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我的母親優美散文
今年是2018年,我已經30歲了,我的母親離開我已經18個年頭了。
依稀記得那是冬天的一個夜晚,那夜雪下的非常大,我躺在剛剛轉學到縣城中學宿舍的床上,不知為何身上灼燒一般的疼痛。冥冥中的感應,或許疼痛與母親有關,她那時已經因為腸癌的病痛折磨了半年之久,住院治療無果後只能回家保守治療,難道她真的離我而去嗎?在寒冷與疼痛中我沉沉睡去,果然,在第二天的凌晨,得到了母親去世的噩耗。在千年的鐘聲還未敲響之時,那個愛我的人我最愛的人永遠的離我而去了。
我的出生貌似就是母親粗心大意的玩笑。父母都是教師,我上面還有一個姐姐。90年代正是計劃生育最嚴厲的時候,如果是生二胎,做為教師的他們可能會丟掉飯碗。懷上我時,母親去醫院檢查顯示是個女孩,而他們想要的是個男孩。那時候正直學校期末會考,監考改卷之類的事情一大堆,等結束再到醫院想要打胎的時候,遭到了醫生的嚴厲批評,肚子太大已經不能打了。就這樣我出生了。
因為要躲避計劃生育,我小時候就一直寄養在爺爺奶奶家到五六歲,後來上小學才正式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現在細細算來,我與母親相伴的時光也就七八年而已。人生有許多的七八年,但如果讓我能讓我回到過去,我願意用一生的時間換取那段一直在母親身邊的童年時光。
記憶中的母親是個大高個,大概有1.65左右,體態屬於偏胖型別的,她那時一直留著當時流行的齊耳短髮,頭髮一直是直直的垂在腦後。母親的五官沒有太多女性的柔美,嘴唇也有些寬厚,但是她的性格急好,熱情爽朗,大大咧咧,對誰都是自來熟的性格,就是不太認識的人,也是一句“那個誰”來開場,很熟絡的跟人交流起來。我現在仍然對這樣性格的人不自覺的親近,或者有時候我也極力想扮演像這樣性格的人,這應該是母親潛移默化的結果。
母親比較愛美,當時還沒流行化妝品,她就經常各式衣服,印象最深的是她當時花了一百多買了一件西服褂子,是淡藍加白的條紋,上面還有繡花的圖案,當時她的工資可能也就五六百,可謂大手筆了。她習慣自由搭配自己買的單品,審美也是一直都線上,給我們買的衣服也都是很潮流,每次過年時候必給我們買新衣服,現在雖然網購發達,穿新衣服的喜悅感覺卻再也回不去了。
那時候我們在鄉里教育組的家屬院住,說是家屬院也就是一排兩間的平房,房價飛漲的時代還沒到來,這裡彷彿是理想裡的樂土,在我的腦海裡依然揮之不去,前些天偶爾回到故地,卻都已經面目全非,找不到原來的模樣了,連小時候上學的走街道也找不到了。時間的改變竟是如此的殘酷。
小小的兩間房子,留下的回憶實在是很多,那時候是家屬院也是單位,總共有三排房子,本來我們是在第一排的房子住,大概是我六七歲的時候,有一次夏天下大雨,父親不在家,房子沒有臺階,雨水倒灌進屋子,母親、姐姐、我三個人一直在努力“搶險”。到最後,我扭頭一看,水已經到床下,把各式鞋子弄的飄了起來,我再也忍不住,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後來在哭泣中睡了過去。第二天醒來,已經搬到了第二排房子裡了,這就是我最早的居住記憶。
因為家屬院就三排房子,其餘的地方很寬闊,空地上母親就中上了各種菜,大部分應該是白菜、蘿蔔還有辣椒,在菜地的旁邊不知是誰灑下了洋姜,有幾顆洋姜樹,挖的時候我像翻寶藏似的挖掘著,一如母親把吃不完的蘿蔔埋在土裡一般。
當時父母工作比較忙,我和姐姐中午有時候就吃泡麵,一開始是泡,用白瓷缸子加熱水泡著吃,後來是煮麵,在後來好像加雞蛋了,還記得有一次母親交我煮麵條,我從地裡直接拔了幾個白菜葉子洗洗加在了裡面,這就是為數不多的教我做飯的記憶了。
後來感覺吃飯的時候,有時候母親擺放了好多盤跟碗,吃的種類也慢慢多了起來,但是我已經想不起來都是吃的什麼了。只是覺得種類樣子比較多。印象最深的幾樣,一個是西瓜醬,她用幾個醃菜的大罈子裝起來,上面蓋上紗布,放在院子裡曬,我能回想起來是因為有一次下雨,罈子還在外面放著,父母還沒回來我就把罈子一個一個的搬到了屋簷底下。至於西瓜醬的`具體做法就不知道了,只記得吃的時候裡面有軟軟的西瓜片了,用油炒,加上蔥花,就著饅頭吃感覺是難得的美味。還有就是粘糕,用黏面做的比手掌小的圓餅,裡面有時候會放幾個棗子,吃起來黏黏的,又有點甜,我一下能吃好幾個。再有一個是幹吃湯圓,那時候好像是剛剛興起來的東西,只有縣城賣,有很多口味的,黑芝麻、桂花、橘子之類的,吃的時候在平底鍋上小火煎一會就可以吃了,我感覺吃了好幾次,母親一買就買好多種,有幾年過年的時候經常吃它,現在這種食物找不到了,只有超市裡小包裝袋子一個裡面一個,但是卻不怎麼好吃。而印象最深的東西是煎荷包蛋,每逢冬天,我和姐姐感冒嗓子咳嗽的時候,母親總會煎一個雞蛋給我們吃,放一點油用小火一點一點的煎,把雞蛋煎成深褐色,裡面蛋黃也是煎的透透的,全部呈焦胡的狀態,吃下去對嗓子很有效果。有時候看著姐姐生病吃,我也賴在床上要求吃一個,這一幕好像就是在昨天似的。
那時候旅遊還是不長見的,母親單位組織旅遊也不是經常。有一次家裡就我和母親倆人,有個單位組織的旅遊臨時通知要發車,母親想帶我去,我死活不去,勸說了執拗之下她自己去了,不一會回來了,原來車已經走了。現在想想還是很後悔,因為跟她旅遊也沒幾次,就去過一次北京,其他就是去市裡,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思念有時候會成為疾病,我記得母親剛去世的時候,有兩次我莫名其名的發燒、身體不適,後來讓村裡的溼婆,拿一碗清水,查三根筷子,三根筷子直直的插在水上面,看說是我母親不放心回來看我,我自身承受不住所以身體不舒服。還有一次那是我上大學坐在開學回學校的大巴車上,我坐在後面,前面有一個與母親年紀胖瘦很相近的女人,她一直回頭朝我的方向看來,眼神中帶著悲慼,有一刻我真想走過去同她交談,但又怕破壞了夢中的相聚,她難道是母親附身回來看我一眼,還是她是一位失去自己孩子的母親呢?
一開始因為年紀小,母親的離去給我帶來的就是傷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感覺就變成了想念,而且歷久彌堅。我渴望向她傾訴我的喜怒哀樂,分享我的成長、我的工作、我的愛情,可以這一切都是奢望,相聚只是在夢中,她的模樣有時候模糊,有時候清晰,但是我確定的是母親在我的心中永遠不會離去。
寫於2018年1月30日上午,母親臘月十三週年祭的次日。
回憶我的母親(三) 戀上回憶的小瘋子
回憶我的母親
“啊,不管你走多遠/無論你在幹啥/到什麼時候也離不開/咱的媽”每次聽到閻維文的一曲《母親》,我都會眼含熱淚。母親去世已經將近二年了,可母親的音容笑貌還清晰地浮現在眼前…… 母親有一雙近乎失明的眼睛。從我記事時起,我就知道母親的眼睛不好,她的眼睫毛倒長,整天不停地流淚。母親有...
唯奇
創業起手式從邁出第一步開始
很多人都看出網際網路是一個未來的趨勢,但是卻有那麼多的人在這個缺乏信任的社會找不到出路。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邁出第一步。 一個人邁出第一步是很痛苦的事情,也是艱難的心理歷程。我也是,當我開始接觸網際網路之時,我一直在尋找的是一些實體專案,比如,加盟,比如,餐飲,比如,淘寶,比如...
企業家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