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生產實習報告書
通訊工程是電子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下面一起看看通訊生產實習報告書吧~
通訊生產實習報告書【1】
一、實習目的
生產實習是工科學生培養工程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透過生產實習,讓大家認識所學專業的特點和應用,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吸收,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生產實習的目的可以總結為三個方面:
1、從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上講:透過生產實習,同學們才能更好的瞭解和認知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和工程應用背景,既能開拓同學們的視野,同時又能鍛鍊同學們的工程實踐能力。
2、從社會實踐能力培養上講: 透過生產實習,同學們可以走訪各種企業,瞭解和認知企業文化和工作管理,為大家今後就業做好準備。在實習期間大家應該認真的思考,你今後的就業方向和就業區域,提前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3、從創新能力培養上講:透過生產實習,可以激發同學們對新事物進行分析和思考能力,從而更好的進行綜合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實習內容
1.通訊工程生產實習 內容:通訊網路運維 地點:山東大學網路中心
山東大學校園網採用了三層網路架構設計模型:核心層、分佈層、訪問層。其中核心層是網路的高速交換主幹;分佈層又稱匯聚層,提供策略的連線,是網路接入層和核心層的“中介”,訪問層又稱接入層,向本地網段提供工作站接入。利用主機名、IP地址來標識接入校園網的每一臺主機,採用域名解析(DNS)來解決IP地址難於記憶的問題,同時校園網分佈層還可以提供郵件服務、FTP服務等。學生公寓處學生個人電腦利用校園網連線網路採用認證上網方式。
7月6日下午,我們參觀了學校網路中心,看到了由路由器、核心交換機、防火牆、DNS域名解析伺服器、郵件伺服器、主伺服器、認證伺服器、FTP伺服器等相互接複雜的連線線路,整個系統需要溫控裝置控制室內溫度在23℃左右,還同時有檢測裝置隨時檢測網路狀態。
以前只是在書本上對網路基礎知識的瞭解,談不上實際用處,但在學校網路中心聽講座、參觀過程中,一切以實物展現在自己的面前,這才發現校園網路連線線路的如此複雜,也慨嘆理論如此簡單實際處理起來卻沒有那麼簡單。這時我明白了每一類學科都有它獨到之處,任何事情永遠不要想當然的認為。
2. 通訊工程生產實習 內容:智慧交通網路管路 地點:公交公司
智慧排程系統,實現先進技術對車輛進行實時的視覺化排程,使排程指揮更加及時有效。3G監控系統,使車輛影片與聲音的無線實時傳輸、遠端檢視現場、遠端回放錄影都輕而易舉的實現。電子巡更系統,使夜間公交車輛的安全有了保障,對保障車輛財產及場站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智慧化交通運輸系統,是在較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的條件下,將先進的資訊科技、資料通訊傳輸技術、電子感測技術、電子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處理技術和系統綜合技術有效的整合並應用於整個運輸系統,以解決交通安全性、運輸效率、能源和環境問題,從而建立起大範圍內發揮作用、適時、準確、高效的綜合運輸和管理系統。
在公路運輸領域,智慧化系統將汽車、駕駛員、道路及其相關的服務部門相互聯絡起來,從而使公路能夠高效地使用公路交通設施和能源。該系統將採集到的各種道路交通及服務資訊經交通管理中心集中處理後,傳輸到公路運輸系統的各個使用者,出行者可選擇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線;交通管理部門可自動進行合理的交通疏導、控制和事故處理;運輸部門可隨時掌握車輛的執行情況,進行合理排程。
濟南近年來,濟南公交充分利用現代化科技成果,以建設共享資訊平臺為主線,加速公交智慧化建設。濟南公交資訊平臺整體架構採用集約化的資料管理模式,建立了以公交指揮中心為核心,各種應用系統為支撐的公交資訊化指揮體系。
我們在濟南公交排程指揮中心看到,所有上路公交車的位置、執行狀態等資訊都實時顯示在監控大螢幕上。在這裡,工作人員可對執行在濟南大街上的公交車輛實現排程、指揮。
在寬7.32米、高1.83米的液晶顯示屏上,不斷切換先駛出公交場站、公交線路車輛位置,甚至每輛公交車內部的情況,聲音、影象同步傳輸……在大螢幕左側,一輛20路公交車的運營情況盡收眼底。四幅圖分別顯示該車車門和投幣箱、司機、車身和車尾的情況。大屏左側則是一張濟南市公交運營圖,工作人員點選其中一輛公交車,螢幕上立刻顯示出該車的實時監控情況,包括公交車的線路、駕駛員、車輛編號、當前位置、當前速度等。而這一系統產生的資料均透過VPN 網路傳到公交中心平臺,排程人員可根據監控到的車廂內的載客情況,進行科學排程,縮短乘客乘車時間。例如透過監控系統發現某路公交車客流擁擠,公交公司就會加密該路公交車的運營,使發車更均勻、乘客乘車時間縮短。
公交指揮中心,集成了濟南公交所有視覺化的資訊系統,是一個主要由智慧排程系統和影片監控系統構成的綜合平臺。濟南公交應用3G監控系統,在每輛公交車上安裝了4個攝像頭和一個拾音器,將執行中公交車內情景無線實時傳輸到控制中心,本地影象資訊能儲存7至10天,可隨時檢視。為確保重點部位的安全,濟南公交安裝了場站監控、加油(氣)站監控等監控系統,安裝了400多個攝像頭,做到了中間站臺監控的全覆蓋。場站監控是對停車場、加油站、油庫等重點區域進行影片監控,實現了基層單位與監控中心的聯動。
3. 通訊工程生產實習 內容:IT企業生產研發 地點:山東萬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區舜華路1號齊魯軟體園創業廣場B座2層!
通訊生產實習報告書【2】
一、生產實習的目的
生產實習是電子資訊工程專業以及其他任何專業十分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本訓練,同時也是學生畢業設計選題及設計工作原始資料的來源,為學生進行畢業設計打下紮實基礎。認真抓好生產實習的教學工作,提高生產實習教學質量,是提高學生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的重要環節。
1、訓練學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及管理工作所必須的各種基本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
2、讓學生了解本專業業務範圍內的現代工業生產組織形式、管理方式、工藝過程及工藝技術方法。
3、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從實際出發分析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學生所學知識系統化。
4、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風。
二、生產實習的要求
1.瞭解計算機通訊網路及企業內聯網的構成和配置,掌握所接觸資訊系統(軟硬體)的工作原理,結構,安裝,及故障識別方法,熟悉基本網路測試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系統規劃軟體和網路資料庫的使用方法。
2.瞭解伺服器、交換機、Hub、網絡卡、光纖和粗細纜的基本功能,瞭解它們選型的一般原則及對應的網管軟體使用等。
3.瞭解所在企業資訊流的組成,即供應鏈、產品鏈,資金鍊、資訊鏈的性質和用途,初步形成企業資訊系統和計算機通訊網路的整體概念。
4.透過講座、參觀,瞭解通訊及網路技術、企業資訊管理系統、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使用情況、新成果新技術的應用情況。
三、生產實習企業情況介紹
1.邯鄲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邯鄲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邯鋼)位於我國曆史文化名城、晉冀魯豫四省交界的中心城市、河北省重要工業基地——邯鄲。邯鋼自1958年建廠投產以來,歷經近半個世紀的艱苦創業,已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中小企業,發展成為總資產、銷售收入雙雙超過300億元,年產鋼達800萬噸的現代化鋼鐵企業集團。
20世紀90年代,邯鋼在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主動推牆入海、走向市場,透過創立並不斷深化以“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為核心的經營機制,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國有企業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的成功典範,被國務院樹立為全國學習的榜樣,譽為“全國工業戰線上的一面紅旗”。公司先後榮獲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優秀企業(金馬獎)和全國文明單位等稱號。
21世紀以來,邯鋼創新發展,再鑄輝煌。250萬噸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國內第一條熱軋薄板酸洗鍍鋅生產線、130萬噸冷軋薄板生產線、12萬噸彩塗板生產線等一大批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現代化裝備相繼建成投產,實現了以優質板材為主的產品結構調整,公司板材比達到73%,綜合競爭實力產生了質的飛躍。2005年,邯鋼在河北省百強企業中名列首位,在中國企業500強中名列第74位,在全國製造業中名列第28位,位居全國納稅百強企業第62位。併成為國際鋼鐵協會成員單位。
2.中國的網通(集團)有限公司邯鄲市分公司
中國的網通(集團)有限公司邯鄲市分公司是中國的網通集團河北省通訊公司的市級運營機構,是邯鄲地區主導的通訊運營企業,固定資產總值近40億元,有員工近兩千人,轄15個縣(市)分公司,以經營固定電話和資料通訊業務為主,同時承擔著黨政專網和應急通訊保障任務.1998年以來,中國的網通(集團)有限公司邯鄲市分公司先後歷經郵電分營、移動剝離、政企分開、電信重組等數次改革,現正致力於改制上市,向現代化企業邁進。
中國的網通(集團)有限公司邯鄲市分公司及所轄武安、峰峰、涉縣三個縣(市)分公司獲得了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河北省“文明單位”稱號,11個縣(市)分公司獲得了“市級文明單位”稱號;27個營業視窗被省文明委命名為“三星級視窗”,9個班組被命名為“省級青年文明號”;其中電信營業部還獲得了“邯鄲市十佳標兵青年文明號”的榮譽。中國的網通(集團)有限公司邯鄲市分公司員工王靜同志獲得“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稱號,成為全省通訊行業唯一獲此殊榮的先進個人。
3. 河北行動通訊公司邯鄲分公司
河北行動通訊公司邯鄲分公司成立於1999年7月,由原邯鄲市電信局行動通訊業務分營組建而來,直屬於河北行動通訊公司,下轄15個縣(市、區)移動分公司。2000年11月,成功實現境外上市,企業性質由國有改為外商獨資經營,名稱改為河北行動通訊有限公司邯鄲分公司。現有員工288人(含15縣、市、區),主要經營行動電話通訊業務(包括話音、資料、多媒體等);IP電話及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從事行動通訊、IP電話和網際網路等網路的設計,投資和建設;行動通訊、IP電話和網際網路等設施的安裝、工程施工和維修;經營與行動通訊、IP電話和網際網路業務相關的系統整合、漫遊結算清算、技術開發、技術服務、廣告業務、裝置銷售等;出售、出租行動電話終端裝置、IP電話裝置、網際網路裝置及其零配件、並提供售後服務。
本公司擁有邯鄲規模最大的行動通訊網路,覆蓋邯鄲所有市、縣和大部分鄉鎮,主要交通幹線和重點地區基本實現了無縫隙覆蓋,並與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實現了聯網,和世界81個國家和地區的163家移動運營商實現了國際自動漫遊。相繼開辦了主叫號碼顯示、來電轉駁、資訊點播、簡訊息、全球通移動秘書、全球通手機銀行、全球通IP電話、全球通WAP以及虛擬網等新業務。截止2001年12月,網上使用者已超過29萬戶。
公司完全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組建、管理,面向市場,服務社會。始終堅持“使用者的滿意是我們不懈的追求”的服務宗旨,不斷完善網路建設,提高服務質量,為全市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的行動通訊服務。
4.中國鐵通邯鄲分公司
中國鐵通邯鄲分公司(簡稱邯鄲鐵通),是國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通)設在邯鄲的業務發展及經營管理機構,面向公眾提供固定網本地電話、國內國際長途電話、IP電話、公共資料傳送、網際網路、通訊網路元素出租出售、視訊、無線尋呼等基礎和增值電信業務。建有全國統一的客戶服務體系和10050客服電話平臺。
中國鐵通邯鄲分公司將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為社會公眾提供"高速、安全、可靠、優質"的全方位、多層次的電信服務,以專業的品質,卓越的服務,打造中國鐵通品牌,為發展邯鄲通訊資訊產業,為建設中國電信強國而不懈努力、貢獻力量。
5.邯鄲市城建局
邯鄲市城市建設局現有職工近萬人,下屬14個單位,主要擔負著城市供水、供氣、供熱、公共交通、園林綠化、市容環衛、市政建設和管護、城管監察等任務,直接服務於城市經濟和人民生活。近年來,該局積極圍繞“以建立國家園林城市為龍頭,以樣板街建設和路網建設為重點,以城市容貌綜合整治和增強服務保障能力為基礎”的建設和管理思路,大力度地開展城市建設管理攻堅戰,局連續四年獲省級文明單位,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連續四年被評為市“實績突出領導集體”,連續三年奪得全市“優質服務杯”,局先後榮獲國家級榮譽19項,省、部級榮譽88項。全域性主要基層單位有:市政工程公司,市政管理處,市自來水公司,市煤氣公司,市熱力公司,市園林管理處,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局,城市管理監察支隊,市節約用水辦公室。
四、生產實習的內容
電子資訊工程專業的生產實習主要以觀摩和實際操作實習為主。為了使學生在生產實習中有的放矢,所以在實習前各教學班要根據生產實習大綱制訂出具體的實習計劃,保證以下內容的實施。
1、參觀邯鋼的變電站區,熱軋廠區和主控室,瞭解企業的資訊控制鏈並初步瞭解ERP企業資源計劃。
整個過程主要是廠區工作人員現在講解為主,介紹企業資源管理規劃(ERP)在企業資源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介紹ERP技術發展概況、企業規劃;介紹本地各種ERP網的組成和互聯;介紹企業各項規章制度、技術條例、保密制度等。
2、參觀網通公司的邯鄲通訊史展覽館,充分了解邯鄲通訊的發展過程以及未來的規劃。並且透過親自的實踐和操作來加深所學知識與實際結合的能力。
3、參觀中國行動通訊邯鄲分公司的中心機房,近距離的觀察行動通訊網的鋪設方式,瞭解行動通訊網的主要樞紐裝置和維護方式。
4、參觀邯鄲鐵通設在我們學校的一箇中轉站,瞭解電話網和鐵通寬頻的實現原理,網路結構,維護方法等。
5、參觀邯鄲市城建局的監控機房,瞭解DDN等各種通訊線路在實際應用中的例子,並且實際感受一下他們的優缺點。
6.聽取了各個公司的工程師來我校給我們做的精彩講座。
以上幾項內容主要是要讓學生對各種通訊網路的應用範圍、發展過程、前景有一個全面的直觀的瞭解,使學生鞏固、深化和擴大所學的理論知識,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的能力。
通訊生產實習報告書【3】
1 實習目的
透過在大唐電信的畢業實習進一步掌握和強化通訊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瞭解當代通訊新技術及運營商實際情況,認識3G無線網路、光傳輸、EPON接入網等商用裝置,學習其工作原理及領域。理論聯絡實踐,為實際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2 實習任務及內容
2.1 實習任務
1.做好實習筆記。
2.聯絡所學專業知識,多思考,多請教。
3.總結實習中所學的知識及心得體會 ,完成實習報告 。
2.2 實習內容
2.2.1 瞭解通訊運營商現網運營的實際狀況,學習當代通訊及資訊行業新技術。 國內三大運營商中國電信、聯通、移動。中國電信作為中國主體電信企業和最大的基礎網路運營商,提供固定電話網路及CDMA網路運營。中國聯通是基於GSM和WCDMA制式網路的行動通訊運營商,同時作為中國主體電信企業和基礎網路運營商,覆蓋全國城鄉,在全國範圍內經營電信業務。2017年中國聯通分拆雙網,其中CDMA網路併入中國電信聯通停止CDMA業務,保留GSM網路與中國的網通組成新的聯通集團。中國移動是一家基於GSM和TD-SCDMA制式網路的行動通訊運營商,其建成了一個覆蓋範圍廣、通訊質量高、業務品種豐富、服務水平一流的行動通訊網路。現在的通訊正向光通訊網路轉變,其運營商都正在進行光網路的轉型中,EPON(以太無源光網路)作為一種新型接入網技術的出現,其低成本,頻寬高,擴充套件性強,節省了大量光電轉換器,為光網路的建設減少了成本。
2.2.2 參觀3G無線行動網路、光傳輸、EPON接入網等商用裝置,瞭解其工作原理及應用領域。
3G無線行動網路大大推動了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當前,大部分3G運營商已經升級到3G增強型技術,下行傳輸速率提高到21Mbit/s,3G增強型技術所提供的高頻寬,使得佔用頻寬較多,實時互動性較強的網際網路業務可以在3G網路上廣泛應用,為運營商的業務創新提供了更多的發揮空間。
光傳輸是在傳送方和接收方之間以光訊號形態進行傳輸的技術。現在商用系統SDH系統 155Mbps、622Mbps、2.5Gbps、10Gbps。 – DWDM系統 32x10Gbps、 40x10Gbps。光傳輸技術包括SDH(同步數字系列)、PDH(準同步數字系列)、波分複用技術、光分插複用、光交叉互連及全光網路。光傳送網路技術、光因特網技術、寬頻綜合光接入技術是光通訊發展的動力。
EPON(無源光網路)新型的光纖接入網技術,它採用點到多點的結構、無緣光纖傳輸,在乙太網上提供多種業務。它在物理層採用PON技術,在鏈路層使用乙太網協議,利用PON的拓撲結構實現了乙太網的接入。它結合了PON技術和乙太網技術的優點:低成本;夠寬頻;擴充套件性強,靈活快速的服務重組;與現有乙太網的相容性;方便的管理等。在不光纖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採用多級分光且分光功率不等的光分路器,可節約光纖的開支。
2.2.3 學習WCDMA網路的硬體組成,進行硬體維護管理、調測開通業務實習。 WCDMA(寬頻分碼多重進接)是一種基於GSM MAP核心網,UTRAM(UMTS陸地無線接入網)為無線介面的第三代移動通訊系統,是中國聯通採用的3G通訊標準。WCDMA的優點是:較高的擴頻增益,發展空間較大,全球漫遊能力最強,技術成熟性最佳。在硬體維護中,夏季高溫天氣時,需要定時檢視機房溫度,做好機房降溫工作,定期清理RNC防塵網上的灰塵,並透過網管每天檢視RNC板卡溫度,在溫度超過40度,就需要及時檢視防塵網和機房環境溫度。調測開通業務時,在開通新站前,需要仔細檢查引數的配置,導頻正常應該為總功率的10%,修改範圍為8-12db。軟體測試是使用人工或自動的手段,來執行或測試某個系統的過程。其目的在於檢驗它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或弄清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別。
2.2.4 學習WCDMA網路最佳化技術,掌握網路最佳化的基礎知識,上機體會認知網路最佳化的技術運用。
網路最佳化是整個無線網路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其目的是根據無線網路系統的實際表現和效能,對網路進行合理的調整,逐漸改善網路的效能,達到在現有配置條件下系統性能的最優。整體最佳化是CDMA技術的典型特點。因為頻率相同,所以網路最佳化應當對系統內所有的基站整體同時進行。
對於WCDMA系統的最佳化主要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1 小區佈局最佳化:包括站點位置、拓撲結構、是否使用多層、多頻網路、天線方位角、下傾角、高度等工程引數的最佳化。
2 覆蓋最佳化:最佳化容量與覆蓋之間的關係,根據業務特點最佳化覆蓋指標。
3 容量最佳化:合理控制負載,結合阻塞率、掉話率等指標調整資源配置。
4 無線資源管理最佳化:包括小區引數、切換引數、接入引數、功率控制引數和各類定時器等引數的最佳化。
5 導頻汙染問題:導頻汙染問題分析及其解決方案。
6 鄰區最佳化:包括鄰集列表最佳化、控制合理鄰區數量以及結合實際情況調整鄰區引數等。
2.2.5 學習三網合一技術,瞭解最新發展技術,進行硬體維護管理、調測開通業務實習。
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網際網路在向寬頻通訊網、數字電視網、下一代網際網路演進過程中,三大網路透過技術改造,其技術功能趨於一致,業務範圍趨於 相同,網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能為使用者提供語音、資料和廣播電視等多種服務。三合併不意味著三大網路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層業務應用的融合。三網融合應用廣泛,遍及智慧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個領域。光通訊技術的發展,為綜合傳送各種業務資訊提供了必要的頻寬和傳輸高質量,成為三網業務的理想平臺。統一的TCP/IP協議的普遍採用,將使得各種以IP為基礎的業務都能在不同的網上實現互通。具有統一的為三大網都能接受的通訊協議,從技術上為三網融合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矗對於終端使用者而言,三網融合提供的是一種更多的選擇方案和更豐富的互動應用。
3 實習心得與收穫
大學生專業實習是大學學習階段在完成一定的課程後所要進行的最重要的一段實踐環節。實習是每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增強專業意識和實踐意識,在為期兩週的北京北京協力超越科技有限公司實習中,對通訊專業的基礎知識,有了更深的瞭解,開闊了眼界,增加了見聞,明白了一些通訊裝置的簡單原理,也明白了目前該行業的最新發展,把平時書本的知識應用在實踐中,看到了所學知識的不足,在大學中積累的知識只是行業中的冰山一角,況且高校教育與現實工作中的實際情況脫節很大,這需要我更加努力學習,瞭解更多的相關知識,豐富自己的閱歷。 透過實習,我們才有了機會去面對著專業性人員,聽著他們對專業性的講解以及親自看到了許多的大型通訊裝置,這些都很有助於我們對知識的理解以及與實際相聯絡,這些都很益於我們以後的工作。透過實習,讓我體會到了通訊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加深對通訊工程在生產生活中的感性認識,瞭解這些企業生產和運營的規律,學習這些企業組織和管理知識,鞏固了所學理論,培養了初步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增強了我在通訊工程方面的學業背景和對本專業的熱愛。
(1)真正體驗到工作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以前覺得書本上很空洞的東西現在清楚明瞭了許多,我真正的感到了“實踐出真知”這句話的內涵,自己親身實踐的東西是自己永生難忘的,這也是人類得以生活得更好的根本原因。
(3)從小的方面來說,不能有絲毫的馬虎,沒有機會讓自己犯錯誤,每天都要打起精神工作。我切身體會到了做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做事之前,要周全考慮到做工作的各個方面,特別是我們學理工的,更要有邏輯思維和一絲不苟的態度來對待事情。
(4)深切體會到了學好專業學好知識的重要性,因為我們所學的是通訊工程專業,通訊工程的地位舉足輕重,所以我要好好在實踐中學習,為祖國的通訊事業奉獻光和熱。
(5)要學會虛心,因為只有虛心請教才能真正學到東西,也只有虛心請教才可使自己進步快。要向有經驗的前輩學習,學習他們的工作態度和做事原則。這樣能使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6)體會到了團結互助是必不可少的。 總得來說這次的實習,我不敢說我懂了點點滴滴,但是我所學到的和感受到的是我終生受用一筆財富。因此,我堅信:只要我用心去發掘,勇敢地去嘗試,認真的去請教一定會能更大的收穫和啟發的,也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以後的工作和生活積累更多豐富的知識和寶貴的經驗。
通訊生產實習報告書【4】
實習目的:
1.透過實習使我能夠從理論高度上升到實踐高度,更好的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為我以後的工作和學習奠定基礎。
2.透過實習使我能夠親身感受到由學生轉變到職業人的過程,為將來工作做好準備。
3. 透過實習使我能感受到自己在通訊行業工作中自己缺少的知識與技能,全面認識自己的不足。
4. 透過實習能讓我對通訊行業的職業與前景有了全面的認識,為自己的將來職業發展定位。
3.本次實習對我完成畢業設計和實習報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實習內容:
本人於2017年07-01至2017年12-31在寧夏銀川主要進行TD三期、四期無線網路最佳化工作。
透過實習,使我掌握了一定的TD無線網路最佳化知識與實踐經驗。主要實習內容如下:
一.網路評估測試
在網路最佳化前,對現網最佳化區域網路進行網路評估測試。包括單站效能測試、全網效能測試和定點CQT抽樣測試。
測試專案包括覆蓋率、呼叫成功率、掉話率、切換成功率、呼叫延時、話音質量、資料的呼叫成功率和下行平均速率等。切換效能測試包括:接力切換和硬切換以及SRNS重定位,前期工具準備:相關的路測工具;測試手機(包括測試號);電子地圖;測試車輛;基站資訊表,鼎力pioneer3.6.2.0,大唐SpAN Outum 6.0,LDT,ODG軟體
二、問題初步定位
根據系統調查的資料,尋找影響網路指標較大的因素,對問題初步定位,常見因素如下。
(1)影響基站、RNC裝置正常執行的告警。
(2)掉話率異常的小區。
(3)接通率異常的小區和中繼。
(4)切換成功率異常的小區。
(5)裝置可用率異常的小區和中繼。
效能指標包括:1.掉話率;2.接通率;3.切換成功率
三、資料採集
資料採集方法主要包括OMC統計、DT和CQT等。透過不同方法得到的採集資料,從不同方面反映網路效能。對網路作整體效能評估時,多種方法應該配合使用。
1.OMC統計
話務統計的作用是透過網管系統,收集和統計無線網路執行質量的關鍵指標(KpI)來反映網路質量。OMC可以對容量、QoS、呼叫建立時間、呼叫成功率、掉話率和呼叫質量等參量進行統計。TD-SCDMA系統提供了OMC網路裝置管理平臺,可以對絕大部分效能指標進行統計。
2.DT測試
DT路測是藉助儀表、測試終端及測試車輛等工具,沿特定路線進行網路引數和通話質量測定的測試形式,從實際使用者的角度去感受和了解網路質量。
3.CQT測試
CQT測試是在城市中選擇多個測試點,在每個點進行一定數量的呼叫,透過呼叫接通情況及測試者對業務質量的評估,分析網路執行質量和存在的問題。
4.主觀感覺
從使用者投訴、運營商的意見和現場工程師的主觀感覺等方面,瞭解網路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四、常用網路最佳化措施:
無線網路效能綜合表現在三個方面:覆蓋、容量和質量。
圍繞這三個方面,可以採取不同措施,調整覆蓋,實現負荷均衡,降低和規避干擾,提高網路質量。
(1)排除裝置故障
檢查和發現與設計不符合、安裝錯誤以及執行異常的裝置,定位並解決網路故障。
(2)基站勘察
透過現場勘察,發現工程中遺留的問題,並予以解決。建立可靠、完善的基站資料庫,為今後的維護最佳化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3)網路模擬
透過規劃最佳化軟體,模擬網路執行情況。運用當地實際的測試結果,校正傳播模型,使模擬更加吻合當地實情。透過模擬,對覆蓋的合理性進行分析,初步分析頻率、時隙配置是否合理,與覆蓋有關的引數設定是否合理。
(4)DT/CQT測試
透過實際測試,獲得真實的無線環境和網路效能感受,對問題進行準確的定位,發現並解決問題。
(5)資料核查分析
資料核查分析的內容包括:小區結構和資源、小區引數、OMC報表、使用者投訴記錄、交換局資料、交換效能指標、網路同步、信令負荷和質量、傳輸和VLR使用者情況等。
(6)信令分析
對主要網路介面進行信令分析,主要的網路介面包括無線網介面(Uu、Iu、Iub和Iur)、核心網介面(Gb、Gn、Gi和Gr等)。
(7)工程引數最佳化
工程引數包括站點位置、天饋線型別、增益、方位角、下傾角和高度等方面內容。透過調整工程引數,合理控制無線覆蓋範圍。
(8)系統引數調整
小區系統引數包括公共和業務通道發射功率配置、功控引數、切換引數、資源管理和系統訊息等方面內容。 ……………
五.最佳化方案實施
網路分析工程師發現網路中存在的問題,根據測試資料確定調整方案。向運營商提交網路測試分析的結果、網路最佳化方案制定的依據及理由,討論網路最佳化方案的可行性。經運營商認可,網管工程師執行網路引數的調整,測試工程師組織相關人員對天饋線進行調整。運營商協助網優工程師完成網路調整。
六、驗證性測試
在對網路做了最佳化措施之後,需要進行資料採集,來驗證最佳化後系統性能是否提高。核查最佳化前的網路問題是否存在,對比最佳化前後的路測資料和關鍵效能指標,從而確定所採取的網路最佳化方案是否有效。
七、最佳化驗收和總結
在最佳化結束後,透過對全網的大規模資料採集,對全網效能做一個後評估。評估主要關注網路KpI指標,從而判斷網路效能是否達到指定要求,滿足要求可申請局方驗收,輸出最佳化總結報告。
實習收穫與體會:
1.透過5個月的TD無線網路最佳化工作,使我受益非淺,對通訊行業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所謂網路最佳化,就是根據系統的實際表現和實際效能,對系統進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透過對網路資源和系統引數的調整,使系統性能逐步得到改善,達到系統現有配置條件下的最優服務質量。對無線網路進行引數採集、資料分析,找出影響網路質量的原因有了充分的瞭解,同時對研究判斷網路的發展趨勢,進一步發展擴容等技術和計劃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
2. 網路最佳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貫穿於網路發展的全過程。只有不斷提高網路的質量,才能獲得移動使用者的滿意,吸引和發展更多的使用者。在日常網路最佳化過程中,可以透過OMC和路測發現問題,當然最通常的還是使用者的反映。在網路效能經常性的跟蹤檢查中發現話統指標達不到要求、網路質量明顯下降或來自的使用者反映、當用戶群改變或發生突發事件並對網路質量造成很大影響時、網路擴容時應對小區頻率規劃及容量進行核查等情形發生時,都要及時對網路做出最佳化。
3. 一般而言,網路最佳化任務包括尋求最佳的系統覆蓋、最小的掉話和接入失敗、合理的切換(硬切換、接力切換)、均勻合理的基站負荷和最佳的導頻分佈等方面。最佳化引數包括每扇區的發射功率、天線位置(方位角、下傾角、高度)、鄰區列表及其導頻優先次序、鄰區導頻集搜尋窗大小和切換門限值等。無線資源管理(RRM)一般包括切換控制、功率控制、接納控制、負載控制和資源分配策略等。此外,TD-SCDMA特有的最佳化任務包括業務通道與公共通道的平衡、時隙配置、接力切換、DCA和智慧天線等關鍵技術的合理應用。TD-SCDMA系統使用特殊的幀結構,採用了智慧天線、聯合檢測、DCA和上行同步等關鍵技術,因此TD-SCDMA系統RRM演算法設計更為靈活,最佳化複雜度高。
4.透過這麼長時間的實習,讓我認識到工作上的事情固然重要,但在工作與生活上為人處事的原則更加重要,工作中我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充分認識到溝通與交往的重要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事原則。在剛開始實習過程中,由於沒有注意到交往的重要性,在遇到問題時,常常不知所措。還好透過實習,讓我在這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在以後的工作中我還將更加努力的不斷完善自己。同時感謝烽火移動給我這次實習機會,讓我從學生到職業人的過渡有了充分感受。
通訊生產實習報告書【5】
一、實習目的
生產實習是工科學生培養工程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透過生產實習,讓大家認識所學專業的特點和應用,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吸收,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生產實習的目的可以總結為三個方面:
1、從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上講:透過生產實習,同學們才能更好的瞭解和認知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和工程應用背景,既能開拓同學們的視野,同時又能鍛鍊同學們的工程實踐能力。
2、從社會實踐能力培養上講: 透過生產實習,同學們可以走訪各種企業,瞭解和認知企業文化和工作管理,為大家今後就業做好準備。在實習期間大家應該認真的思考,你今後的就業方向和就業區域,提前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3、從創新能力培養上講:透過生產實習,可以激發同學們對新事物進行分析和思考能力,從而更好的進行綜合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實習內容
1.通訊工程生產實習 內容:通訊網路運維 地點:山東大學網路中心
山東大學校園網採用了三層網路架構設計模型:核心層、分佈層、訪問層。其中核心層是網路的高速交換主幹;分佈層又稱匯聚層,提供策略的連線,是網路接入層和核心層的“中介”,訪問層又稱接入層,向本地網段提供工作站接入。利用主機名、IP地址來標識接入校園網的每一臺主機,採用域名解析(DNS)來解決IP地址難於記憶的問題,同時校園網分佈層還可以提供郵件服務、FTP服務等。學生公寓處學生個人電腦利用校園網連線網路採用認證上網方式。
7月6日下午,我們參觀了學校網路中心,看到了由路由器、核心交換機、防火牆、DNS域名解析伺服器、郵件伺服器、主伺服器、認證伺服器、FTP伺服器等相互接複雜的連線線路,整個系統需要溫控裝置控制室內溫度在23℃左右,還同時有檢測裝置隨時檢測網路狀態。
以前只是在書本上對網路基礎知識的瞭解,談不上實際用處,但在學校網路中心聽講座、參觀過程中,一切以實物展現在自己的面前,這才發現校園網路連線線路的如此複雜,也慨嘆理論如此簡單實際處理起來卻沒有那麼簡單。這時我明白了每一類學科都有它獨到之處,任何事情永遠不要想當然的認為。
2. 通訊工程生產實習 內容:智慧交通網路管路 地點:公交公司
智慧排程系統,實現先進技術對車輛進行實時的視覺化排程,使排程指揮更加及時有效。3G監控系統,使車輛影片與聲音的無線實時傳輸、遠端檢視現場、遠端回放錄影都輕而易舉的實現。電子巡更系統,使夜間公交車輛的安全有了保障,對保障車輛財產及場站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智慧化交通運輸系統,是在較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的條件下,將先進的資訊科技、資料通訊傳輸技術、電子感測技術、電子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處理技術和系統綜合技術有效的整合並應用於整個運輸系統,以解決交通安全性、運輸效率、能源和環境問題,從而建立起大範圍內發揮作用、適時、準確、高效的綜合運輸和管理系統。
在公路運輸領域,智慧化系統將汽車、駕駛員、道路及其相關的服務部門相互聯絡起來,從而使公路能夠高效地使用公路交通設施和能源。該系統將採集到的各種道路交通及服務資訊經交通管理中心集中處理後,傳輸到公路運輸系統的各個使用者,出行者可選擇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線;交通管理部門可自動進行合理的交通疏導、控制和事故處理;運輸部門可隨時掌握車輛的執行情況,進行合理排程。
濟南近年來,濟南公交充分利用現代化科技成果,以建設共享資訊平臺為主線,加速公交智慧化建設。濟南公交資訊平臺整體架構採用集約化的資料管理模式,建立了以公交指揮中心為核心,各種應用系統為支撐的公交資訊化指揮體系。
我們在濟南公交排程指揮中心看到,所有上路公交車的位置、執行狀態等資訊都實時顯示在監控大螢幕上。在這裡,工作人員可對執行在濟南大街上的公交車輛實現排程、指揮。
在寬7.32米、高1.83米的液晶顯示屏上,不斷切換先駛出公交場站、公交線路車輛位置,甚至每輛公交車內部的情況,聲音、影象同步傳輸……在大螢幕左側,一輛20路公交車的運營情況盡收眼底。四幅圖分別顯示該車車門和投幣箱、司機、車身和車尾的情況。大屏左側則是一張濟南市公交運營圖,工作人員點選其中一輛公交車,螢幕上立刻顯示出該車的實時監控情況,包括公交車的線路、駕駛員、車輛編號、當前位置、當前速度等。而這一系統產生的資料均透過VPN 網路傳到公交中心平臺,排程人員可根據監控到的車廂內的載客情況,進行科學排程,縮短乘客乘車時間。例如透過監控系統發現某路公交車客流擁擠,公交公司就會加密該路公交車的運營,使發車更均勻、乘客乘車時間縮短。
公交指揮中心,集成了濟南公交所有視覺化的資訊系統,是一個主要由智慧排程系統和影片監控系統構成的綜合平臺。濟南公交應用3G監控系統,在每輛公交車上安裝了4個攝像頭和一個拾音器,將執行中公交車內情景無線實時傳輸到控制中心,本地影象資訊能儲存7至10天,可隨時檢視。為確保重點部位的安全,濟南公交安裝了場站監控、加油(氣)站監控等監控系統,安裝了400多個攝像頭,做到了中間站臺監控的全覆蓋。場站監控是對停車場、加油站、油庫等重點區域進行影片監控,實現了基層單位與監控中心的聯動。
3. 通訊工程生產實習 內容:IT企業生產研發 地點:山東萬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區舜華路1號齊魯軟體園創業廣場B座2層
山東萬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中國電信行業改革不斷深化的歷史背景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起來的新型ICT服務企業。公司成立於2003年8月,總部座落於濟南國家資訊通訊國際創新園(CIIIC)。公司成立以來,以全新的經營理念和運營模式引領了一場行業革新運動,為ICT行業的快速發展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公司成立七年來,成長迅速,目前,在國內設有26個分支機構,擁有2000餘名各類ICT專業人才。主要致力於資訊化建設、網路支撐和工程建設等ICT綜合服務,服務領域涵蓋電信、交通、電力、能源、金融、廣電、公、檢、法等政府和行業客戶。
公司擁有《通訊資訊網路系統整合甲級資質》、《通訊網路基站維護甲級資質》和《通訊網路線路維護甲級資質》等十多項經營許可和資質證書,先後通過了國家雙軟企業認證、高新技術企業認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CMMI ML3級國際認證。現為中國軟體與資訊服務外包產業聯盟理事單位、中國通訊企業協會理事單位、山東省軟體行業協會理事單位。
公司倡導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先後被評為“國家規劃佈局內重點軟體企業”、“ 中國服務外包成長型百強企業”、“中國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100強”、“全國通訊行業使用者滿意企業”和“中國民營通訊服務企業十強”,“山東省重點服務業企業”等,成為業內的標杆企業之一。
4.通訊工程生產實習 內容:通訊產品生產研發 地點: CIIIC高新區
齊魯軟體園位於濟南高新區,是一個以軟體為核心,延伸至服務外包、動漫遊戲、通訊、半導體、系統整合等多個產業門類的ICT專業園區。園區佔地面積 6.5平方公里,按照“山、水、綠、園”的設計理念,秉承“人文、自然、科技”設計思想,目前已建成23萬平方米的孵化區;產業小區32萬平方米;企業研發基地27萬平方米;電子產品生產基地40萬平方米;人才培養基地15萬平方米;配套設施(含住宅)80萬平方米。其中標誌性建築創業廣場建築面積達 15.6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單體環型建築,大樓內部圍合了佔地120畝的景觀公園,與環外三山休閒文化帶融為一體,為企業創造了優越的發展空間。
齊魯軟體園堅持“營造環境、拉動產業、促進發展、共同提高”的發展思路,緊緊圍繞產業拉動、園區規劃建設、企業服務三大任務,透過為企業打造人才保障、技術支撐、企業協作、融資服務、智慧財產權保護、技術創新等六大服務平臺,突出人才集聚、技術支撐、產業國際化、整合聯盟四項重點工作。其全面締造的世界級軟體開發、網路通訊、外包服務、動漫、IT培訓、資料服務等產業格局,為國際企業入住園區提供了一流的產業環境。
同學們在軟體園工作人員帶領下,來到軟體園的企業產品展示廳。在這裡同學們瞭解到了齊魯軟體園建立和發展的歷程,成立於1995年的高新區齊魯軟體園歷經十幾年的發展,如今已發展成佔地面積達6.5平方公里,已建成的包括23萬平方米的孵化區產業小區32萬平方米、企業研發基地27萬平方米、電子產品生產基地40萬平方米、人才培養基地15萬平方米、配套設施(含住宅)80萬平方米。健全的基礎設施為企業創造了優裕、舒適的現代辦公空間和發展空間。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共有400多家企業入駐,其中包括浪潮軟體,山東中軟,中魯通訊,山東松下,NEC等知名企業。
隨後在軟體園的會議報告廳,同學們聽取了來自的山東國威衛星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孚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的精彩演講。他們為大家分析了當前軟體業的發展態勢,指出中國軟體業發展目前還存在著許多弊端,但仍然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針對大學生就業的疑惑,他就社會供求現實及企業的需求,具體分析了大學生應具備怎樣的素質。他概括總結為:作為一個合格畢業生,要有良好的專業背景和專業知識、優異的外語水平、豐富的實踐經驗、虛心的學習態度以及出色的溝通能力,同時增加和企業的溝通與瞭解。
三、實習總結
為期一個星期的實習結束了,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打開了視野,也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習是我們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在實踐中的.嘗試。
我們不僅從企業職工身上學到了知識和技能,更使我們學會了企業中科學的管理方式和他們的敬業精神。實習讓我們真正的接觸了社會,使我們消除了走向社會的恐懼心裡,使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社會。同時,也使我們體驗到了工作的艱辛,瞭解了當前社會大學生所面臨的嚴峻問題,促使自己努力學習更多的知識,為自己今後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增進了我們的師生感情,從這次生產實習的全過程來看,自始至終我們都服從老師的安排,嚴格要求自己,按時報到,注重安全。
本次實習使我第親身感受了所學知識與實際的應用,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對於我們以後學習、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淺。讓我們初步讓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認識,也讓我們初步的認識了這個社會,讓我學到了很多課堂上更本學不到的東西,彷彿自己一下子成熟了,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懂得了學習的意義,時間的寶貴,人生的真諦。明白人世間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只要勇敢去面對人生中的每個驛站。這讓我們清楚地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於以後做人所應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啟發。
通訊生產實習報告書【6】
一.生產實習目的和意義
生產實習是本科教學計劃中非常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理論教學的完善和補充;
生產實習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聯絡起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瞭解電子資訊產品組成、生產工藝過程以及資訊網路的構成。
二、實習概述
為了使我們更多瞭解電子資訊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加深對資訊的傳輸和通訊系統在各領域應用的認識,開闊視野,學校組織了為期2周的生產參觀實習。具體安排如下:
7.8(星期三)到聯通公司參觀
7.10(星期五)到康泰公司參觀
7.15(星期三)到港務局固定參觀
7.16(星期四)9:30,到港務局移動參觀,
我們先後去了中國聯通集團(有限)公司秦皇島市分公司、康泰醫學系統有限公司、秦皇島港務局(移動)、秦皇島港務局通訊資訊工程公司。瞭解這些企業的生產情況,與本專業有關的各種知識,各企業工作情況等等。第一次親身感受了所學知識與實際的應用;微控制器在醫療裝置中的嵌入式應用,電話網的鋪設和連線,光纖網的架設和應用,無線通訊網的連線和具體架設,叢集行動通訊網的結構和通道的選擇等等。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讓我們大開眼界,也是對以前所學知識的一個初審。透過這次生產實習,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所學的理論知識,彌補了以前單一理論教學的不足,為後續知識的學習和畢業設計打好良好的基礎。
三、實習內容及企業概況
1、中國聯通集團(有限)公司秦皇島市分公司
1)、企業簡介
中國聯合網路通訊有限公司秦皇島市分公司(簡稱秦皇島聯通)是中國聯通在秦皇島市境內的分支機構,是由原中國的網通秦皇島市分公司和原中國聯通秦皇島分公司合併組成,是秦皇島市具有全業務經營資質的寬頻通訊和資訊服務主導運營企業。主要經營行動電話、固定電話、小靈通、寬頻和資訊應用、資訊內容、系統整合等通訊和資訊服務產品。公司下轄四個縣分公司、兩個區分公司,擁有自有營業廳99個。擁有固定、移動、小靈通電話客戶120多萬戶;寬頻客戶20多萬戶。建設了秦皇島地區的入口網站---秦皇島資訊港(http://www.qhd.com.cn)。公司承建了秦皇島電子黨務網、電子政務網等大型專案,全市98%以上黨政軍部門、金融、教育、科研、衛生、企事業單位均選用聯通公司提供通訊和資訊服務。
公司具有國際通訊技術水準的聯通全球、覆蓋全市的固定通訊網路、行動通訊網路和寬頻網際網路絡。擁有大容量、高速率、具有自愈功能、覆蓋全市鄉鎮的傳輸網,固定網和移動網鄉鎮覆蓋率達到100%,IP資料網出口頻寬達40G,擁有智慧先進、功能齊全、安全穩定的智慧網、信令網、支撐網和網管網等電信業務管理網路
2)、實習過程及應用
由於參觀的人數較多,所以分成三批分別參觀不同的地方,分別是VPN、IP網路機房,固話網路機房、光纖傳輸網路機房。首先參觀的是VPN、IP網路機房在這裡看到的都是一些交換機和網線有序的排列著。雖然感覺多,但是佈局非常的好,感覺非常的合理,有條不紊。這個機房是控制著整個秦皇島市各個單位,區域。網咖的連線和資料的傳送。可以再交換機上的標籤上很容易找到熟悉的公司或網咖。速率好像是10Gb/s的吧。接著去參觀了固定電話網路機房,在這個機房裡,控制著整個秦皇島市的固定電話的通訊(這部分是以前的中國的網通集團的裝置)。據介紹,早期用的都是國外的裝置,如Ericsson,不過由於更新裝置所需的鉅額費用和我國通訊裝置製作技術的發展,現在用的裝置大多數都是華為的,這是令大家非常自豪的一點。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由於我國的高技術人才和掌握先進生產技術的工廠落後於其他的水平相對較高的國家,裝置成本和維修都受到了巨大的限制,不過隨著我國高技術工廠的逐漸增多,對於外國技術的依賴性正在逐步的降低。比如現在的存放使用者各種資訊的使用者板就不必拿到美國去修了,而青島朗訊科技就可以維修。最後去的是光線網路傳輸機房,這裡不僅控制著秦皇島的資料傳輸,而且還是瀋陽、哈爾濱和北京資料傳輸的中繼站,其中包括國家一級幹線SDH網路若干條。另外由於部分高功率裝置的不間斷執行,產生的溫度比較高,這樣長時間下去對設別的壽命不利且容易引發事故,所以周圍都佈置著空調降溫。裝置的智慧化必將減少人的勞動力,因此在諾大的機房裡只看到一兩個人是很正常的。監控室負責監控各個裝置的情況,已有異常的話馬上報警,此時專業人員才會去維修。
2、康泰醫學系統有限公司
1)、企業簡介
秦皇島市康泰醫學系統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註冊資本3026萬元,是專業從事電子醫療儀器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軟體企業。公司研製的心電、腦電、監護、超聲、血氧等產品先後獲得國家級重點新產品獎,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專案,產品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全球已有數萬家醫院正在使用康泰產品,“康泰”已成為醫療器械行業中知名的品牌之一。公司建立了完善、高效、科學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方式,是擁有多項國家級科技成果的高科技企業。
在“十一五”期間,康泰公司制定了新的發展戰略:以全球性醫學研究發展方向調整和醫學模式轉化為導向,以產品質量為根本,加快產品的二次開發和技術改造,掌握獨立自主的核心技術,實現高新技術和常規診療技術有機結合,發展與國際市場需求相適應的高技術製造產業。
康泰醫學系統有限公司已通過了德國TUV ISO9001、ISO13485質量體系認證,產品通過了歐盟CE認證、美國FDA認證,日本COS/VIOS認證。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已出口到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2)、實習過程及應用
在公司負責人的帶領下我們首先參觀了位於一樓的產品展廳。在展廳裡,負責人向我們介紹了陳列的產品的使用和相關原理。其中有小巧精緻的手指血氧儀CMS-50系列,將其夾在手指上,透過顯示裝置就可以顯示血氧含量和心跳速率。這麼小的產品就可以完成很多複雜的功能不禁產生了興趣不過100多美元的價格也不是普通人願意消費的。經公司負責人介紹,我們知道其中運用了壓電感測技術,D/A轉換等技術。一樓展廳還有紅外光治療儀、多引數中央監護系統、腕式血氧儀、胎心儀、骨密度和骨骼年齡測試儀、CMS系列動態腦電圖系統
介紹完展廳裡的各類產品後,公司負責人帶領我們到了6層的軟體研發中心和7層的硬體研發中心。瞭解到他們用的軟體諸如程式設計軟體C++,用於嵌入式開發平臺RedHat9 linux,以及硬體電路PCB製圖的Altium Designer和PROTEL DXP,都是些常用的軟體,還有數字影象處理技術等。都是我們平時所用到的知識和軟體。
通訊生產實習報告書【7】
實習目的:為鞏固通訊工程專業的主業知識,提高對實際操作生產技能的認識,加深對通訊相關產品和生產流程的具體,瞭解更多的關於通訊方面課本以外的知識,為以後對本專業課的學習有更好的幫助。
前言:透過近一週的學習,我們從感性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對我們將來的學習和研究方向的確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透過這次參觀實習豐富了本人的理論知識,增強了本人觀察能力,開闊了視野,並使我對以後的工作有了定性的認識,真是讓我收穫頗多。現將本次實習就參觀實習內容、實習收穫、以及未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此次感想等三方面作以總結。
準備工作:
9月1日這一天我們參加了認識實習動員大會,會上帶隊老師給我們詳細說明了實習時的注意事項等各項事宜和這幾天實習的統一安排,並鼓勵大家見習時要勤於向技術人員提問,希望透過這次實習,使我們對本專業有更好更深入的瞭解。
一、參觀實習內容
1.中國地質大學通訊系統實驗室
9月2日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坐車前往中國地質大學,去參觀那的通訊系統實驗室。在那裡我們瞭解到中國地質大學通訊系統實驗室是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重要通訊與資訊科技實驗教學基地,集實驗教學與科學研究於一體的開放性實驗室。為培養創新性人才提供一個良好的實訓環境,為校企共建提供一個合作交流平臺。系統的總目標是建成實驗平臺。
在跟隨老師參觀的同時,內部老師介紹到該通訊實驗系統由華為公司的 metro 系列光傳輸產品、 c&c08 程控交換機、 ma5300 寬頻裝置、 h3c 二層和三層 資料通訊裝置、無線接入等五大硬體平臺和 專用通訊軟體 組成。 各平臺在專用軟體( e-bridge 、 tXX 等)的支援下既可以開設獨立實驗,又可以開設系統性實驗,提供多種端到端的通訊解決方案, 可同時容納 35 位同學上機操作。
依託此平臺可完成通訊及資訊專業的教學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及科學研究等。該平臺可涵蓋的課程: 接入網技術、 程控交換、 光纖通訊、 sdh 、 計算機通訊網 、 資訊管理與安全、 電信信令與通訊協議 、多媒體通訊、語音處理、影象處理 、通訊原理、 行動通訊 、電磁場與電磁波等。 同時該平臺可支援華為光傳輸網路和 h3c 網路培訓認證業務,透過認證考試者,可頒發相應的認證證書。
對於次實驗室今後的發展,老師強調創新源於實踐,在溫總理“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辦學宗旨指引下,把實驗室建成國內一流、功能齊全、面向社會、創新型通訊實驗教學基地。
2.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
9月3日,我們大清早就坐車趕往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參觀實習,在大廳的時候,公司相關的工作人員就向我們介紹了下公司的概況。
長飛公司創建於1988年5月,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荷蘭德拉克通訊科技公司、武漢長江通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是我國唯一具備制棒、拉縴及成纜一體化規模生產能力的專業廠家。公司位於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關山二路四號,佔地面積達十五萬平方米,員工總數約1000人,年銷售額接近30億元,是當今中國產品規格最齊備、生產技術最先進、生產規模最大的光纖光纜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基地。
自1992年投產以來,長飛公司的光纖和光纜產品的產銷量連續十六年排名全國第一位,累計產銷光纖5250萬芯公里、光纜123萬皮長公里(合光纖3600萬公里),銷售總額超過200億元。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東南亞、中東、非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躋身成為全球第二大光纖生產企業及第五大光纜生產企業。
長飛公司自創業至今,透過引進、消化、吸收與創新,已經探索出一條振興民族產業的成功之路。
研究與開發中心,是長飛公司專門從事對光纖和光纜製造技術、生產工藝、製造裝置以及產品用材料進行研究的部門,擁有博士和博士後13人、碩士54人、本科103人、高階技術專家22人,致力於世界領先水平的新型光纖、光纜產品的開發和研製工作。
截至到目前,長飛公司已獲得國家授權專利109項,其中發明專利達51項。同時,還獲得了多項美國專利授權。
同時,長飛公司還多次承擔了國家級“十五”攻關專案、國家發改委資訊產業技術升級專案、國家級“863”專案、“科技興貿”專案、國家級火炬計劃專案、湖北省科技攻關專案、商務部“出口機電產品研發”專案、武漢市的科技攻關專案等,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項、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項、武漢市科技進步獎兩項,並參與了國際電聯itu-t標準的制定工作。
此外,長飛公司還大力開展自主創新基礎建設。先後被認定為湖北省博士後產業基地,湖北省省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湖北省光通訊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中國資訊產業年度創新企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武漢市光纖通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自1992年投產以來,長飛公司已累計產銷光纖5250萬芯公里、光纜123萬皮長公里(合光纖3600萬公里),銷售總額超過200億元。光纖產品和光纜產品的產銷量連續十六年排名全國第一位,並且在全球分別排名在第二位和第五位。
在國內市場,長飛公司的光纖產品和光纜產品被廣泛應用於中國電信、中國的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鐵通等通訊運營商,以及電力、廣電、交通、教育、國防、航天、化工、石油、醫療,全國市場佔有率超過40%。
通訊生產實習報告書【8】
1、實習目的
(1) 鞏固通訊工程專業的主業知識,提高對實際操作生產技能的認識,加深對通訊相關產品和生產流程的具體瞭解。
(2)瞭解更多的關於通訊方面課本以外的知識,為以後對本專業課的學習有更好的幫助。
(3)透過實習,加深對通訊產品與裝置的認識,進一步熟悉通訊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除錯、安裝與維護整個過程。
(4)透過生產實習瞭解通訊行業的具體情況,在這個基礎上把所學的通訊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培養實際工作能力與分析能力,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實習內容
2.1 公司概況
2.1.1 公司簡介
河北華恆信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華恆信)成立於2005年1月,註冊資金1000萬元人民幣。是經石家莊市開發區管委會認定的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專注於各類通訊產品、資料產品和整合軟體的銷售、培訓、工程安裝及服務。公司現有員工500多人,80%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工程技術人員360多人。
責任、創新、敬業與協作是我們企業文化的精髓,實事求是是我們的行為準則。公司以打造精品工程、提供優質服務、高度的敬業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在市場上打響了自己的品牌,贏得了客戶的認可和信賴。
河北華恆信目前最大的合作伙伴是華為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與華為合作幾年來共承擔各類施工專案幾千個,客戶涉及電信、聯通、移動、網通四大運營商和電力、交通、石油等專網使用者以及海外國家運營商。近年來,公司積極拓寬市場,以石家莊總部為基石,先後成立了湖北辦事處、內蒙辦事處、山西辦事處、廣東和福建辦事處。加強與華為等裝置廠家廣泛的合作與交流,並有多名工程師被派到智利、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巴基斯坦、墨西哥、埃及、孟加拉國、沙特、伊朗、澳大利亞等國家作為裝置廠家的督導進行工作。在華為公司和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援下,全體員工團結奮進,開拓創新,取得了很大成績。業務範圍、施工能力、技術層次、服務質量都躍上了一個新臺階,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公司正以穩定、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不斷走向現代化企業。
2.1.2 業務範圍
(1)網路工程部
網路工程部有寬頻、數通、固網、光網路、勘測五大產品線,和一支近30餘人的硬體安裝隊伍。目前工程服務與安裝涉及河北、湖北、內蒙、廣東、福建等省區。
依託與華為公司的良好合作關係、暢通的溝通渠道、技術精良的工程隊伍,河北華恆信全面參與華為服務全系列產品的工程合作專案。光網路產品可以完成從 SDH155 至 DWDM 裝置的單站測試、系統聯調、網路改造、軟體升級等系列工作。固網產品可以承擔獨立局、交換接入網工程、寬頻業務、中高階數通裝置的軟調及升級、改造工作。勘測產品可承擔寬頻數通、交換、傳輸、GSM、CDMA、WCDMA等裝置的站點選址、裝置選型及組網設計工作。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客戶,河北華恆信設有7*24小時服務熱線,建立了完善的備件庫,便於及時、高效、迅速的響應客戶反饋的問題。
(2)無線工程部
無線工程部有GSM、CDMA、WCDMA、核心網四大產品線,目前工程安裝涉及湖北、廣東、福建、內蒙等省區。可以承擔 GSM 、 CDMA 、 WCDMA 網 MSC 、CS、PS、HLR、BSC(RNC)、及 BTS(NodeB)等裝置的安裝、除錯、維護等相關工程。
(3)業務與軟體產品部
業務與軟體產品部有資料業務、智慧網、運營支撐三大產品線,目前工程服務涉及河南、廣東、天津、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等省區。主要負責有線智慧網、無線智慧網、增值特服類以及簡訊、彩信、彩鈴、ITTELIN、流媒體、IPTV、CTI、WAP閘道器等新興業務的除錯、維護工作。
2.1.3 培訓中心介紹
華為授權培訓中心是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授權,由河北華恆信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出資創辦,華北唯一的一家華為合作授權培訓中心。 華為授權培訓中心——河北完全繼承了華為培訓體系和資源平臺,並充分考慮了廣大社會人士的不同層次需求,增加了專業通訊技術培訓,為有志於從事通訊行業高校學生和社會人士提供全面、專業、權威的高階通訊技術培訓。
華為授權培訓中心在產品、教材和教學上嚴格按照華為培訓體系貫徹執行,並專注於學員技術和技能的提升,得到行業客戶、華為各合作伙伴、社會人士和高校學生的廣泛認可,成為企業界具有影響的培訓中心之一。自2000年成立至08年7月,培訓人數4500餘人,各產品認證透過率在同行業內處於領先水平。
華為授權培訓中心具有一支經驗豐富、技術雄厚的師資隊伍,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紮實的理論基礎,人均年授課達1800餘小時。無論從技術力量還是授課技巧,學員滿意度反饋均較高。在教學中隨時跟蹤學員學習情況,進行培訓需求分析,真正為學員提供標準的實用的培訓環境,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2.2 通訊知識
2.2.1 通訊行業
通訊十多年的發展,電話、手機、短訊息、傳真、網上郵件、網頁瀏覽、網上聊天等業務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圍繞業務實現,網路運營公司、裝置研發生產公司、裝置安裝公司、網路管理機構、網路及裝置維護公司等構成了一個相互依存的產業鏈,通訊行業由此誕生。
而通訊行業的技術崗位主要有:裝置安裝工程師,裝置維護工程師,工程勘測設計工程師,軟體除錯工程師,技術支援工程師,軟體業務工程師,網路設計工程師,網路最佳化工程師,網路維護工程師,網路管理工程師,網路產品營銷工程師。
2.2.2 光傳輸網路
光纖通訊的原理是:在傳送端首先要把傳送的資訊(如話音)變成電訊號,然後調製到鐳射器發出的鐳射束上,使光的強度隨電訊號的幅度(頻率)變化而變化,並透過光纖傳送出去;在接收端,檢測器收到光訊號後把它變換成電訊號,經解調後恢復原資訊。
光纖傳輸系統主要由:光傳送機、光接收機、光纜傳輸線路、光中繼器和各種無源光器件構成。要實現通訊,基帶訊號還必須經過電端機對訊號進行處理後送到光纖傳輸系統完成通訊過程。
光纖通訊與以往的電氣通訊相比,主要區別在於有很多優點:它傳輸頻頻寬、通訊容量大;傳輸損耗低、中繼距離長;線徑細、重量輕,原料為石英,節省金屬材料,有利於資源合理使用;絕緣、抗電磁干擾效能強;還具有抗腐蝕能力強、抗輻射能力強、可繞性好、無電火花、洩露小、保密性強等優點,可在特殊環境或軍事上使用。
此次培訓包括電信基礎通訊工程防護;通訊工程防護;通訊電源;配線裝置; SDH原理;ATM原理;乙太網原理;OptiX 155/622/2500 系統硬體與應用; OptiX 155/622/2500 操作與維護;OptiX 155/622/2500 故障分析與處理; OptiX 155/622/2500 安裝;升級和擴容;SDH測試;資料特性培訓;OSN 1500/2500/3500系統硬體與應用GSM數字行動通訊原理、裝置維修、維護及除錯,3G光網路工程師服務規範等。透過培訓使其獲得通訊電子領域先進專業知識與實際維護工作的技能,掌握當前電信網路應用裝置的實際應用能力及3G光網路技術的安裝除錯與維修技能。完全達到或超過各類電信運營商3G光網路工程師的崗位要求,使其可以從事華為、中興、大唐等光網路產品的裝置除錯以及工程流程及規範;從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運營商的裝置維護;能夠承擔複雜網路的升級、改造等技術方案制定、稽核及實施;培養認證人員的實際開局能力和基本維護技能。
此外,我們還進行了上機的實驗,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很快就學會了一些簡單的固定電話的配置,簡單地體驗了一下軟體除錯工程師的工作。
2.2.3 資料通訊
資料通訊軟體除錯就是我們所學的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訊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線的集合。連線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訊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資料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資料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 計算機網路可按網路拓撲結構、網路涉轄範圍和互聯距離、網路資料傳輸和網路系統的擁有者、不同的服務物件等不同標準進行種類劃分。一般按網路範圍劃分為:(1)區域網(LAN);(2)都會網路(MAN);(3)廣域網(WAN)。區域網的地理範圍一般在10千米以內,屬於一個部門或一組群體組建的小範圍網,例如一個學校、一個單位或一個系統等。廣域網涉轄範圍大,一般從幾十千米至幾萬千米,例如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洲際網路,此時用於通訊的傳輸裝置和介質一般由電信部門提供,能實現較大範圍的資源共享。都會網路介於LAN和WAN之間,其範圍通常覆蓋一個城市或地區,距離從幾十千米到上百千米。
計算機網路由一組結點和鏈絡組成。網路中的結點有兩類:轉接結點和訪問結點。通訊處理機、集中器和終端控制器等屬於轉接結點,它們在網路中轉接和交換傳送資訊。主計算機和終端等是訪問結點,它們是資訊傳送的源結點和目標結點。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現了資源共享。人們可以在辦公室、家裡或其他任何地方,訪問查詢網上的任何資源,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辦公自動化、工廠自動化、家庭自動化的發展。
2.2.4 行動通訊
(1)WCDMA
全稱為Wideband CDMA,這是基於GSM網發展出來的3G技術規範,是歐洲提出的寬頻CDMA技術,它與日本提出的寬頻CDMA技術基本相同,目前正在進一步融合。該標準提出了GSM(2G)—GPRS—EDGE—WCDMA(3G)的演進策略。GPRS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組無線業務)的簡稱,EDGE是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增強資料速率的GSM演進)的簡稱,這兩種技術被稱為2.5代移動通訊技術。目前中國移動正在採用這一方案向3G過渡,並已將原有的GSM網路升級為GPRS網路。
(2)CDMA2000
CDMA2000是由窄帶CDMA(CDMA IS95)技術發展而來的寬頻CDMA技術,由美國主推,該標準提出了從CDMA IS95(2G)—CDMA20001x—CDMA20003x(3G)的演進策略。CDMA20001x被稱為2.5代移動通訊技術。CDMA20003x與CDMA20001x的主要區別在於應用了多路載波技術,透過採用三載波使頻寬提高。目前中國聯通正在採用這一方案向3G過渡,並已建成了CDMA IS95網路。
(3)TD-SCDMA
全稱為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DMA(時分同步CDMA),是由我國大唐電信公司提出的3G標準,該標準提出不經過2.5代的中間環節,直接向3G過渡,非常適用於GSM系統向3G升級。但目前大唐電信公司還沒有基於這一標準的可供商用的產品推出。
2.2.5 基站安裝
基站(BS)即公用行動通訊基站是無線電臺站的一種形式,是指在有限的無線電覆蓋區中,透過行動通訊交換中心,與行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資訊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臺。基站是行動通訊中組成蜂窩小區的基本單元,完成行動通訊網和行動通訊使用者之間的通訊和管理功能。
廣義的基站,是基站子系統(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的簡稱。以GSM網路為例,包括基站收發信機(BTS)和基站控制器(BSC)。一個基站控制器可以控制十幾以至數十個基站收發信機。而在WCDMA等系統中,類似的概念稱為NodeB和RNC。
狹義的基站,即公用行動通訊基站是無線電臺站的一種形式,是指在一定的無線電覆蓋區中,透過行動通訊交換中心,與行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資訊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臺。
基站包括:室內宏基站,分散式基站,室外宏基站,小基站。
我們透過觀看影片等貼切的方式進行了簡單的基站安裝培訓,但要想有真正的體會,還是要到現場體驗一下,親身的經歷才能對其記得牢靠。
2.2.6 軟體測試及工程勘測
軟體測試是使用人工或自動的手段,來執行或測試某個系統的過程。其目的在於檢驗它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或弄清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別。
工程勘測常用軟體及工具:(1)工勘轉化工具:轉換各報告DB檔案;(2)NetStar工勘系統:勘測報告的製作;(3)Auto CAD:機房平面圖、組網圖的製作;(4)EDASI工程勘測設計輔助系統。
圖紙的規範命名:地名 運營商名 縣(市) 局點名 樓層 機房名 平面佈置圖 8位年月日。
3、參考資料
[1]華為實習培訓教材
[2]河北華恆信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網站
[3]深圳華為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網站
4、實習總結
4.1 實習體會
透過一週多的學習,我們從感性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對我們將來的學習和研究方向的確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透過這次生產實習豐富了本人的理論知識,增強了本人的觀察能力,開闊了視野,明白了一些通訊裝置的簡單原理,也明白了目前該行業的最新發展,把平時書本的知識應用在了實踐中,同時也得到了很多寶貴的知識財富,另一面自己也看見了自己的不足,還需要努力學習,瞭解更多相關知識,豐富自己的閱歷,多請教老師和有關人員,透過各個渠道學習和了解通訊工程的有關知識。
透過實習,我們才有了機會去面對著專業性人員,聽著他們對專業性的講解以及親自看到了許多的大型通訊裝置,這些都很有助於我們對知識的理解以及與實際相聯絡,這些都很益於我們以後的工作。透過實習,讓我體會到了通訊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加深對通訊工程在生產生活中的感性認識,瞭解這些企業生產和運營的規律,學習這些企業組織和管理知識,鞏固了所學理論,培養了初步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增強了我在通訊工程方面的學業背景和對本專業的熱愛。
(1)真正體驗到工作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以前覺得書本上很空洞的東西現在清楚明瞭了許多,我真正的感到了“實踐出真知”這句話的內涵,自己親身實踐的東西是自己永生難忘的,這也是人類得以生活得更好的根本原因。
(3)從小的方面來說,不能有絲毫的馬虎,沒有機會讓自己犯錯誤,每天都要打起精神工作。我切身體會到了做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做事之前,要周全考慮到做工作的各個方面,特別是我們學理工的,更要有邏輯思維和一絲不苟的態度來對待事情。
(4)深切體會到了學好專業學好知識的重要性,因為我們所學的是通訊工程專業,通訊工程的地位舉足輕重,所以我要好好在實踐中學習,為祖國的通訊事業奉獻光和熱。
(5)要學會虛心,因為只有虛心請教才能真正學到東西,也只有虛心請教才可使自己進步快。要向有經驗的前輩學習,學習他們的工作態度和做事原則。這樣能使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6)體會到了團結互助是必不可少的。
總得來說這次的實習,我不敢說我懂了點點滴滴,但是我所學到的和感受到的是我終生受用一筆財富。因此,我堅信:只要我用心去發掘,勇敢地去嘗試,認真的去請教一定會能更大的收穫和啟發的,也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以後的工作和生活積累更多豐富的知識和寶貴的經驗。
4.2 社會需求及專業發展、自我定位
目前,通訊工程專業的社會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向:
(1)通訊技術研發人員。其職業通路為研發員→研發工程師→高層市場或管理人員;
(2)通訊產品銷售人員。其職業通路為銷售助理→銷售工程師→銷售(市場)經理;
(3)電信運營商工作人員。其職業通路為職員→主管→中高層管理人員;
總而言之,通訊工程仍然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專業,在新的技術“革命”到來之際,通訊行業面臨著機遇和挑戰的雙重考驗。作為學生,我們要認清行業發展趨勢,及時調整策略,在完善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自身的能力,以滿足目前的社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