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習報告> 記者的實習報告3篇

記者的實習報告

記者的實習報告3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記者的實習報告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記者的實習報告 篇1

  按照期末前夕聯絡好的實習單位——《魯中晨報》編輯部的安排,考試結束後的第二天我就趕到了報社報到。編輯部的王主任給我安排的老師是時事新聞部的張吉寶記者,張記者同時也做著部分編輯的工作,在晨報已工作三年。

  在此後二十多天的實習中,我經歷了在報社做記者的工作初體驗。 報到之後還不等我到住處放好行李,老師便準備帶我出去採訪了。在路上,老師給我介紹了在報社的工作習慣:一般上午和下午四點半之前,絕大多數記者都會外出採訪;四點半到六點,很多記者都會選擇會報社寫稿,當然也可以在其它地方完成稿件,只要在截稿時間前將稿件及時傳給編輯即可;六點鐘左右一般有編輯和資深記者的會議,討論新聞選題和工作總結等問題。因此,在報社,從來沒有“考勤”這一概念,記者的工作時間相當靈活。當然,這在給予記者充分自主的同時,也考驗著記者的責任心和工作能力。

  在實習的二十多天中,我跟隨老師穿梭於淄博市張店區的大街小巷,尋找新聞線索,採訪,寫稿,甚至有幸與老師一起做了一些編輯的工作。這使我對記者工作有了切身的感受,雖然十分辛苦,但是收穫是最主要的。

  實習期間,每一分鐘都是學習的課堂。在跟隨老師實習的過程中,對於記者工作的一系列問題,比方:如何發現新聞線索,如何接觸到新聞人物,如何讓採訪在閒談的氣氛中達到採訪的目的,如何寫作新聞稿件等等,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學會了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相關理論切實應用於實踐中。

  對一名記者來說,“人氣”是很重要的。這一點,在實習期間,老師雖然沒有明確指出,但在外跟隨老師跑了二十多天,我深刻體會到“人氣”的重要性。就像某位有人氣的明星身邊會聚集大量的歌迷和娛記,一個記者如果有“人氣”,他就會擁有廣泛的資訊來源渠道和人際關係網,會擁有很多忠實的通訊員願意為他提供新聞線索。有了新聞線索,記者就不必再漫無目的地在外瞎跑瞎忙,隨後的採訪和寫稿工作也將是水到渠成。

  帶我的老師就是這樣一位有“人氣”的好記者。實習期間,我跟老師跑了淄博市的人才市場、人事局、淄博市中心醫院、地稅局、房產局、世紀中天律師事務所,也有各類藥房、門診和居民小區的社群委員會,所到之處都有老師認識的朋友。他們不僅熱情接待了我和老師,更樂意在聊天的氣氛中提供給老師寶貴的新聞線索並回答老師的問題。

  跟隨老師外出採訪的日子裡,中國報告網老師雖然沒有明確指出,卻用實際行動無聲地教導著我“人氣”對一名記者來說是多麼重要。而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就要做有“人氣”的記者。

  在晨報做記者的三年裡,老師就騎著摩托車跑遍了淄博市張店區的各個角落,有時還要奔波於淄博市的其它區縣,儼然已是張店區的活地圖。老師不止一次地對我說過:“辦公室裡永遠沒有新聞,新聞永遠在現場。我理解的新聞,雖不是時時都能碰到事件發生,但要多跑。新聞就在最容易被忽略的眼角,它需要發現。”

  實習期間,淄博連降特大暴雨,而暴雨之後往往又是暴曬。

  在淄博市響應衛生部緊急叫停問題藥品“欣弗”的那天也是暴雨。我和老師穿梭於淄博的各大醫院、藥店和門診,來調查“欣弗”是否有違規繼續出售的情況,全身都溼透了。就在一家門診內,老師向大夫瞭解情況,我環顧四周,跟老師說:“怎麼這麼多人都在打吊瓶啊?”老師說:“是嗎?”他也看到了門診內所有的床位都躺著正在輸液的病人。老師從大夫那裡得知最近幾天由於暴雨暴曬,天氣極其不穩定,感冒患者也非常多。

  出了門診,老師說:“很好!這是一條線索,我們再到附近的中心醫院看看。”這篇新聞稿件發在第二天的報紙上,老師的誇獎也讓我對這意外的收穫由衷地快樂。原來,新聞就是這樣發現的。

  晨報在八月份組織了兩個活動:一是舉辦關愛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愛心課堂;一是相親會。老師說這些事件即便去採訪跟蹤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做記者要敢於挑戰不同領域的新聞事件,挖掘其中的獨特價值,才能提升自己。

  實習期間,老師帶我採訪的事件涉及稅務、房產、人事、就業、醫療、社群和法律等諸多領域。老師用實際行動教導著我,讓我在耳濡目染中懂得發現新聞,敢於嘗試和挑戰自我。

  印象中的採訪情景是這樣的:記者和採訪物件面對面地正襟危坐著。記者邊聽邊記錄有用的資訊,像個速記員。而採訪物件則略顯侷促,緊張回答,生怕出錯。然而,這次專業認識實習完全打破了我對採訪的固有印象。老師從不拿出紙筆,只在必要時拿出相機拍下有價值的畫面。老師的採訪就在相當隨意融洽的聊天氣氛下完成。

  這種朋友似的談話採訪在實習期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者的實習報告 篇2

  在沒有實習之前就有所耳聞:實習無非就是做做衛生端端水,如果進報社就是看報紙看新聞。這並不完全正確,首先,服務產業發展到現在,衛生已經不需要實習生代為操勞,其次,看新聞不僅是實習記者的事,每位記者編輯在開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瀏覽新聞,那不同的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做這些事時的角色定位和心態。比如看新聞,職業記者看的不是新聞,更不是寂寞,而是新聞後的新聞。我實習的媒體是雜誌,因此更注重記者思考事件的角度與深度。

  我們實習生,資歷淺經歷少,思維的厚度也夠不上老記者。再者,一個體制的固有狀態不可能被一個新來的實習生打破,因此剛開始做冷板凳也是必然的過程。為此我也沒少心裡不平衡過,但是當後來忙碌的時候反而回過來羨慕冷板凳時光了呢!呵呵。

  ⊕新人第一次採訪,碰一鼻子灰反而是收穫

  做記者採訪是家常便飯,不管是電話採訪、面談還是網路採訪。我在這次的雜誌社實習中並沒有經常涉及採訪,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經歷和體會。

  首先是預約採訪,其實挺難的,因為我第一次幫老師預約採訪是聯絡一家京城著名的高階健身中心,由於事先準備不足加上那邊的人員又特別盛氣凌人,(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健身房的人個個都是能說會道)幾次下來我已經失去了信心,大規模的企業部門間又存在斷層,我的電話時常就被一轉再轉,到後來我也不知道與我對話的人是什麼部門什麼職務了。第一次的預約採訪失敗告終,還好老師並沒有過多責怪我,而表現出一種師長特有的語重心長。

  接著是外出採訪,次數也不多,但第一次印象十分深刻。為了不因“學生像”被怠慢而因此“扮演”一個成熟記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由於採訪地點距離估計錯誤,我一路走了過去,到了那邊就發現腳底兩個水泡。這個故事教育人們,出門採訪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移動的距離,不在雙腳支撐範圍之類就不要選擇步行,而所有會發生的可能性都要考慮到。

  ⊕意外的收穫只給有準備的人

  我進雜誌社之初並沒有“帶的老師”這一說,這點可能比較報社、電視臺有所不同,因為週刊的性質所致,關注的事件沒有那麼繁多和平白,編輯們有自己明確的分工,記者也都很少到單位,各自跑著各自的選題,每週選題會的那天是單位裡上座率最高的時候。後來總編仁慈地給我介紹了一個老師,於是才有了一些記者可以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機會往往是很罕見的,因此有時間多和記者編輯說說話就是機會垂青於你的前期保證了,當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湊上去,那隻會適得其反。

  其次,“準備”不單單隻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哦,踏實的專業能力和知識儲備才是老師器重你,放心你交給你任務的最終保證。

  以上一點點經歷不夠借鑑,我也只是暑期實習生這個浩蕩人群中的一小份子,班級部落格是同學、同志間的互相學習、交流感觸的好平臺,真心希望所有人都有所收穫、有所成長,這才是真是的快樂與充實,加油!我一直十分崇拜邵飄萍先生。在我看來,要當好一名記者那是需要天賦的,而邵飄萍先生擁有當記者的所有天資。他交際能力極強,上達總統、總理,下至僕役、百姓,他都與之靠得攏,談得來,因而耳目眾多。他聰慧機靈,“守若處女,動若脫兔,有鬼神莫測之機”,隨機應變的能力極強。他懂得采訪物件的`心理,會打心理戰。有人說過,優秀的新聞記者需是通才,邵飄萍先生便是通才。在這次的報社實習中,我深深感到,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記者,有太多太多東西需要學習了。

  首先,記者需瞭解各行各業的知識,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去採訪洪山區評選“花王”,那些退休老爺爺把養花當成他們晚年的愛好,他們愛花如命,他們養花養出了門道,養出了藝術,讓我欽佩。我多希望自己能多瞭解一些花藝方面的知識,這樣能與他們有更多可聊的,也能挖掘更多有趣的資訊。我去採訪附一社群京劇班,兩名骨幹都是省人名醫院的退休職工,愛好京劇,看到她們聊起京劇來精神矍鑠,神采飛揚,我真的希望我能多知道一點京劇方面的知識。老人們說個什麼紅娘,西廂,我絲毫不瞭解,真為自己捏一把冷汗。我向法學院教授諮詢房產證的解決辦法,我多希望我能懂一點法學知識,這樣我問的問題就能更深一點,獲得的資訊也能更有效一些。我去採訪外教進社群教孩子英語,我多希望我的英語能在好點,這樣與外教交流暢通無阻,也能獲得一些更有效的資訊。

  其次,我覺得新聞記者應該是一個“社會學家”。除了對我們這個社會的宏觀形勢有清楚地把握,還要對社會結構,社會階層,社會問題,有大致的把握。以便你在採訪中看到什麼人說什麼話,在對事件的分析中有深刻的洞察。我跑的是社群這條線。社群是其實就是一個小社會,我應該對社群的管理結構,對武漢社群的情況有非常清楚的認識。還記得我的第二個任務就是去採訪紫陽路街道辦社群工作者的演講比賽。我對社群工作者一無所知,回來之後,我便上網瞭解社群工作者的工作內容等等,瞭解之後我發現社群工作者是一個多麼重要的職業。

記者的實習報告 篇3

  暑期的記者實習活動開始,儘量做好一些準備,但是仍有一些漏洞層出不窮。現在我在一點一點的總結這些教訓,並希望自己可以改正。

  1.不夠守時。6:30起床,距離報社不遠,但仍會出現時間不夠,遲到半小時。原因有兩點,一是速度慢的像蝸牛,另一點路痴,昨天坐返車,今天做錯車。最終導致遲到!這可是記者的致命弱點。

  解決方案:回去記時,提高速度。研究XX市的公交路線,熟記於心。

  2.不夠靈活。跑了一天新聞,有很多線索,而真正能獨立完稿的依然很少,首先採訪的目的不明確,漫無目的的問問題,被動的被被採訪者牽著鼻子走。思維不活躍,有些固定侷限在某些學校的框架中。

  解決方案:要變被動為主動,加強專業知識的訓練。寫和實踐相結合。

  星期一是週刊的例會,卻發現問題多如牛毛。散漫的工作環境讓你找不到新聞的感覺,工作人員的無紀律性。令我大吃一驚的是大量的新聞中植入廣告,變身有力的宣傳工具,只要花錢,就可以幫你在這張紙上辦實事,新聞的純粹性沒有,倒搖身一變成了為金錢的服務的人員,有些可悲。

  今天老總批評員工,因為大家的不守時,無紀律。已經成立了兩年多的週刊,管理如此混亂,今天才提出要細化採訪和寫作,把稿子的質量和數量掛鉤工資。聽說要做車展,又是拉動一大筆資金,新聞,什麼新聞?當問老師關於寫人物通訊的問題,竟很冷的聽到不給錢就不寫,這是很冷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