈焰,監測到一片片濃煙,一邊是被化肥灼傷的土地,一邊是空氣中瀰漫的塵煙,秸杆該怎麼擺放,何處安放才能成為資源。

  從遠處飛來一隻麻雀正停靠在窗臺上面,正透過緊閉的窗戶向內急切張望。我在室內默默的向外凝望,窗外雲煙茫茫。停留片刻,麻雀又振動沉重的翅膀飛向遠方,不知道它還能飛多高,前方的路途還能行進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