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母親為兒做元宵散文

母親為兒做元宵散文

母親為兒做元宵散文

  小時候,每年剛過完年,鎮上就有賣元宵的,而且是現做現賣,買的人不少,常常排很長的隊。有一年,因為家裡過年來往的親戚多,母親到正月十五才想起買元宵。那時父親已到外地上班,母親只好自己借了輛腳踏車,趕緊到鎮上去買。

  我和哥哥在村口焦急地等著母親,看到別人拿著又白又圓的元宵回來,我們羨慕到了極點,口水差不多都要流出來了,恨不得立刻吃上又甜又香的元宵。但等到快中午時,見到的`卻是兩手空空的母親。原來,因為是最後一天了,買元宵的人特別多,輪到母親買的時候,元宵已經賣完了。

  我們失望極了,好像從陽光和煦的山頂一下掉到了冰窟窿裡,無精打采地向家裡走去。母親看到我們的樣子,安慰我們說:“雖然沒有買到,但是我可以給你們做呀!”“真的?”“真的!”母親信心百倍地說,“我剛才在排隊的時候,看到人家怎麼做了,到家我就給你們做元宵!”

  一到家裡,母親就找來黑芝麻、核桃仁、花生仁,然後把這些東西炒幹,軋碎,再加入白糖,倒入少量水攪拌至半乾,拍成大拇指粗細的長柱形,切成小方塊,到吃午飯的時候,餡就做成了。吃完午飯,母親就接著滾元宵。她拿幾塊餡在水裡溼一下,放在面盆裡滾動,餡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不一會兒就成了乒乓球大小,雪白雪白的元宵就算做成了。天還沒黑,母親就做成了兩大碗元宵。

  月亮出來了,元宵煮熟了。母親盛了兩碗,放在院子裡的天地牌位前,給月婆婆供奉,保佑全家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潔白的月亮映在了碗裡,分不清哪是元宵,哪是月亮。

  過了一會兒,母親把碗端給我們說:“月婆婆吃完了,你們吃吧!”我們迫不及待地接過來,用勺舀起一個就往嘴裡送,覺得比買的好吃多了!

  從此,我們家就不買元宵了,而且母親每年剛過完正月初十就開始做,為的是多做一些,不但可以送給親戚朋友,還可以送給街坊四鄰,吃過的人都說母親做的元宵好吃。我知道這並不是奉承,因為母親善於學習和總結,用料和做法不斷改良,做的元宵真的很好吃!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直到母親過完八十大壽後的那年元宵節,母親還要做,但我們不讓,因為母親做的元宵,已經永遠銘刻在我們的記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