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試題> 初中八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試卷

初中八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試卷

初中八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試卷

  一、積累運用(共46分)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根據漢字寫出拼音。(10分)

  魚qí( ) 手pǔ( )臉jiá( ) qí( )視 頭xián( )

  dǐ( )礪媒shuò(  )qiān(  )吝淵sǒu(  ) 笨zhuō( )

  豁(  )免效顰( ) 嗲(  )聲腳臁(  )揩(   )淨

  虔誠( )絕眥(  ) 葳蕤(  )鳶飛(  ) 氤氳(  )

  2、下列詞語有四個錯別字找出來並改正(4分)

  心曠神怡興哀榮辱趾高氣揚花團錦簇 間而言之小心翼翼

  窺谷忘反風格細擬如釋重負一籌莫展  彬彬有禮鍾銘鼎食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2分)

  A.大家都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獻愛心活動,誰也不會袖手旁觀。

  B.經過不斷試驗,反覆推敲,關鍵難題一旦攻克,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C.李白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把鬱積在心中的“愁”抒發得淋漓盡致。

  D.班會上,大家一致推選德高望重的小華擔任班長。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2分)

  A.為了防止類似的惡性事故不再發生,我們一定要加強管理,採取嚴密的防範措施。

  B.教育觀念能否從根本上轉變,是我們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

  C.經過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使他掌握瞭解題方法,成績有了明顯提高。

  D. 除非加強對抗性訓練,中國足球才能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則連亞洲也衝不出去。

  5、從句式搭配的角度看,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在我迷惘徘徊的時候,你呼喚我:是山的兒女就應堅如磐石;在我驕傲的時候,你呼喚我:     ;在我怯懦的時候,你呼喚我:是山的兒女就應勇敢如山。

  A、是山的兒女怎能居功自傲   B、謙虛謹慎是山的兒女的品質

  C、是山的兒女就不能自滿自足    D、是山的兒女就應該虛懷若谷

  6、下列加粗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方位名詞作動詞,向東向西)

  B.夾岸高山,……互相軒邈(形容詞作動詞,爭向高處和遠處)

  C.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動詞,奔跑)

  7、選出下列作家、作品、朝代(國別)搭配有錯的一項( )(2分)

  A《水滸》——施耐庵——元末明初   《三國演義》——羅貫中——元末明初

  B《儒林外史》——吳敬梓——清代    《聊齋志異》——蒲松齡——清代

  C《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韋應物——唐代 《與朱元思書》——吳均——南朝

  D《紅樓夢》——曹雪芹——清代《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宋代

  8、蒐集讀書故事,交流讀書方法,探討讀書內容,這是某校新近成立的讀書小組的活動安排。作為小組成員的你,請參與下列活動。

  ⑴、活動中,同學們蒐集了不少讀書故事,下面列舉了其中四則,它們分別說的是誰?請將相應的序號填在括號裡。(2分)

  ①、他好讀書而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

  ②、他勤學卻無錢買燭,只得在牆上鑿洞,借鄰人的燭光讀書。(  )

  ③、他很小就擅長書法,十二歲時見到父親有本《筆說》藏在枕頭中,就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④、他少年時就痴迷讀書,曾經在夢中看到所用之筆開了花,後來果然“斗酒詩百篇”,被譽為“詩仙”。()

  A、匡衡B、陶淵明C、李白D、王羲之

  ⑵、活動中,同學們對應該讀什麼書各抒己見,形成了下列三種觀點。你更認同哪一種?請以一本相應的書為例,結合所認同的觀點,簡要說明你的觀點。(50字以內)(3分)

  A.讀經典的書,就發現了世界的入口。

  B.讀流行的書,就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C.讀實用的書,就架設了生活的橋樑。

  9、給“耑”加上不同的偏旁,組成形聲字,填在句中的橫線上,每空填一個。 (4分)

  李大嫂()()不安地望著床上發燒的兒子。窗外()雪紛紛揚揚地下著,水流( )急的大河失去了往日的威風。李大嫂( )著粗氣闖進屋內,()起茶杯,喝了幾口水,把錢包()在懷裡,抱起兒子,一腳( )開門,就又衝進大雪中。

  10、仿句: 請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辭手法,從“大樹”、“鮮花”、“果實”中再選擇兩個作為“生命”的喻體展開敘寫,與前一組句子構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句子: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願為春天獻上一點嫩綠; (3分)

  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假如生命是一朵鮮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1默寫(每空1分共10分)

  ⑴、《過故人莊》中描寫田園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江雪》中寫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⑶、《西江月 遣興》表達了詞人壯志難酬的滿腔悲憤的心緒。其中最生動傳神的是 __________ _        ,           。

  ⑷、“推敲”的典故來自賈島《題李凝幽居》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⑸、杜甫在《望嶽》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抒情發自己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積極進取的豪邁情懷。

  得分

  二、閱讀理解(56分)

  (一)閱讀文章完成12-17題(15分)

  梁思成只能屬於這個世紀。

  ……

  “‘建築’是一種藝術,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類或建造者的表現。”這位英國學者說。

  梁思成恰恰在這方面擁有了建築的靈魂。他以做學問起步,從枯燥的架構分析、材料分析、形狀勾勒等等專業常識,走進了包容歷史與現實的人類精神。這樣,他對建築歷史的描述,已不能僅僅視為單一的學問。只有他真正瞭解那些古建築的價值,因為他把它們和創造它們的人的精神視為一體。

  ……

  我開始明白,為什麼梁思成當年會用富有詩意的語言,向周恩來描述可能會消失的北京古都景象。也開始明白,當他談到北京城牆時,將他視為一種生命來述說:“環繞北京的城牆,是一件氣魄雄偉、精神壯麗的傑作。它不知是為防禦而疊積的磚堆,而是一圈對於北京形體的壯麗有莫大關係的古代工程。無論是他壯碩的品質,或它軒昂的外象,或它歷盡風雨,同北京人民共甘苦的象徵意味,總要引起後人複雜的情感。”

  五十年代,聽說自己曾經勘察過河北寶坻一座遼代古廟被拆除,梁思成感到十分惋惜。後來,有感於自己的被誤解,他有過這樣一句無奈的感嘆:“我也是遼代的一塊木頭!”

  一個真正具有文化精神的人,才發現出如此深沉的感嘆。

  一聲感嘆,世人誰能深深體味?

  12、文章開頭說:“梁思成只能屬於這個世紀“,你怎麼理解(3分)

  13、文章中,作者說,梁思成擁有了“建築的靈魂”,結合所選文字,請你談談這個“建築靈魂”的具體內涵是什麼?(3分)

  14、為什麼梁思成當年會用富有詩意的語言向周恩來描述可能消失的北京古都景象?(2分)

  15、“我也是遼代的一塊木頭”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分)

  16、結尾一句是什麼句?作用還是什麼?(3分)

  17、結合實際說說應該學習梁思成什麼品質。(2分)

  (二)閱讀文章完成18-23題(15分)

  禿的梧桐

  ⑴——這株梧桐,怕再也難得活了!

  ⑵人們走過禿禿梧桐下,總這樣惋惜地說。

  ⑶這株梧桐,所生的地點,真有點奇怪,我們所住的屋子,本來分做兩下給兩家住的,這株梧桐,恰恰長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說是兩家的分界牌。

  ⑷屋前的石階,雖僅有其一,由屋前到園外去的路卻有兩條,——一家走一條,梧桐生在兩路的中間,清陰分蓋了兩家的草場,夜裡下雨,瀟瀟淅淅打在桐葉上的雨聲,詩意也兩家分享。

  ⑸不幸園裡螞蟻過多,梧桐的枝幹,為蟻所蝕,漸漸地不堅牢了,一夜雷雨,便將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樹身,立在那裡,亭亭有如青玉。

  ⑹春天到來,樹身上居然透出許多綠葉,團團附著樹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櫚樹。

  ⑺誰說這株梧桐,不會再活呢?它現在長了新葉,或者更會長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復從前的美陰了。

  ⑻一陣風過,葉兒又被劈下來,拾起一看,葉蒂已齧斷了三分之二——又是螞蟻乾的好事。哦,可惡!

  ⑼但勇敢的梧桐,並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氣。

  ⑽螞蟻又來了,風又起了,好容易長得掌大的葉兒又飄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葉,整整地忙了一個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個夏天。

  ⑾秋來,老柏和香橙還沉鬱地綠著,別的樹卻都qiáo cuì (  )了。年近古稀的`老榆,護定它青青的葉,似老年人想儲存半生辛苦貯蓄的傢俬,但哪禁得西風如敗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現在它的葉兒已去得差不多,園中減了cōnɡ 1ónɡ(  )的綠意,卻也添了蔚藍的天光。爬在榆幹上的薜荔,也大為喜悅,上面沒有遮蔽,可以酣飲風霜了,它臉兒醉得楓葉般紅,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樹,在它頭上瑟瑟地悲嘆。

  ⑿大理菊東倒西傾,還掙扎著在荒草裡開出紅豔的花。牽牛的蔓,早枯萎了,但還開花呢,可是比從前纖小,冷冷涼露中,泛滿淺紫嫩紅的小花,更覺嬌美可憐。還有從前種麝香連理花和鳳仙花的地裡,有時也見幾朵殘花,秋風裡,時時有玉錢蝴蝶,翩翩飛來,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動,幽情悽戀,它要僵了,它願意僵在花兒的冷香裡!

  ⒀這時候,園裡另外一株梧桐,葉兒已飛去大半,禿的梧桐,自然更是一無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幹,兀立在慘淡的斜陽中。

  ⒁——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⒂人們走過禿梧桐下,總是這樣惋惜地說。

  ⒃但是,我知道明年還有春天要來。

  ⒄明年春天仍有螞蟻和風呢?

  ⒅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裡的桐子。

  (選自蘇雪林《綠天》)

  18、請根據拼音寫出第⑾段中應填的詞語。(2分)

  19、文章首尾都出現了人們對禿梧桐表示惋惜的話,試比較其中的細微區別,並簡要分析其作用。(2分)

  20、本文是以什麼為線索組織材料的?(2分)

  21、文中第(11)(12)段寫了其它的樹和花,試分析其對錶現本文中心的作用。(3分)

  22、文章結尾寫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裡的桐子。”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3分)

  23、從禿梧桐的身上,你得到了什麼啟示?(3分)

  (三)古詩鑑賞(8分)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4、本詩作者是   時期詩人      。(2分)

  25、“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態和情趣?(4分)

  26、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4分)

  (四) 閱讀文章完成27-31題(16分)

  三 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7、解釋下列句中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

  ③屬引悽異,空谷傳響(    ) ④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

  28、翻譯下列語句(4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29、最後一句詩寫出了漁者怎樣的生活?從全文看,引用漁者歌謠的作用是什麼?(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

  30、第三段寫三峽春冬景色時,既描寫了“            ”得靜景,也描寫了“           ”的動景,動靜結合,相得益彰。(2分)

  31、有人認為三峽壯美,有人卻說三峽秀美,請根據文章內容談談你的看法。(2分)

  三、寫作(50分)

  有時,你覺得祖輩的儉樸幾近於吝嗇;有時,你覺得父輩的認真幾近於迂腐;有時,你覺得長輩們的嚴謹踏實簡直就是刻板怪癖。你覺得年輕的自己又慷慨又瀟灑又開通又自在。可是,你漸漸長大了,漸漸懂事了,你想說――――

  我終於理解

  選擇恰當的詞語,將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