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尋夢江南古鎮經典散文

尋夢江南古鎮經典散文

尋夢江南古鎮經典散文

  來到同裡,這裡已是一派春暖花開的景象,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花草清香。在小鎮上行走,一種超凡脫俗的清新與寧靜便撲面而來。同裡給我的第一印象除了寧靜與古樸便是隨處可見的河流與各式臨水而建的古橋。水是同里人賴以生存的源泉,橋則是連線水鄉人際交往的.紐帶。

  古鎮同裡位於太湖之濱,距蘇州城南25公里、周莊西面10公里處,系江南六個著名水鄉古鎮之一。因水成路,依水成街,環水成鎮,傍水成園是同裡的特色。縱橫交錯的河流穿鎮而過,呈“井”字形的河道,給人一種空間感,條條水巷遊人如織,條條河道輕舟盪漾,構成了水鄉獨特的神韻。

  漫步在小小古鎮同裡,可謂是百步一景,景景有韻。因水而築,粉牆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樑畫棟的臨河水閣,比比皆是,氣勢非凡,歷經百年,風姿依舊。其中最為出名的是“一園、兩堂、三橋”,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

  一園就是指江南名園“退思園”,是清朝光緒年間,安徽兵部備道任蘭生退職回鄉後所建的私家庭園。走進此園,一塊“退思園”牌匾懸掛在廳堂,導遊告訴我們牌匾上“退思”二字取“退而思過”之意。在不大面積裡的“退思園”,精巧佈局,集中了江南古典山水宅院的山、池、建築、藤木、花草,而且春夏秋冬、琴棋書畫各景俱全。佈局充滿詩情畫意,盡顯了江南園林的柔雅精美,使得小小的園林給人一種移步換景、千變萬化的感覺。

  兩堂指的是崇本堂和嘉蔭堂,在這裡我看到了小巧玲瓏及精雕華麗的住宅,兩者的木雕藝術十分精美。

  三橋指的是太平橋、古利橋和長慶橋,據說“走三橋”已成為同裡古老的民間風俗。他們把太平、吉利、長慶三座橋看作是消災化吉的象徵,曾流傳“走過太平橋,一年四季身體好;走過吉利橋,官運亨通步步高;走過長慶橋,青春長駐永不老”。能得到上天送給的一份祝福,我也在太平橋上走了一次,圖的是吉祥和如意。

  走下太平橋,步入岸邊青石板小路,一旁是悠悠流淌的河水,一邊是小鎮人家的房屋,河兩岸樹蔭下還棲息著眾多的茶攤。如今的同裡,家家是商鋪、餐館。同里人正將自己由來已久的生活,打成一個個商業的包裹,放在門前供遊人自選,供遊人羨慕……

  行走於同裡,如同走進了“綠意紅情,小橋流水”的畫境,欣賞到了黛瓦粉牆的莊重古樸,陶醉於古建築的雕樑畫柱,體會到了古街的明清遺風。在我眼裡同裡與周莊有著不同,同裡是個出文人、有著古老文化底蘊的小鎮,而周莊則是出商人的地方。

  在同裡,從一座小橋走進,從另一座小橋走出,但心卻沒走出三月的江南,也沒走出同裡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