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在下面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答案,請將其選出並填入相應的表格中,每個2分,共40分)
1.隋朝時開鑿的南北大運河以()為中心。
A.長安B.涿郡C.洛陽D.餘杭
2.隋朝的統治類似於下列哪一個朝代()?
A.秦朝B.東漢C.西晉D.東晉
3.“貞觀之治”是中國古代史上為政寬容、對外開放和國力強盛的時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於()的英明統治。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則天D.唐玄宗
4.唐朝實行的行政制度是()。
A.郡縣制B.科舉制C.三省六部制D.“羈縻州”制度
5.下列與武則天有關的表述不準確的一項是()。
A.代唐高宗視政,初顯管理才能
B.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
C.“武周政治”時期,社會經濟達到前所未有的極盛時期
D.以殘酷誅殺的手段對付李唐宗室
6.唐朝文學裡,最光彩奪目的是()。
A.辭賦B.詩歌C.散文D.詞曲
7.唐太宗曾興奮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得以實現這一願望的主要工具是()。
A.舉薦制B.九品中正制C.科舉制D.分封賞賜有功之人
8.受唐朝文化影響很大,在社會生活上至今還保留著唐朝人的某些風尚的國家是()。
A.朝鮮B.印度C.日本D.印度尼西亞
9.“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中的第二個“人”指的是()。
A.魏徵B.房玄齡C.杜如晦D.姚崇
10.為“唐風洋溢奈良城”作出貢獻的中國僧人是()。
A.鑑真B.玄奘C.阿倍仲麻侶D.一行
11.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A.洛陽B.長安C.揚州D.成都
12.現在各國人把中國人稱為“唐人”的原因是()。
A.中國人是唐朝人的後代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較高的聲望
C.唐朝時中國才開始對外交往D.中國人具有很高的'製糖技術
13.下列對我國石窟藝術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石窟是封建統治階級宣傳佛教的產物②石窟是我國古代雕刻和繪畫藝術的寶庫
③莫高窟是世界藝術寶庫之一④石窟藝術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藝術上的巨大成就
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14.“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這幅對聯稱頌的是()。
A.屈原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15.下列關於唐代歷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飲茶之風風靡全國B.人們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壺
C.農民可以用曲轅犁犁耕,筒車灌溉D.除夕夜,百姓掛年畫,貼“桃符”
16.自稱是唐朝皇帝外甥的少數民族首領是下列哪個民族的()?
A.吐蕃B.回鶻C.突厥D.南詔
17.古代中國人確立姓氏後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明世系,別婚姻B.區別人們的生活區域
C.區別人的民族D.區別人的職業
18.下列科技成就中,哪一項是隋朝時期出現的()?
A.設計建造趙州橋
B.發明活字印刷術
C.發明地動儀
D.《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9.下列事件中,不屬於唐朝對外關係的是()。
A.玄奘西遊
B.尺帶珠丹上書唐朝皇帝,說唐蕃已經“和同為一家”了
C.鑑真東渡日本
D.新羅派使節和留學生到唐朝學習
20.下列唐朝與國外友好交往的史事,不是發生在貞觀年間的()。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來到中國B.鑑真東渡
C.玄奘西遊D.玄奘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
二、材料題(共計40分)
21、材料一:“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
----杜甫《憶昔》
材料二:開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訛,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讜《唐語林》
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中的“開元全盛”時代是哪個皇帝當政時期。(2分)
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糧食品種是什麼?(4分)
(2)閱讀材料二,結合教材知識指出,開元年間統治者採取了哪些措施?(9分)
(3)除了“開元盛世”,唐朝前期還出現了哪些盛世、治世局面?(4分)
22.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唐人趙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羅籠絡的意思)”
——唐太宗
閱讀後回答:(每問3分)
①材料一中的“長策”是指什麼制度?
這種制度開始於什麼朝代?
什麼朝代逐漸完善?
最關鍵的人物是誰?
唐朝時最重要的科目是什麼?
②從材料看,這種制度獲得收益最大的是誰?
23.材料一“盡到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達江都之傳輸,其利也博哉。”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麼?(2分)
(2)此“河”是誰在位時開通的?(2分)
(3)此“河”開通後有什麼作用?(4分)
(4)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別指現在的什麼地方?(4分)
三、簡答題(10分)
30.隋唐時期我國科技發達,有許多走在世界的前列,請列舉出來。