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1

  我家廁所裡出現了幾個螞蟻洞,我為了瞭解螞蟻,就觀察起它們的行蹤來。

  螞蟻是怎麼識別自己走過的路呢?原來螞蟻一邊走就一邊分泌出一種氣味,回來的時候只要順著氣味走就可以了,不同的螞蟻就有不同的氣味,所以螞蟻是永遠也不會迷失方向的。

  起初,我只知道螞蟻會識別洞,但卻不知道它怎麼識別,今天,我注意到了,原來螞蟻有識別洞穴的工具――觸角。洞外的螞蟻與洞內的螞蟻只要相互碰一下觸角,就可以識別自己的同類了。

  據說螞蟻也有報恩人――蝴蝶,蝴蝶的幼蟲被螞蟻發現後,螞蟻就把它抬回去養它,等養大變成蝴蝶後,蝴蝶就會給它們食物以報恩。

  螞蟻時刻處在死亡的邊緣,因為它們經不起輕輕的一腳,但是從來沒有被摔死過,因為螞蟻重量輕,所以掉下來之後,它會利用空氣的阻力抵擋住自己,然後用腳慢慢落地(很象降落傘吧),所以不會被摔死。

  螞蟻身上還有很多未知的東西,我們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這些未知的世界。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2

  x月x日 星期x晴

  又是無聊的一星期,我像往常一樣早早地寫完了作業,快到五點了,我下了樓準備找夥伴們玩耍,下了樓一縷刺眼的陽光透過我的視野,我想:不錯,是一個“玩”的好日子。我哼著歌邊走邊摘一些花花草草。到了小區的花園時,一群螞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急忙回家拿了個凳子坐在這裡看了起來,一次神奇的發現就要開始了!

  我看到:有兩群螞蟻他們聲勢浩大,似乎進行著激烈的搏鬥中,每一個隊的前方均站著一個龐大的螞蟻,我想因該是隊長吧,他們默不作聲的樣子讓我感轉,請保留此標記到極為好奇,我隨手拿起一個小石子丟向他們,他們轉身看著我,我下得退到大樹後面,他們又恢復了以往的寧靜,突然,其中一對的隊長好像生氣的大吼一聲,然後雙方隊員糾纏在了一起,沒過多久,兩隊的人數已經所剩無幾了,突然走出來一個十分嬌小的螞蟻,隊兩隊說了些什麼,他們立刻就不打了,我想他應該這樣說道,和平年代注重的是幸福,快樂,而不是為了芝麻大小的事情糾纏的你死我話,這樣的結局誰願看到,這也是告誡我們,我們要以熱情的心態做每一件事情。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3

  10月1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在家門口看見了一個小洞口,我走過去仔細看,發現裡面有很多螞蟻在這裡進進出出,原因這裡是螞蟻窩啊!

  我回家拿了一點兒麵包屑,放在螞蟻窩門口,過了一會,一個螞蟻走了出來,它試著把麵包屑搬回洞裡,可是它太小了搬不動,於是它回到洞裡,用自己的觸角跟其它螞蟻來到外面,齊心協力把麵包屑搬回螞蟻窩了,原來螞蟻也那麼團結啊?真是團結力量大。

  第二天,我來到螞蟻窩前面,看見了一隻獨一無二的螞蟻,它長著一雙透明的翅膀,我用手摸了一下它,它就飛走了,我在想:"為什麼螞蟻沒有翅膀呢"?原來它們是不同種類的呀!它們是從這個蟻窩飛到那個蟻窩,然後從那個蟻窩再飛到另一個蟻窩去的。

  第三天,我不知道螞蟻怎麼樣了,於是我就到外面去看了一下,沒想到螞蟻把自己蟻窩的東西搬走了,後來外面下起了雨,原來真的像大人說的一樣,螞蟻搬家雨就要來臨了,一群群螞蟻就會搬到其他沒有雨的地方去呀!

  觀察一件事物是多麼的有趣,如果不信你就來試試看吧。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4

  說起我最喜歡觀察的動物是什麼,我會告訴你是螞蟻。

  今天媽媽牽著我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我看到了一群螞蟻匆匆地搬著糧食,就趕緊鬆開媽媽的手去觀察,只見它們連一粒米都不放過,地上的米幾乎全部被搬走了,我感到很納悶,就對媽媽提了一個問題:“螞蟻們為什麼要搬糧食,連一粒米都不放過呢?”媽媽說:“螞蟻搬糧食是因為馬上會有大雨來到。你知道嗎?”聽了媽媽的話,我還是有些半信半疑。“螞蟻搬糧食後就會下雨,難道真的馬上就要下雨了?”我自言自語道。這時只聽一聲巨響,從空中傳來了轟隆隆的雷聲。緊接著,閃電也出現在天空,看來真的馬上要下雨了,我和媽媽趕緊跑回了家。剛回到家,就看到雨像斷了線的珍珠似的直往下落,我心想:幸好我們回家了。

  今天這次經歷好險呀!我和媽媽差點就要淋雨了,不過這次有趣的經歷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螞蟻搬家後就會下雨。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5

  自從這學期有了科學課,我就特別愛觀察螞蟻。

  今天,我又去校門口觀察螞蟻。

  我發現地上有幾粒米,只見一隻螞蟻偵察兵發現了這幾粒米,立刻回去報告了它的首領,首領立刻派出幾百只螞蟻,跟著這隻偵察兵去搬食物,令我感到奇怪的是:這幾百只螞蟻都是按照那隻螞蟻偵察兵走的路來尋找食物的,這是為什麼?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我突然想玩一個惡作劇,我找來一塊大石頭,擋住了螞蟻們的路,螞蟻們頓時亂成一鍋粥,有的想往石頭上爬,有的上蹦下跳,還有的想把大石頭推開。

  後來還是我把大石頭拿開,它們才繼續前進,等它們找到米粒,所有的螞蟻都累趴下了,過了一分鐘,它們才站起來搬食物,它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米粒搬到蟻穴,這時候,上課鈴響了,再見了,小螞蟻,下次我再來觀察你們。

  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以前觀察螞蟻都是抓回去觀察它們,有一次,我滴了一滴牛奶給它喝,它立刻開始猛喝了起來,但是它腳一滑,落到牛奶裡去了,結果淹死了;還有一次,我放了一粒米給它吃,結果它被撐死了,我覺得現在這種方法比原來的方法好多了,我以後再也不把螞蟻帶回家去了。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6

  一天,我在公園裡喝水時,滴了一些水在地上,一隻螞蟻爬過來喝起了水,我就停下來觀察它。

  小螞蟻嚐到了果汁甜甜的味道,沒有自己一個人吃而是回到洞裡,用觸鬚碰了一下另外的螞蟻,好像在說:“兄弟們,我知道哪裡有水,快跟我來!”所有螞蟻一湧而出,爬向有果汁的地方,我發現,螞蟻們爬的時候互相謙讓,團結互助,沒有爭搶,隊伍從洞口到有果汁的地方,像一條長龍。雖然每一隻螞蟻都非常忙碌,但它們還是很有秩序。

  看到這種景象,我在心中想:這群小螞蟻真可敬,因為它發現了果汁沒有獨吞,而是想著夥伴們,和夥伴們一起分享,這種團結友愛、心中有他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而在班級中呢?同學們有時候會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矛盾,有時還會打架,我覺得這些同學應該向這群小螞蟻多多學習!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7

  螞蟻搬到了赤道,是把生活變成夏天的第一步。螞蟻不說,因為是秘密。

  螞蟻怕冷,不是因為寂寞,很多時候,它知道問題的答案,只是不想說。

  螞蟻喜歡旅行,用慵懶的步調,大雨的午後,迷路了。它路過雨水時,停下腳步照鏡子,歪斜著腦袋打量那個陌生的倒影,然後,和水裡的螞蟻說話,像自言自語的樣子。沒有人知道螞蟻說了些什麼,它說的話會和那滴雨水一起被蒸發在空氣裡,變成每一場雨裡透明的秘密。螞蟻繼續走,它想,要好好地養活自己,很鄭重的模樣。

  螞蟻不談戀愛,在有關愛情的地圖裡,螞蟻都走斑馬線,偶爾有想闖紅燈的時候,可是每次思考紅燈早就變成了綠燈,安全得沒有懸念。於是,螞蟻不想再思考了,它乾脆任性地坐在原地,等著另一隻螞蟻出現,然後拉著它闖過那個可惡的紅燈。

  螞蟻減肥,肚子餓的時候就吃好多好多的香蕉,它也一度幻覺自己是一隻猴。也許,幻覺是減肥的副作用。

  最熟悉也最陌生的,親愛的螞蟻,你和別的螞蟻不一樣,你是秘密,潛藏了一個世紀。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8

  今天下午,我在草地上觀察螞蟻.

  我發現一塊大石頭下面有個洞,我想這裡面一定有螞蟻,於是我用小樹枝在洞裡亂擺,終於有很多螞蟻爬出來了,我看到一隻小螞蟻在和一隻大螞蟻打仗呢,我看著看著就自言自語地說:"大的不能欺負小的",於是我把大的用小樹枝bei到一邊,小螞蟻得救了.

  我又發現一隻更小的螞蟻在找東西,可是沒有找到,我就幫小螞蟻找,突然我看到一隻小蟲子,我用小樹枝把小蟲子挑到小螞蟻身邊,可小螞蟻好像沒發現一樣,反而回洞了,我真著急,不一會大群螞蟻紛紛走出來,噢!我明白了,原來小螞蟻去報信了,我高興極了.幾隻螞蟻上去就咬,蟲疼的亂動,似乎在叫喊:"救命",一隻大螞蟻咬住它的脖子,蟲死了,一隻只螞蟻齊心協力把蟲搬回了洞.

  那隻小螞蟻爬出來抬頭望著我,好像在說:"謝謝你".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9

  雖然螞蟻不是人,但是它們也有自我的墓地。如果螞蟻在外發現同伴的屍體,它就會再找到一個同伴把屍體抬道一個公共墓地;如果有同伴死在巢穴裡,螞蟻絕對不會就這樣將同伴的屍體藏再洞穴內,而是舉行一嘲追悼會”,所有螞蟻站成兩排,幾個螞蟻抬著同伴的屍體,從眾多螞蟻面前走過,算是最後的告別。及罷,他們便轉身離去,將同伴的屍體掩埋在黃土之中。

  螞蟻的娛樂方式

  相信嗎!小小的螞蟻竟然會有自我的娛樂方式!

  每當有空閒時間,這螞蟻賽場上可就熱鬧了!你瞧!那兩隻工蟻正用兩根後腳站立,前腳就和另一隻螞蟻的前腳接起來,用力一扭,倘若誰扳倒了誰,那他就是不可否認的摔交大王了!

  小小的螞蟻學人一樣過日子,真是不可思議!!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10

  今天,我吃完午飯後,閒的沒事幹,只好蹲在我家院子裡看螞蟻打發時間。

  剛開始,我在一個螞蟻洞旁邊等著他們出來。於是我邊看螞蟻有沒有出來,邊觀察螞蟻洞。

  螞蟻的家是一個大概和是一個手指的粗細,周圍還有許多沒有搬進洞裡的食物。

  過了一會兒,媽媽開始收集起了莧菜種子,螞蟻們也出來了,我原以為他們是出來搬沒搬回去的`食物的,結果,萬萬沒想到,他們是向媽媽的種子奔去的!緊接著我就跟上去看他們怎麼搬食物。在路上,小螞蟻還時不時地回頭望一眼。

  幾分鐘後,小螞蟻終於到了媽媽的腳下。為了看小螞蟻搬菜籽,我抓了一把菜籽殼放在地上,於是小螞跑向菜籽殼,用它的嘴夾起菜籽殼好像在看裡面有沒有東西。過了一會兒小螞蟻終於找到了一籽,夾著它走回了家。

  從前我認為小螞蟻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動物,可我觀察了螞蟻才知道他有這麼多我不知道的生活習性啊!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11

  今天,我做了一個科學小實驗,觀察螞蟻最愛吃啥?

  我把蘋果核、白糖、食鹽、死了的昆蟲、白米飯放在一塊空地的中央,然後蹲在旁邊觀看。15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誘餌上仍然沒有一個偵察兵過來。我一氣之下,把經過附近的螞蟻都抓來放在誘餌上,可是它們卻飛也似地逃走了。真失望!

  我靜下心來仔細分析原因:誘餌之所以無人問津,極有可能是離蟻窩太遠。於是,我把誘餌移到蟻窩附近。沒過多久,螞蟻就成群結對地爬過來了。它們忙著搬食物,但蟻群裡也有自私自利的傢伙。它們不搬食物,只知道吃東西,而且玩命地吃著,有一隻還撐死了呢!說實話,我也不知道它是怎麼死的,只是猜測啦。

  然而,白糖全部被搬完、吃完了,其他誘餌仍然無人問津。所以,螞蟻最愛吃糖。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12

  早上,我在陽臺上做作業的時候,看見一隻小螞蟻在地上爬來爬去。我就放下鉛筆觀察起螞蟻來。這時候,邊上的水池裡的魚兒跳了起來。我突然冒出個念頭:魚兒會游泳,小螞蟻會嗎?有了!我連忙抓起一隻螞蟻放進水池裡去。只見螞蟻忙用手和腳拼命地划水,用力地往水池邊游去。不一會兒小傢伙就上岸了。我不甘心,又把它趕下水。這次,離水池邊更遠,看它怎麼辦?

  小傢伙可聰明瞭,好像知道我是和它開玩笑呢,這次他可不著急上岸呢。它故意在水池裡打轉轉,就是不遊向池邊。這下好了,它不著急,我可著急了。小螞蟻,你再不上來會被水淹死的。小螞蟻好像聽懂了我的話。它三下五下就游到水池邊上岸了,還回頭得意朝我笑呢!今天真開心,因為我發現了一個秘密,原來螞蟻也會游泳哦。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13

  今天是星期六,我寫完了作業,就下樓觀察起了小螞蟻。

  我發現一塊大石頭下面有個洞,我想這裡一定有螞蟻,於是我用小樹枝在洞裡亂擺動,終於有很多螞蟻爬出來了。我看見一隻小螞蟻在和一隻大螞蟻打仗呢,我看著看著就自言自語的說:“大的不能欺負小的。”於是我把大的螞蟻用小樹枝扒到邊上,小螞蟻獲救了。

  我又發現一隻更小的螞蟻在找東西,可是它什麼也沒找到。我就幫助小螞蟻找,突然我看到一條小青蟲,就用樹枝把小青蟲挑到小螞蟻身邊,可小螞蟻好像害怕極了,跑回了洞裡,我著急死了。但是不一會兒大群螞蟻紛紛走出來,噢!我明白了,原來小螞蟻去報信了。我高興極了。幾隻螞蟻上去就咬,小青蟲疼得亂動,似乎在叫“救命”,一隻大螞蟻使勁地咬住青蟲的脖子,青蟲忍不住了,便把身上的螞蟻抖了下來,螞蟻不認輸,繼續咬青蟲……經過一番周折,螞蟻們帶著“戰利品”回洞裡去了。

  那隻小螞蟻爬出來望望我,好像在說:“謝謝你!”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14

  一天,我去我家花園澆花,無意中發現了一個螞蟻洞。當時我正在給三角梅澆水,發現有水的地方爬出許多螞蟻,我仔細一看,就看到了一個螞蟻洞。這個螞蟻洞只有幾釐米寬,裡面卻住著成千上萬只螞蟻。太有趣了!

  過了一會兒,有隻小蟲子從螞蟻洞經過。突然,從螞蟻洞裡竄出幾隻螞蟻,這些螞蟻小蟲子噴出一種液體,瞬間就將小蟲子麻痺了,接著從螞蟻洞裡又出來了幾隻螞蟻,將小蟲子拖進螞蟻洞裡了。

  我感到奇怪,就去問爸爸:“螞蟻噴出來的液體到底是什麼呢?”爸爸告訴我:“那是蟻酸,是螞蟻的攻擊武器之一,專門用來麻痺昆蟲的。”

  第二天,我又來到花園,看到一群螞蟻和一隻蜘蛛在打架,又是咬又是噴蟻酸的雙方糾纏了十多分鐘還未分出勝負,這時又過來一大群螞蟻來幫忙,又噴出一波蟻酸,這回蜘蛛終於被麻痺了,螞蟻們把蜘蛛拖回了螞蟻洞。

  螞蟻真厲害,原來它戰勝昆蟲的法寶是蟻酸。

觀察螞蟻日記_300字15

  今天早上,我在院子裡散步,喝著熱牛奶。這時,我在草叢中發現了一個蟻巢。

  這個蟻巢是泥黃色的,表面有許多小孔。這些小洞周圍有許多螞蟻忙著進進出出。他們在忙什麼?為了找到答案,我的腳步沿著它們爬行的路線移動。哦!原來他們在院子裡的垃圾桶下尋找食物。我趕緊跑回家,從櫥櫃裡拿出一顆糖果,咬成一粒米粒大小,然後把這些小糖果放在垃圾桶旁邊。過了一會兒,一隻螞蟻用它的觸鬚觸控糖果並試圖移動它,但是米粒大小的糖果沒有移動,所以它移動了它的身體並向蟻巢爬去。一路上,它一直用觸角觸控其他螞蟻,好像在說:來吧,大家,這裡有食物。很快,那些收到訊息的螞蟻向糖果的方向衝去。突然,我突然意識到螞蟻的觸角可以傳遞資訊。我看見他們中的一些人咬人,一些人扛著,一些人扛著.這樣,他們立即將碎片糖果搬回家。他們合作的方式讓我震驚!

  透過對螞蟻的觀察,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心團結,泰山動;人心渙散時,很難搬動大米。小螞蟻的團結精神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