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曾經愛歌今何在散文

曾經愛歌今何在散文

曾經愛歌今何在散文

  晚飯後,閒暇之餘,偶然翻到以前的一款小小的高中時候的MP3.看著那個薄薄的藍色機身,我的思緒一下子就回到了幾年前,回到了那個感情波動足以天崩地裂,情感瘋狂足以讓現在的我依舊有些羞愧感和罪惡感的高中,想想沒什麼事情,又看到剛買的白色ipod剛插上充電的電源,就猶豫著卻又懷著激動地心情找了耳機,開啟,將耳機塞到耳朵裡,表面平靜的像是一潭安靜的湖面,內心思緒卻像是一壺剛燒開正在沸騰的熱水,翻滾湧動!

  想想那個時候,家裡面對我管轄的很是嚴格,除了給我買復讀機聽英語之外,MP3也不許我買,學校也是三令五申的不準帶。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了嚴重的叛逆心理,攢了好幾個月的零花錢求著一個朋友帶了一個MP3,心情激動地不亞於得到一臺電腦。那個時候,聽周杰倫、潘瑋柏、王力宏、蔡依林、張靚穎、張惠妹等,那些或傷感、或心酸、或激動、或甜蜜,都能從歌曲中品味出,並且心中也會受到感染,心情也會隨之起伏不定。那個時候還沒有談戀愛,只能在心底悄悄的羨慕那些“無心向學”的同學明目張膽的早戀,那些任何關於愛情的幻想、憧憬,關於未來男朋友會是哪一種人的假想,都會跟隨著歌曲的旋律和情緒而變換。青澀的少女情懷,害羞不已的躁動,都隨著歌曲而生動起來。

  最後的高三時期,我也戀愛了。那場來的不是時候也結束的莫名其妙的戀愛,使我的心情變得更加依賴那些旋律,或聽憂傷的嗓音分享自己內心的悲傷,覺得歌曲唱出了自己的心聲;而那些甜蜜的旋律卻是讓我在悲嘆自己感情不順的時候而增加更多對愛情的幻想。那個時候,那個小小的MP3,經過細細的耳機線,緩緩的流進我的心田,讓我的內心為之陶醉,甚至有時侯為之瘋狂。

  青春年少的那時候,覺得歌曲就是我的知音,就是我生活下來的重要支撐。下載歌曲也是藉著和某個老師感情好,偷偷用著他的電腦,及時更新著MP3的記憶體,重新整理著它的`新鮮度。少女時代的靈魂,簡單的無以復加,敏感的一塌糊塗,覺得世界非黑即白,非A即B,會固執的認定著某一件事情不會改變。就像當初那個時候,前男友高考移民到內蒙古的時候,我在頭一天的晚上,聽著張靚穎的《我們說好的》,和張惠妹的《我可以抱你麼》《聽海》,反反覆覆的聽了一夜,哭了一夜,第二天還固執的不去送他。直到他不顧他老爸在面前,哭著跑到教室,無視老師的不滿,拉著我奔出教室,抱著我,反覆地說著要等他的話,最後還小心翼翼地在我的額頭上親了一下,就扭過頭邊擦著眼淚邊慢慢的走出學校的大門,他始終堅持著沒有再回頭看我一眼,那個抹眼淚背影深深地而又狠狠地留在了我的心裡,伴隨著的是那三首歌,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輕易的聽,因為我會忍不住掉眼淚,會忍不住想起那個臨走擁抱我的人,那個親我額頭的人?

  那個時候的歌曲,就像是我的感情支柱,伴隨我走過了敏感叛逆的年少青春,還幫我走過了壓抑艱難的高三時光。從高考後,那個藍色的MP3就被我塵封了起來,代之的是MP4,然後是手機,一直到現在的ipod,聽音樂的裝置在不斷地更新提高,可是我聽音樂的心情卻愈來愈退化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就幾乎再也沒有聽過了,我那那些裝置不過是看電子書,玩遊戲,上網,將那項我從前最鍾愛的行為給深深地忘到了腦後,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的心再也沒有憧憬與期望了,沒有那些年少時期的激情了,還是有了更多的娛樂裝置代替了。

  想想突然覺得很傷感,那些時光,我知道,我再也不可能回去了,那些音樂帶給我的安慰與寄託,都只能算是過往雲煙了,我自己也毫無防備的“老”了。

  所以,就只能慢慢的沉浸在回憶中,或許,有些深刻的回憶也是不錯的,認清那些愛歌曲的歲月遠去了,那些愛幻想憧憬的人生階段也已經過去了,我只能這麼自我安慰了。

  多麼希望以後會重新愛上聽音樂,重拾那種心情,重拾那種生活,重拾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