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習報告> 道橋實習報告3篇

道橋實習報告

道橋實習報告3篇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道橋實習報告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道橋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目的

  老師組織這次的認識實習,是幫助我們在接受專業的道路橋樑知識之前,對我們所學的專業有一個初步的瞭解,讓我們接觸提前接觸一些關於道路橋樑方面的知識。增強我們以後學習專業課的積極性。

  二.實習時間

  20xx年11月27日

  三.實習地點

  1.臨沂市濱河大道(第一段)

  2.臨沂市三和大橋

  3.臨沂市祊河大橋

  四.實習中所見的路橋

  1.臨沂市濱河大道(第一段)

  濱河大道為臨沂的景觀大道,在綠化設計目標上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標誌性的現代化城市景觀道路。

  大道第一段現在正在進行修復之中,在施工現場我們透過老師講解與觀察,看到路面結構分為三層:面層、基層和墊層。面層位於整個路面結構的最上層。它直接承受行車荷載的垂直力、水平力、以及車身後所產生的真空吸力的反覆作用,同時還要受到降雨和氣溫變化的不利影響最大,是最直接地反映路面使用效能的層次。面層應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剛度和穩定性,並且耐磨、不透水,其表面還應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基層位於面層之下,墊層或路基之上。基層主要承受面層傳遞的車輪垂直力的作用,並把它擴散到墊層和土基,基層還可能受到面層滲水以及地下水的侵蝕。用來修築基層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石灰、瀝青等穩定土或穩定粒料(如碎石、砂礫),工業廢渣穩定土或穩定粒料,各種碎石混合料或天然砂礫。墊層是介於基層與土基之間的層次,在土基處於不良狀態時,如潮溼地帶、溼軟土基、北方地區的凍脹土基等,應該設定墊層,以排除路面、路基中滯留的自由水,確保路面結構處於乾燥或中溼狀態。墊層主要起隔水(地下水、毛細水)、排水(滲入水)、隔溫(防凍脹、翻漿)作用,並傳遞和擴散由基層傳來的荷載應力,保證路基在容許應力範圍內工作。

  濱河大道修復段路面基層

  2.三和大橋

  三和大橋是柳青河上建的一座獨塔雙索麵扇形斜拉橋,橋型為獨塔雙索麵扇形斜拉橋,主塔順橋向採用倒“Y”字形,橫橋向雙柱折線呈“花瓶”式。塔墩固結,梁塔分離。橋樑全長167.08米,寬28米,橋兩側各有3米的人行道和2米的拉索區,行車道18米。設計車速為80千米/時,保證交通需求。該橋是臨沂市的第一座斜拉橋,它的.建成對臨沂城市防洪、緩解市區交通壓力、美化城市環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斜拉橋是由許多直接連線到塔上的鋼纜吊起橋面,斜拉橋由索塔、主樑、斜拉索組成。索塔型式有“A”型、倒“Y”型、“H”型、獨柱,材料有鋼和混凝土的。斜拉索佈置有單索麵、平行雙索麵、斜索麵等。

  三和大橋

  3.祊河大橋

  祊河大橋全長520米,主橋寬34米,引橋寬30米,雙向六車道。祊河大橋分別與南、北兩岸濱河大道採用簡易立交形式相交,以確保主幹路的暢通。上部結構主橋為五跨異形拱連續梁橋,引橋為30m簡支T梁,跨徑組合2×30+55+100+120+100+55+30m。雙向六車道佈置,並設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設計核載為城市-A級,設計車速時速60公里/小時,地震裂度按7度設防,設計洪水頻率為百年一遇。主橋橫斷面寬34m,引橋橫斷面寬30m,橋樑下部結構為鑽孔灌注樁基礎,大體積鋼筋砼承臺及V型橋墩。工程總造價約7000萬元。

  蒙山大道祊河大橋主橋上部為五跨異型拱連續箱梁結構,單跨最大跨徑120米,引橋為30米簡支T形梁結構,是亞洲第一座五跨異形拱連續箱梁結構橋樑。

  在橋樑的設計方面伸縮縫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伸縮縫是因為橋樑跨度大,為避免橋樑修建好後受到外界影響而使橋樑變形開的縫。伸縮縫可有效的保護橋樑免受強烈震動造成很大的損壞,同時在伸縮縫中間的欄杆也是可以左右移動的,這也保護了欄杆在震動時受到損壞。這是橋樑設計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伸縮縫在平行、垂直於橋樑軸線的兩個方向,均能自由伸縮,牢固可靠,車輛行駛過時應平順、無突跳與噪聲;要能防止雨水和垃圾泥土滲入阻塞;安裝、檢查、養護、消除汙物都要簡易方便。在設定伸縮縫處,欄杆與橋面鋪裝都要斷開。

  五.實習心得體會

  透過這次實習,我們初步瞭解到了橋樑的分類,可以按用途、跨越障礙、使用材料、按橋面在橋垮結構的不同位置、按橋長、按受力特點分。按受力特點,有梁式橋、拱式橋、懸索橋、斜拉橋、剛構橋和組合體系橋。

道橋實習報告 篇2

  這是我進入大學的第一次實習,這次實習是認識實習由老師帶著我們去周邊已經建好的道路橋樑上進行一個對路的分析以及對道路橋樑有個初步的瞭解。

  經過一天的實習,這次認識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平時都不明白的事。使我對道路橋樑有了一個理論知識初步的瞭解,而理論和實踐是緊密聯絡的。將理論知識全部融於實際操作當中,我更好的在實踐中得到鍛鍊。只有理論實踐相結合才能完全的發揮我們的本領。

  我們於11月27號到位於我們學校周邊上的城市道路、橋樑上觀察實習,我們來到雙嶺路(322國道),此路正好處在維護中毀壞的地方已經清楚,露出了透油層。

  根據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統中的地位和交通功能,分為:

  ①快速路;

  ②主幹路;

  ③次幹路;

  ④支路。

  其餘幾條路的主要功能也各不一樣。城市道路於公路又不同,城市道路是城市以內的道路,公路是連線兩個城市的道路。公路也有等級之分,中國大陸將公路劃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五個等級。各個等級的公路的使命也不一樣。路面又分為瀝青路面剛性路面,合半剛性路面,瀝青路面與剛性路面的差別在於瀝青路面施工簡單,造價低,但是使用年限低。無論是瀝青路面還是剛性路面,一條合格的路就必須有它的驗收標準,路面標準有,平整度,中線標高,中線位移,邊坡順直度,壓實度,強度值等。在觀察這條道路時,有一輛裝載瀝青的車從我們旁邊駛過,老師發現了一個明顯的錯誤。車上裝載的瀝青沒有用帆布蓋住。瀝青達不到標準溫度會影響路面質量。我認為道路施工是一項嚴謹的工作,我們在施工時必須嚴格根據標準來。這樣才對得起自己。隨後我們來到三和大橋,它是一座斜拉橋。斜拉橋的孔跨佈置:雙塔三跨式、獨塔雙跨式、多塔多跨式。斜拉索構造與型式:組成:立面佈置方式、傾角:橫向佈置方式。主樑構造與型式:跨高比、橫截面。索塔構造與型式:縱向佈置、橫向佈置、高跨比。斜拉橋的結構體系:懸浮體系、支撐體系、塔梁固結體系、剛構體系。

  在橋樑底部觀察時老師還發現橋底一處錯誤,橋體舉例橋墩太近,使其減震效能大大減弱。

  我們還觀看了河大橋,它也是斜拉橋的一種。河大橋全長520米,主橋寬34米,引橋寬30米,雙向六車道。為亞洲第一座五跨異型拱連續箱梁結構的橋樑。其中,大橋上部的三個異型拱高達60米,單跨最大跨徑120米,其工藝之先進,施工難度之高,規模之宏大,在我市橋樑建設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到此為止這次的實習結束了,這次實習讓我學會了很多,明白了很多。感觸很深讓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還有理論結合實踐的重要。自己的目光還很短淺還要拓寬自己的視野。

道橋實習報告 篇3

  一.前言

  生產實習是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中必不可少的實踐教學環節,它是所學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的統一。在實習過程中,深入到道路施工單位,以天津達到第五合同段為實習場所,在工區主任的指導下,參加工程施工工作。同時,也為大學畢業後從事工程實踐打下良好基礎。

  二、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天津大道

  工程地點:天津市塘沽區新城鎮

  施工單位:中交一公局海威公司

  合同工期18個月,計劃開工時間20xx年10月30日,完工時間20xx年4月30日。

  天津大道連線天津市中心城區小白樓商務區與濱海新區于家堡、響羅灣商務區,為城市快速路,西起外環線津沽立交,東至中央大道,雙向八車道,設計行車速度80km/h。

  第五合同段起終點樁號K25+124~K29+962.295,全長約4.8Km;本工程含分離式立交橋1座,管涵2座,箱涵3座。

  三.實習內容:在實習階段我主要負責本工程段的路基施工現場管理

  道橋實習報告 實習總結道橋實習報告 實習總結

  路基施工填土要求

  (1)路基必須分層填築分層碾壓。每層最大壓實厚度不宜超過20cm(當壓實機械可以保證壓實度並經現場試驗、檢測合格後可適當加大壓實厚度),路床頂面最後一層壓實厚度為20cm(遇特殊情況不滿足設計要求是,最小壓實厚度不得小於10cm)。

  (2)含水量應控制在壓實最佳含水量±2%之內。

  (3)路基填築寬度每側應寬出填築層設計寬度30cm,壓實寬度不小於設計寬度,最後銷坡。

  (4)路基表面應具有2%~4%的向外橫坡,防止積水。為避免路基邊坡被雨水沖刷,路基填築過程中要求在路基下坡腳外兩米處設定臨時排水埝和排水設施。

  (5)徵地邊線外兩側各10m範圍內禁止集中取土。

  (6)路基填築範圍內嚴禁作為施工便道使用。

  (7)路基填築應均勻密實,路床頂面橫坡於路拱橫坡一致。

  (8)路基填土高度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須保證不因地下水、地表水、毛細水及凍脹作用而影響穩定性。本工程為城市道路,路基設計最小填土高度應大於路床處於潮溼或中溼狀態的臨界高度。

  另外施工時按照“四區段”和“八流程”進行。“四區段”即:“上土攤鋪區、翻曬拌合區、整平碾壓去、報驗養生區”,“八流程”即:“上土、攤鋪、翻曬、布灰、拌合、整平、碾壓、養生”。具體施工工藝如下:

  1、試驗標定

  在上土之前應取現場土樣測定土的天然含水量及液塑限並進行標準擊實試驗確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幹密度。

  2、測量放樣

  測量組準確放出道路中心線。

  3、路堤填築時在取土場用挖掘機和裝載機將土裝入自卸汽車,運到填土路基處。根據路基寬度、自卸汽車方量及松鋪厚度,用白灰灑線打網格,確定每車土的卸土位置,以保證填土厚度。

  4、素土攤鋪粗平後,首先應根據虛鋪係數追蹤測定高程,在考慮虛鋪係數的情況下若高程達不到設計值應及時採取措施補救,待滿足要求後用鏵犁和旋耕犁進行翻曬和粉碎。在上灰前,檢查土的含水量,當接近最佳含水量時及時上灰。

  5、攤鋪石灰:素土整平穩壓後,按眼路線走向5×10m打好方格,根據配比將每格需要的石灰量人工攤鋪均勻。上灰時應保證灰土中無雜質、無未消解的灰塊。

  6、路拌機拌合:石灰攤鋪完成後,均需用路拌機拌合,拌合遍數2遍以上,要用專人在路拌機後面隨時檢查拌合深度,拌合深度以打入路床頂以下5~10mm為宜,確保無素土夾層,保證拌合均勻色澤一致,沒有灰花團和花條,檢測混合料的含水量和灰劑量,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2個百分點,灰劑量符合規範要求。

  7、整平和碾壓:用平地機、水準儀跟蹤控制高程。當高程、橫坡達到規範要求時,先用振動壓路機穩壓一遍,再用振動壓路機振壓兩遍,然後用18~21t壓路機進行碾壓三遍,由路肩向路中心碾壓,碾壓時輪跡重疊1/2輪寬,路肩處應多壓2~3遍。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急調頭或急剎車,以保證石灰土的表面不被破壞。若在碾壓過程中出現“彈簧”現象,應採用挖除、重新換填或摻石灰或水泥等措施進行處理。在壓路機碾壓結束之前用平地機再終平一次,使其縱向順適,路拱符合設計要求。終平應仔細進行,必須將區域性高出部分刮除並掃除路外,對區域性低窪之處不再進行找補,可待鋪築下層時處理。

  8、試驗檢測:一段路基完成後,試驗人員及時進行路面外形、壓實度、灰劑量等的試驗檢測,自檢合格後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驗收合格後進行下層施工。

  四.總結

  學習是無止境的,透過看到的結果,積極思考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處理方法,這樣才能在工作中學到更多知識,真正起到理論聯絡實際的良好實習效果,在處理遇到的工程技術問題的過程中,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