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走進蠡園神話散文

走進蠡園神話散文

走進蠡園神話散文

  太湖一隅名曰蠡湖,蠡湖之濱有蠡園。不用說,自然是紀念范蠡和西施那一對神仙眷侶的了。來此一年有餘的光景,多次過門而不入,如今想來,究竟不知何故。

  大前天在太湖飯店參加“尊享華貴,賓士人生”的晚宴之後,便留宿於該飯店的別墅“玉蘭苑”。次日早晨,掀開窗簾,只見窗外陽光明媚,綠葉青蔥,花嬌鳥鳴,彷彿處身神話仙境一般,心裡不由想起久未謀面的蠡園來。

  直到下午三點多的時候,妻女三人才終於成行,大約二十多分鐘的樣子,我們就來到古風新綠的蠡園門外。

  自左側門入,古木參天,陽光從樹葉的縫隙間撒下一地碎金,斑駁陸離,忽然就如同走進了另外一個世界。路邊的空地上,鋪擺著一些牡丹的盆景。白色,紅色,紫色,粉色,黑色,應有盡有。有的含苞,有的怒放,還有的半放半收,一副嬌羞的模樣。我試著用手比劃了一下,一朵花的周長竟有四十多公分,真是不得了。白居易有詩云:“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此處配此花,正是相得益彰,如明朝俞大猷《詠牡丹》所說:“閒花眼底千千種,此種人間最擅奇。國色天香人詠盡,丹心獨抱更誰知?”看著眼前花,想著古時人,心底真的只能感慨萬千了。

  復往前行,豁然開明。面前綠草茸茸,野花芬芳,柳絲飄飄,碧波粼粼,正是劉禹錫“野草芳菲紅錦地,遊絲繚亂碧羅天”的意境。池水的中央,孤島飄浮。島上一女,白裳白裙,面容清麗,儀態端莊典雅,雙手不知拿著何物。對岸的山岩絕壁上紅筆大書“浣紗溪”,可見,那一定是西施無疑的了。杜甫詩曰:“林花著雨燕支溼,水荇牽風翠帶長”,岸邊的楊柳翠竹倒映入水,連水也是一派碧綠之色,果然是“竹色溪下綠,荷花鏡裡香。”岸邊一塊景點指示牌,原來這裡就是“西施映月”呢。

  過柳蔭亭,春秋閣赫然在前。春秋閣僅三層,並不雄偉。門前一副對聯道出了它的身份。“鷗侶無猜四面雲山誰作主,氐夷安在五湖煙波獨忘機。”面向大門的是范蠡的端坐紫砂塑像。身後的'牆壁上是一副壁畫,“范蠡泛舟圖”。畫面裡,鷗鷺翩翩,畫舫凌波。范蠡西施攜手站在畫舫一端。他們迎風而立,衣袂飄飄;男人更顯瀟灑,女人更覺綽約。好一個郎才女貌的神話啊!

  其實,范蠡助越滅吳,幾乎是普國同慶,只有西施不知是喜是悲,也不知何去何從;畢竟對吳對越,她都是禍國的紅顏啊。只有范蠡讀懂了她的一顆無可奈何無所適從的心,於是,棄官歸隱,攜西施浪跡江湖,“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蘇東坡是理解他們的。

  閣裡一側,有兩把特別複製的劍,一曰“霸王劍”,相傳為項羽所用;一曰“越王劍”,相傳為春秋戰國時代干將莫邪所鑄,至今仍然光亮湛然,寒氣逼人,已達到至尊境界。二樓是關於西施故事的壁畫,因為在西施故里已經知之甚詳,便不再細賞,直接就上到了三樓。站在三樓遙望,但見蠡湖碧波盪漾,遊船逍遙,好一派迷人春光。

  出春秋閣,走千步長廊。長廊一側臨湖,紫柱黛瓦,牆上雕刻著無數古今名人詩文。湖邊蘆葦叢生,碧綠可人。湖中一座小亭凌波,琉璃紅瓦,白玉欄杆,精美絕倫,如同一艘船,劈開歷史的風浪,從遠古駛來,見識了今天的繁華。亭中,仍舊是一幅紫砂壁畫,范蠡和西施相對而立在竹蓬船的舢板,指點湖山天色,看無邊風月,名曰“蠡湖情話”,心裡陡生羨慕。

  過千步長廊,一段長堤如詩如畫。長堤外側,蠡湖春波無限;長堤內側,池柳欣然一色,對岸的一塊碑文分明是“蠡湖煙綠”,這還是當地著名的“十八景”之一呢。長堤之上,楊柳如煙,桃花如雲,又是一步一景的好地方。走在這桃紅柳綠的春風裡,又似乎走進了神話一般的世界。長堤盡頭,一石矗立,上鐫“南堤春曉”,難怪范蠡和西施選擇這裡泊舟流連呢,真的是好景緻。

  迴轉的路邊,有兩副鞦韆,正覺得稍微疲乏,便坐了上去。隨著鞦韆飄蕩起來,疲倦之感陡然散去。妻子女兒輪流推著鞦韆,我便乾脆閉目小憩。心裡還是想著遠古的那一對珠聯璧合的眷侶。他們神話一般的愛情,這裡神話一般的風景,煙雨紅塵的人間真是少有啊。不過,回頭看見如花似玉的妻子,如詩如畫的女兒,我的心理忽然就釋然了,原來,我也一直生活在神話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